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五
關燈
小
中
大
爾時彼王遣千馀人。
乘象馳馬四方推覓。
時有老母在於道傍。
見彼諸人行來速疾。
即問之言:何為乃爾。
諸人答言:推覓塔樹。
彼老母言:我向於道見希有事。
有塔飛空并尼俱陀樹不憶其井。
見諸人等首戴天冠。
頭垂花鬘身著諸花。
持塔而去。
我見去時生希有想。
指示去處。
諸人聞已具以事狀還白於王。
王聞歡喜。
即說偈言: 彼塔自飛去,為向天上耶。
我今心信敬,極生大歡喜。
若我破此塔,當堕於地獄。
爾時王即向彼塔處大設供養。
此塔即今名曰自移。
塔及樹井離毗伽城三十裡祝 (七九)複次佛塔有大威神。
是故宜應供養佛塔。
我昔曾聞。
竺叉屍羅國彼有塔寺。
波斯匿王以成火燒之。
佛複安一枨朽壞卻之。
時彼國王名枸沙陀那。
有一比丘求請彼王我今為塔作枨。
願王聽齲有大樹者王莫護惜。
王即語言:除我宮内所有樹木馀樹悉齲得王教已,諸比丘等處處求覓。
於一村邊有大池水。
上有大樹。
名稱首伽樹。
龍所護持。
近惡龍故人無敢觸。
其樹極大。
若複有人取枝葉者,龍能殺之。
以是之故人無敢近。
有人語言:彼有大樹。
時比丘即将諸人赍持斧器欲往斫伐。
時複有人語比丘言:此龍極惡。
比丘語言:我為佛事不畏惡龍。
時有奉事婆羅門語比丘言:彼龍極惡。
若伐此樹多所傷害莫斫破此樹。
婆羅門即說偈言: 汝不聞彼賊,慳貪故暫作。
而能於一切,汝當憶此事。
常應自擁護,莫為此樹故。
即緻於傷害。
比丘複說偈言:汝為毒龍故,而自生貢高。
我依人中龍,恃彼亦自高。
觀汝力為勝,如是我得勢。
令使衆人見,我為敬佛故。
今當舍身命,諸毒龍衆中。
汝為作龍王,生大恭敬想。
佛為柔調寂,及是衆中王。
我今亦恭敬,如來婆伽婆。
誰能降毒龍,而為弟子者, 爾時比丘共婆羅門。
各競道理遂共鬥诤。
于時比丘即伐其樹。
亦無雲雷變異之相。
時婆羅門睹斯事已,而說偈言:先若取枝葉,雲起雷霹靂。
汝為咒所伏,為死至後世。
彼時婆羅門說是偈已,即便睡眠夢見毒龍。
向己說偈。
汝莫起瞋恚,此名現供養。
非為輕毀我,吾身自負塔。
況樹作塔枨,而我能護惜。
十力世尊塔,我當雲何護。
此林自生樹,而為佛塔故。
如是自生樹,雲何得戀惜。
更有馀因緣,今當說善聽。
我亦無勢力,德叉迦龍王。
自來取此樹,我雲何能護。
伊羅缽龍王,及以毗沙門。
躬自來至此,我有何勢力。
而能距捍彼,威德天龍等。
如來現在世,及以滅度後。
造立塔廟者,此二等無異。
諸有得道者,人天及夜叉。
名稱遍十方,世界無倫匹。
如此名聞故,塔枨懸寶鈴。
其音甚和雅,遠近悉聞知。
時婆羅門聞是偈故從睡眠寤即便出家。
(八○)複次我昔曾聞。
有一老母背負酥瓨。
在路中行。
見菴摩勒樹即食其果。
食已患渴。
尋時赴井乞水欲飲。
時汲水者即便與水。
以先食菴摩勒果之勢力故。
謂水甜美味如石蜜。
語彼人。
我以酥瓨易汝瓨水。
爾時汲水人即随其言與一瓨水。
老母得已負還歸家既至其舍。
先所食菴羅摩熱力已荊取而飲之。
唯有水味更無異味。
即聚親屬鹹令嘗之。
皆言是水有朽敗爛繩汁泥臭穢極為可惡。
汝今何故持來至此。
既聞斯語自取飲嘗。
深生悔恨。
我何以故?乃以好酥貿此臭水。
一切衆生凡夫之人亦複如是,以愚無智故。
以未來世功德酥瓨。
貿易臭穢四颠倒瓨。
謂之為好。
於後乃知非是真實。
深生悔恨。
咄哉何為以功德酥瓨貿易颠倒臭穢之水。
而說偈言: 咄哉我何為,以三業淨行。
貿易著諸有,如以淨好酥。
貿彼臭惡水,以食菴摩勒。
舌倒不覺味,臭水為甘露。
(八一)複次我昔曾聞。
有一長者婦為姑所瞋走入林中。
自欲刑戮既不能得。
尋時上樹以自隐身。
樹下有池影現水中。
時有婢使擔瓨取水。
見水中影謂為是己有。
作如是言:我今面貌端正如此。
何故為他持瓨取水。
即打瓨破還至家中。
語大家言:我今面貌端正如是,何故使我擔瓨取水。
于時大家作如是言:此婢或為鬼魅所著。
故作是事。
更與一瓨詣池取水。
猶見其影。
複打瓨破。
時長者婦在於樹上。
見斯事已,即便微笑。
婢見影笑。
即自覺悟。
仰而視之。
見有婦女在樹上微笑。
端正女人衣服非己。
方生慚恥。
以何因緣而說此喻。
為於倒見愚惑之衆。
譬如薝蔔油香用塗頂發。
愚惑不解。
我頂出是香。
即說偈言: 未香以塗身,并熏衣纓珞。
倒惑心亦爾,謂從己身出。
如彼鬼陋婢,見影謂己有。
(八二)複次貓生兒以小漸大。
貓兒問母。
當何所食。
母答兒言:人自教汝。
夜至他家隐甕器間。
有人見已而相約敕。
酥乳肉等極好覆蓋。
雞雛高舉莫使貓食。
貓兒即知。
雞酥乳酪皆是我食。
以何因緣說如此喻。
佛成三藐三菩提道。
十力具足心願已滿。
以大悲心多所拯拔。
爾時世尊作如是念言:當以何法而化度之。
大悲答言:一切衆生心行顯現。
以他心智觀察煩惱。
一切諸行貪欲瞋恚愚癡之等長夜增長。
常想樂想我想淨想展轉相承。
作如是說。
不能增長無常苦空無我之法。
是故如來知此事已,為衆生說諸倒對治。
如來說法微妙甚深。
難解難入謂道解說。
雲何而能為諸衆生說如斯法。
以諸衆生有倒見想。
觀察知已随其所應為說法要。
衆生自有若幹種行。
是故知如來說對治法破除颠倒。
如為貓兒覆肉酥乳。
(八三)複次我昔曾聞。
有一國中施設石柱極為高大。
除去梯蹬樚栌繩索。
置彼工匠在於柱頭。
何以故?彼若存活。
或更馀處造立石柱。
使勝於此。
時彼石匠親族宗眷。
於其夜中集聚柱邊。
而語之言:汝今雲何可得下耶。
爾時石匠多諸方便。
即擿衣縷垂二縷線至於柱下。
其諸宗眷尋以粗線系彼衣縷。
匠即挽取既至於上。
手捉粗線語諸親族。
汝等今者更可系著小粗繩索。
彼諸親族即随其語。
如是展轉。
最後得系粗大繩索。
爾時石匠尋繩來下。
言石柱者喻於生死。
梯蹬樚栌喻過去佛已滅之法。
言親族者喻聲聞衆。
言衣縷者喻過去佛定之與慧。
言擿衣者喻觀欲過去味等法。
縷從上下者喻於信心。
系粗縷者喻近善友得於多聞。
細繩者多聞縷複懸持戒縷。
持戒縷懸禅定縷。
禅定縷懸智慧繩。
以是粗繩堅牢系者喻縛生死。
從上下者喻下生死柱。
以信為縷線,多聞及持戒。
猶如彼粗縷,戒定為小繩。
智慧為粗繩,生死柱來下。
(八四)複次我昔曾聞。
有一國中王嗣欲絕。
時有王種先入山林學道求仙。
乘象馳馬四方推覓。
時有老母在於道傍。
見彼諸人行來速疾。
即問之言:何為乃爾。
諸人答言:推覓塔樹。
彼老母言:我向於道見希有事。
有塔飛空并尼俱陀樹不憶其井。
見諸人等首戴天冠。
頭垂花鬘身著諸花。
持塔而去。
我見去時生希有想。
指示去處。
諸人聞已具以事狀還白於王。
王聞歡喜。
即說偈言: 彼塔自飛去,為向天上耶。
我今心信敬,極生大歡喜。
若我破此塔,當堕於地獄。
爾時王即向彼塔處大設供養。
此塔即今名曰自移。
塔及樹井離毗伽城三十裡祝 (七九)複次佛塔有大威神。
是故宜應供養佛塔。
我昔曾聞。
竺叉屍羅國彼有塔寺。
波斯匿王以成火燒之。
佛複安一枨朽壞卻之。
時彼國王名枸沙陀那。
有一比丘求請彼王我今為塔作枨。
願王聽齲有大樹者王莫護惜。
王即語言:除我宮内所有樹木馀樹悉齲得王教已,諸比丘等處處求覓。
於一村邊有大池水。
上有大樹。
名稱首伽樹。
龍所護持。
近惡龍故人無敢觸。
其樹極大。
若複有人取枝葉者,龍能殺之。
以是之故人無敢近。
有人語言:彼有大樹。
時比丘即将諸人赍持斧器欲往斫伐。
時複有人語比丘言:此龍極惡。
比丘語言:我為佛事不畏惡龍。
時有奉事婆羅門語比丘言:彼龍極惡。
若伐此樹多所傷害莫斫破此樹。
婆羅門即說偈言: 汝不聞彼賊,慳貪故暫作。
而能於一切,汝當憶此事。
常應自擁護,莫為此樹故。
即緻於傷害。
比丘複說偈言:汝為毒龍故,而自生貢高。
我依人中龍,恃彼亦自高。
觀汝力為勝,如是我得勢。
令使衆人見,我為敬佛故。
今當舍身命,諸毒龍衆中。
汝為作龍王,生大恭敬想。
佛為柔調寂,及是衆中王。
我今亦恭敬,如來婆伽婆。
誰能降毒龍,而為弟子者, 爾時比丘共婆羅門。
各競道理遂共鬥诤。
于時比丘即伐其樹。
亦無雲雷變異之相。
時婆羅門睹斯事已,而說偈言:先若取枝葉,雲起雷霹靂。
汝為咒所伏,為死至後世。
彼時婆羅門說是偈已,即便睡眠夢見毒龍。
向己說偈。
汝莫起瞋恚,此名現供養。
非為輕毀我,吾身自負塔。
況樹作塔枨,而我能護惜。
十力世尊塔,我當雲何護。
此林自生樹,而為佛塔故。
如是自生樹,雲何得戀惜。
更有馀因緣,今當說善聽。
我亦無勢力,德叉迦龍王。
自來取此樹,我雲何能護。
伊羅缽龍王,及以毗沙門。
躬自來至此,我有何勢力。
而能距捍彼,威德天龍等。
如來現在世,及以滅度後。
造立塔廟者,此二等無異。
諸有得道者,人天及夜叉。
名稱遍十方,世界無倫匹。
如此名聞故,塔枨懸寶鈴。
其音甚和雅,遠近悉聞知。
時婆羅門聞是偈故從睡眠寤即便出家。
(八○)複次我昔曾聞。
有一老母背負酥瓨。
在路中行。
見菴摩勒樹即食其果。
食已患渴。
尋時赴井乞水欲飲。
時汲水者即便與水。
以先食菴摩勒果之勢力故。
謂水甜美味如石蜜。
語彼人。
我以酥瓨易汝瓨水。
爾時汲水人即随其言與一瓨水。
老母得已負還歸家既至其舍。
先所食菴羅摩熱力已荊取而飲之。
唯有水味更無異味。
即聚親屬鹹令嘗之。
皆言是水有朽敗爛繩汁泥臭穢極為可惡。
汝今何故持來至此。
既聞斯語自取飲嘗。
深生悔恨。
我何以故?乃以好酥貿此臭水。
一切衆生凡夫之人亦複如是,以愚無智故。
以未來世功德酥瓨。
貿易臭穢四颠倒瓨。
謂之為好。
於後乃知非是真實。
深生悔恨。
咄哉何為以功德酥瓨貿易颠倒臭穢之水。
而說偈言: 咄哉我何為,以三業淨行。
貿易著諸有,如以淨好酥。
貿彼臭惡水,以食菴摩勒。
舌倒不覺味,臭水為甘露。
(八一)複次我昔曾聞。
有一長者婦為姑所瞋走入林中。
自欲刑戮既不能得。
尋時上樹以自隐身。
樹下有池影現水中。
時有婢使擔瓨取水。
見水中影謂為是己有。
作如是言:我今面貌端正如此。
何故為他持瓨取水。
即打瓨破還至家中。
語大家言:我今面貌端正如是,何故使我擔瓨取水。
于時大家作如是言:此婢或為鬼魅所著。
故作是事。
更與一瓨詣池取水。
猶見其影。
複打瓨破。
時長者婦在於樹上。
見斯事已,即便微笑。
婢見影笑。
即自覺悟。
仰而視之。
見有婦女在樹上微笑。
端正女人衣服非己。
方生慚恥。
以何因緣而說此喻。
為於倒見愚惑之衆。
譬如薝蔔油香用塗頂發。
愚惑不解。
我頂出是香。
即說偈言: 未香以塗身,并熏衣纓珞。
倒惑心亦爾,謂從己身出。
如彼鬼陋婢,見影謂己有。
(八二)複次貓生兒以小漸大。
貓兒問母。
當何所食。
母答兒言:人自教汝。
夜至他家隐甕器間。
有人見已而相約敕。
酥乳肉等極好覆蓋。
雞雛高舉莫使貓食。
貓兒即知。
雞酥乳酪皆是我食。
以何因緣說如此喻。
佛成三藐三菩提道。
十力具足心願已滿。
以大悲心多所拯拔。
爾時世尊作如是念言:當以何法而化度之。
大悲答言:一切衆生心行顯現。
以他心智觀察煩惱。
一切諸行貪欲瞋恚愚癡之等長夜增長。
常想樂想我想淨想展轉相承。
作如是說。
不能增長無常苦空無我之法。
是故如來知此事已,為衆生說諸倒對治。
如來說法微妙甚深。
難解難入謂道解說。
雲何而能為諸衆生說如斯法。
以諸衆生有倒見想。
觀察知已随其所應為說法要。
衆生自有若幹種行。
是故知如來說對治法破除颠倒。
如為貓兒覆肉酥乳。
(八三)複次我昔曾聞。
有一國中施設石柱極為高大。
除去梯蹬樚栌繩索。
置彼工匠在於柱頭。
何以故?彼若存活。
或更馀處造立石柱。
使勝於此。
時彼石匠親族宗眷。
於其夜中集聚柱邊。
而語之言:汝今雲何可得下耶。
爾時石匠多諸方便。
即擿衣縷垂二縷線至於柱下。
其諸宗眷尋以粗線系彼衣縷。
匠即挽取既至於上。
手捉粗線語諸親族。
汝等今者更可系著小粗繩索。
彼諸親族即随其語。
如是展轉。
最後得系粗大繩索。
爾時石匠尋繩來下。
言石柱者喻於生死。
梯蹬樚栌喻過去佛已滅之法。
言親族者喻聲聞衆。
言衣縷者喻過去佛定之與慧。
言擿衣者喻觀欲過去味等法。
縷從上下者喻於信心。
系粗縷者喻近善友得於多聞。
細繩者多聞縷複懸持戒縷。
持戒縷懸禅定縷。
禅定縷懸智慧繩。
以是粗繩堅牢系者喻縛生死。
從上下者喻下生死柱。
以信為縷線,多聞及持戒。
猶如彼粗縷,戒定為小繩。
智慧為粗繩,生死柱來下。
(八四)複次我昔曾聞。
有一國中王嗣欲絕。
時有王種先入山林學道求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