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州春秋
關燈
小
中
大
靈帝時開鴻都門榜賣官爵,烈時入錢五百萬,得為司徒。
及拜日,天子臨軒,百僚畢會。
帝顧謂倖者曰:“恨不小靳,可至千萬。
”程夫人於傍應曰:“崔公,冀州名士,豈肯買官,賴我得是,反不知姝邪?”烈問其子鈞曰:“吾居三公,於議者何如?”鈞曰:“大人少有英稱,曆位卿守,論者不謂當為三公。
而今登其位,天下失望。
”烈曰:“何為然也?”鈞者:“論者嫌其銅臭耳。
”烈怒舉杖擊之,鈞走。
烈罵曰:“死卒!父撾而走,孝乎?”鈞曰:“舜之事父,小杖則受,大杖則走,非不孝也。
”烈慚而止。
○王芬 于是陳蕃子逸與術士平原襄楷會于芬坐,楷曰:“天交不利宦者,黃門、常侍真族滅矣。
”逸喜。
芬曰:“若然者,芬願驅除。
”于是與攸等結謀。
靈帝欲北巡河間舊宅,芬等謀因此作難,上書言黑山賊攻劫郡縣,求得起兵。
會北方有赤氣,東西竟天,太史上言“當有陰謀,不宜北行”。
帝乃止。
敕芬罷兵,俄而徵之,芬懼自殺。
○楊鳳 張角之反也,黑山、白波、黃龍、左棱、牛角、五鹿、羝根、苦崷、劉石、平漢、大洪、司隸、緣城、羅市、雷公、浮雲、飛燕、白爵、楊鳳、千毒等各起兵,大者二三萬,小者不減數千。
靈帝不能讨,乃遣使拜楊鳳為黑山校尉,領諸山賊,得舉孝廉計吏。
後遂彌漫,不可複數。
○張燕 燕本姓褚。
黃巾賊起,燕聚少年為群盜,博陵張牛角亦起與燕合。
燕推牛角為帥,俱攻癭陶。
牛角為飛矢所中,被創且死,大會其衆,告曰:“必以燕為帥”。
牛角死,衆奉燕,故改姓張。
性剽悍捷速,故軍中号曰“飛燕”。
其後人衆浸廣,常山、趙郡、中山、上黨、河内諸山谷皆相通,号曰“黑山”也。
○大洪緣城苦蝤 《後
注:九州春秋“大計”作“大洪”,“掾哉”作“緣城”,“哂”作“蝤”,音才由反。
○閻忠 中平元年,車騎将軍皇甫嵩既破黃巾,威震天下。
閻忠時罷信都令,說嵩曰:“夫難得而易失者,時也;時至而不旋踵者,機也,故聖人常順時而動,智者必因機而發。
今将軍遭難得之運,蹈易解之機,而踐運不撫,臨機不發,将何以享大名乎?”嵩曰:“何謂也?”忠曰:“天道無親,百姓與能,故有高人之功者,不受庸主之賞。
今将軍受钺于初春,收功于末冬,兵動若神,謀不再計,旬月之間,神兵電掃,攻堅易于折枯,摧敵甚于湯雪,七州席卷,屠二十六萬方,夷黃巾之師,除邪害之患,或封戶刻石,南面以報德,威震本朝,風馳海外。
是以群雄回首,百姓企踵,雖湯武之舉,未有高于将軍者。
身建高人之功,北面以事庸主,将何以圖安?”嵩曰:“心不忘忠,何為不安?”忠曰:“不然。
昔韓信不忍一飧之遇,而棄三分之利,拒蒯通之忠,忽鼎跱之勢,利劍已揣其喉,乃歎息而悔,所以見烹于兒女也。
今主勢弱于劉、項,将軍權重于淮陰;指麾可以振風雲,叱咤足以興雷電,赫然奮發,因危抵頹,崇恩以綏前附,振武以臨後服;徵冀方之士,動七州之衆,朋檄先馳于前,大軍震響于後,蹈迹漳河,飲馬孟津,舉天網以為綱羅京都,誅閹宦之罪,除群怨之積忿,解久危之倒懸。
如此則攻守無堅城,不招必影從,雖兒童可使奮空拳以緻力,女子可使其褰裳以用命,況厲智能之士,因迅風之勢,則大功不足合,八方不足同也。
功業已就,天下已順,乃燎于上帝,告以天命,混齊六合,南面以制,移神器于己家,推亡漢以定祚,實神機之至決,風發之良時也。
夫木朽不彫世衰難制,将軍雖欲委忠難佐之朝,彫畫朽敗之木,猶逆坂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