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匮書後集卷第五十

關燈
伫』!肯堂拜敕,即至舟山;進武英殿大學士。

     舟山破,中書蘇兆人先缢于雪交亭,目猶未瞑,肯堂拜之。

    迺命其家人俱缢,而自缢死之。

     ·朱永佑,上海人。

    崇祯甲戌進士,官吏部文選司主事。

    魯王至舟山,差官賫敕迎之;敕曰:「予漂搖南服,曀曀音音。

    樓船之盛,楊僕無聞;跳蕩之功,渾瑊難再!惟内治弗修、俊乂弗登,而能張撻伐之聲、揚克敵之氣者,未之前聞。

    予所以永懷舊德,不啻饑渴也。

    朱先生抱才英敏,樹德宏深;景企高風,屢緻尺書。

    身託空山,欲無求于當世;名在天下,必需救于興時。

    茲特陞爾為吏部侍郎,掌部事。

    昔劉大夏為職方,項忠指司馬坐曰:「此須公矣」!先生昔在铨司,風彰清譽;今俾統鈞,庶幾似之。

    伯禹之總百揆,惟救其咨;周公之位冢宰,爰撫妹土。

    攸開仕路,始于弼諧九德之美;登用多士,即有折沖萬裡之謀。

    知人安民,奠茲率土;先生豈無意乎?詩曰:「中心好之,曷欲食之」!予賴先生,有如杕杜』。

    永祐至舟山供職。

     辛卯,城陷,自缢死之。

     ·吳锺巒,号霞舟,武進人。

    崇祯甲戌進士,授長興縣令;以推科羁緩,降官。

    壬午,補紹興府照磨。

     閩亡後,從魯王至舟山,為禮部右侍郎,掌宗伯事。

    二祖列宗時享、諱辰祝版告文及诏诰敕書,皆出巒手;文采古麗,辭命有光。

    魯王親征,督張名振舟師直上金山;锺巒撰檄文布告天下,忠憤雷轟,英豪電發。

    士民見檄,皆涕泣悲哀,不能仰視。

    在舟山無事,閉戶着書,作「皇明紀事本末」數十卷。

    甫脫稿,一夕城破,锺巒投井死之;兵火連天,書皆焚燬。

     舟山平後,有士人偶到某寺中,于廢紙堆中有青氣冉冉出紙上。

    士人異之,細檢其下,有毛楮煙煤草稿一束;乃锺巒所作古文諸稿,上題曰「霞舟攜稿」。

    士人抄出,分作四卷,以俟剞劂。

    昔沈青霞死後,路楷欲滅其文,榜示邊塞:「有藏沈氏遺文片紙隻字者,按捕抵罪」。

    諸生武崇文藏其稿,将火之;忽中惡仆地,見青霞峨冠绯衣,手劍叱之,懼而埋于後圃。

    事白後,穴地出之,遂以「鳴劍集」傳之世。

    今「霞舟攜稿」紙上有氣,亦是忠魂所附也。

     李向中,号立齋,湖廣锺祥人。

    崇祯庚辰進士,授長興知縣;調繁秀水,充漕。

    故事:軍強而民弱,運官率能斂怨持籌當事,往往逾原額數倍,無所卹。

    向中持額堅,軍鬨糧長,則以身當之;至于軍激憤起,共搏向中,傷臂幾折,決不少撓。

    昇兵部職方司主事。

    弘光中,晉職方員外;南都陷,棄去。

     魯王監國紹興,向中不受職,就唐;閩以原官進秩,稱敢言特立,不畏強禦。

    延平不守,淹息海上,備極勞苦。

    監國至舟山,潛海谒朝,拜兵部尚書。

    六年,以艱去位,憩舟山僻澨。

    清破舟山,向中妻妾婢僕十餘口,阖門焚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