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回 殺父深仇

關燈
異族入侵?” 楊過覺得他話不錯,可是世上決沒比尋找小龍女更要緊之事。

    他自幼流落江湖,深受小官小吏之苦,覺蒙古人固然殘暴,宋朝君臣也未必就是好人,犯不着為他們出力,微微一笑,不再接口。

     馮默風将鐵錘、鉗子、風箱等縛作一捆,負在背上,對程英道:“師妹,你日後見到師父,請向他老人家說,弟子馮默風不敢忘了他老人家的教誨。

    今日投向蒙古軍中,就算送了性命,也要刺殺他一二名侵我江山的王公大将。

    師妹,你多多保重。

    我今日得見師父的新傳人,委實歡喜得緊。

    ”說罷撐着鐵拐,頭也不回的去了,竟沒再向楊過瞧上一眼。

     楊過向程英和陸無雙望了一眼,說道:“不意在此處得識這位異人。

    ”陸無雙心中偏袒楊過,道:“表姊,你師父門下的人物,除你之外,不是傻裡傻氣,便是瘋瘋癫癫。

    ”程英一笑,淡然道:“馮師哥是忠義之人,不忘師恩,是我輩的模範。

    你說他瘋瘋癫癫,說不定他卻說咱們全無家國之情呢。

    再說,我自己又何嘗不是傻裡傻氣、瘋瘋癫癫?”楊過心中怦然而動,瞧她神色如常,猜不透她此言是否意帶雙關。

     忽聽得砰的一聲,傻姑從凳上摔将下來。

    三人一驚,忙扶她上炕,但見她滿臉通紅,雙目發直,知道赤練神掌的毒性又發作了。

    當下程英給她服藥,楊過為她按穴推拿。

    傻姑怔怔的瞪着他,臉上滿是恐懼之色,叫道:“楊兄弟,你别找我抵命,不是我害你……”程英柔聲道:“姊姊,你别害怕,他不是……” 楊過忽地想到:“她此時神志迷糊,正可逼她吐露真言。

    ”雙手一翻,扣住了她手腕,厲聲道:“是誰害死我的?你不說,我就要你抵命。

    ”傻姑求道:“楊兄弟,不是我。

    ”楊過怒道:“你不說!好,我就扼死你。

    ”伸手叉住她咽喉。

    傻姑吓得尖聲大叫。

    程英和陸無雙那明白楊過的用意,齊聲勸阻,一個叫“楊大哥”,一個叫“傻蛋”,一個說:“别吓壞了她。

    ”一個說:“這時候怎麼鬧着玩?” 楊過那裡理會,手上微微加勁,臉上現出兇神惡煞的神氣,咬牙切齒的道:“我是楊兄弟的惡鬼。

    我死得好苦,你知道麼?”傻姑道:“我知道的,你死後烏鴉吃你的肉。

    啊!啊!啊!”學着烏鴉叫聲。

     楊過心如刀絞,他隻知父親死于非命,卻不知死後連屍體也不得埋葬,竟為烏鴉啄食,大叫:“是誰害死我的?快說,快說。

    ”傻姑聲音嘶啞,道:“是你自己去打姑姑,姑姑身上有毒針,你就死了。

    ”楊過大聲嚷道:“姑姑是誰?”傻姑被他扼得氣都喘不過來,幾欲暈去,低聲道:“姑姑就是姑姑。

    ”楊過道:“姑姑姓什麼?叫什麼名字?”傻姑道:“我……我……我不知道啊,你放開我!” 陸無雙見情勢緊迫,去拉楊過手臂。

    楊過此時猶如颠狂一般,用力一揮,使了十成力,陸無雙那裡抵擋得住,給他直推出去,砰的一響,撞在牆上,好不疼痛。

    程英見楊過平素溫和潇灑,此刻狀如瘋虎,吓得手足都軟了。

     楊過心想:“今日若不問出殺父仇人的姓名,我立時就會嘔血而死。

    ”連問幾聲:“姑姑是姓曲麼?是姓梅麼?”他猜想傻姑自己姓曲,那她姑姑多半也是姓曲,說不定是梅超風。

    傻姑出力掙紮,她練功時日雖遠較楊過為久,武功卻是不及,兼之手腕上穴道遭扣,隻急得啞啞而呼,說道:“你去向姑姑讨命,别……别找我。

    ”楊過道:“姑姑在那裡?”傻姑道:“我和爺爺,出來!她和漢子,在島上。

    ” 楊過聽了此言,一股涼氣從背脊心直透下去,顫聲道:“姑姑叫你爺爺做什麼?”傻姑道:“叫爸爸啊,還能叫什麼?”楊過臉如土色,還怕弄錯,追問一句:“姑姑的漢子名叫郭靖,是不是?”傻姑道:“我不知道。

    姑姑就叫:‘靖哥哥,靖哥哥!’”學着黃蓉叫郭靖的腔調,雙腳亂踢,忽如殺豬般叫了起來:“救命,救命!鬼……鬼……鬼啊!” 楊過此時那裡尚有絲毫懷疑?自己幼時孤苦、受人欺淩諸般往事,霎時間都湧向心間,心想:“若不是爹爹遭害,我媽也不緻悲傷困頓,這樣早便死了,我自也不會吃盡這些苦頭。

    ”又想:“在桃花島之時,郭靖夫婦對我總是不甚自然,有些兒客氣,有些兒忌諱,絕不如對待武氐兄弟那麼要說便說,要罵便罵,當時我但覺别扭,那知道隻因他們殺了我父親,心中懷着鬼胎。

    他們不肯傳我武功,送我去全真教大受折磨,原來都是為此。

    ”他驚憤交迸,手腳都軟了。

    傻姑大叫一聲,從床上躍起。

     程英走到楊過身邊,輕聲說道:“傻姊姊向來傻裡傻氣,你是知道的。

    她受傷後更加語無倫次,一切都得慢慢想想清楚。

    ”但她内心卻也深信傻姑所說是實,也知如此勸慰管不了用,隻是見楊過滿臉悲苦憤激之狀,心中不忍。

     程英見楊過仍神情激動,喘氣急迫,又走近一步,說道:“楊大哥,我有句話跟你說!”楊過回過身來,慢慢調勻呼吸,道:“請說!”程英道:“楊大哥,父仇不共戴天,自然非報不可。

    我隻勸你一句話。

    ”楊過道:“程師姊,你的好意勸告,我自然要聽!”程英正色道:“楊大哥,咱們這次不開玩笑,我是說正經的。

    ” 楊過收起了臉上一絲笑容,說道:“小妹子,你一直待我很好,我胡亂叫你‘師姊,姑姑’,都是開玩笑。

    ”他乘此機會,要令程英别生誤會,神色鄭重的道:“在我心中,我真的當你是小妹子!我對你一片真心。

    我的性命,我早給了我姑姑啦,不能再給你。

    除此之外,你說什麼,我就全聽你的。

    ”程英道:“楊大哥,多謝你啦。

    ”伸出右掌,掌心向上。

    楊過伸掌在她掌心輕輕一擊,随即翻掌,掌心向上。

    程英也在他掌心輕輕一擊,翻轉手掌。

    楊過又她掌心輕拍一下。

    此之謂“三擊掌”,宋人意示立誓,三擊掌之後,所言所許決無反悔。

     程英道:“楊大哥,父仇當然必報。

    不過請你答允我一句話。

    ”楊過道:“你說好啦。

    ”程英道:“我那個傻師姊為人憨直,說的話決計無假,不過她神智不清,有些事纏夾之極,也說不定把事情弄錯了。

    我不求你不報仇,隻求你動手之前,三思而行,想想我勸你的話,會不會找錯仇人?要是找錯了人,那便如何?我隻求你答允我,臨到動手,須得清清楚楚的想一想。

    這一出手,必得決無反悔。

    ”楊過道:“小妹子,你這話是為了我好,真正是金玉良言,我必定牢記在心,決不有違。

    ” 程英道:“大哥,你一切保重,敵人厲害,事事小心。

    報仇大事,十年未晚,未必定須争這一朝一夕。

    多等得十年,你的武功長進了十年,仇人卻老了十年。

    今年報不了仇,十年、二十年之後,可就易了!那時候彼消我長。

    咱們當求必成必勝,更須不找錯了仇人要防犯錯、要戒心急。

    ”楊過點頭道:“對!對!我的小妹子真聰明。

    ”伸出手臂,輕輕把她虛摟了一下。

    程英突然滿臉通紅,眼光中全是溫柔神色。

     楊過呆了半晌,揮手出門,翻身上了瘦馬。

    雙腿力夾,那馬疾竄而前,轉瞬間奔出數十丈外,一口氣狂奔,一個多時辰中馳了數十裡。

    忽覺口唇上甚是疼痛,伸手一摸,滿手都是鮮血,原來悲憤之際咬緊口唇,竟将上下唇都咬破了,心想:“郭伯母本來待我并不好,最近忽然待我好了,卻原來盡是假仁假義,那也罷了,但郭伯伯,郭伯伯……”他心中對郭靖一直崇敬異常,覺他德行武功固然超凡絕俗,對待自己更是一片真心,這時才知竟是大大受了欺騙,隻覺此人奸詐尤甚于黃蓉。

     想到傷心之處,下馬坐在大路中心,抱頭痛哭。

    他從未見過父親一面,連母親也絕口不說父親之事,但他自幼空想,在小小心靈之中,早把父親想得十全十美,世上再無如此好人。

    這樣一位英雄豪傑,卻活活讓郭靖、黃蓉害死了,而且死得如此悲慘。

     他哭了一陣,忽聽得馬蹄聲響,北邊馳來四匹馬,馬上都是蒙古武士。

    當先一人手持長矛,矛頭上挑着個兩三歲大的嬰孩,哈哈大笑的奔來。

    那嬰兒尚未死絕,兀自發出微弱哭聲。

    四名蒙古武士見楊過坐在路上哭喊,微感詫異,但這樣一個衣衫破爛的漢人少年到處皆是,自也毫不在意。

    一名手持空矛的武士叫道:“讓路,讓路。

    ”說着挺矛向他刺去。

     楊過正自煩惱,抓住矛頭一扯,将那武士拉下馬來,順手反矛橫掃,那武士直飛出丈許之外,腦骨碎裂而死。

    餘下三人見他如此神勇,發一聲喊,一齊轉馬逃回,隻聽啪的一聲,那嬰兒摔在路上。

     楊過抱了起來,見是個漢人孩子,肥肥白白的甚是可愛,長矛刺在肚中一時不得就死,可也已不能醫活,小嘴中啊啊啊的似乎還在叫着“媽媽”。

    楊過傷痛之餘,悲憫之心轉盛,抱着這半死不活的孩子,又流下淚來,見他痛苦難當,輕輕一掌将他擊死了,用蒙古武士的長矛在地下掘坑,要将他掩埋了。

     隻掘得十來下,猛聽得蹄聲如雷,号角聲中大隊蒙古兵急沖而至。

    楊過左手抱着死嬰,右手挺長矛上馬,那瘦馬原是久曆沙場的戰馬,重臨戰陣,精神大振,長嘶一聲,向蒙古兵沖去。

    楊過手起矛落,一連搠翻三四人,見敵兵不計其數的湧來,便撥轉馬頭,落荒而走。

    背後箭如飛蝗般射來,他揮矛一一撥落。

    瘦馬腳程奇快,片刻間已将追兵抛落,但兀自不停,仍在荒野中如飛奔跑。

     又過一陣,楊過見天色漸晚,收缰遙望,四下裡長草沒胫,怪石迫人,暮霭蒼茫,靜悄悄的絕無人聲,連烏鴉麻雀也沒一隻。

     他下得馬來,手中還抱着那個死嬰,隻見他面目如生,臉上神情痛苦異常,心中凄然,想道:“這孩子的父母自是愛他猶似性命一般,孩子已死,再無知覺,他父母卻要肝腸寸斷了。

    這些兇暴殘忍的蒙古兵大舉南下,一路上不知道要害死多少大人小孩?”越想越難受,當下在大樹旁掘一個坑,将小孩埋了,又想起傻姑的話來,心道:“這小孩死了,尚有我給他掩埋,我爹爹卻葬身于烏鴉之口。

    唉,你們既害死了他,給他埋入土中又有何妨?心腸當真歹毒!不報此仇,楊過誓不為人。

    ” 當晚便在一棵大樹上睡了,次晨騎上馬背,任由瘦馬在荒山野嶺間信步而行,一時想到要回古墓去會小龍女,一時又想無論如何得先殺了郭靖、黃蓉,以報父仇,肚子餓了,便摘些野果充饑。

     行到第四日上,忽見遠處有一人縱身躍高,伸手在一株野果樹上摘取果子,身法輕盈,武功不弱,楊過縱馬走近,望見是金輪國師的弟子達爾巴。

    他每次一躍,隻采到一枚果子,後來不耐煩起來,伸臂橫擊,打了幾下,那野果樹喀喇聲響,從中折斷,他盡采樹上野果,放入懷中。

     楊過心道:“難道金輪國師就在左近?”他與國師本來并無重大仇怨,此時認定郭靖、黃蓉是殺父仇人,反而後悔當日相助郭黃而與國師作對,當下悄悄跟在達爾巴身後,要去瞧個究竟。

    隻見他邁步如飛,直向山坳中行去。

    楊過下馬步行,遠遠跟随,見他轉入林木深處,越走越高,于是随着他上了一座山峰。

     峰頂上搭着座小小茅棚,四面通風。

    金輪國師閉目垂眉,在棚中打坐。

    達爾巴将野果放在棚中地下,轉過身來,突見楊過走近,不由得臉色大變,叫道:“大師兄,你要來加害師父麼?”說着向楊過急沖過來,伸手便去扭他衣襟。

    他武功原比楊過為高,但此刻師父正處于奇險之境,一受外感,立時性命不保,惶急之下心神失常,這一招章法大亂,竟自犯了武學的大忌,給楊過反擒手背,一帶一送,将他摔得跌了出去。

     達爾巴心中認定楊過是大師兄轉世,又給他這一摔先聲奪人,在地下打了個滾,翻身爬起,躍到楊過面前。

    楊過隻道他又要動手,退後一步,那知他突然雙膝落地,磕頭道:“大師兄,你須念前世恩師之情。

    師父身受重傷,正自行功自療,你若驚動了他,那可……那可……”說到後來,喉頭哽咽,淚水長流。

    楊過雖不懂他蒙古話,但見他神情激動,國師又容顔憔悴,已明白了七八分,忙扶他身起,說道:“我決不傷害尊師。

    ”達爾巴見他臉色和善,心中大喜,雖不懂他說話,卻已消去了敵意。

     就在此時,金輪國師睜開眼來,見到楊過,大吃一驚,适才他入定運氣,并未聽到楊過和達爾巴對答之言,鬥見大敵當前,長歎一聲,緩緩說道:“我枉自修練多年,總是勘不破名關,卻不道今日喪身中原。

    ”原來他受巨石撞擊,内髒受了重傷,這些日來耽在荒山頂上結廬療傷,不意楊過竟跟蹤過來,此時固然絲毫用不得力,即令達爾巴将楊過逐走,争鬥之時也必使他心神不定,重傷難愈。

     那知楊過躬身唱喏,說道:“在下此來,非與大師為敵,請勿多心。

    ”國師搖了搖頭,待要說話,胸口突然劇痛,急忙閉目運氣。

    楊過走進茅棚,伸出右掌,貼在他背心的“至陽穴”上。

    這穴道在第七脊椎之下,乃是人身督脈的大穴。

    達爾巴一見之下,大驚失色,揮拳便要向楊過攻去。

    楊過搖搖左掌,向他使個眼色。

    達爾巴見師父神情無異,臉上且微帶笑意,這一拳舉起了便不打下去。

     楊過修為不深,于金剛宗内功更一無所知,掌心隐隐感到他體内氣息流動,便潛運内力,将一股熱氣助他上通靈台、神道、身柱、陶道各穴,下通筋縮、中樞、脊中、懸樞各穴,盡其所能,僅能維護他的督脈。

    達爾巴武功雖強,練的都是外功,不能助師療傷,這些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