卷十四
關燈
小
中
大
生,如是諸苦惱。
說是偈已即便以牙施與獵師。
以何因緣而引此喻。
過去無量百千身中。
常作如是難舍之施。
本作誓願欲成願果。
欲使諸有衆生所受苦惱使得本道。
欲使人解自守清淨心生信敬。
是故引此方喻。
(六九)複次菩薩大人。
為諸衆生不惜身命。
我昔曾聞雪山之中。
有二鹿王。
各領群鹿。
其數五百。
於山食草。
爾時波羅奈城中有王名梵摩達。
時彼國王到雪山中。
遣人張圍圍彼雪山。
時諸鹿等盡堕圍中。
無可歸依得有脫處。
乃至無有一鹿可得脫者,爾時鹿王其色班駁如雜寶填。
作何方便使諸鹿等得免此難。
複作是念。
更無馀計唯直趣王。
作是念已迳詣王所。
時王見已敕其左右。
慎莫傷害聽恣使來。
時彼鹿王既到王所。
而作是言:大王。
莫以遊戲殺諸群鹿用為歡樂。
勿為此事。
願王哀愍放舍群鹿莫令傷害。
王語鹿王。
我須鹿肉食。
鹿王答言:王若須肉我當日日奉送一鹿。
王若頓殺肉必臭敗不得停久。
日取一鹿。
鹿日滋多。
王不乏肉。
王即然可。
爾時菩薩鹿王語彼鹿王提婆達多言:我今共爾。
日出一鹿供彼王食。
我於今日出送一鹿。
汝於明日複送一鹿。
共為言要。
疊互送鹿至於多時。
後於一時提婆達多鹿王出一牸鹿懷妊垂産。
向提婆達多求哀請命。
而作是言我身今死不敢辭讬。
須待我産供廚不恨。
時彼鹿王不聽其語。
汝今但去。
誰當代汝。
便生瞋忿。
時彼牸鹿既被瞋責。
作是思惟。
彼之鹿王極為慈愍。
我當歸請脫免兒命。
作是念已往菩薩所。
前膝跪地向菩薩鹿王具以上事。
向彼鹿王。
而說偈言: 我今無救護,唯願濟拔我。
多有諸衆生,我今獨怖迮。
願垂哀憐愍,拔濟我苦難。
我更無所恃,唯來歸依汝。
汝常樂利益,安樂諸衆生。
我今若就死,兩命俱不全。
今願救我胎,使得一全命。
菩薩鹿王聞此偈已,問彼鹿言:為向汝王自陳說未。
牸鹿答言:我以歸向不聽我語。
但見瞋責誰代汝者,即說偈言:彼見瞋呵責,無有救愍心。
見敕速往彼,唯有代汝者,我今歸依汝,悲愍為體者,是故應令我,使得免一命。
菩薩鹿王語彼鹿言:汝莫憂惱随汝意去。
我自思惟。
時鹿聞已踴躍歡喜還詣本群。
菩薩鹿王作是思惟。
若遣馀鹿當作是語。
我未應去雲何遣我。
作是念已心即開悟。
而說偈言: 我今躬自當,往詣彼王廚。
我於諸衆生,誓願必當救。
我若以己身,用貿蚊蟻命。
能作如是者,尚有大利益。
所以畜身者,正為救濟故。
設得代一命,舍身猶草芥。
說是偈已,即集所領諸群鹿等。
我於汝等諸有不足。
聽我忏悔。
我欲舍汝。
以代他命欲向王廚爾時諸鹿聞是語已盡各悲戀。
而作是言:願王莫往我等代去。
鹿王答言:我以立誓自當身去。
若遣汝等必生苦惱。
今我歡喜無有不悅。
即說偈言: 不離欲舍身,必當有生處。
我今為救彼,舍身必轉勝。
我今知此身,必當有敗壞。
今為救愍故,便是法舍身。
得為法因者,雲何不歡喜。
爾時諸鹿種種谏喻。
遂至疲極不能令彼使有止心。
時彼鹿王往詣王廚。
諸鹿舉群并提婆達多鹿群。
盡逐鹿王向波羅奈。
既出林已報謝群鹿使還所止。
唯己一身詣王廚所。
時彼廚典先見鹿王者,即便識之。
往白於王。
稱彼鹿王自來詣廚。
王聞是語身自出來向鹿王所。
王告之言:汝鹿盡耶。
雲何自來。
鹿王答言:由王擁護鹿倍衆多。
所以來者,為一妊身牸鹿欲代其命身詣王廚。
即說偈言: 意欲有所求,不足滿其心。
我力所能辦,若當不為者,與木有何異,設於生死中。
舍此臭穢形,當自空敗壞。
不為毫釐善,此身必歸壞。
舍己他得全,我為得大利。
爾時梵摩達王聞是語已,身毛皆豎。
即說偈言:我是人形鹿,汝是鹿形人。
具功德名人,殘惡是畜生。
嗚呼有智者,嗚呼有勇猛。
嗚呼能悲愍,救濟衆生者,汝作是志形,即是教示我。
汝今還歸去,及諸群鹿等。
莫生怖畏想,我今發誓願。
永更不複食,一切諸鹿肉。
爾時鹿王白王言:王若垂矜。
應自往詣彼群鹿所。
躬自安慰施與無畏。
王聞是語。
身自詣林。
到鹿群所施鹿無畏。
即說偈言:是我國界内,一切諸群鹿。
我以堅擁護,慎莫生恐怖。
我今此林木,及以諸泉池。
悉以施諸鹿,更不聽殺害。
是故名此林,即名施鹿林。
說是偈已即便以牙施與獵師。
以何因緣而引此喻。
過去無量百千身中。
常作如是難舍之施。
本作誓願欲成願果。
欲使諸有衆生所受苦惱使得本道。
欲使人解自守清淨心生信敬。
是故引此方喻。
(六九)複次菩薩大人。
為諸衆生不惜身命。
我昔曾聞雪山之中。
有二鹿王。
各領群鹿。
其數五百。
於山食草。
爾時波羅奈城中有王名梵摩達。
時彼國王到雪山中。
遣人張圍圍彼雪山。
時諸鹿等盡堕圍中。
無可歸依得有脫處。
乃至無有一鹿可得脫者,爾時鹿王其色班駁如雜寶填。
作何方便使諸鹿等得免此難。
複作是念。
更無馀計唯直趣王。
作是念已迳詣王所。
時王見已敕其左右。
慎莫傷害聽恣使來。
時彼鹿王既到王所。
而作是言:大王。
莫以遊戲殺諸群鹿用為歡樂。
勿為此事。
願王哀愍放舍群鹿莫令傷害。
王語鹿王。
我須鹿肉食。
鹿王答言:王若須肉我當日日奉送一鹿。
王若頓殺肉必臭敗不得停久。
日取一鹿。
鹿日滋多。
王不乏肉。
王即然可。
爾時菩薩鹿王語彼鹿王提婆達多言:我今共爾。
日出一鹿供彼王食。
我於今日出送一鹿。
汝於明日複送一鹿。
共為言要。
疊互送鹿至於多時。
後於一時提婆達多鹿王出一牸鹿懷妊垂産。
向提婆達多求哀請命。
而作是言我身今死不敢辭讬。
須待我産供廚不恨。
時彼鹿王不聽其語。
汝今但去。
誰當代汝。
便生瞋忿。
時彼牸鹿既被瞋責。
作是思惟。
彼之鹿王極為慈愍。
我當歸請脫免兒命。
作是念已往菩薩所。
前膝跪地向菩薩鹿王具以上事。
向彼鹿王。
而說偈言: 我今無救護,唯願濟拔我。
多有諸衆生,我今獨怖迮。
願垂哀憐愍,拔濟我苦難。
我更無所恃,唯來歸依汝。
汝常樂利益,安樂諸衆生。
我今若就死,兩命俱不全。
今願救我胎,使得一全命。
菩薩鹿王聞此偈已,問彼鹿言:為向汝王自陳說未。
牸鹿答言:我以歸向不聽我語。
但見瞋責誰代汝者,即說偈言:彼見瞋呵責,無有救愍心。
見敕速往彼,唯有代汝者,我今歸依汝,悲愍為體者,是故應令我,使得免一命。
菩薩鹿王語彼鹿言:汝莫憂惱随汝意去。
我自思惟。
時鹿聞已踴躍歡喜還詣本群。
菩薩鹿王作是思惟。
若遣馀鹿當作是語。
我未應去雲何遣我。
作是念已心即開悟。
而說偈言: 我今躬自當,往詣彼王廚。
我於諸衆生,誓願必當救。
我若以己身,用貿蚊蟻命。
能作如是者,尚有大利益。
所以畜身者,正為救濟故。
設得代一命,舍身猶草芥。
說是偈已,即集所領諸群鹿等。
我於汝等諸有不足。
聽我忏悔。
我欲舍汝。
以代他命欲向王廚爾時諸鹿聞是語已盡各悲戀。
而作是言:願王莫往我等代去。
鹿王答言:我以立誓自當身去。
若遣汝等必生苦惱。
今我歡喜無有不悅。
即說偈言: 不離欲舍身,必當有生處。
我今為救彼,舍身必轉勝。
我今知此身,必當有敗壞。
今為救愍故,便是法舍身。
得為法因者,雲何不歡喜。
爾時諸鹿種種谏喻。
遂至疲極不能令彼使有止心。
時彼鹿王往詣王廚。
諸鹿舉群并提婆達多鹿群。
盡逐鹿王向波羅奈。
既出林已報謝群鹿使還所止。
唯己一身詣王廚所。
時彼廚典先見鹿王者,即便識之。
往白於王。
稱彼鹿王自來詣廚。
王聞是語身自出來向鹿王所。
王告之言:汝鹿盡耶。
雲何自來。
鹿王答言:由王擁護鹿倍衆多。
所以來者,為一妊身牸鹿欲代其命身詣王廚。
即說偈言: 意欲有所求,不足滿其心。
我力所能辦,若當不為者,與木有何異,設於生死中。
舍此臭穢形,當自空敗壞。
不為毫釐善,此身必歸壞。
舍己他得全,我為得大利。
爾時梵摩達王聞是語已,身毛皆豎。
即說偈言:我是人形鹿,汝是鹿形人。
具功德名人,殘惡是畜生。
嗚呼有智者,嗚呼有勇猛。
嗚呼能悲愍,救濟衆生者,汝作是志形,即是教示我。
汝今還歸去,及諸群鹿等。
莫生怖畏想,我今發誓願。
永更不複食,一切諸鹿肉。
爾時鹿王白王言:王若垂矜。
應自往詣彼群鹿所。
躬自安慰施與無畏。
王聞是語。
身自詣林。
到鹿群所施鹿無畏。
即說偈言:是我國界内,一切諸群鹿。
我以堅擁護,慎莫生恐怖。
我今此林木,及以諸泉池。
悉以施諸鹿,更不聽殺害。
是故名此林,即名施鹿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