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三
關燈
小
中
大
其父亦信為佛弟子。
更不谘禀六師之徒。
時樹提伽為欲化彼姐夫屍利鞠多故。
數數到邊。
而語之言:佛婆伽婆是一切智。
彼姊夫言:富羅那者亦是一切智。
诤一切智故遂共議論。
樹提伽語屍利鞠多言:我今當示汝一切智。
汝富羅那者非一切智。
以少智相诳惑世人。
稱己有智實非一切智。
但以相貌有所忖度。
正可能知小小事耳。
何由得名一切種智。
即說偈言: 猶如生盲者,水精以為眼。
诳惑小兒等,自稱我有目。
彼先自無目,今稱我有目。
此語不可信,正可诳癡者, 能解因相論,方便詐自顯。
以此相貌故,诳惑於衆人。
相貌近是事,竟何所知曉。
屍利鞠多語樹提伽言:汝為瞿昙幻術所惑。
富蘭那者是一切智。
汝今不識便生诽謗。
富羅那行住坐卧三世之事盡能明了。
樹提伽言:我今示汝富蘭那非一切智事。
即請富羅那将向其家。
時富蘭那作是念。
樹提伽者,其父昔日是我弟子。
往事瞿昙。
知彼過患。
還來歸我。
是我福德。
作是念已許受其請。
於其後日富蘭那将諸徒衆數百千人。
又有五百弟子以自圍繞。
詣樹提伽家。
既至其家。
時富蘭那微笑。
屍利鞠多問富蘭那言:婆伽婆何故微笑。
富蘭那言:我遙見彼那摩陀河岸。
有一猕猴堕於水中。
是故笑耳。
屍利鞠多複白之言:婆伽婆天眼清淨。
在此城内遙見千裡外那摩陀河上猕猴堕水。
時彼外道将諸弟子。
入樹提伽家即時就坐。
衆既定已,時樹提伽以飯覆羹上授與富蘭那。
富蘭那言:此飯無羹雲何可食。
樹提伽即攪羹飯語屍利鞠多言:今汝師者尚不能見缽中飯下有羹。
何能遠知千裡外猕猴堕於河耶。
事驗可知非一切智。
但貪名聞為利養故。
衆生可愍。
自既诳惑。
複以教人。
即說偈言: 汝師富蘭那,颠惑邪倒見。
失於智慧燈,住無明闇中。
迷謬自相愛,愚者還相重。
釋種中最勝,具相三十二。
唯此一切智,更無第一者, 時富蘭那以慚愧故。
食不自飽。
低頭而去。
時屍利鞠多愁慘不樂。
既為師徒。
雖有短陋猶欲使勝屍利鞠多。
詣富蘭那所而語之言:莫用愁惱。
樹提伽今者毀辱婆伽婆。
猶得還家未足為恥。
我若請彼樹提伽師。
來至家者,正可得入終不得出。
作是語已,便詣祇桓往請世尊,心實谄曲詐設恭敬。
叉手合掌向於世尊,而說偈言: 我明設微供,願屈臨我家。
三界中勝器,願不見放舍。
爾時世尊知屍利鞠多心懷谄曲外詐恭敬。
即說偈言:心懷於二計,外現親軟善。
猶如有魚處,水必有回動。
譬如作嬰珞,内銅外塗金。
智者觀察已,即知非真金。
心有所懷俠,外色必有異。
無心尚可知,況複有心者,純金色相好,睹者即知真。
若以金塗銅,善别知非實。
爾時世尊深知屍利鞠多心懷詐僞。
如來世尊大悲憐愍。
又複觀其供養善根垂熟。
世尊尋即默受其請時屍利鞠多作是念。
若是一切智者,雲何不知我心。
便受我請。
即說偈言: 何有一切智,而不修苦行。
樂著於樂事,不能知我心。
何名一切智,嗚呼世愚者,不知其過短,便生功德相。
實無有智慧,橫贊歎其德。
惑著相好扇,稱譽遍世界。
時屍利鞠多說是偈已,即還其家。
施設供具。
於飯食中盡著毒藥。
於中門内作大深坑。
滿中盛伽陀羅炭使無煙焰。
又以灰土用覆其上。
上又覆草。
時婦問夫。
造何等事劬勞乃爾。
其夫答曰:今我所為欲害怨家。
其婦問言:誰是怨家。
屍利鞠多即說偈言: 好樂著諸樂,怖畏苦惱事。
不修諸苦行,欲求於解脫。
喜樂甘餚膳,又勇行辯說。
釋中種族子,此是我大怨。
時屍利鞠多婦叉手白其夫言:可舍忿心。
我昔曾於弟舍見佛如此大丈夫。
何故生怨。
即說偈言:彼牟尼能忍,斷除嫌恨相。
又滅慢貢高,舍離於鬥诤。
於彼生怨者,誰應可為親。
觀彼大人相,無有瞋害心。
常出柔軟音,先言善慰問。
其鼻圓且直,無有諸窪曲。
直視不回顧,亦不左右眄。
言又不粗犷,惡口而兩舌。
和顔無瞋色,亦複不暴惡。
言無所傷觸,亦不使憂惱。
雲何橫於彼,生於瞋毒相。
面如秋滿月,目如青蓮敷。
行如師子王,垂臂過於膝。
身如真金山,汝值如是怨。
惡道悉空虛,若無此怨者,世間極大苦,三惡道充滿。
屍利鞠多作是思惟。
彼親弟故心生己黨。
今當守護。
若不爾者,或洩我言以告傍人。
作是念已即閉其婦在深室中。
即時遣人喚諸尼揵。
汝今可來為汝除怨。
我以施設火坑毒飯。
此諸尼揵五熱炙身。
鹹皆燋黑猶如灰炭。
自相招
更不谘禀六師之徒。
時樹提伽為欲化彼姐夫屍利鞠多故。
數數到邊。
而語之言:佛婆伽婆是一切智。
彼姊夫言:富羅那者亦是一切智。
诤一切智故遂共議論。
樹提伽語屍利鞠多言:我今當示汝一切智。
汝富羅那者非一切智。
以少智相诳惑世人。
稱己有智實非一切智。
但以相貌有所忖度。
正可能知小小事耳。
何由得名一切種智。
即說偈言: 猶如生盲者,水精以為眼。
诳惑小兒等,自稱我有目。
彼先自無目,今稱我有目。
此語不可信,正可诳癡者, 能解因相論,方便詐自顯。
以此相貌故,诳惑於衆人。
相貌近是事,竟何所知曉。
屍利鞠多語樹提伽言:汝為瞿昙幻術所惑。
富蘭那者是一切智。
汝今不識便生诽謗。
富羅那行住坐卧三世之事盡能明了。
樹提伽言:我今示汝富蘭那非一切智事。
即請富羅那将向其家。
時富蘭那作是念。
樹提伽者,其父昔日是我弟子。
往事瞿昙。
知彼過患。
還來歸我。
是我福德。
作是念已許受其請。
於其後日富蘭那将諸徒衆數百千人。
又有五百弟子以自圍繞。
詣樹提伽家。
既至其家。
時富蘭那微笑。
屍利鞠多問富蘭那言:婆伽婆何故微笑。
富蘭那言:我遙見彼那摩陀河岸。
有一猕猴堕於水中。
是故笑耳。
屍利鞠多複白之言:婆伽婆天眼清淨。
在此城内遙見千裡外那摩陀河上猕猴堕水。
時彼外道将諸弟子。
入樹提伽家即時就坐。
衆既定已,時樹提伽以飯覆羹上授與富蘭那。
富蘭那言:此飯無羹雲何可食。
樹提伽即攪羹飯語屍利鞠多言:今汝師者尚不能見缽中飯下有羹。
何能遠知千裡外猕猴堕於河耶。
事驗可知非一切智。
但貪名聞為利養故。
衆生可愍。
自既诳惑。
複以教人。
即說偈言: 汝師富蘭那,颠惑邪倒見。
失於智慧燈,住無明闇中。
迷謬自相愛,愚者還相重。
釋種中最勝,具相三十二。
唯此一切智,更無第一者, 時富蘭那以慚愧故。
食不自飽。
低頭而去。
時屍利鞠多愁慘不樂。
既為師徒。
雖有短陋猶欲使勝屍利鞠多。
詣富蘭那所而語之言:莫用愁惱。
樹提伽今者毀辱婆伽婆。
猶得還家未足為恥。
我若請彼樹提伽師。
來至家者,正可得入終不得出。
作是語已,便詣祇桓往請世尊,心實谄曲詐設恭敬。
叉手合掌向於世尊,而說偈言: 我明設微供,願屈臨我家。
三界中勝器,願不見放舍。
爾時世尊知屍利鞠多心懷谄曲外詐恭敬。
即說偈言:心懷於二計,外現親軟善。
猶如有魚處,水必有回動。
譬如作嬰珞,内銅外塗金。
智者觀察已,即知非真金。
心有所懷俠,外色必有異。
無心尚可知,況複有心者,純金色相好,睹者即知真。
若以金塗銅,善别知非實。
爾時世尊深知屍利鞠多心懷詐僞。
如來世尊大悲憐愍。
又複觀其供養善根垂熟。
世尊尋即默受其請時屍利鞠多作是念。
若是一切智者,雲何不知我心。
便受我請。
即說偈言: 何有一切智,而不修苦行。
樂著於樂事,不能知我心。
何名一切智,嗚呼世愚者,不知其過短,便生功德相。
實無有智慧,橫贊歎其德。
惑著相好扇,稱譽遍世界。
時屍利鞠多說是偈已,即還其家。
施設供具。
於飯食中盡著毒藥。
於中門内作大深坑。
滿中盛伽陀羅炭使無煙焰。
又以灰土用覆其上。
上又覆草。
時婦問夫。
造何等事劬勞乃爾。
其夫答曰:今我所為欲害怨家。
其婦問言:誰是怨家。
屍利鞠多即說偈言: 好樂著諸樂,怖畏苦惱事。
不修諸苦行,欲求於解脫。
喜樂甘餚膳,又勇行辯說。
釋中種族子,此是我大怨。
時屍利鞠多婦叉手白其夫言:可舍忿心。
我昔曾於弟舍見佛如此大丈夫。
何故生怨。
即說偈言:彼牟尼能忍,斷除嫌恨相。
又滅慢貢高,舍離於鬥诤。
於彼生怨者,誰應可為親。
觀彼大人相,無有瞋害心。
常出柔軟音,先言善慰問。
其鼻圓且直,無有諸窪曲。
直視不回顧,亦不左右眄。
言又不粗犷,惡口而兩舌。
和顔無瞋色,亦複不暴惡。
言無所傷觸,亦不使憂惱。
雲何橫於彼,生於瞋毒相。
面如秋滿月,目如青蓮敷。
行如師子王,垂臂過於膝。
身如真金山,汝值如是怨。
惡道悉空虛,若無此怨者,世間極大苦,三惡道充滿。
屍利鞠多作是思惟。
彼親弟故心生己黨。
今當守護。
若不爾者,或洩我言以告傍人。
作是念已即閉其婦在深室中。
即時遣人喚諸尼揵。
汝今可來為汝除怨。
我以施設火坑毒飯。
此諸尼揵五熱炙身。
鹹皆燋黑猶如灰炭。
自相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