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回 鬥智鬥力
關燈
小
中
大
針擦傷,醫治了六七個月毒性方始去盡,一凜之下,又見雙針迎面射來。
黃蓉向東斜閃,兩枚銀針挾着勁風從雙耳之旁越過,心想:“此處離襄兒太近,這毒針四下裡亂飛激射,萬一碰破她一點嫩皮,可不得了!”疾奔向東,穿出林子。
李莫愁随後追來,認定她除棒法神妙之外,其餘武功均不及自己,眼見她晃身出林,喝道:“未分勝敗,怎麼便走了?”黃蓉轉過身子,微微一笑。
李莫愁道:“郭夫人,你擋我銀針,還是非用這竹棒不可麼?”說着搶上幾步。
黃蓉知道若不收起竹棒,她總是輸得心不甘服,将竹棒在腰間一插,笑道:“久聞李道長赤練神掌殺人無數,小妹便接你幾掌。
” 李莫愁一怔,心道:“她明知我毒掌厲害,卻仍要和我比掌,如此有恃無恐,隻怕有詐。
”但想她掌法縱然神妙,怎及自己的神掌沾身即斃,雙掌一拍,内力已運至掌心,說道:“願領教桃花島的桃華落英掌妙技。
”眼見黃蓉右掌輕飄飄的拍來,當下左掌往她掌心按去,右掌跟着往她肩頭擊落。
這兩掌本已迅速沉猛,兼而有之,但她右掌擊出之際,同時更發出兩枚銀針,射向黃蓉胸腹之間。
這掌中夾針的陰毒招數,是她離師門後自行所創,對方正全神提防她毒掌,那料得到她又會在如此近身之處突發暗器,不少武學名家便因此而喪生于毒針之下。
黃蓉縮回左掌,托向她右腕,化開了她右掌的撲擊,右手縮人懷中,似乎也要掏摸暗器還敬,終于遲了一步,她口手剛從懷中伸出,銀針離她肋下已不及五寸,到此地步,縱有通天本領也已閃避不了。
李莫愁心中大喜,見兩枚銀針透衣而沒,射入了黃蓉身子。
黃蓉叫聲:“啊喲!”雙手捧肚,彎下腰去,随即左掌拍出,擊向李莫愁胸口。
這一掌還是來得真快,李莫愁叫道:“好!”上身後仰避開,雙掌齊出,也拍向黃蓉胸口。
她知黃蓉中針之後,毒性迅即發作,這一招隻求将她推開。
卻見黃蓉上身微動,并不招架,李莫愁雙掌剛沾上對方胸口衣襟,突然兩隻掌心一痛,似是擊中什麼尖針。
她大驚之下,急忙後躍,舉掌看時,見每隻掌心都刺破了一孔,孔周帶着一圈黑血,顯是為自己的冰魄銀針所傷。
她又驚又怒,不明緣由,卻見黃蓉從懷中取出兩隻蘋果,雙手各持一隻,笑吟吟的舉起,每隻蘋果上都刺着一枚銀針。
李莫愁這才省悟,原來她懷中藏着蘋果,先前自己發射暗器,她并不撥打閃避,卻伸手入懷抓住蘋果,對準銀針來路,收去毒針,讓毒針尖端破蘋果皮而出,轉過蘋果向外,對準了自己手掌,誘使自己出掌擊上蘋果。
李莫愁本也是個絕頂聰明之人,今日遇上了這詭詐百出的對手,隻有甘拜下風,忙伸手入懷去取解藥,卻聽得風聲飒然,黃蓉雙掌已攻向她面門。
李莫愁舉左手一封,猛見黃蓉一隻雪白的手掌五指分開,拂向自己右手手肘的“小海穴”,五指形如蘭花,姿态曼妙難言。
她心中一動:“莫非這是天下聞名的蘭花拂穴手?”右手來不及去取解藥,忙翻掌出懷,伸手往她手指上抓去。
黃蓉右手縮回,左手化掌為指,又拂向她頸肩之交的“缺盆穴”。
李莫愁見她指化為掌,掌化為指,“桃華落英掌”與“蘭花拂穴手”交互為用,當真是掌來時如落英缤紛,指拂處若春蘭葳蕤,不但招招淩厲,且豐姿端麗,不由得面若死灰,心道:“今日得見桃花島神技,委實大非尋常,莫說我掌上已然中毒,便安健如常,也不是她對手。
”她急于脫身,以便取服解藥,但黃蓉忽掌忽指,纏得她沒半分餘暇。
那冰魄銀針的毒性何等厲害,若不是她日常使用,體質習于毒性,這片時之間早已暈去了。
黃蓉見她臉色蒼白,出招越來越軟弱,知道隻要再纏得少時,她便要支持不住,心想這女魔頭作惡多端,今日斃于她自己的毒針之下,正好為武氏兄弟報了殺母之仇,着着進逼,手下毫不放松,同時守緊門戶,防她臨死之際突施反噬。
李莫愁先覺下臂酸麻,漸漸麻到了手肘,再拆數招,已麻到了腋窩,這時雙臂僵直,已然不聽使喚,隻得叫道:“且慢!”向旁搶開兩步,慘然道:“郭夫人,我平素殺人如麻,早就沒想能活到今日。
鬥智鬥力,我都遠不如你,死在你手下,實所甘服,但我鬥膽求你一事。
”黃蓉道:“什麼事?”雙眼不轉瞬的瞪着她,防她施緩兵之計,伸手去取解藥,然見她雙臂下垂,已彎不過來,聽她說道:“我和師妹向來不睦,但那孩兒實在可愛,求你大發善心,好好照料,别傷了她小命。
” 黃蓉聽她這幾句話說得極是誠懇,不禁心中一動:“這魔頭積惡如山,臨死之際居然能真心愛我的女兒。
”說道:“這女孩兒的父母并非尋常之輩,倘若讓她留在世上,不免令我一世操心,辛苦百端……”李莫愁怎聽得出她言中之意,求道:“望你高擡貴手……”黃蓉要再試她一試,走近前去,揮指先拂了她穴道,從她懷中取出一個藥瓶,問道:“這是你毒針的解藥麼?”李莫愁道:“是!”黃蓉道:“我不能兩個人都饒了,若要我救你,須得殺那女孩兒。
倘你自甘就死,我便饒那孩兒。
” 李莫愁萬想不到竟尚有活命之機,但叫黃蓉殺那女孩固然說不出口,以自己性命換得女孩活命,卻也不願,見黃蓉從小瓶中倒出一粒解藥,兩根手指拈住了輕輕晃動,隻等自己回答,顫聲道:“我……我……” 黃蓉心想:“她遲疑了這麼久,實已不易。
不管她如何回答,單憑這一念之善,我便須饒她一命。
她滿身血債,将來自有人找她報仇。
”攔住她話頭,笑道:“李道長,多謝你對我襄兒如此關懷。
” 李莫愁愕然道:“什麼?”黃蓉笑道:“這女孩兒姓郭名襄,是郭靖爺和我的女兒,生下不久便落入了龍姑娘手中,不知你怎地竟會起了這個誤會。
承你養育多日,小妹感謝不盡。
”斂衽行了一禮,将一粒解藥塞入她口中,問道:“夠了麼?”李莫愁茫然道:“我中毒已深,須得連服三粒。
”黃蓉道:“好!”又喂了她兩粒,心想這解藥或有後用,卻不還她,将藥瓶放入了懷中,笑道:“三個時辰之後,你穴道自解。
” 她快步回入樹林,心想:“耽擱了這多時,不知芙兒走了沒有?若能讓她姊妹倆見上面,大是佳事。
”轉入棘藤圈中,一瞥之下,不由得如入冰窖,全身都涼了。
棘藤圈絲毫無異,郭襄卻已影蹤不見。
黃蓉心中怦怦亂跳,饒是她智計無雙,這時也慌得沒做手腳處。
她定了定神,心道:“莫慌,莫慌,我和李莫愁出林相鬥,并無多時,襄兒給人抱去,定走不遠。
”攀到林中最高一株樹上四下眺望。
襄陽城郊地勢平坦,這一眼望去足足有十餘裡,竟沒見到絲毫可疑的事物。
此時蒙古大軍甫退,路上絕無行人,隻要有一人一騎走動,雖遠必見,甚至向北望到樊城,向南望到宜城,路上也不見有何動靜。
黃蓉心想:“此人既未遠去,必在近處。
”細尋棘藤圈附近有無留下足印之類。
隻見一條條棘藤絕無曾遭碰動搬移之迹,決非什麼野獸沖入将孩兒銜去,尋思:“我這些棘藤按九宮八卦方位而布,那是我爹爹自創的奇門之術,世上除桃花島弟子之外,再也無人識得,雖是金輪國師這等才智之士,也不能在這棘藤之間來去自如,難道竟是爹爹到了?……啊喲,不好!” 猛地想起,數月前與金輪國師邂逅相遇,危急中布下亂石陣抵擋,當時楊過來救,曾将陣法的大要說了給他知曉,此人聰明無比,舉一反三,雖不能就此精通奇門之術,但棘藤匆匆布就,破解并不甚難。
她一想到楊過,腦中一暈,不由得更增了幾分憂心,暗道:“芙兒斷他一臂,他和我郭家更結下了深仇,襄兒落入此人手中,這條小命算是完啦。
他也不用相害,隻須随手将她在荒野中一抛,這嬰兒那裡還有命在?”想起這女孩兒出世沒幾天,便如此多災多難,竟怔怔的掉下淚來。
她多曆變故,才智絕倫,又豈是徒自傷心的尋常女子?微一沉吟,随即擦幹眼淚,追尋楊過的去路。
說也奇怪,附近竟找不出他半個足印,心下大奇:“他便輕功練到了絕頂,軟泥之上也必會有淺淺足印,難道他竟是在空中飛行的麼?” 她這一下猜測果然不錯,郭襄确是給楊過抱去的,而他出入棘藤,确也是從空飛行來去。
那天晚間楊過在窗外見黃蓉點了郭靖穴道,放走女兒,他便從原路出城,遠遠跟随,心道:“郭伯母,你女兒欠我一條臂膀,你丈夫斬不了,便讓我來斬。
你在明,我在暗,你想永世保住女兒這條右臂,隻怕也不怎麼容易。
” 黃蓉與女兒分離在即,心中難過,沒留意到身後有人跟蹤。
此後她在新城鎮與李莫愁相遇、兩人相鬥等情,楊過在林外都瞧得清清楚楚。
待得兩人出林,他便躍上高樹,扯了三條長藤并在一起,一端縛在樹上,另一端左手拉住了,自空縱入棘圈,雙足夾住郭襄腰間,左手使勁一扯,身子便已蕩出棘圈。
眼見黃蓉與李莫愁兀自在掌來指往的相鬥,便在樹梢上縱躍出林,落地後奔跑更速,片刻間回到了市鎮。
見郭芙站在街頭,牽着小紅馬東張西望,等候母親回來,楊過雙足一點,身子從丈外遠處躍上了紅馬。
郭芙吃了一驚,回過頭來,見騎在馬背的竟是楊過,心中騰的一跳,“啊”的一聲叫了出來,忙柭劍在手。
那君子、淑女雙劍雖利,都留在卧室之中,匆匆不及攜走,手中所持,仍是常用的那柄利劍。
楊過見她臉色蒼白,目光中盡是懼色,同時顯得嬌弱無助,楚楚可憐。
他此時要斬斷她右臂,可說易如反掌,突然間心中升起一股憐惜之情,竟下不了手,哼的一聲,揮出右臂,空袖子已裹住了她長劍,向外甩出。
郭芙那裡還拿捏得住,長劍脫手,直撞向牆角。
楊過左手搶過馬缰,雙腿一夾,小紅馬向前急沖,絕塵而去。
郭芙隻吓得手足酸軟,慢慢走到牆角拾起長劍,劍身在牆角上猛力碰撞,已彎得便如一把曲尺。
以柔物施展剛勁,原是古墓派武功的精要所在,李莫愁使拂塵、小龍女使綢帶,皆是這門功夫。
楊過此時内勁既強,袖子一拂,實不下于鋼鞭巨杵之撞擊。
楊過抱了郭襄,騎着汗血寶馬向北疾馳,不多時便已掠過襄陽,奔行了數十裡,因此黃蓉雖攀上樹頂極目遠眺,卻瞧不見他蹤影。
楊過騎在馬上,見道旁樹木如飛般向後倒退,俯首看懷中的郭襄,見她睡得正沉,一張小臉秀美嬌嫩,心道:“郭伯伯、郭伯母這個小女兒,我總是不還他們了,也算報了我這斷臂之仇。
他們這時心中的難過懊喪,隻怕尤勝于我。
”奔了一陣,轉念又想:“楊過啊楊過,是不是你天生的風流性兒作祟,見了郭芙這美貌少女,天大的仇怨也抛到了腦後?倘若斬斷你手臂的是個男人,是武氏兄弟中的那一個,你難道也肯饒了他?”想了半日,隻好搖頭苦笑。
他對自己激烈易變的性格非但管制不住,甚且自己也難以明白。
行出二百裡後,沿途漸有人煙,一路上向農家讨些羊乳牛乳喂郭襄吃了,決意回古墓去找小龍女,不數日間已到了終南山下。
回首前塵,感慨無已,縱馬上山,覓路來到古墓之前。
“活死人墓”的大石碑巍然聳立,與前無異,墓門卻已在李莫愁攻入時封閉,若要進墓,隻有鑽過水溪及地底潛流,從密道進去。
憑他這時内功修為,穿越密道自不費力,然而如何安排郭襄卻大為躊躇,這小小嬰兒一入水底,必死無疑,但想到小龍女多半便在墓中,進去即可與她相見,那裡還能按捺得住?從口袋裡取些餅餌嚼得爛了,喂了郭襄幾口,在附近找到個小山洞,将郭襄放在小山洞内,拔些荊棘柴草堆在洞口,心想不論在墓中是否能與小龍女相見,都要立即回出,設法安置嬰兒。
堆好荊棘,正要向後走去,忽聽得遠處山道上腳步聲響,似有數人快步而過,楊過忙尋聲過去,縮身在一株大松樹後躲起,聽見一人大聲說道:“新任代掌教清肅真人趙真人法旨:如有蒙古武士上山來到重陽宮,一概恭敬放行,不得攔阻……”另一人道:“鄭師哥,新任代掌教明明是沖和真人甄真人,怎麼變了清肅真人?”先一人道:“沖和真人突然患急病,剛才将代掌教之位轉授了清肅真人,轉授的大典不久前便行過了。
”後一人道:“代掌教真人統率本教上下數萬道俗弟子,何等重要,怎麼說改便改,不太兒戲了些麼?”先一人道:“怎麼?你不服麼?要是不服,便到重陽宮跟大夥兒說去。
你有本事,錢師弟,便你來做也可以啊。
就不知别人服不服呢?” 姓錢道人道:“我有個屁本事?鄭師哥,先前沖和真人分派我們把守這裡的山道,絕不可放一個蒙古武士上山,他們倘若硬闖,便結天罡北鬥陣截住,打不過就傳訊出去呼援。
現下又說不得攔阻,我們到底聽誰的号令啊?”姓鄭道人道:“現今代掌教是誰?”姓錢道人道:“你說是趙真人!”姓鄭道人道:“好啊,這就是了!咱們做小輩的,上面怎麼号令,咱們遵從照辦便是。
”姓錢道人道:“是!”放大聲音叫道:“各位師弟,鄭師哥傳來新任代掌教趙真人号令,命我們如見蒙古武士上山,須得恭敬相待,不可阻攔!”丈許外五六人齊聲應道:“是!” 楊過聽得心中有氣,尋思:“全真教向來以護民為本,決不順服外族。
他們口中的清肅真人應是趙志敬沒錯,怎麼做起代掌教來?趙志敬卑鄙下流,投降蒙古人倒不稀奇。
”記挂要盡快進古墓去找小龍女,一時也沒心思跟趙志敬算帳。
隻聽那姓鄭道人又大聲道:“趙真人又吩咐,如見到一位穿白衫子的姑娘,無論如何要攔住她,不得讓她上山。
”楊過吃了一驚,心道:“他說的明明是姑姑,怎麼又要攔住她不得上山?”那姓錢道人道:“你說的是古墓派的小龍女嗎?她……她可早就上山去了。
”姓鄭的道人拍腿叫道:“你……這可不是開玩笑
黃蓉向東斜閃,兩枚銀針挾着勁風從雙耳之旁越過,心想:“此處離襄兒太近,這毒針四下裡亂飛激射,萬一碰破她一點嫩皮,可不得了!”疾奔向東,穿出林子。
李莫愁随後追來,認定她除棒法神妙之外,其餘武功均不及自己,眼見她晃身出林,喝道:“未分勝敗,怎麼便走了?”黃蓉轉過身子,微微一笑。
李莫愁道:“郭夫人,你擋我銀針,還是非用這竹棒不可麼?”說着搶上幾步。
黃蓉知道若不收起竹棒,她總是輸得心不甘服,将竹棒在腰間一插,笑道:“久聞李道長赤練神掌殺人無數,小妹便接你幾掌。
” 李莫愁一怔,心道:“她明知我毒掌厲害,卻仍要和我比掌,如此有恃無恐,隻怕有詐。
”但想她掌法縱然神妙,怎及自己的神掌沾身即斃,雙掌一拍,内力已運至掌心,說道:“願領教桃花島的桃華落英掌妙技。
”眼見黃蓉右掌輕飄飄的拍來,當下左掌往她掌心按去,右掌跟着往她肩頭擊落。
這兩掌本已迅速沉猛,兼而有之,但她右掌擊出之際,同時更發出兩枚銀針,射向黃蓉胸腹之間。
這掌中夾針的陰毒招數,是她離師門後自行所創,對方正全神提防她毒掌,那料得到她又會在如此近身之處突發暗器,不少武學名家便因此而喪生于毒針之下。
黃蓉縮回左掌,托向她右腕,化開了她右掌的撲擊,右手縮人懷中,似乎也要掏摸暗器還敬,終于遲了一步,她口手剛從懷中伸出,銀針離她肋下已不及五寸,到此地步,縱有通天本領也已閃避不了。
李莫愁心中大喜,見兩枚銀針透衣而沒,射入了黃蓉身子。
黃蓉叫聲:“啊喲!”雙手捧肚,彎下腰去,随即左掌拍出,擊向李莫愁胸口。
這一掌還是來得真快,李莫愁叫道:“好!”上身後仰避開,雙掌齊出,也拍向黃蓉胸口。
她知黃蓉中針之後,毒性迅即發作,這一招隻求将她推開。
卻見黃蓉上身微動,并不招架,李莫愁雙掌剛沾上對方胸口衣襟,突然兩隻掌心一痛,似是擊中什麼尖針。
她大驚之下,急忙後躍,舉掌看時,見每隻掌心都刺破了一孔,孔周帶着一圈黑血,顯是為自己的冰魄銀針所傷。
她又驚又怒,不明緣由,卻見黃蓉從懷中取出兩隻蘋果,雙手各持一隻,笑吟吟的舉起,每隻蘋果上都刺着一枚銀針。
李莫愁這才省悟,原來她懷中藏着蘋果,先前自己發射暗器,她并不撥打閃避,卻伸手入懷抓住蘋果,對準銀針來路,收去毒針,讓毒針尖端破蘋果皮而出,轉過蘋果向外,對準了自己手掌,誘使自己出掌擊上蘋果。
李莫愁本也是個絕頂聰明之人,今日遇上了這詭詐百出的對手,隻有甘拜下風,忙伸手入懷去取解藥,卻聽得風聲飒然,黃蓉雙掌已攻向她面門。
李莫愁舉左手一封,猛見黃蓉一隻雪白的手掌五指分開,拂向自己右手手肘的“小海穴”,五指形如蘭花,姿态曼妙難言。
她心中一動:“莫非這是天下聞名的蘭花拂穴手?”右手來不及去取解藥,忙翻掌出懷,伸手往她手指上抓去。
黃蓉右手縮回,左手化掌為指,又拂向她頸肩之交的“缺盆穴”。
李莫愁見她指化為掌,掌化為指,“桃華落英掌”與“蘭花拂穴手”交互為用,當真是掌來時如落英缤紛,指拂處若春蘭葳蕤,不但招招淩厲,且豐姿端麗,不由得面若死灰,心道:“今日得見桃花島神技,委實大非尋常,莫說我掌上已然中毒,便安健如常,也不是她對手。
”她急于脫身,以便取服解藥,但黃蓉忽掌忽指,纏得她沒半分餘暇。
那冰魄銀針的毒性何等厲害,若不是她日常使用,體質習于毒性,這片時之間早已暈去了。
黃蓉見她臉色蒼白,出招越來越軟弱,知道隻要再纏得少時,她便要支持不住,心想這女魔頭作惡多端,今日斃于她自己的毒針之下,正好為武氏兄弟報了殺母之仇,着着進逼,手下毫不放松,同時守緊門戶,防她臨死之際突施反噬。
李莫愁先覺下臂酸麻,漸漸麻到了手肘,再拆數招,已麻到了腋窩,這時雙臂僵直,已然不聽使喚,隻得叫道:“且慢!”向旁搶開兩步,慘然道:“郭夫人,我平素殺人如麻,早就沒想能活到今日。
鬥智鬥力,我都遠不如你,死在你手下,實所甘服,但我鬥膽求你一事。
”黃蓉道:“什麼事?”雙眼不轉瞬的瞪着她,防她施緩兵之計,伸手去取解藥,然見她雙臂下垂,已彎不過來,聽她說道:“我和師妹向來不睦,但那孩兒實在可愛,求你大發善心,好好照料,别傷了她小命。
” 黃蓉聽她這幾句話說得極是誠懇,不禁心中一動:“這魔頭積惡如山,臨死之際居然能真心愛我的女兒。
”說道:“這女孩兒的父母并非尋常之輩,倘若讓她留在世上,不免令我一世操心,辛苦百端……”李莫愁怎聽得出她言中之意,求道:“望你高擡貴手……”黃蓉要再試她一試,走近前去,揮指先拂了她穴道,從她懷中取出一個藥瓶,問道:“這是你毒針的解藥麼?”李莫愁道:“是!”黃蓉道:“我不能兩個人都饒了,若要我救你,須得殺那女孩兒。
倘你自甘就死,我便饒那孩兒。
” 李莫愁萬想不到竟尚有活命之機,但叫黃蓉殺那女孩固然說不出口,以自己性命換得女孩活命,卻也不願,見黃蓉從小瓶中倒出一粒解藥,兩根手指拈住了輕輕晃動,隻等自己回答,顫聲道:“我……我……” 黃蓉心想:“她遲疑了這麼久,實已不易。
不管她如何回答,單憑這一念之善,我便須饒她一命。
她滿身血債,将來自有人找她報仇。
”攔住她話頭,笑道:“李道長,多謝你對我襄兒如此關懷。
” 李莫愁愕然道:“什麼?”黃蓉笑道:“這女孩兒姓郭名襄,是郭靖爺和我的女兒,生下不久便落入了龍姑娘手中,不知你怎地竟會起了這個誤會。
承你養育多日,小妹感謝不盡。
”斂衽行了一禮,将一粒解藥塞入她口中,問道:“夠了麼?”李莫愁茫然道:“我中毒已深,須得連服三粒。
”黃蓉道:“好!”又喂了她兩粒,心想這解藥或有後用,卻不還她,将藥瓶放入了懷中,笑道:“三個時辰之後,你穴道自解。
” 她快步回入樹林,心想:“耽擱了這多時,不知芙兒走了沒有?若能讓她姊妹倆見上面,大是佳事。
”轉入棘藤圈中,一瞥之下,不由得如入冰窖,全身都涼了。
棘藤圈絲毫無異,郭襄卻已影蹤不見。
黃蓉心中怦怦亂跳,饒是她智計無雙,這時也慌得沒做手腳處。
她定了定神,心道:“莫慌,莫慌,我和李莫愁出林相鬥,并無多時,襄兒給人抱去,定走不遠。
”攀到林中最高一株樹上四下眺望。
襄陽城郊地勢平坦,這一眼望去足足有十餘裡,竟沒見到絲毫可疑的事物。
此時蒙古大軍甫退,路上絕無行人,隻要有一人一騎走動,雖遠必見,甚至向北望到樊城,向南望到宜城,路上也不見有何動靜。
黃蓉心想:“此人既未遠去,必在近處。
”細尋棘藤圈附近有無留下足印之類。
隻見一條條棘藤絕無曾遭碰動搬移之迹,決非什麼野獸沖入将孩兒銜去,尋思:“我這些棘藤按九宮八卦方位而布,那是我爹爹自創的奇門之術,世上除桃花島弟子之外,再也無人識得,雖是金輪國師這等才智之士,也不能在這棘藤之間來去自如,難道竟是爹爹到了?……啊喲,不好!” 猛地想起,數月前與金輪國師邂逅相遇,危急中布下亂石陣抵擋,當時楊過來救,曾将陣法的大要說了給他知曉,此人聰明無比,舉一反三,雖不能就此精通奇門之術,但棘藤匆匆布就,破解并不甚難。
她一想到楊過,腦中一暈,不由得更增了幾分憂心,暗道:“芙兒斷他一臂,他和我郭家更結下了深仇,襄兒落入此人手中,這條小命算是完啦。
他也不用相害,隻須随手将她在荒野中一抛,這嬰兒那裡還有命在?”想起這女孩兒出世沒幾天,便如此多災多難,竟怔怔的掉下淚來。
她多曆變故,才智絕倫,又豈是徒自傷心的尋常女子?微一沉吟,随即擦幹眼淚,追尋楊過的去路。
說也奇怪,附近竟找不出他半個足印,心下大奇:“他便輕功練到了絕頂,軟泥之上也必會有淺淺足印,難道他竟是在空中飛行的麼?” 她這一下猜測果然不錯,郭襄确是給楊過抱去的,而他出入棘藤,确也是從空飛行來去。
那天晚間楊過在窗外見黃蓉點了郭靖穴道,放走女兒,他便從原路出城,遠遠跟随,心道:“郭伯母,你女兒欠我一條臂膀,你丈夫斬不了,便讓我來斬。
你在明,我在暗,你想永世保住女兒這條右臂,隻怕也不怎麼容易。
” 黃蓉與女兒分離在即,心中難過,沒留意到身後有人跟蹤。
此後她在新城鎮與李莫愁相遇、兩人相鬥等情,楊過在林外都瞧得清清楚楚。
待得兩人出林,他便躍上高樹,扯了三條長藤并在一起,一端縛在樹上,另一端左手拉住了,自空縱入棘圈,雙足夾住郭襄腰間,左手使勁一扯,身子便已蕩出棘圈。
眼見黃蓉與李莫愁兀自在掌來指往的相鬥,便在樹梢上縱躍出林,落地後奔跑更速,片刻間回到了市鎮。
見郭芙站在街頭,牽着小紅馬東張西望,等候母親回來,楊過雙足一點,身子從丈外遠處躍上了紅馬。
郭芙吃了一驚,回過頭來,見騎在馬背的竟是楊過,心中騰的一跳,“啊”的一聲叫了出來,忙柭劍在手。
那君子、淑女雙劍雖利,都留在卧室之中,匆匆不及攜走,手中所持,仍是常用的那柄利劍。
楊過見她臉色蒼白,目光中盡是懼色,同時顯得嬌弱無助,楚楚可憐。
他此時要斬斷她右臂,可說易如反掌,突然間心中升起一股憐惜之情,竟下不了手,哼的一聲,揮出右臂,空袖子已裹住了她長劍,向外甩出。
郭芙那裡還拿捏得住,長劍脫手,直撞向牆角。
楊過左手搶過馬缰,雙腿一夾,小紅馬向前急沖,絕塵而去。
郭芙隻吓得手足酸軟,慢慢走到牆角拾起長劍,劍身在牆角上猛力碰撞,已彎得便如一把曲尺。
以柔物施展剛勁,原是古墓派武功的精要所在,李莫愁使拂塵、小龍女使綢帶,皆是這門功夫。
楊過此時内勁既強,袖子一拂,實不下于鋼鞭巨杵之撞擊。
楊過抱了郭襄,騎着汗血寶馬向北疾馳,不多時便已掠過襄陽,奔行了數十裡,因此黃蓉雖攀上樹頂極目遠眺,卻瞧不見他蹤影。
楊過騎在馬上,見道旁樹木如飛般向後倒退,俯首看懷中的郭襄,見她睡得正沉,一張小臉秀美嬌嫩,心道:“郭伯伯、郭伯母這個小女兒,我總是不還他們了,也算報了我這斷臂之仇。
他們這時心中的難過懊喪,隻怕尤勝于我。
”奔了一陣,轉念又想:“楊過啊楊過,是不是你天生的風流性兒作祟,見了郭芙這美貌少女,天大的仇怨也抛到了腦後?倘若斬斷你手臂的是個男人,是武氏兄弟中的那一個,你難道也肯饒了他?”想了半日,隻好搖頭苦笑。
他對自己激烈易變的性格非但管制不住,甚且自己也難以明白。
行出二百裡後,沿途漸有人煙,一路上向農家讨些羊乳牛乳喂郭襄吃了,決意回古墓去找小龍女,不數日間已到了終南山下。
回首前塵,感慨無已,縱馬上山,覓路來到古墓之前。
“活死人墓”的大石碑巍然聳立,與前無異,墓門卻已在李莫愁攻入時封閉,若要進墓,隻有鑽過水溪及地底潛流,從密道進去。
憑他這時内功修為,穿越密道自不費力,然而如何安排郭襄卻大為躊躇,這小小嬰兒一入水底,必死無疑,但想到小龍女多半便在墓中,進去即可與她相見,那裡還能按捺得住?從口袋裡取些餅餌嚼得爛了,喂了郭襄幾口,在附近找到個小山洞,将郭襄放在小山洞内,拔些荊棘柴草堆在洞口,心想不論在墓中是否能與小龍女相見,都要立即回出,設法安置嬰兒。
堆好荊棘,正要向後走去,忽聽得遠處山道上腳步聲響,似有數人快步而過,楊過忙尋聲過去,縮身在一株大松樹後躲起,聽見一人大聲說道:“新任代掌教清肅真人趙真人法旨:如有蒙古武士上山來到重陽宮,一概恭敬放行,不得攔阻……”另一人道:“鄭師哥,新任代掌教明明是沖和真人甄真人,怎麼變了清肅真人?”先一人道:“沖和真人突然患急病,剛才将代掌教之位轉授了清肅真人,轉授的大典不久前便行過了。
”後一人道:“代掌教真人統率本教上下數萬道俗弟子,何等重要,怎麼說改便改,不太兒戲了些麼?”先一人道:“怎麼?你不服麼?要是不服,便到重陽宮跟大夥兒說去。
你有本事,錢師弟,便你來做也可以啊。
就不知别人服不服呢?” 姓錢道人道:“我有個屁本事?鄭師哥,先前沖和真人分派我們把守這裡的山道,絕不可放一個蒙古武士上山,他們倘若硬闖,便結天罡北鬥陣截住,打不過就傳訊出去呼援。
現下又說不得攔阻,我們到底聽誰的号令啊?”姓鄭道人道:“現今代掌教是誰?”姓錢道人道:“你說是趙真人!”姓鄭道人道:“好啊,這就是了!咱們做小輩的,上面怎麼号令,咱們遵從照辦便是。
”姓錢道人道:“是!”放大聲音叫道:“各位師弟,鄭師哥傳來新任代掌教趙真人号令,命我們如見蒙古武士上山,須得恭敬相待,不可阻攔!”丈許外五六人齊聲應道:“是!” 楊過聽得心中有氣,尋思:“全真教向來以護民為本,決不順服外族。
他們口中的清肅真人應是趙志敬沒錯,怎麼做起代掌教來?趙志敬卑鄙下流,投降蒙古人倒不稀奇。
”記挂要盡快進古墓去找小龍女,一時也沒心思跟趙志敬算帳。
隻聽那姓鄭道人又大聲道:“趙真人又吩咐,如見到一位穿白衫子的姑娘,無論如何要攔住她,不得讓她上山。
”楊過吃了一驚,心道:“他說的明明是姑姑,怎麼又要攔住她不得上山?”那姓錢道人道:“你說的是古墓派的小龍女嗎?她……她可早就上山去了。
”姓鄭的道人拍腿叫道:“你……這可不是開玩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