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泉子
關燈
小
中
大
為我婿者多矣。
已既姓白,又以侯氏兒為婿,必為人呼作白侯耳。
”敏中為之止焉。
李相福妻裴氏。
性妒忌,姬侍甚多,福未嘗敢屬意。
鎮滑台日,有以女奴獻之者,福欲私之而未果。
一日乘間言于妻曰:“某官巳至節度使矣,然所指使者,不過老仆;夫人待某,無乃薄乎!”裴曰:“然,不能知公意所屬何人?”福即指所獻之女奴也。
裴許諾,爾後不過執衣侍膳,未嘗一得缱绻。
福又囑妻之左右曰:“設夫人沐發,必遽來報我。
”既而果有以夫人沐發來告者。
福即僞言腹痛,且召其女奴。
既往,左右以裴方沐不可遽已,即白以所疾。
裴以為信然,遽出發盆中,跣問福所苦。
福既绐以疾為言,即若不可忍狀。
裴極憂之,由是以藥投兒溺中進之。
明日,監軍使及從事悉來候問,福即具以事告之,因笑曰:“一事無成,固當其分;所苦者,虛咽一瓯溺耳。
”聞者莫不大笑之。
楊希古,靖恭諸楊也,朋黨連結,悉相期以死。
權勢熏灼,力不可拔,與同裡崔氏相埒,而叔季過之。
希古性行誕僻,初應進士舉,投丞郎以所業,丞郎延獎之。
希古起而對曰:“斯文也,非希古之作也。
”丞郎訝而诘之,曰:“此舍弟源嶓為希古所作也。
”丞郎大異之曰:“今之子弟,以文求名者,大半假手也。
苟袖一軸投之于先進,靡不私自炫鬻,以為莫我若也。
如子之用意,足以整頓頹放矣。
”性酷嗜佛法,常置僧于第,陳列佛事,雜以幡蓋,是謂道場者。
每淩晨辄入其内,以身俯地,俾僧據其上誦金剛經三遍。
性又潔淨,内逼如廁,必撒衣無所有,然後高履以往。
相國李石,河中永樂有宅。
庭槐一本抽三枝,直過堂舍屋脊,内一枝不及。
相國同堂昆弟三人,曰石,曰程,皆登宰執;唯福一人曆七鎮使相而已,蓋一枝稍短爾。
苗躭以進士及第,困居洛中有年矣,不堪其窮。
或意謂将來通塞,可以響蔔,即命兒侄灑掃廳事,設幾焚香,束帶秉笏,端坐以俟一言。
所居窮僻,久之無聞。
日晏,有貨枯魚者至焉,躭複祝其至而谛聽之。
其家童連呼之,且挈魚以入,其實元無一錢,良久方出。
貨者遲其出,因怒之矣。
又兒或微刳其魚,貨者視之,因罵曰:“乞索兒終餓死爾,何滞我之如是耶!”初,躭嘗自外遊歸,途遇疾甚,不堪登降。
忽見辇棺而過者,以其價賤,即僦之,寝息其中。
既至洛東門,阍者不知其中有人。
請其所由來。
躭恐其訝己,徐答曰:“衣冠道路得貧病,不能緻他輿,奈何怪也?”阍者退曰:“吾守此三年矣,未嘗見有解語神柩。
”後躭亦終江州刺史。
杜羔妻劉氏,善為詩。
羔累舉不中第,乃歸。
将至家,妻即先寄詩與之曰:“良人的的有奇才,何事年年被放回?如今妾已羞君面,君到來時近夜來。
”羔見詩,即時而去,竟登第而返。
趙悰妻父為鐘陵大将,悰以久随計不第,窮悴愈甚。
妻族益相薄,雖妻父母不能不然也。
一日,軍中高會,州郡謂之春設者,大将家相率列棚以觀之。
其妻雖貧,不能無往,然所服故弊,衆以帷隔絕之。
設方酣,廉使忽馳吏呼将,将且懼。
既至,廉使臨軒手持一書笑曰:“趙悰得非君之婿乎?”曰:“然。
”乃告之:“适報至,已及第矣。
”即授所持書,乃榜也。
将遽以榜奔歸呼曰:“趙郎已及第矣!”妻之族即撤去帷帳,相與同席,竟以簪服而慶遺焉。
李讷除浙東路,出淮楚時,盧罕方為郡守。
讷既至,适值元日,罕命設将送素膳于讷。
讷初見欣然,迨覽狀,乃将名與讷父諱同。
讷,建子也。
雅性褊急,大怒,翌日僅旦,已命鼓棹前去。
罕聞之,急命駕而往,舟已行矣。
罕知其故,遜謝良久,且言所由以不謹笞之。
讷去意益堅。
罕度不可留,怒曰:“大約下人多名建,公何怒之深也!”遂拂衣而去。
溫庭筠有詞賦盛名。
初從鄉裡舉,客遊江淮間,楊子留後姚勖厚遺之。
庭筠少年,其所得錢帛,多為狹邪所費。
勖大怒,笞且逐之,以故庭筠不中第。
其姊趙颛之妻也,每以庭筠下第,辄切齒于勖。
一日廳有客,溫氏偶問:“誰氏?”左右以勖對之。
溫氏遽出廳事,執勖袖大哭,勖殊驚異,且持袖牢固不可脫,不知所為。
移時,溫氏方曰:“我弟年少宴遊,人之常情,奈何笞之?迄今遂無有成,安得不由汝緻之?”遂大哭。
久之,方得解脫。
勖歸憤訝,競因此得疾而卒。
鄭昌圖登第,歲居長安。
夜後納涼于庭,夢為人毆擊,擒出春明門,至合大路處石橋上乃得解,遺其紫羅履一隻,奔及居而寤,甚困。
言于兄弟,床前果失一隻履,旦令人于石橋上追尋得之。
杜宣猷大夫,自閩中除宣城,中官之力也。
諸道每歲送閹人所謂私白者,閩為首焉,且多任用,以故大閹已下,桑梓多系閩焉。
時以為中官薮澤。
宣猷既至,每寒食節,辄散遣将吏荷挈食物,祭于諸閹冢墓,所謂灑掃者也。
故時号為敕使看墓。
故相晉國公王铎為丞郎,李蠙時判度支,每年以江河淮運至京水陸腳錢,鬥計七百,京國米價鬥四十,議欲令江淮不運米,但每百鬥納錢七百。
铎曰:“非計也,若于京國籴米,且耗京國之食,若運米自淮至京國,兼濟無限貧民也。
”籴米之制,業已行矣,竟無敢沮其議者。
都下米果大貴,未經旬而度支請罷,以民無至者故也。
于是識者乃服铎之察事矣。
铎卒以此大用。
賈相耽在滑台,于城北命築八角井以鎮黃河,于是潛使人于鑿所偵之。
果有一老父來觀,問曰:“誰鑿此井?”曰:“賈相公也。
”父曰:“大好手,但近東、近西、近南、近北也。
”耽聞之曰:“吾井太大。
惜哉!” 翁彥樞,蘇州人也,應進士舉。
有僧與彥樞同鄉,出入故相國裴公坦門下,以年老優恤之,雖中門内,亦不禁其出入。
手持貫珠,閉目以誦經,非寝食,未嘗辍也。
坦主文柄入貢院,子勳、質日議榜于私室,僧多處其間,二子不之虞也。
拟議名氏,迨與奪徑路,僧悉熟之,歸寺而彥樞詣焉。
僧問彥樞将來得失之耗,彥樞具對以無有成遂狀。
僧曰:“公成名須第幾人?”彥樞謂僧戲已,答曰:“第八人足矣。
”即複往裴氏家。
二子所議如初,僧忽張目謂之曰:“侍郎知舉耶?郎君知舉耶?夫科第國家重事,朝廷委之侍郎,意者欲侍郎鏟革前弊,孤平得路。
今之與奪,悉由郎君,侍郎甯偶人耶?且郎君所與者,不過權豪子弟,未嘗以一平人藝士議之,郎君可乎?”即屈其指。
自首及末,不差一人。
其豪族私仇曲折,必中二子所諱。
勳等大懼,即問僧所欲,且以金帛啖之。
僧曰:“貧道老矣,何用金帛為?有鄉人翁彥樞者,陡要及第耳。
”勳等即列丙科,僧曰:“非第八人不可也。
”勳不得已許之。
僧曰:“與貧道一文書來。
”彥樞其年及第,竟如其言,一無差忒。
韋保衡嘗訪同人家,方坐,有李钜新及第亦繼至。
保衡以其後先匿于帷下。
既入曰:“有客乎?”同人曰:“韋保衡秀才。
可以出否?”钜新成事甚自得,徐曰:“出也何妨?”保衡竟不之出。
洎保衡尚主為相,李蠙鎮岐下,钜新方自山北舊從事辟焉。
又保衡初既登第,獨孤雲除西川辟在幕中。
樂籍間有佐酒者,副使李甲屬意時久,以逼于他适,私期回将納焉。
保衡既至,不知所之,祈于獨孤,且将解其籍。
李至,意殊不平,每在宴席,辄以語侵保衡。
保衡不能容,即攜其妓以去。
李益怒之,屢言于雲。
雲不得已,命飛牒追之而回。
無何,堂牒追保衡赴阙下,乃尚同昌公主也。
李固懼之矣。
不日,保衡複入翰林。
李聞之,登時而卒。
崔铉,元略之子。
京兆參軍盧甚之死,铉之緻也,時議冤之。
铉子沆,乾符中亦為丞相。
黃巢赤其族,物議以為盧甚之報焉。
初,崔铉雖谏官,婚姻假回,私事也;甚雖府職,乃公事也,相與争驿廳。
甚既下獄,與宰相書,則以己比孟轲。
而方瑄、錢鳳既朋黨宏大,莫不為之盡力。
甚出于卑微,加以铉亦瑄之門生,方為宰相,過而誣罔。
瑄曰:“左補阙出為翟陽宰。
”甚行及長樂坡,賜自盡。
中
已既姓白,又以侯氏兒為婿,必為人呼作白侯耳。
”敏中為之止焉。
李相福妻裴氏。
性妒忌,姬侍甚多,福未嘗敢屬意。
鎮滑台日,有以女奴獻之者,福欲私之而未果。
一日乘間言于妻曰:“某官巳至節度使矣,然所指使者,不過老仆;夫人待某,無乃薄乎!”裴曰:“然,不能知公意所屬何人?”福即指所獻之女奴也。
裴許諾,爾後不過執衣侍膳,未嘗一得缱绻。
福又囑妻之左右曰:“設夫人沐發,必遽來報我。
”既而果有以夫人沐發來告者。
福即僞言腹痛,且召其女奴。
既往,左右以裴方沐不可遽已,即白以所疾。
裴以為信然,遽出發盆中,跣問福所苦。
福既绐以疾為言,即若不可忍狀。
裴極憂之,由是以藥投兒溺中進之。
明日,監軍使及從事悉來候問,福即具以事告之,因笑曰:“一事無成,固當其分;所苦者,虛咽一瓯溺耳。
”聞者莫不大笑之。
楊希古,靖恭諸楊也,朋黨連結,悉相期以死。
權勢熏灼,力不可拔,與同裡崔氏相埒,而叔季過之。
希古性行誕僻,初應進士舉,投丞郎以所業,丞郎延獎之。
希古起而對曰:“斯文也,非希古之作也。
”丞郎訝而诘之,曰:“此舍弟源嶓為希古所作也。
”丞郎大異之曰:“今之子弟,以文求名者,大半假手也。
苟袖一軸投之于先進,靡不私自炫鬻,以為莫我若也。
如子之用意,足以整頓頹放矣。
”性酷嗜佛法,常置僧于第,陳列佛事,雜以幡蓋,是謂道場者。
每淩晨辄入其内,以身俯地,俾僧據其上誦金剛經三遍。
性又潔淨,内逼如廁,必撒衣無所有,然後高履以往。
相國李石,河中永樂有宅。
庭槐一本抽三枝,直過堂舍屋脊,内一枝不及。
相國同堂昆弟三人,曰石,曰程,皆登宰執;唯福一人曆七鎮使相而已,蓋一枝稍短爾。
苗躭以進士及第,困居洛中有年矣,不堪其窮。
或意謂将來通塞,可以響蔔,即命兒侄灑掃廳事,設幾焚香,束帶秉笏,端坐以俟一言。
所居窮僻,久之無聞。
日晏,有貨枯魚者至焉,躭複祝其至而谛聽之。
其家童連呼之,且挈魚以入,其實元無一錢,良久方出。
貨者遲其出,因怒之矣。
又兒或微刳其魚,貨者視之,因罵曰:“乞索兒終餓死爾,何滞我之如是耶!”初,躭嘗自外遊歸,途遇疾甚,不堪登降。
忽見辇棺而過者,以其價賤,即僦之,寝息其中。
既至洛東門,阍者不知其中有人。
請其所由來。
躭恐其訝己,徐答曰:“衣冠道路得貧病,不能緻他輿,奈何怪也?”阍者退曰:“吾守此三年矣,未嘗見有解語神柩。
”後躭亦終江州刺史。
杜羔妻劉氏,善為詩。
羔累舉不中第,乃歸。
将至家,妻即先寄詩與之曰:“良人的的有奇才,何事年年被放回?如今妾已羞君面,君到來時近夜來。
”羔見詩,即時而去,竟登第而返。
趙悰妻父為鐘陵大将,悰以久随計不第,窮悴愈甚。
妻族益相薄,雖妻父母不能不然也。
一日,軍中高會,州郡謂之春設者,大将家相率列棚以觀之。
其妻雖貧,不能無往,然所服故弊,衆以帷隔絕之。
設方酣,廉使忽馳吏呼将,将且懼。
既至,廉使臨軒手持一書笑曰:“趙悰得非君之婿乎?”曰:“然。
”乃告之:“适報至,已及第矣。
”即授所持書,乃榜也。
将遽以榜奔歸呼曰:“趙郎已及第矣!”妻之族即撤去帷帳,相與同席,竟以簪服而慶遺焉。
李讷除浙東路,出淮楚時,盧罕方為郡守。
讷既至,适值元日,罕命設将送素膳于讷。
讷初見欣然,迨覽狀,乃将名與讷父諱同。
讷,建子也。
雅性褊急,大怒,翌日僅旦,已命鼓棹前去。
罕聞之,急命駕而往,舟已行矣。
罕知其故,遜謝良久,且言所由以不謹笞之。
讷去意益堅。
罕度不可留,怒曰:“大約下人多名建,公何怒之深也!”遂拂衣而去。
溫庭筠有詞賦盛名。
初從鄉裡舉,客遊江淮間,楊子留後姚勖厚遺之。
庭筠少年,其所得錢帛,多為狹邪所費。
勖大怒,笞且逐之,以故庭筠不中第。
其姊趙颛之妻也,每以庭筠下第,辄切齒于勖。
一日廳有客,溫氏偶問:“誰氏?”左右以勖對之。
溫氏遽出廳事,執勖袖大哭,勖殊驚異,且持袖牢固不可脫,不知所為。
移時,溫氏方曰:“我弟年少宴遊,人之常情,奈何笞之?迄今遂無有成,安得不由汝緻之?”遂大哭。
久之,方得解脫。
勖歸憤訝,競因此得疾而卒。
鄭昌圖登第,歲居長安。
夜後納涼于庭,夢為人毆擊,擒出春明門,至合大路處石橋上乃得解,遺其紫羅履一隻,奔及居而寤,甚困。
言于兄弟,床前果失一隻履,旦令人于石橋上追尋得之。
杜宣猷大夫,自閩中除宣城,中官之力也。
諸道每歲送閹人所謂私白者,閩為首焉,且多任用,以故大閹已下,桑梓多系閩焉。
時以為中官薮澤。
宣猷既至,每寒食節,辄散遣将吏荷挈食物,祭于諸閹冢墓,所謂灑掃者也。
故時号為敕使看墓。
故相晉國公王铎為丞郎,李蠙時判度支,每年以江河淮運至京水陸腳錢,鬥計七百,京國米價鬥四十,議欲令江淮不運米,但每百鬥納錢七百。
铎曰:“非計也,若于京國籴米,且耗京國之食,若運米自淮至京國,兼濟無限貧民也。
”籴米之制,業已行矣,竟無敢沮其議者。
都下米果大貴,未經旬而度支請罷,以民無至者故也。
于是識者乃服铎之察事矣。
铎卒以此大用。
賈相耽在滑台,于城北命築八角井以鎮黃河,于是潛使人于鑿所偵之。
果有一老父來觀,問曰:“誰鑿此井?”曰:“賈相公也。
”父曰:“大好手,但近東、近西、近南、近北也。
”耽聞之曰:“吾井太大。
惜哉!” 翁彥樞,蘇州人也,應進士舉。
有僧與彥樞同鄉,出入故相國裴公坦門下,以年老優恤之,雖中門内,亦不禁其出入。
手持貫珠,閉目以誦經,非寝食,未嘗辍也。
坦主文柄入貢院,子勳、質日議榜于私室,僧多處其間,二子不之虞也。
拟議名氏,迨與奪徑路,僧悉熟之,歸寺而彥樞詣焉。
僧問彥樞将來得失之耗,彥樞具對以無有成遂狀。
僧曰:“公成名須第幾人?”彥樞謂僧戲已,答曰:“第八人足矣。
”即複往裴氏家。
二子所議如初,僧忽張目謂之曰:“侍郎知舉耶?郎君知舉耶?夫科第國家重事,朝廷委之侍郎,意者欲侍郎鏟革前弊,孤平得路。
今之與奪,悉由郎君,侍郎甯偶人耶?且郎君所與者,不過權豪子弟,未嘗以一平人藝士議之,郎君可乎?”即屈其指。
自首及末,不差一人。
其豪族私仇曲折,必中二子所諱。
勳等大懼,即問僧所欲,且以金帛啖之。
僧曰:“貧道老矣,何用金帛為?有鄉人翁彥樞者,陡要及第耳。
”勳等即列丙科,僧曰:“非第八人不可也。
”勳不得已許之。
僧曰:“與貧道一文書來。
”彥樞其年及第,竟如其言,一無差忒。
韋保衡嘗訪同人家,方坐,有李钜新及第亦繼至。
保衡以其後先匿于帷下。
既入曰:“有客乎?”同人曰:“韋保衡秀才。
可以出否?”钜新成事甚自得,徐曰:“出也何妨?”保衡竟不之出。
洎保衡尚主為相,李蠙鎮岐下,钜新方自山北舊從事辟焉。
又保衡初既登第,獨孤雲除西川辟在幕中。
樂籍間有佐酒者,副使李甲屬意時久,以逼于他适,私期回将納焉。
保衡既至,不知所之,祈于獨孤,且将解其籍。
李至,意殊不平,每在宴席,辄以語侵保衡。
保衡不能容,即攜其妓以去。
李益怒之,屢言于雲。
雲不得已,命飛牒追之而回。
無何,堂牒追保衡赴阙下,乃尚同昌公主也。
李固懼之矣。
不日,保衡複入翰林。
李聞之,登時而卒。
崔铉,元略之子。
京兆參軍盧甚之死,铉之緻也,時議冤之。
铉子沆,乾符中亦為丞相。
黃巢赤其族,物議以為盧甚之報焉。
初,崔铉雖谏官,婚姻假回,私事也;甚雖府職,乃公事也,相與争驿廳。
甚既下獄,與宰相書,則以己比孟轲。
而方瑄、錢鳳既朋黨宏大,莫不為之盡力。
甚出于卑微,加以铉亦瑄之門生,方為宰相,過而誣罔。
瑄曰:“左補阙出為翟陽宰。
”甚行及長樂坡,賜自盡。
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