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
關燈
小
中
大
婦相随坐息道邊。
爾時尊者見彼夫婦弊衣下賤。
即作是念。
世之窮下不過是等。
即至其所欲往安慰。
織師疾起取尊者缽。
以天須陀食滿缽奉之。
爾時尊者得是食已,内心生疑。
即說偈言: 彼人極貧賤,飲食乃殊妙。
此事可驚疑,極是颠倒相。
說是偈已,而作是念。
今當問誰。
須自觀察。
即說偈言:我是善種子,斷除他人惑。
天人有所為,猶當為解釋。
況我今有疑,雲何當問他。
說是偈已,即以慧眼見是帝釋。
而作是言:嗚呼樂修福者,方便求尊勝。
即說偈言:能舍尊勝相,現形貧賤人。
羸悴極老劣,衣此弊壞衣。
舍毗阇延堂,化住息道邊。
說此偈已,尊者微笑。
複說偈言:我欲使無福,得成勝福業。
汝福已成就,何故作觸堯。
以食施於我,具勝五妙欲。
世尊久為汝,斷除三惡道。
汝不知止足,方複求福業。
爾時帝釋還複釋身。
在衆人前禮尊者足。
而作是言:尊者迦葉為何所作。
即說偈言:我見施獲報,獲得諸勝利。
資業已廣大,倍生於信心。
大德為何故,而乃遮止我。
爾時帝釋。
重說偈言:人聞說施者猶尚能布施。
況我見施報,明了自證知。
父母及親友,拔濟欲利益。
無能及布施,離於生死苦。
施報如形影,處處與安樂。
生死崄難中,唯施相随逐。
於雨風寒雪,唯施能安樂。
如行崄惡路,資嚴悉具足。
施能為疲乏,安隐之善乘。
崄惡賊難處,施即是善伴。
施除諸畏恐,衆救中最厚。
處於怨賊中,施即是利劍。
施為最妙藥,能除於重玻行於不平處,用施以為杖。
爾時帝釋說是偈已,供養尊者還昇天宮。
以何因緣而說是事。
智慧之人明順施福。
欲使人勤修福業。
帝釋勝人猶尚修福。
何況世人而不修施。
聲聞之人帝釋供養。
況複世尊, (五七)複次雖少種善必當求佛。
少善求佛猶如甘露。
是以應當盡心求佛。
我昔曾聞。
有一人因緣力故發心出家。
欲求解脫即詣僧坊。
值佛教化不在僧坊。
彼人念言:世尊雖無我當往詣法之大将舍利弗所。
時舍利弗觀彼因緣。
過去世時少有厭惡修善根不。
既觀察已,乃不見有少許善根。
一身既無。
乃至百千身中都無善根。
複觀一劫又無善根。
乃至百千劫亦無善根。
尊者舍利弗語彼人言:我不度汝。
彼人複至馀比丘所。
比丘問言:汝為向誰求索出家。
彼人答言:我詣尊者舍利弗所不肯度我。
諸比丘言:舍利弗不肯度汝。
必有過患。
我等雲何而當度汝。
如是展轉詣諸比丘都不肯度,猶如病者大醫不治其馀小醫無能治者,既不稱願。
於坊門前泣淚而言:我何薄福無度我者,四種姓中皆得出家。
我造何惡獨不見度。
若不見度我必當死。
即說偈言: 猶如清淨水,一切悉得飲。
乃至旃陀羅,各皆得出家。
如此佛法中,而不容受我。
我是不調順,當用是活為。
作是偈已,爾時世尊以慈悲心欲教化之。
如母愛子。
如行金山光映蔽日。
到僧坊門。
即說偈言:一切種智身,大悲以為體。
佛於三界中,覓諸受化子。
猶如牛求犢,愛念無休息。
爾時世尊清淨無垢。
如花開敷。
手光熾盛。
掌有相輪網缦覆指。
以是妙手摩彼人頭。
而告之言:汝何故哭。
彼人悲哀白世尊言:我求出家。
諸比丘等盡皆不聽。
由是涕泣。
世尊問言:諸比丘不聽誰遮於汝不聽出家。
即說偈言: 誰有一切智,而欲測豫者,業力極微細,誰能知深淺。
時彼人者聞斯偈已,白世尊言:佛法大将舍利弗比丘智慧第一者,不聽我出家。
爾時世尊以深遠雷音慰彼人言:非舍利弗智力所及。
我於無量劫作難行苦行修習智慧。
我今為汝。
即說偈言: 子舍利弗者,彼非一切智。
亦非解體性,不盡知中下。
彼識有限齊,不能深解了。
無有智能知,微細之業報。
爾時世尊告彼人言:我今聽汝。
於佛法中使汝出家。
我於法肆上求買如汝信樂之人。
如法化度不令失時。
佛以柔軟妙相輪手。
牽彼人臂入僧坊中。
佛於僧前告舍利弗。
以何緣故不聽此子令出家耶。
舍利弗白佛言:世尊,我不見彼有微善根。
佛即告舍利弗。
勿作是語。
說是偈言: 我觀此善根,極為甚微細。
猶如山石沙,融消則出金。
禅定與智慧,猶如雙糒米革囊。
我以功力吹,必出真妙金。
此人亦複爾,微善如彼金。
爾時尊者舍利弗。
整郁多羅僧。
偏袒右肩。
胡跪叉手。
向佛世尊,而說偈言:諸論中最勝,唯願為我說。
智慧之大明,除滅諸黑闇。
彼人於久近,而種此善根。
為得何福田,種子極速疾。
佛告舍利弗。
汝今谛聽。
當為汝說。
彼因極
爾時尊者見彼夫婦弊衣下賤。
即作是念。
世之窮下不過是等。
即至其所欲往安慰。
織師疾起取尊者缽。
以天須陀食滿缽奉之。
爾時尊者得是食已,内心生疑。
即說偈言: 彼人極貧賤,飲食乃殊妙。
此事可驚疑,極是颠倒相。
說是偈已,而作是念。
今當問誰。
須自觀察。
即說偈言:我是善種子,斷除他人惑。
天人有所為,猶當為解釋。
況我今有疑,雲何當問他。
說是偈已,即以慧眼見是帝釋。
而作是言:嗚呼樂修福者,方便求尊勝。
即說偈言:能舍尊勝相,現形貧賤人。
羸悴極老劣,衣此弊壞衣。
舍毗阇延堂,化住息道邊。
說此偈已,尊者微笑。
複說偈言:我欲使無福,得成勝福業。
汝福已成就,何故作觸堯。
以食施於我,具勝五妙欲。
世尊久為汝,斷除三惡道。
汝不知止足,方複求福業。
爾時帝釋還複釋身。
在衆人前禮尊者足。
而作是言:尊者迦葉為何所作。
即說偈言:我見施獲報,獲得諸勝利。
資業已廣大,倍生於信心。
大德為何故,而乃遮止我。
爾時帝釋。
重說偈言:人聞說施者猶尚能布施。
況我見施報,明了自證知。
父母及親友,拔濟欲利益。
無能及布施,離於生死苦。
施報如形影,處處與安樂。
生死崄難中,唯施相随逐。
於雨風寒雪,唯施能安樂。
如行崄惡路,資嚴悉具足。
施能為疲乏,安隐之善乘。
崄惡賊難處,施即是善伴。
施除諸畏恐,衆救中最厚。
處於怨賊中,施即是利劍。
施為最妙藥,能除於重玻行於不平處,用施以為杖。
爾時帝釋說是偈已,供養尊者還昇天宮。
以何因緣而說是事。
智慧之人明順施福。
欲使人勤修福業。
帝釋勝人猶尚修福。
何況世人而不修施。
聲聞之人帝釋供養。
況複世尊, (五七)複次雖少種善必當求佛。
少善求佛猶如甘露。
是以應當盡心求佛。
我昔曾聞。
有一人因緣力故發心出家。
欲求解脫即詣僧坊。
值佛教化不在僧坊。
彼人念言:世尊雖無我當往詣法之大将舍利弗所。
時舍利弗觀彼因緣。
過去世時少有厭惡修善根不。
既觀察已,乃不見有少許善根。
一身既無。
乃至百千身中都無善根。
複觀一劫又無善根。
乃至百千劫亦無善根。
尊者舍利弗語彼人言:我不度汝。
彼人複至馀比丘所。
比丘問言:汝為向誰求索出家。
彼人答言:我詣尊者舍利弗所不肯度我。
諸比丘言:舍利弗不肯度汝。
必有過患。
我等雲何而當度汝。
如是展轉詣諸比丘都不肯度,猶如病者大醫不治其馀小醫無能治者,既不稱願。
於坊門前泣淚而言:我何薄福無度我者,四種姓中皆得出家。
我造何惡獨不見度。
若不見度我必當死。
即說偈言: 猶如清淨水,一切悉得飲。
乃至旃陀羅,各皆得出家。
如此佛法中,而不容受我。
我是不調順,當用是活為。
作是偈已,爾時世尊以慈悲心欲教化之。
如母愛子。
如行金山光映蔽日。
到僧坊門。
即說偈言:一切種智身,大悲以為體。
佛於三界中,覓諸受化子。
猶如牛求犢,愛念無休息。
爾時世尊清淨無垢。
如花開敷。
手光熾盛。
掌有相輪網缦覆指。
以是妙手摩彼人頭。
而告之言:汝何故哭。
彼人悲哀白世尊言:我求出家。
諸比丘等盡皆不聽。
由是涕泣。
世尊問言:諸比丘不聽誰遮於汝不聽出家。
即說偈言: 誰有一切智,而欲測豫者,業力極微細,誰能知深淺。
時彼人者聞斯偈已,白世尊言:佛法大将舍利弗比丘智慧第一者,不聽我出家。
爾時世尊以深遠雷音慰彼人言:非舍利弗智力所及。
我於無量劫作難行苦行修習智慧。
我今為汝。
即說偈言: 子舍利弗者,彼非一切智。
亦非解體性,不盡知中下。
彼識有限齊,不能深解了。
無有智能知,微細之業報。
爾時世尊告彼人言:我今聽汝。
於佛法中使汝出家。
我於法肆上求買如汝信樂之人。
如法化度不令失時。
佛以柔軟妙相輪手。
牽彼人臂入僧坊中。
佛於僧前告舍利弗。
以何緣故不聽此子令出家耶。
舍利弗白佛言:世尊,我不見彼有微善根。
佛即告舍利弗。
勿作是語。
說是偈言: 我觀此善根,極為甚微細。
猶如山石沙,融消則出金。
禅定與智慧,猶如雙糒米革囊。
我以功力吹,必出真妙金。
此人亦複爾,微善如彼金。
爾時尊者舍利弗。
整郁多羅僧。
偏袒右肩。
胡跪叉手。
向佛世尊,而說偈言:諸論中最勝,唯願為我說。
智慧之大明,除滅諸黑闇。
彼人於久近,而種此善根。
為得何福田,種子極速疾。
佛告舍利弗。
汝今谛聽。
當為汝說。
彼因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