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回 華山之巅

關燈
玉版時,楊貴妃是不是站在他身邊?後來下雨了沒有?”楊過哈哈一笑,說道:“這個你可問倒我啦。

    看來老天爺愛下雨便下雨,不愛下便不下,未必便聽皇帝老兒的話。

    ”郭襄凝望深潭,幽幽的道:“嗯,便是貴為帝王,也未必能事事如意。

    ” 楊過心中一凜,暗道:“這孩子小小年紀,何以有這麼多感慨?須得怎生想個法兒讓她歡悅喜樂。

    ”正欲尋語勸慰,小龍女突然“咦”的一聲,輕聲道:“瞧是誰來了?” 楊過順着她手指望去,隻見山岡下有兩人在長草叢中蛇行鼠伏般上來。

    這兩人輕功甚高,走得又極隐蔽,顯是生怕給人瞧見,但小龍女眼力異于常人,遠遠便已望見。

    楊過低聲道:“這兩人鬼鬼祟祟,武功卻大是不弱,這會兒到華山來必有緣故,咱們且躲了起來,瞧他們作何勾當。

    ”三人在大樹岩石間隐身而待。

     過了好一會功夫,聽得踐草步石之聲輕輕傳上。

    這時天色漸晚,一輪新月已挂在大樹之巅。

    郭襄靠在小龍女身旁,她對上來的兩人全不關心,望着楊過的側影,心中忽想:“若是我終身得能如此和大哥哥、龍姊姊相聚,此生再無他求。

    ”但覺此時此情,心滿意足,隻盼時光便此停住,永不再流,但内心深處,卻也知此事決不能夠。

     小龍女在暮霭蒼茫中瞧得清楚,見郭襄長長的睫毛下淚光瑩然,心想:“她神情有異,不知懷着什麼心事。

    我和過兒總得設法幫她辦到,好教她歡喜。

    ” 隻聽得那兩人上了峰頂,伏在一塊大岩之後。

    過了半晌,一人悄聲道:“潇湘兄,這華山壑深崖險,到處可以藏身。

    咱們好好躲上幾日,就算那秃驢神通再廣大,也未必能尋得到。

    待他到别地尋找,咱們再往西去。

    ” 楊過瞧不見二人的身形,聽口音是尹克西的聲音,他口稱“潇湘兄”,那麼另一人便是潇湘子了,心道:“蒙古諸武士來我中土為虐,其中金輪國師、尼摩星、霍都等已伏法,達爾巴、麻光佐作惡不深,隻剩下潇湘子和尹克西這兩個家夥。

    當日我饒了他們性命,但看來二人怙惡不悛,不知又在幹什麼奸惡事。

    ” 隻聽潇湘子陰恻恻的道:“尹兄且莫歡喜,這秃驢倘若尋咱們不着,定然守在山下孔道之處。

    咱們如貿然下去,正好撞在他手裡。

    ”尹克西道:“潇湘兄深謀遠慮,此言不差,卻不知有何高見。

    ”潇湘子道:“我想這山上寺觀甚多,咱們便揀一處荒僻的,不管住持是和尚還是道士,下手宰了,占了寺觀,便這麼住下去不走啦。

    那秃驢決計想不到咱們會在山上窮年累月的停留。

    他再不死心,在山中搜尋數遍,在山下守候數月,也該去了。

    ”尹克西喜道:“潇湘兄此計大妙。

    ”他心中一歡喜,說話聲音便響了些。

     潇湘子忙道:“禁聲!”尹克西歉然道:“嗯,我竟樂極忘形了。

    ”接着兩人悄聲低語。

    楊過再也聽不清楚,暗暗奇怪:“這兩人怕極了一個和尚,惟恐給他追上。

    這兩個惡徒武功各有獨到之處,方今除了黃島主、一燈大師、郭伯伯等寥寥數字,極少有人是他們之敵,何況他二惡聯手,更是厲害,不知那位高僧是誰,竟能令他們如此畏懼?又不知他何以苦苦追蹤,非擒到這二人不可?”又想:“那潇湘子說要殺人占寺,打的盡是惡毒主意,這件事既給我撞到了,怎能不管?” 隻聽得遠處郭芙揚聲叫道:“楊大哥、楊大嫂、二妹……楊大哥、楊大嫂、二妹……吃飯啦……吃飯啦!”楊過回過頭來,向小龍女和郭襄搖了搖手,叫她們别出聲答應。

    過了半晌,郭芙不再呼喚。

     忽聽得山腰裡一人喝道:“借書不還的兩位朋友,請現身相見!”這兩句喝聲隻震得滿山皆響,顯然内力充沛之極,雖不威猛高昂,但功力之淳,竟似不弱于楊過的長嘯。

    楊過一驚,心想:“世上竟尚有這樣一位高手,我卻不知!” 他略略探身,往呼喝聲傳來處瞧去,月光下隻見一道灰影迅捷無倫的奔上山來。

    過了一會,看清楚灰影中共有兩人,一個灰袍僧,攜着一個少年。

    潇尹二人縮身在長草叢中,連大氣也不敢透一口。

    楊過見了那僧人的身形步法,暗暗稱奇:“這人的輕功未必在龍兒和我之上,但手上拉了一少年,在這陡山峭壁之間居然健步如飛,内力之深厚,竟可和一燈大師、郭伯伯相匹敵。

    怎地武林中從未聽人說起有這樣一位人物?” 那僧人奔到高岡左近,四下張望,不見潇尹二人的蹤迹,當即向西峰疾奔而去。

    郭襄忍耐不住,大聲叫道:“喂,和尚,那兩人便在這裡!”她叫聲剛出口,飕飕兩響,便有兩枚飛錐、一枚喪門釘,向她藏身處急射過來。

    楊過袍袖一拂,将三枚暗器卷入衣袖。

    郭襄内功不深,叫聲傳送不遠,那僧人去得快了,竟沒聽見她呼叫。

    郭襄見他足不停步的越走越遠,急道:“大哥哥,你快叫他回來。

    ” 楊過長吟道:“有緣千裡來相會,無緣對面不相逢!”這兩句話一個個字遠遠的傳送出去。

    人正走在山腰之間,立時停步,回頭說道:“有勞高人指點迷津。

    ”楊過吟道:“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功夫。

    ”那僧人大喜,攜了那少年飛步奔回。

     潇湘子和尹克西聽了楊過的長吟之聲,這一驚非同小可,相互使個眼色,從草叢中竄了出來,向東便奔。

    楊過見那僧人腳力雖快,相距尚遠,這華山中到處是草叢石洞,若給這兩個惡徒躲了起來,黑夜裡卻也未必便能找着,伸指彈出,呼的一聲急響,一枚飛錐破空射去,正是潇湘子襲擊郭襄的暗器。

    楊過不知那僧人找這二人何事,不欲便傷他們性命,這枚飛錐隻在二人面前尺許之處掠過,激蕩氣流,刮得二人顔面有如刀割。

    二人“啊”的一聲低呼,轉頭向北。

    楊過又是一枚喪門釘彈出,再将二人逼了轉來。

     便這麼阻得兩阻,那僧人已奔上高岡。

    潇湘子和尹克西眼見難以脫身,各出兵刃,并肩而立,一個手持哭喪棒,一個手持軟鞭。

    尹克西那條珠光寶氣的金龍鞭在重陽宮給楊過震得寸寸斷絕,現下這條軟鞭上雖仍鑲了些金珠寶石,卻已遠不如當年金龍鞭的輝煌華麗。

     那僧人遊目四顧,見暗中相助自己之人并未現身,竟不理睬潇尹二人,先向空曠處合什行禮,道:“少林寺小僧覺遠,敬謝居士高義。

    ” 楊過看這僧人時,見他長身玉立,恂恂儒雅,若非光頭僧服,宛然便是位書生相公。

    和他相比,黃藥師多了三分落拓放誕的山林逸氣,朱子柳卻又多了三分金馬玉堂的朝廷貴氣。

    這覺遠五十歲左右的年紀,當真是腹有詩書氣自華,俨然、宏然,恢恢廣廣、昭昭蕩蕩,便如是位飽學宿儒、經術名家。

    楊過不敢怠慢,從隐身處出來,奉揖還禮,說道:“小子楊過,拜見大師。

    ”心下尋思:“少林寺方丈、達摩院、羅漢堂首座等我均相識,他們的武功修為似乎還不及這位高僧,何以從來不曾聽他們說起?” 覺遠恭恭敬敬的道:“小僧得識楊居士尊範,幸何如之。

    ”向身邊的少年道:“快向楊居士磕頭。

    ”那少年上前拜倒,楊過還了半禮。

    這時小龍女和郭襄也均現身,覺遠合什行禮,甚是恭謹。

     潇湘子和尹克西僵在一旁,上前動手罷,自知萬萬不是覺遠、楊過和小龍女敵手,若要逃走,也絕難脫身。

    兩人目光閃爍,隻盼有甚機會,便施偷襲。

     楊過道:“貴寺羅漢堂首座無色禅師豪爽豁達,與在下相交已十餘年,堪稱莫逆。

    六年之前,在下蒙貴寺方丈天鳴禅師之召,赴少室山寶剎禮佛,得與方丈及達摩院首座無相禅師等各位高僧相晤,受益非淺。

    料想其時大師不在寺中,以緻無緣拜見。

    ” 神雕大俠楊過名滿天下,但覺遠卻不知他名頭,隻道:“原來楊居士和天鳴師叔、無相師兄、無色師兄均是素識。

    小僧在藏經閣領一份閑職,三十年來未曾出山門一步,隻為職位低微,自來不敢和來寺居士貴客請益。

    ”楊過暗暗稱奇:“當真天下之大,奇材異能之士所在都有。

    這位覺遠大師身負絕世武功,深藏不露,在少林寺中恐亦沒沒無聞,否則無色和我如此交好,若知本寺有此等人物,定會和我說起。

    ” 楊過和覺遠呼叫相應,黃藥師等均已聽見,知道這邊出了事故,一齊奔來。

    楊過和覺遠說話之際,衆人一一上得岡來,當下楊過為各人逐一引見。

    黃藥師、一燈、周伯通、郭靖、黃蓉在武林中都已享名數十年,江湖上可說是誰人不知,那個不曉,但覺遠全不知衆人的名頭,隻恭謹行禮,又命那少年向各人下拜。

    衆人見覺遠威儀棣棣,端嚴莊穆,也不由得肅然起敬。

     覺遠見禮已畢,合什向潇湘子和尹克西道:“小僧監管藏經閣,閣中片紙之失,小僧須領罪責,兩位借去的經書便請賜還,實感大德。

    ”楊過一聽,已知潇湘子和尹克西在少林寺藏經閣中盜竊了什麼經書,因而覺遠窮追不舍,但見他對這兩個盜賊如此彬彬有禮,倒頗出意料之外。

     尹克西笑嘻嘻的道:“大師此言差矣。

    我兩人遭逢不幸,得蒙大師施恩收留,圖報尚自不及,怎會向大師借了什麼經書不還,緻勞跋涉追索?再說,我二人并非佛門弟子,借佛經又有何用?”尹克西是珠寶商出身,口齒伶俐,這番話粗聽之下原也言之成理。

    但楊過等素知他和潇湘子并非良善之輩,而他們所盜的經書自也不會是尋常佛經,必是少林派的拳經劍譜。

    若依楊過的心性,隻須縱身上前,一掌一個打倒,在他們身上搜出經書,立時了事,又何必多費唇舌?但覺遠是儒雅之士,卻向衆人說道:“小僧且說此事經過,請各位評一評這個道理。

    ” 郭襄忍不住說道:“大和尚,這兩個人躲在這裡鬼鬼祟祟的商量,說要殺人占寺,好讓你尋他不着。

    若不是作賊心虛,何以會起此惡心?” 覺遠向潇尹二人道:“罪過,罪過,兩位居士起此孽心,須得及早清心忏悔。

    ” 衆人見他說話行事都頗有點迂腐騰騰,似乎全然不明世務,跟這兩個惡徒竟來說什麼清心忏悔,都不禁暗暗好笑。

     尹克西見覺遠并不動武,卻要和自己評理,登時多了三分指望,說道:“大家原該講道理啊!”覺遠點頭道:“衆位,那日小僧在藏經閣上翻閱經書,聽得後山有叫喊鬥毆之聲,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