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回 手足情仇

關燈
武修文微一沉吟,說道:“師父有意将芙妹許配于你,這話說不定也是有的。

    可是師母卻有意許我兄弟之中一人。

    眼下咱們三人均是一般,誰都沒有名份,日後芙妹的終身屬誰,卻難說得很呢。

    ” 楊過仰頭向天,哈哈大笑。

    武修文怒道:“難道我的話錯了?”楊過笑道:“錯了,錯了。

    郭伯伯固然歡喜我,郭伯母更加歡喜我,你兩兄弟那能與我相比?”武修文道:“哼,你信口開河,有誰信了?”楊過笑道:“哈哈,我何必胡說?郭伯母私早就許了我啦,否則有怎肯如此出力的救我嶽父嶽母?這都是瞧在我那芙妹份上啊。

    你說,你師母親口答允過你們沒有?” 二武惶然相顧,心想師母當真從未有過确切言語,連言外之意也未露過半分,莫非真的許了這小子?兩人本要拚個你死我活,此時鬥然殺出一個強敵,兄弟倆敵忾同仇,不禁互相靠近了一步。

     楊過曾偷聽到郭芙和他兄弟倆的說話,有意要激得他二人對己生妒,笑吟吟的道:“芙妹曾對我言道:兩位武家哥哥纏得她好緊,她無可推托,隻好說兩個都歡喜。

    哈哈,世上那有一個好女子會同時愛上兩個男人?我那芙妹端莊貞淑,更加決無此理。

    我跟你們實說了罷,兩個都歡喜,便是一個都不歡喜。

    ”學着郭芙那晚的語氣,嬌聲嗲氣的道:“小武哥哥,你體貼我,愛惜我,你便不知我心中可有多為難麼?大武哥哥,你就是這麼陰陽怪氣的,你要跟我說什麼?” 武氏兄弟勃然變色。

    這幾句話是郭芙分别向兩人所說,當時并無第三人在,若非她自己轉述,楊過焉能得知?二人心中痛如刀絞,想起郭芙始終不肯許婚,原來竟是為此。

     楊過見了二人神色,知道計已得售,正色說道:“總而言之,芙妹是我未過門的妻子,日後我和她百年好合,白頭偕老,相敬如賓,子孫綿綿……”說到這裡,忽聽得身後發出幽幽一聲長歎,竟是小龍女的聲音。

    楊過脫口叫道:“姑姑!”卻不聞應聲,随即省悟是山洞中的李莫愁所發,此人決不可與武氏父子照面,便大聲道:“你哥兒倆自作多情,枉自惹人恥笑。

    瞧在我嶽父嶽母的臉上,此事我也不計較。

    你們好好回到襄陽,去助我嶽父嶽母守城,方是正事。

    ”口口聲聲的竟将郭靖夫婦稱作了“嶽父、嶽母”。

     武氏兄弟神色沮喪,伸手互握。

    武修文慘然道:“好,楊大哥,祝你和郭師妹福……福壽無疆。

    我兄弟倆遠走天涯,世上算是沒我們兩兄弟了。

    ”說着兩人一齊轉身。

     楊過暗暗歡喜,心想他二人已恨極了我,又必深恨郭芙,但兩兄弟此後自然友愛深摯,終如其老父所願。

     武三通躲在樹叢後,聽楊過一番言語将兩個愛兒說得不再相鬥,心中大喜,見兩子攜手遠去,忍不住叫道:“文兒,儒兒,咱們一塊兒走。

    ” 二武聽到父親呼喝,一怔之下,齊聲叫道:“爹爹。

    ”武三通向楊過深深一揖,說道:“楊兄弟,你的恩情厚意,老夫終身感念。

    ”楊過不禁皺眉,心想這話怎能在二武之前吐露,待要亂以他語,武修文已然起疑,說道:“大哥,這小子所說,未必是真。

    ”武敦儒不擅言辭,機敏卻絕不亞于乃弟,朝父親望了一眼,轉向兄弟,點了點頭。

     武三通見事情要糟,忙道:“别錯會了意,我可沒叫楊兄弟來勸你們。

    ”武氏兄弟本來不過略有疑心,聽了父親這幾句欲蓋彌彰的話,登時想起楊過素來與郭芙不睦,他與小龍女又情意深摯,适才所言多半不确。

    武修文道:“大哥,咱們一齊回襄陽去,親口向芙妹問個明白。

    ”武敦儒道:“好!旁人花言巧語,咱們須不能上當。

    ”武修文道:“爹爹,你也去襄陽罷。

    師父師母是你舊交,你見見他們去。

    ”武三通道:“我……我……”滿臉脹得通紅,不知如何是好,要待擺出為父尊嚴對二子呵斥責罵,又怕他們當面唯唯答應,背着自己卻又去拚個你死我活。

     楊過冷笑道:“武二哥,‘芙妹’兩字,豈是你叫得的?從今而後,這兩字非但不許你出口,連心中也不許想。

    ”武修文怒道:“好啊,天下竟有如此蠻不講理之人?‘芙妹’兩字,我已叫了七八年,不但今天要叫,日後也要叫。

    芙妹,芙妹,我的芙妹……”突然啪的一下,左頰上給楊過結結實實打了一記耳光。

     武修文躍開兩步,橫持長劍,低沉着嗓子道:“好,姓楊的,咱們有多年沒打架了。

    ”武三通喝道:“文兒,好端端的打什麼架?”楊過轉過頭去,正色道:“武老伯,你到底幫誰?”按着常理,武三通自是相幫兒子,但楊過這番出頭,明明是為了阻止他兄弟倆自相殘殺,不由得張口結舌,說不出話來。

    楊過道:“這樣罷,你安安穩穩的坐在這裡。

    我不會傷他們性命,料他們也傷不了我,你隻管瞧熱鬧便是。

    ”他年紀比武三通小得多,但說出話來,武三通不由自主的聽從,依言坐在石上。

     楊過拔出君子劍,寒光揮動,嚓的一聲響,将身旁一株大松樹斬為兩截,左掌推出,大松樹上半截倒在一旁,切口之處,平整光滑。

    武氏兄弟見他寶劍如此鋒銳,不禁相顧失色。

    楊過還劍入鞘,笑道:“此劍豈為對付兩位而用?”順手折了一根樹枝,拉去枝葉,成為一根三尺來長的木棒,說道:“我說嶽母對我偏心,你們兩位定不肯信。

    這樣罷,我隻用這根木棒,你們兩位用劍齊上。

    你們既可用我嶽父、嶽母所傳武功,也可用你們朱師叔所傳的一陽指,我卻隻用嶽母所授的武功,隻要我用錯了一招别門别派的功夫,便算我輸了。

    ” 二武本來忌憚他武功了得,當日見他兩次惡鬥金輪國師,招數怪異,自己識都不識,但此時聽他口口聲聲“嶽父嶽母”,似乎郭芙已當真嫁了他一般,心中如何不氣?何況他傲慢托大,既說以一敵二,用木棒對利劍,還說限使黃蓉私下傳的武藝,兩兄弟心想自己連占三項便宜,若再不勝,也是沒臉再活在世上了。

     武敦儒終覺如此勝之不武,搖了搖頭,剛想說話,武修文已搶着道:“好,這是你自高自大,可不是我兄弟要叨你的光。

    若你錯用一了招全真派或古墓派的武功,那便如何?”心想你這小子武功雖強,不過強在從全真派與古墓派學得了上乘功夫,當在桃花島之際,你給我兄弟倆打得亡命而逃,又有什麼了不起?是以用這番言語來擠兌于他。

     楊過道:“咱們此刻比武,不為往時舊怨,也不為今日新恨,乃是為芙妹而鬥。

    倘若我輸了,我隻要再向她瞧上一眼,再跟她說一句話,我便是豬狗不如的無恥之徒。

    但若你們輸了呢?”這幾句話自是逼得他兄弟倆非跟着說不可。

     事當此際,武修文隻得道:“咱們兄弟倆輸了,也永不再見芙妹之面。

    ”楊過向武敦儒道:“你呢?”武敦儒怒道:“咱兄弟同心一意,豈有異言?”楊過笑道:“好,你今日輸了,倘若不守信約,那便是豬狗不如的無恥之徒,是也不是?”武修文道:“不錯。

    你也一樣。

    看招罷!”說着長劍挺出,往楊過腿上刺去。

    武敦儒同時出劍,卻擋在楊過左側,隻一招間,便成左右夾攻之勢。

     楊過徑向前躍,叫道:“兄弟同心,其利斷金。

    你兩兄弟聯手,果然厲害。

    ”武敦儒提劍又上,楊過舉着木棒,隻東閃西避,并不還手,說道:“‘妻子如衣服,兄弟如手足,衣服破,尚可縫,手足斷,不可續!’這首詩你們聽見過麼?”武修文喝道:“你啰唆些什麼?師母私下傳你的功夫,怎地不施展出來?”武敦儒一聲不響,隻催動劍力。

     楊過道:“好,小心着,我嶽母親手所授的精妙功夫這就來了!”說着木棒上翻下絆,使個打狗棒去中的“絆”字訣,左手手指伸出,虛點武敦儒穴道。

    武敦儒向後閃避,武修文“哎”的一聲叫,已給木棒絆了一交。

     楊過初時在華山絕頂得洪七公授以打狗棒法招數,再見到黃蓉授魯有腳棒法口訣,自行拼湊,約莫學得了三成,其後在石陣之中,黃蓉指點心法,楊過再問疑難而得明解,他于打狗棒法的要旨及運用,已學到了七八成,隻未經熟練而已,這時使将出來,二武如何能擋? 武敦儒見兄弟失利,長劍疾刺,急攻楊過。

    楊過道:“不錯,同胞手足,有難同當。

    ”木棒晃動,霎眼間竟已轉到他身後,啪的一聲,在他臀上抽了一下。

    他這木棒似乎轉動甚慢,但所出之處全是對方竟料不及的部位,打狗棒法變幻無方,端的是鬼神莫測。

    武敦儒吃了這棒雖不疼痛,但顯是輸了一招,懼意暗生。

     武修文躍起身來,叫道:“這是打狗棒法,那裡是師母暗中相授?明明是師母傳授魯長老之時,咱們一起在旁瞧見的,你偷學幾招,算得什麼?”楊過木棒伸出,啪的一下,又絆了他一交,這一次卻教他向前直撲。

    武敦儒長劍橫削,護住了兄弟。

     楊過待武修文爬起身來,笑道:“咱們一齊瞧見,何以我會使,你卻不會?我嶽母跟魯長老說的隻是口訣,招數卻是我嶽母暗中傳我的。

    連我的芙妹也不會,你們如何懂得?” 武修文不知他曾有異遇,當洪七公與歐陽鋒比拚之時曾将招數說給他聽,又不知後來在石陣中,黃蓉為了要楊過共禦金輪國師,又再詳加點撥,心想他這話多半不假,否則何以他一聞口訣即能使棒,自己卻半點不解,萬萬不信此人的天資竟比自己高出了這許多,但兀自強辯:“這是因為各人品格不同了。

    這棒法唯丐幫幫主可使,咱們無意之中聽見,未有師母之命,豈能偷學?隻有卑鄙小人才牢牢記住了。

    你不知羞恥,徒惹旁人恥笑。

    ” 楊過哈哈大笑,木棒虛晃,啪啪兩聲,在二人背上各抽一記。

    武氏兄弟急忙後躍,滿臉脹得通紅。

    楊過笑道:“此刻既無對證,我雖用打狗棒法勝了,你們仍然心服口不服。

    好罷,我另使一門我嶽母暗中所授的功夫,給你們見識見識。

    ”他瞧瞧大武,又瞧瞧小武,問道:“我嶽母的武功,是何人所授?” 武修文怒道:“你再不要臉,嶽母長嶽母短的,咱們不跟你說話啦。

    ”楊過一笑,道:“那又何必如此小氣?好,我問你,你師母拜洪老幫主為師之前,武功傳自何人?”武修文道:“我師母乃桃花島黃島主之女,武功是黃島主嫡傳,天下誰不知聞?”楊過道:“不錯。

    你們在桃花島居住多年,可知黃島主的絕技是什麼功夫?”武修文道:“黃島主文才武略,無所不通,無所謂絕技不絕技。

    ”楊過道:“這話倒也不錯,以劍而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