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六

關燈
(三一)複次有實功德堪受供養。

    無實功德不堪受人信心供養。

    我昔曾聞。

    拘沙種中有王名真檀迦膩吒。

    讨東天竺。

    既平定已威勢赫振福利具足。

    還向本國。

    於其中路有平博處。

    於中止宿。

    爾時彼王心所愛樂。

    唯以佛法而為嬰珞。

    即在息處遙見一塔以為佛塔。

    侍從千人往詣塔所。

    去塔不遠下馬步進。

    著寶天冠嚴飾其首。

    既到塔所歸命頂禮。

    說是偈言: 離欲諸結障,具足一切智。

    於諸仙聖中,最上無倫疋。

    能為諸衆生,作不請親友。

    名稱世普聞,三界所尊重。

     棄舍於三有,如來所說法。

    諸論中最上,摧滅諸邪論。

    我今歸命禮,真實阿羅漢。

     爾時彼王。

    以念如來功德之故稽首敬禮。

    當作禮時塔即碎壞,猶如暴風之所吹散。

    爾時彼王見是事已甚大驚疑。

    而作是言:今者此塔無觸近者,雲何卒爾無事散壞。

    如斯變異必有因緣即說偈言: 帝釋長壽天,如是尊重者,合掌禮佛塔,都無有異相。

    十力大威德,尊重高勝人。

    大梵來敬禮,佛亦無異相。

     我身輕於彼,不應以我壞。

    為是咒術力,厭道之所作。

     王說偈已,以塔碎壞心猶驚怖。

    而作是言:願此變異莫作災患。

    當為吉祥令諸衆生皆得安隐。

    我從昔來五體投地禮百千塔。

    未曾虧損一塵堕落。

    今者何故變異如是,如斯之相我未曾見。

    即說偈言: 為天阿修羅,而共大戰鬥。

    為是國欲壞,我命将不荊将非有怨敵,欲毀於我國。

    非穀貴刀兵,不有疾疫耶。

     非一切世間,欲有災患耶。

    此極是惡相,将非法欲滅。

     爾時近塔村人見王疑怪。

    即便向王作如是言:大王。

    當,知此非佛塔。

    即說偈言:尼揵甚愚癡,邪見燒其意。

    斯即是彼塔,王作佛心禮。

     此塔德力薄,又複無舍利。

    不堪受王敬,是故今碎壞。

    伽膩吒王倍於佛法生信敬心。

    身毛皆豎悲喜雨淚。

    而說偈言:此事實應爾,我以佛想禮。

     此塔必散壞,龍象所載重。

    非驢之所堪,佛說三種人。

    應為起塔廟,釋迦牛王尊。

    正應為作塔,尼揵邪道滅。

     不應受是供,不淨尼揵子。

    不應受我禮,此塔崩壞時。

    出於大音聲,喻如多子塔。

    佛往迦葉所,迦葉禮佛足。

     是我婆伽婆,是我佛世尊,佛告迦葉曰,若非阿羅漢。

    而受汝禮者,頭破作七分。

    我今因此塔,驗佛語真實。

     如此木石無有心識。

    而為尼揵作明證。

    驗知非一切智。

    王見是已於大衆前歡喜踴躍。

    倍生信心。

    容顔怡悅。

    而作是言:南無婆伽婆。

    一切所尊解脫之師。

    釋迦牟尼佛師子吼言:此法之外。

    更無沙門及婆羅門。

    佛語真實無有錯謬。

    諸有衆生一足二足無足多足。

    有色無色有想無想乃至非想非非想。

    於此衆中唯有如來最為尊勝。

    舉要言之。

    佛所說者今日皆現。

    一切外道不如草芥。

    況複尼揵師富蘭那迦葉。

    即說偈言: 我是人中王,不堪受我禮。

    況複轉輪王,阿修羅王等。

    此塔於今日,如為大象王。

    牙足之威力,摧破令碎壞。

     身具四種結,故名尼揵陀。

    猶如大熱時,能除彼熱者,名為尼陀伽,如來佛世尊,能斷一切結,真是尼陀伽。

     以是於今者,尼揵諸弟子。

    及諸馀天人,皆應供養佛。

    佛種族智慧,名稱甚廣大。

    如此之塔廟,天人阿修羅。

     若其禮敬時,無有傾動相。

    猶如蚊子翅,扇於須彌山。

    雖盡其勢力,不能令動遙是故若人欲得福德。

    宣應禮拜佛之塔廟。

     (三二)複次若人學問。

    雖複毀行。

    以學問力尋能得道。

    以是義故應勤學問。

    我昔曾聞。

    有一多聞比丘住阿練若處。

    時有寡婦數數往來此比丘所聽其說法。

    于時學問比丘於此寡婦心生染著。

    以染著故所有善法漸漸劣弱。

    為凡夫心結使所使。

    與此婦女共為言要。

    婦女言:汝今若能罷道還俗。

    我當相從。

    彼時比丘即便罷道。

    既罷道已不能堪任世間苦惱。

    身體羸瘦不解生業。

    未知少作而大得财。

    即自思惟。

    我於今者作何方計得生活耶。

    複作是念。

    唯客殺羊用功極輕兼得多利。

    作是念已求覓是處。

    以凡夫心易朽敗故造作斯業。

    遂與屠兒共為親友。

    於賣肉時有一相識乞食道人。

    於道路上偶值得見。

    見已便識頭發蓬亂。

    著青色衣身上有血,猶如閻羅羅刹。

    所執肉稱悉為血污。

    見其稱肉欲賣與人。

    比丘見已即長歎息作是思惟。

    佛語真實凡夫之心輕躁不停。

    極易回轉。

    先見此人勤修學問護持禁戒。

    何意今日忽為斯事。

    作是念已,即說偈言: 汝若不調馬,放逸造衆惡。

    雲何離慚愧,舍棄調伏法。

    威儀及進止,為人所樂見。

    飛鳥及走獸,睹之不驚畏。

     行恐傷蟻子,慈哀憐衆生。

    如是悲愍心,今為安所在。

     凡夫之人其心不定。

    正可名為沙門婆羅門數。

    是故如來不說标相。

    若得見谛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