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回 劫難重重

關燈


     二武莫名其妙,不知父親何以忽然發怒,各自偷眼去瞧耶律燕和完顔萍,均覺在美人之前,給父親這麼畜生長、畜生短的痛罵,委實大失面子,倘若他再抖出兄弟倆争奪郭芙的舊事,那更狼狽之至了。

    兩兄弟你望我,我望你,不知如何是好。

     黃蓉見局面尴尬,勸道:“武兄也不必太過着惱,楊過斷臂,全因小妹少了家教,把女孩兒縱壞了。

    當時我們郭爺也氣惱之極,要将小女的手臂砍一條下來。

    ”武三通大聲道:“對啊,不錯。

    當真應該砍的!”郭芙向他白了一眼,心想:“要你說什麼‘當真應該砍的’?”若不是母親在前,她立時便要出言挺撞。

     黃蓉道:“武兄,現下一切說明白啦,當真錯怪了楊過這孩子。

    眼前有兩件大事,第一,咱們須得找到楊過,好好的向他賠個不是。

    ”武三通連稱:“應得,應得。

    ”黃蓉又道:“第二件大事,便是上絕情谷去相救令師叔和朱大哥,同時替楊過求取解藥。

    但不知朱大哥如何被困,刻下是否有性命之憂?” 武三通道:“我師叔和師弟是給漁網陣困住的,囚在石室之中,那老乞婆倒似還不想便即加害。

    ”黃蓉點頭道:“嗯,既是如此,咱們須得先找到楊過,跟他同去絕情谷救人。

    一獲解藥,好讓他立刻服下。

    ”武三通道:“不錯,卻不知楊過現下是在何處?”黃蓉指着汗血寶馬道:“此馬剛由楊過借了騎過,隻須讓這馬原路而回,當可找到他的所在。

    ”武三通大喜,說道:“今日若非足智多謀的郭夫人在此,老武枉自暴跳如雷,卻不免一籌莫展。

    ”郭芙道:“可不是嗎?當真如此!暴跳如雷,猶似老天爺放那個氣!” 黃蓉微微一笑,她一句不提去尋回幼女,卻說得武三通甘心跟随,又想:“武氏父子既去,那三個年輕人多半也會随去,憑空多了幾個強助,豈不甚妙?”向耶律齊道:“耶律小哥若無要事,便和我們同去,相助一臂如何?” 耶律齊尚未回答,耶律燕拍手叫道:“好,好!哥哥,咱們一起去罷!”耶律齊忍不住向郭芙望了一眼,見她眼光中大有鼓勵之意,躬身道:“聽憑武前輩和郭夫人吩咐。

    晚輩們能多獲兩位教益,正求之不得。

    ”完顔萍也臉有喜色,緩緩點頭。

     黃蓉道:“嗯,咱們人雖不多,也得有個發号施令之人。

    武兄,大夥兒一齊聽你号令,誰都不可有違。

    ”武三通連連搖手,說道:“有你這個神機妙算、亞賽諸葛的女軍師在此,誰還敢發号施令?自然是穆桂英挂帥。

    ”黃蓉笑道:“當真?”武三通道:“那還有假?”黃蓉笑道:“小輩們也還罷了,就怕你不聽我号令。

    ”武三通大聲道:“你說什麼,我便幹什麼。

    赴湯蹈火,在所不辭。

    ”黃蓉道:“在這許多小輩之前,你可不能說過了話不算?”武三通脹紅了臉,道:“便無人在旁,我也豈能言而無信?” 黃蓉道:“好!這一次咱們找楊過、求解藥、救你的師叔、師弟,須得和衷共濟。

    舊日恩怨,暫且擱過一邊。

    武兄,你們父子可不能找李莫愁算帳,待得大事一了,再拚你死我活不遲。

    ”武三通一怔,他可沒想到黃蓉這番言語相套,竟有如此用意。

    李莫愁和他有殺妻大恨,這一口怒氣卻如何忍得下?正沉吟未答,黃蓉低聲道:“武兄,你眼前腿上有傷,君子報仇,十年未晚,又豈急在一時?”武三通道:“好,你說什麼,我就幹什麼。

    ” 黃蓉縱聲招呼李莫愁:“李姊姊,咱們走罷!”她讓汗血寶馬領路,衆人在後跟随。

    紅馬本欲回歸襄陽,這時遇上了主人,黃蓉牽着它面向來路,便向終南山而去。

     武三通和完顔萍身上有傷,不能疾馳,一行人每日隻行一百餘裡,也就歇了。

    李莫愁暗中戒備,歇宿時遠離衆人,白天趕路時也遙遙在後。

     一路上朝行晚宿,六個青年男女閑談說笑,越來越融洽。

    武氏兄弟自來為在郭芙面前争寵,手足親情不免有所隔閡,這時各人情有别鐘,兩兄弟便十分的相親相愛起來。

    武三通瞧在眼裡,老懷彌慰,但每次均即想起:“那日兩兄弟就算不中李莫愁的毒針,他二人自相殘殺,必有一亡,而活着的那一個,我也決不能當他是兒子了。

    現下這兩隻畜生居然好端端地有說有笑,楊兄弟卻斷了一條手臂。

    唉,真不知從何說起?該當斬下兩隻小畜生一人一條臂膀,接在楊兄弟身上才是道理。

    ”至于楊過不免由此變成三隻手,他卻沒想到。

     不一日來到終南山。

    黃蓉、武三通率領衆人要去重陽宮拜會全真五子。

    李莫愁遠遠站定,說道:“我在這裡相候便了。

    ”黃蓉知她與全真教有仇,也不相強,徑往重陽宮去。

     劉處玄、丘處機等得報,忙迎出宮來,相偕入殿,分賓主坐下,剛寒暄得幾句,忽聽得後殿一人大聲吆喝。

    黃蓉大喜,叫道:“老頑童,你瞧是誰來了?” 這些日來,周伯通盡在鑽研指揮玉蜂的法門。

    他生性聰明,锲而不舍,居然已有小成,這天正玩得高興,忽聽得有人呼叫,卻是黃蓉的聲音。

    周伯通喜道:“啊哈,原來是我把弟的刁鑽古怪婆娘到了!”大呼小叫,從後殿搶将出來。

     耶律齊上前磕頭,說道:“師父,弟子磕頭,您老人家萬福金安。

    ”周伯通笑道:“免禮平身!你小娃兒也萬福金安!”武三通等聽了,都感奇怪,想不到耶律齊竟是周伯通的弟子。

    這老頑童瘋瘋颠颠,教出來的徒弟卻精明練達,少年老成,與他全然不同。

    丘處機等見師叔門下有了傳人,均甚高興,紛紛向周伯通道賀。

    郭芙這時方始省悟,那日母親和耶律齊相對而笑,便因猜到他師父是老頑童之故。

     原來耶律齊于十二年前與周伯通相遇,其時他年歲尚幼,與周伯通玩得投機,老頑童便收他為徒。

    所傳武功雖然不多,但耶律齊聰穎強毅,練功甚勤,竟成為小一輩中的傑出人物。

    周伯通見他武功日進,舉止越來越規矩,渾不似初相識時的小頑童模樣,他又學不會左右互搏功夫,大覺沒瘾,不許他自稱是老頑童的嫡傳弟子。

    但事到如今,想賴也賴不掉了。

     耶律齊之父耶律楚材是契丹皇族,為報女真金國滅遼之仇,在成吉思汗、窩闊台二汗手下位居宰相,因忠正立朝,忤了皇後意旨,遭到罷斥,其子耶律鑄為朝廷所殺。

    耶律齊保護母親、妹子,逃到南朝,做了個南下難民,與大宋尋常百姓無異。

     正熱鬧間,突然山下吹起哨吶,教中弟子傳訊,有敵人大舉來襲。

    當日全真教既拒蒙古大汗的敕封,複又殺傷多人,丘處機等便知這事決不能就此善罷,蒙古兵遲早會殺上山來,全真教終不能與蒙古大軍對壘相抗,早已安排了棄宮西退的方策。

    這時全真教的掌教由長春門下第三代弟子宋道安充任,遇上這等大事,自仍由全真五子發号施令。

    丘處機向黃蓉道:“郭夫人,蒙古兵攻山!時機當真不巧,不能讓貧道一盡地主之誼了。

    ” 山下喊殺之聲大作,金鼓齊鳴。

    黃蓉等自南坡上山,蒙古兵卻自北坡上山,前後相差不到半個時辰。

     周伯通道:“是敵人來了?當真妙不可言,來來來,咱們下去殺他個落花流水。

    ”抓住了耶律齊的手腕,說道:“你顯點師父教的功夫,給幾位老師兄們瞧瞧。

    我看也不差于全真七子,你加上去算全真八子好了。

    ”至于徒兒并非道士,他早忘了。

    大凡小孩有了心愛玩物,定要到處炫耀,博人稱賞,方始歡喜。

    他初時叫耶律齊不可洩露師承,是嫌他全無頑皮之性,半點不似老頑童如此明師的高徒。

    但今日師徒相見,高興之下,早将從前自己囑咐的話忘得幹幹淨淨。

     丘處機道:“師叔,我教數十年經營,先師的畢生心血,不能毀于一旦,咱們今日全身而退,方為上策。

    ”也不等周伯通有何高見,便即傳令:“各人攜帶物事,按派定路程下山。

    ”衆弟子齊聲答應,負了早就打好的包裹,東一隊、西一隊的奔下山去。

    前幾日中,全真五子和宋道安早已分派妥當,何人沖前,何人斷後,何處會合,如何聯絡,曾試演多次,因此事到臨頭,毫不混亂。

     黃蓉道:“丘道長,貴教安排有序,足見大才,眼前小小難關,不足為患。

    行見日後卷土重來,自必更為昌盛。

    此番我們有事來找楊過,就此拜别。

    ”丘處機一怔,道:“楊過?卻不知他是否仍在此山之中?”黃蓉微微一笑,道:“有個同伴知曉他的所在。

    ” 說到此時,山下喊殺之聲更加響了。

    黃蓉心想:“全真教早有布置,自能脫身。

    我上山來是找楊過、接女兒,别混在大軍之中,誤了要事。

    ”當下和丘處機等别過,招呼一同上山的諸人,奔到重陽宮後隐僻之處,對李莫愁道:“李姊姊,就煩指引入墓之法。

    ”李莫愁問道:“你怎知他定在古墓之中?”黃蓉微微一笑,道:“楊過便不在古墓,玉女心經一定在的。

    ”李莫愁一凜,暗道:“這位郭夫人當真厲害,怎竟知悉我的心事?” 李莫愁随着衆人自襄陽直至終南,除黃蓉外,餘人對她都毫不理睬,沿途甚是沒趣,自不必說,武氏父子更虎視眈眈的俟機欲置之死地。

    黃蓉心想:“她對襄兒縱然喜愛,也決不肯幹冒如此奇險,必定另有重大圖謀。

    ”一加琢磨,想起楊過與小龍女曾以《玉女心經》的劍術擊敗金輪國師,而李莫愁顯然不會這門武功,否則當日與自己動手,豈有不使之理?她自是既想取《玉女心經》,又怕别人先入古墓取了經去。

    兩下裡一湊合,便猜中了她的心意。

     李莫愁心想你既然知道了,不如索性說個明白,便道:“我助你去奪回女兒,你須助我奪回本門武經。

    你是丐幫前任幫主、揚名天下的女俠,可不能說了話不算。

    ”黃蓉道:“楊過是我們郭爺的故人之子,和我小有誤會,見面即便冰釋。

    小女倘若真在他處,他自會還我,說不上什麼奪不奪。

    ”李莫愁道:“既然如此,咱們各行其是,便此别過。

    ”說着轉身欲行。

     黃蓉向武修文使個眼色。

    武修文長劍出鞘,喝道:“李莫愁,今日你還想活着下終南山麼?”李莫愁心想:單黃蓉一人自己已非其敵,再加上武氏父子、耶律兄妹等人,那裡還有生路?她本來頗有智計,但一遇上黃蓉,竟縛手縛腳,一切狡狯伎倆全無可施,淡淡的道:“郭夫人精通奇門之變,楊過既然在此山上,郭夫人還愁找不到麼?何必要我引路?” 黃蓉知她以此要挾,說道:“要找尋古墓的入口,小妹卻無此本事。

    但想楊過和龍姑娘雖在墓中隐居,終須出來買米打柴。

    我們八個人分散了慢慢等候,總有撞到他的日子。

    ”意思說你若不肯指引,我們便立時将你殺了,隻不過遲幾日見到楊過,也沒什麼大不了。

     李莫愁一想不錯,對方确是有恃無恐。

    在這平地之上,自己寡不敵衆,但若将衆人引入地下墓室,那時憑着地勢熟悉,便能設法逐一暗害,說道:“今日你們恃衆淩寡,我别無話說,反正我也是要去找楊過,你們跟我來罷!”穿荊撥草,從樹叢中鑽了進去。

     黃蓉等緊跟在後,怕她突然逃走。

    見她在山石叢中穿來插去,許多處所明明無路可通,但東一轉,西一彎,居然别有洞天。

    這些地勢全是天然生成,并非人力布置,因此黃蓉雖通曉五行奇門之術,卻也不能依理推尋,心想:“有言道是‘巧奪天工’,其實天工之巧,豈是人所能奪?” 行了一頓飯時分,來到一條小溪之旁,這時蒙古兵吶喊之聲仍隐隐可聞,但因深處林中,聽來似乎極為遙遠。

     李莫愁數年來處心積慮要奪《玉女心經》,上次自地底溪流出墓,因不谙水性,險些喪命,此後便在江河中熟習水性,此次乃有備而來。

    她站在溪旁,說道:“古墓正門已閉,若要開啟,須費數千人窮年累月之功。

    後門是從這溪中潛入,那幾位和我同去?” 郭芙和武氏兄弟自幼在桃花島長大,每逢夏季,日日都在大海巨浪之中遊泳,精通水性,三人齊道:“我去!”武三通也會遊水,雖然不精,但也沒将這小溪放在心上,說道:“我也去。

    ” 黃蓉心想李莫愁心狠手辣,若在古墓中忽施毒手,武三通等無一能敵,本該自己在側監視,但産後滿月不久,在寒水中潛泳隻怕大傷中元,正自躊躇,耶律齊道:“郭伯母你在這兒留守,小侄随武伯父一同前往。

    ” 黃蓉大喜,此人精明幹練,武功又強,有他同去,便可放心,問道:“你識水性麼?”耶律齊道:“遊水是不大行,潛水勉強可以對付。

    ”黃蓉心中一動,道:“是在冰底練的麼?”耶律齊道:“是。

    ”黃蓉又問:“在那裡練的?”耶律齊道:“晚輩幼時随家父在斡難河畔住過幾年。

    ”蒙古苦寒,那斡難河一年中大半日子都雪掩冰封。

    蒙古武士中體質特強之人常在冰底潛水,互相賭賽,以遲出冰面為勝。

     黃蓉見李莫愁等結束定當,便要下溪,當下無暇多問,隻低聲道:“人心難測,多加小心。

    ”她對女兒反而不再囑咐,這姑娘性格莽撞,叮咛也是無用,隻有她自己多碰幾次壁,才會得到教訓。

     耶律、完顔二女不識水性,與黃蓉留在岸上。

    李莫愁當先引路,找到當日上岸處,自溪水的一個洞穴中潛了下去。

    耶律齊緊緊跟随。

    郭芙與武氏父子又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