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中
關燈
小
中
大
冬十月,王幸烏路省斂。
命大僚班黎偓佺使於宋。
大熟。
【辛未】天成四年驩州叛,王討平之。
造寺觀凡一百五十處。
【壬申】天成五年,釋迦寺優曇樹開花。
四月,王幸杜洞江,耕籍是田。
獻九穗禾,詔改其田曰應天。
【癸酉】天成六年春,定源州叛,王討平之。
九月,彘源州叛,王討之 【甲戌】天成七年,四月,改元通瑞元年。
詔羣臣奏事於王者稱王曰朝廷。
秋九月,幸仙逰山重先寺。
詔起重興殿。
古州法雲寺僧上言:寺中放光數道,隨光掘之,得石函一,函内有銀函,銀函内有金函,金函内有瑠璃瓶,瓶中有舍利。
【乙亥】通瑞二年,天慶殿前生芝草。
封王子日中為承乾王。
起造西市及長廊,建太和橋於蘇歴江。
愛州叛,王親征,克之。
王在愛州行宮宴羣臣,密指定勝將阮慶曰:“此必反矣!”左右問其故,曰:“此人瞻視異常,動止失節,見我有慙色,是故知之。
”其年慶果反。
【丙子】通瑞三年,春三月,以峯州牧黎順宗尚慶城公主。
四月,置驩州行宮。
都金常新平原等州叛。
【丁醜】通瑞四年,以開皇王為元帥,討都金等州,克之。
烏路桑園中古佛湧。
設競渡禮。
大水 【戊寅】通瑞五年幸布海口,耕籍田。
秋八月,王禦含光殿觀競渡。
九月,神人現跡於天勝寺。
宋仁宗封王為南平王。
占城王子地婆刺等來朝。
【己卯】通瑞六年,春正月,廣源州首領儂存福叛,稱昭聖皇帝,封長子智聰為南衙王,改其州曰長其國。
王親討之。
師渡冷浮津,白魚入王舟。
至廣源州,存福焚其部落而遁。
縱兵追之,獲存福。
其子智髙脫身而走,執存福歸京斬之。
夏五月,廣源州獻生金一塊,重一百十二兩。
六月,改元為乾符有道元年。
冬十二月,真臘國來貢。
遣使於宋。
【庚辰】乾符有道二年,春正月朔,日有食之。
【辛巳】乾符有道三年,夏五月,定宮女階品。
六月,殿前指揮使丁祿馮律等謀叛,事覺伏誅。
冬十一月,以明威侯知乂安州。
儂智髙與其母阿儂自雷火洞復據儻猶州,改其州曰大□國。
王命討之,生擒智髙。
王憐存福既被誅,因原其罪,畀以廣源、雷火、平婆、思浪等州。
【壬午】乾符有道四年,春三月,王幸茄覽海口,耕籍田。
地震。
交州叛,冬十月,改元明道元年。
詔中書省刪定律書。
十一月,詔諸路各置亭候,以便四方之觀認。
凡老弱及有大功已上犯罪者得贖銅。
鑄明道錢。
梁茂材使於宋。
【癸未】明道二年,春四月,愛州叛。
五月,以開皇王為都統大元帥,討愛州。
奉乾王為都統元帥,討文州。
文州平。
夏四月,王幸武寧州松山寺,見其頹殿中有柱石欹壓,上慨然有重修之意,石柱忽然復正,因命儒臣作賦以紀其異。
秋九月,使魏徴如廣源州,賜智髙郡王印,仍拜太保。
詔造艦數百艘,皆作龍鳳魚蛇虎鸚鵡之形。
冬十月,長春殿禦盾自動。
【甲申】眀道三年,二月,禦盾復動。
癸卯,親征占城。
以開皇王為留守。
甲申,發自京師,乙巳,次大惡海口。
時波濤帖息,大軍利渉,自大安至姑山,紫雲捧日,至碯灣有片雲覆王舟,隨其行止。
至思眀海口,白魚入舟王。
聞占城王先列象陣於五滿江以待官軍,遂詔軍士舍舟登陸,王乃部分士卒建旗鳴鼓欲擊之。
賊見兵威甚盛,遂先潰。
王追斬三首,郭嘉懿斬其王仁鬥以獻。
獲象三十頭,生擒五千人,餘為亂兵所殺者無數。
王為惻然,下詔有殺占城人者斬。
秋七月,大軍入佛誓城,俘其宮女妻妾。
八月班師,至長安府,黃龍見於王舟。
九月,王至自占城。
冬十月,改元天感聖武元年,大熟 十二月,置懐逺驛於嘉林,以館四方客使。
太保儂智髙來朝 【乙酉】天感聖武二年,春三月,立大内碑。
夏五月,造太平車,以黃金為飾。
【丙戌】天感聖武三年,夏五月,起銀漢宮於後苑,以居占城宮人。
【丁亥】天感聖武四年,置望國鎮及歸德、保康、宣化、清平、永通、感化、安民七驛,各立碑侯,以為蠻夷歇宿之處。
占城來貢,詔流其使於真登州,以其王雍尼不恭故也。
【戊子】天感聖武五年,儂智髙以勿惡洞叛。
命武威侯及太尉郭盛諡討之。
交戰之日,天地晦冥,俄而轟雷震於洞中,其酋長支體磔裂,舉洞驚駭,遂降。
三月,立社壇於長廣門外,以為四時祈穀之處。
秋九月,開瓊林、勝景、春光三園。
冬十二月,詔定打春牛法。
範去了謀反,事覺,剮其肉於東西市。
【己醜】天感聖武六年,春三月,改元崇興大寳元年。
秋八月,鑿禦溝於鳳城外,又開金鳴萬嵗池。
初鑿池時,中鏗然有聲,掘之,得黃金一塊,重五十兩,因以名。
又築石山三峯於池上,建舞鳳橋。
【庚寅】崇興大寳二年,置決旱、大發、文湘洞於宋境西平州界。
儂智髙據宋界安德州勿陽洞,以其洞為南天國,改元景瑞。
愛州五縣江龍池甲叛。
【辛夘】崇興大寳三年,開瑞清沼、應明池於勝景園。
置内外隨龍軍。
命左驍衛將軍陳稔將五縣人鑿個澟港 【壬辰】崇興大寳四年,智髙請附於宋,宋不納,乃冦於宋。
五月,智髙攻破宋橫山寨,遂陷邕州。
以其州為大南國,自稱仁惠皇帝。
【癸巳】崇興大寳五年,宋伐智髙,使梁珠來乞師,詔以殿前指揮使武珥為招討使以援之。
是月,宋狄青敗智髙於歸仁。
智髙奔大但國。
三月,鑄鐘置龍墀,令民之有寃抑不達者,聴撞其鐘以聞。
宋石鑑從特磨道襲智髙母阿儂。
阿儂年已六十餘矣。
大但人函智髙首獻於宋,斬阿儂於都市。
由是諸儂遂滅。
【甲午】崇興大寳六年,九月戊寅,王不豫。
冬十月,辛夘,薨於長春殿。
夀五十四,在位二十六年。
葬天德府夀陵。
聖宗 諱日尊,太宗第三子也。
母梅氏。
太宗夢月入後懐,因有娠。
以順天十四年二月二十五日生於龍德宮。
天成元年,立為太子。
及長,通經傳,曉音律,尤長於武略。
太宗命征伐,所向皆克。
太宗薨,奉遺詔即位於柩前。
十月改元,以崇興大寳六年為龍瑞太平元年。
尊母梅氏曰靈感太後。
上尊號曰法天應運崇仁至德英文睿武慶感龍祥孝道聖神皇帝。
詔焚網羅獄具 出翠華宮女 賜東宮文武臣僚爵各有差。
以裴嘉祐為文明殿大學士,範彛為左威衛,陳改為右威衛,劉慶為左清道,王行為右清道。
改神衛匡聖都為拱聖廣德都,為忠武廣武都,為昭武及増置左右龍翼都,各一百人。
丙午,葬太宗。
立後八人,以阮道成為太師,郭擎日為太尉。
建永夀殿 【乙未】龍瑞太平二年,修大内諸殿。
癸醜,以王生日為乾興節。
占城來貢 秋八月,王禦水晶殿,觀競渡。
冬十月,大寒。
王謂左右曰:我居深宮之中,禦獸炭,襲狐裘,冷氣猶且如
命大僚班黎偓佺使於宋。
大熟。
【辛未】天成四年驩州叛,王討平之。
造寺觀凡一百五十處。
【壬申】天成五年,釋迦寺優曇樹開花。
四月,王幸杜洞江,耕籍是田。
獻九穗禾,詔改其田曰應天。
【癸酉】天成六年春,定源州叛,王討平之。
九月,彘源州叛,王討之 【甲戌】天成七年,四月,改元通瑞元年。
詔羣臣奏事於王者稱王曰朝廷。
秋九月,幸仙逰山重先寺。
詔起重興殿。
古州法雲寺僧上言:寺中放光數道,隨光掘之,得石函一,函内有銀函,銀函内有金函,金函内有瑠璃瓶,瓶中有舍利。
【乙亥】通瑞二年,天慶殿前生芝草。
封王子日中為承乾王。
起造西市及長廊,建太和橋於蘇歴江。
愛州叛,王親征,克之。
王在愛州行宮宴羣臣,密指定勝將阮慶曰:“此必反矣!”左右問其故,曰:“此人瞻視異常,動止失節,見我有慙色,是故知之。
”其年慶果反。
【丙子】通瑞三年,春三月,以峯州牧黎順宗尚慶城公主。
四月,置驩州行宮。
都金常新平原等州叛。
【丁醜】通瑞四年,以開皇王為元帥,討都金等州,克之。
烏路桑園中古佛湧。
設競渡禮。
大水 【戊寅】通瑞五年幸布海口,耕籍田。
秋八月,王禦含光殿觀競渡。
九月,神人現跡於天勝寺。
宋仁宗封王為南平王。
占城王子地婆刺等來朝。
【己卯】通瑞六年,春正月,廣源州首領儂存福叛,稱昭聖皇帝,封長子智聰為南衙王,改其州曰長其國。
王親討之。
師渡冷浮津,白魚入王舟。
至廣源州,存福焚其部落而遁。
縱兵追之,獲存福。
其子智髙脫身而走,執存福歸京斬之。
夏五月,廣源州獻生金一塊,重一百十二兩。
六月,改元為乾符有道元年。
冬十二月,真臘國來貢。
遣使於宋。
【庚辰】乾符有道二年,春正月朔,日有食之。
【辛巳】乾符有道三年,夏五月,定宮女階品。
六月,殿前指揮使丁祿馮律等謀叛,事覺伏誅。
冬十一月,以明威侯知乂安州。
儂智髙與其母阿儂自雷火洞復據儻猶州,改其州曰大□國。
王命討之,生擒智髙。
王憐存福既被誅,因原其罪,畀以廣源、雷火、平婆、思浪等州。
【壬午】乾符有道四年,春三月,王幸茄覽海口,耕籍田。
地震。
交州叛,冬十月,改元明道元年。
詔中書省刪定律書。
十一月,詔諸路各置亭候,以便四方之觀認。
凡老弱及有大功已上犯罪者得贖銅。
鑄明道錢。
梁茂材使於宋。
【癸未】明道二年,春四月,愛州叛。
五月,以開皇王為都統大元帥,討愛州。
奉乾王為都統元帥,討文州。
文州平。
夏四月,王幸武寧州松山寺,見其頹殿中有柱石欹壓,上慨然有重修之意,石柱忽然復正,因命儒臣作賦以紀其異。
秋九月,使魏徴如廣源州,賜智髙郡王印,仍拜太保。
詔造艦數百艘,皆作龍鳳魚蛇虎鸚鵡之形。
冬十月,長春殿禦盾自動。
【甲申】眀道三年,二月,禦盾復動。
癸卯,親征占城。
以開皇王為留守。
甲申,發自京師,乙巳,次大惡海口。
時波濤帖息,大軍利渉,自大安至姑山,紫雲捧日,至碯灣有片雲覆王舟,隨其行止。
至思眀海口,白魚入舟王。
聞占城王先列象陣於五滿江以待官軍,遂詔軍士舍舟登陸,王乃部分士卒建旗鳴鼓欲擊之。
賊見兵威甚盛,遂先潰。
王追斬三首,郭嘉懿斬其王仁鬥以獻。
獲象三十頭,生擒五千人,餘為亂兵所殺者無數。
王為惻然,下詔有殺占城人者斬。
秋七月,大軍入佛誓城,俘其宮女妻妾。
八月班師,至長安府,黃龍見於王舟。
九月,王至自占城。
冬十月,改元天感聖武元年,大熟 十二月,置懐逺驛於嘉林,以館四方客使。
太保儂智髙來朝 【乙酉】天感聖武二年,春三月,立大内碑。
夏五月,造太平車,以黃金為飾。
【丙戌】天感聖武三年,夏五月,起銀漢宮於後苑,以居占城宮人。
【丁亥】天感聖武四年,置望國鎮及歸德、保康、宣化、清平、永通、感化、安民七驛,各立碑侯,以為蠻夷歇宿之處。
占城來貢,詔流其使於真登州,以其王雍尼不恭故也。
【戊子】天感聖武五年,儂智髙以勿惡洞叛。
命武威侯及太尉郭盛諡討之。
交戰之日,天地晦冥,俄而轟雷震於洞中,其酋長支體磔裂,舉洞驚駭,遂降。
三月,立社壇於長廣門外,以為四時祈穀之處。
秋九月,開瓊林、勝景、春光三園。
冬十二月,詔定打春牛法。
範去了謀反,事覺,剮其肉於東西市。
【己醜】天感聖武六年,春三月,改元崇興大寳元年。
秋八月,鑿禦溝於鳳城外,又開金鳴萬嵗池。
初鑿池時,中鏗然有聲,掘之,得黃金一塊,重五十兩,因以名。
又築石山三峯於池上,建舞鳳橋。
【庚寅】崇興大寳二年,置決旱、大發、文湘洞於宋境西平州界。
儂智髙據宋界安德州勿陽洞,以其洞為南天國,改元景瑞。
愛州五縣江龍池甲叛。
【辛夘】崇興大寳三年,開瑞清沼、應明池於勝景園。
置内外隨龍軍。
命左驍衛將軍陳稔將五縣人鑿個澟港 【壬辰】崇興大寳四年,智髙請附於宋,宋不納,乃冦於宋。
五月,智髙攻破宋橫山寨,遂陷邕州。
以其州為大南國,自稱仁惠皇帝。
【癸巳】崇興大寳五年,宋伐智髙,使梁珠來乞師,詔以殿前指揮使武珥為招討使以援之。
是月,宋狄青敗智髙於歸仁。
智髙奔大但國。
三月,鑄鐘置龍墀,令民之有寃抑不達者,聴撞其鐘以聞。
宋石鑑從特磨道襲智髙母阿儂。
阿儂年已六十餘矣。
大但人函智髙首獻於宋,斬阿儂於都市。
由是諸儂遂滅。
【甲午】崇興大寳六年,九月戊寅,王不豫。
冬十月,辛夘,薨於長春殿。
夀五十四,在位二十六年。
葬天德府夀陵。
聖宗 諱日尊,太宗第三子也。
母梅氏。
太宗夢月入後懐,因有娠。
以順天十四年二月二十五日生於龍德宮。
天成元年,立為太子。
及長,通經傳,曉音律,尤長於武略。
太宗命征伐,所向皆克。
太宗薨,奉遺詔即位於柩前。
十月改元,以崇興大寳六年為龍瑞太平元年。
尊母梅氏曰靈感太後。
上尊號曰法天應運崇仁至德英文睿武慶感龍祥孝道聖神皇帝。
詔焚網羅獄具 出翠華宮女 賜東宮文武臣僚爵各有差。
以裴嘉祐為文明殿大學士,範彛為左威衛,陳改為右威衛,劉慶為左清道,王行為右清道。
改神衛匡聖都為拱聖廣德都,為忠武廣武都,為昭武及増置左右龍翼都,各一百人。
丙午,葬太宗。
立後八人,以阮道成為太師,郭擎日為太尉。
建永夀殿 【乙未】龍瑞太平二年,修大内諸殿。
癸醜,以王生日為乾興節。
占城來貢 秋八月,王禦水晶殿,觀競渡。
冬十月,大寒。
王謂左右曰:我居深宮之中,禦獸炭,襲狐裘,冷氣猶且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