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回 武林盟主

關燈
五醜在洪七公與歐陽鋒兩大高手夾擊之下,全身筋脈俱廢,回去話也說不出了。

    達爾巴察看五人傷勢,料想就是師父金輪國師也絕無如此功力,竟能将這五人震得八脈俱廢,卻又保得他們性命,下手者實有通天徹地之能,殆是神道鬼怪。

    他又怎想得到洪七公、歐陽鋒二人的内力均不在金輪國師之下,二人合力,自是勝了他師父一倍。

    此刻聽楊過這麼說,更加懼意大盛,轉眼向國師瞧去,見他臉有怒容,卻又不敢不與楊過動手,隻得說道:“請你手下留情。

    ”楊過學着他的蒙古話,也道:“請你手下留情。

    ” 郭芙見二人用蒙古話說個不休,走到黃蓉身邊道:“媽,他們說些什麼?”郭靖明白達爾巴和楊過所說的蒙古話,但不知楊過何以要學他說話。

    黃蓉于郭靖西征時曾在蒙古軍中,粗識蒙古語言,但不甚精,聽了達爾巴和楊過的對答,不明其意,但聽出楊過依樣葫蘆,學講達爾巴的話,但達爾巴何以竟會對他膜拜,卻也參詳不透,聽得女兒相詢,隻“嗯”了一聲,道:“楊家哥哥和他說笑呢!” 便在此時,達爾巴突然揮杵向楊過打去,他想事先已說清清楚楚,對方自有防備。

    楊過卻見他神态恭敬,萬不料他突然出手,這一杵險些給他打着,忙後躍避開。

     他急退急趨,随即縱上連刺三劍。

    達爾巴心中存了怯意,生怕楊過武學造詣驚人,輪回轉世,必具莫大神通,當下隻以金剛杵緊守門戶,不敢絲毫怠忽,數招一過,楊過已瞧出他隻守不攻,雖不明用意,卻樂得大展攻勢,飄忽來去,東刺西擊,這一路玉女劍法更使得英氣爽朗,顧盼生姿,而出招迅速奇快,更是人所罕見。

     堪堪拆了百餘招,金輪國師瞧得大不耐煩,喝道:“達爾巴,趕快反擊,他不是你的大師兄!”達爾巴的武功自遠在楊過之上,但心存敬畏,功夫倒去了五成,楊過卻乘機全力施展。

    一個越得心應手,一個越畏縮退讓。

    楊過雖占上風,卻也傷他不得,達爾巴更道大師兄手下留情。

    國師大怒,厲聲喝道:“立時反攻!”這一句話聲音奇猛,隻震得各人耳鼓嗡嗡作響。

    達爾巴不敢違抗師令,一挺金剛杵,當即狂打急攻。

     他這一番猛擊,便将楊過逼得不住閃避,招數中的破綻也漸漸顯露出來。

    達爾巴見他劍招稍疏,金杵倒甩上去,楊過縮手不及,劍杵相交。

    本來比武之際,雙方兵刃碰撞乃是常事,但金剛杵太過沉重,楊過的鐵劍始終翻騰飛舞,不敢和金杵相碰,此時一撞,但覺一股大力激蕩,震得虎口劇痛,啪的一聲,鐵劍斷為兩截。

    達爾巴叫道:“是我勝啦!”垂杵退開,将金剛杵往地下一豎,雙手合十,躬身行禮。

    他雖得勝,對大師兄卻不敢失了禮數。

     楊過也用蒙古話叫道:“是我勝啦!”半截鐵劍向他迎面擲去。

    達爾巴側身避過,心中一怔:“怎麼是大師兄勝啦?難道他這一招是誘着?”隻見楊過空手猱身而上,不敢怠慢,忙舞杵護身。

    楊過在古墓中随小龍女學練掌法,練到雙掌擋得往九九八十一隻麻雀飛翔,不讓一隻雀兒漏出掌去。

    這路“天羅地網勢”掌法乃林朝英獨得之秘,招數掌形從未下過終南山一步,此時使将出來,果然綿密無比,雖系空掌,威力實不遜于手中有劍。

    達爾巴将金剛杵使得呼呼風響,楊過卻以極高明輕身功夫在杵隙中進退穿插,雖兇險處時時間不容發,金剛杵卻始終碰不到他身子絲毫。

    他反而抓打撕劈、擒拿勾擊,在小擒拿手中夾以“天羅地網勢”掌法,着着搶攻,便似八十一隻麻雀四面八方向對方進攻一樣。

     又鬥一陣,達爾巴神力愈增,楊過卻也越鬥越輕捷。

    他在古墓寒玉床上坐卧練功,鬥室中急奔疾轉,數年之功,此時才盡數顯現出來。

    偶然使到“夭嬌碧空”,高縱低躍,更顯輕功之奇。

     小龍女坐在柱旁石礎上,臉露微笑,瞧着兩人相鬥,眼見楊過久戰不下,從懷中掏出一雙白色手套,叫道:“過兒,接住了!”右手一揚,将手套擲了過去。

     她這雙手套是以極細極轫的白金絲織成,雖然柔薄,卻非寶刀利刃所能損傷。

    郝大通見到手套飛空,臉上微微變色。

    當年重陽宮中交手,小龍女曾戴這手套而拗斷他長劍,竟逼得他險些自殺,此刻眼見之下,不由得觸動心境。

     楊過接住手套,退後一步,迅速戴上,腰枝款擺,使出古墓派武功中最奇妙最花巧的“美女拳法”來。

    這路拳法每一招都是摸拟一位古代美女,由男子使來本來頗不雅觀,但楊過研習時姿式已改,招名拳法如舊,身法卻已變婀娜妩媚而為飄逸潇灑。

    旁觀群雄渾摸不着頭腦,見他忽而翩然起舞,忽而端形凝立,神态變幻,極盡詭異。

     女子的姿态心神本就變化既多且速,而曆代有名女子性格不凡,颦笑之際、愁喜之分,自更難知難度。

    将千百年來美女變幻莫測的心情神态化入武術之中,再加上女神端麗之姿,女仙缥缈之形,凡夫俗子,如何能解?楊過使一招“紅玉擊鼓”,雙臂交互快擊,達爾巴舉杵橫架。

    楊過變為“紅拂夜奔”,出其不意的叩關直入,達爾巴豎杵直擋。

    楊過突使“綠珠墜樓”,撲地攻敵下盤。

    達爾巴吃了一驚,心想:“大師兄的招法怎地如此難測?”急躍而起,閃開他左掌的劈削。

    楊過雙掌連拍數下,接着連綿不斷的拍出,原來這是“文姬歸漢”,共有胡笳十八拍。

     他每一招均有來曆,達爾巴是蒙古僧人,又怎懂得這些中原典故?霎時間給他忽高忽低、或東或西的攻了個手忙腳亂。

    楊過手上戴了金絲手套,時時乘機使出“紅線盜盒”、“木蘭彎弓”、“班姬賦詩”、“嫦娥竊藥”等招數來奪他金杵,逼得他吼叫連連,大為狼狽。

    群雄大喜,齊聲喝采助威。

     金輪國師眼見徒兒武功明明高于這少年,隻因存了怯意,不斷遭到對方搶攻,以緻處境窘迫,厲聲喝道:“快使無上大力杵法!” 達爾巴應道:“是!”雙手握住杵柄,揮舞起來。

    他單手舞杵已神力驚人,此時雙手用勁,連腰力也同時使上了,金剛杵上所發呼呼風聲更加響了一倍。

    這“無上大力杵法”無甚變化,隻是橫揮八招,直擊八招,一共二八一十六招,但一十六招反複使将出來,橫揮直擊,隻逼得楊過遠遠避開,别說正面交鋒,連杵風也不敢碰上。

     點蒼漁隐折斷鐵槳之後,一直甚不服氣,此時見到這“無上大力杵法”如此威武,心想自己槳法之中實無這般至剛至猛的招數,不由得暗自欽佩。

     再鬥一陣,廳上的紅燭已有七八枝被杵風帶滅,楊過隻仗着輕功東西縱躍,一味閃避,但求不給金杵擊中帶着,那裡還能還手?中原英雄盡皆心驚,默不作聲,蒙古衆武士卻暴雷價叫起好來。

     楊過在金杵緊迫下惟有不住退縮,不多時竟已退入了廳角,要待變招,卻半點騰不出手腳。

    這路“無上大力杵法”本就帶着三分颠狂之意,達爾巴使發了性,已忘了眼前之人是大師兄轉世,見他縮在廳角内已退無可退,大喝一聲:“你死了!”金杵橫揮,隻聽得轟隆一聲猛響,煙霧彌漫,磚土紛飛,大廳牆壁給他打破了一個大窿。

     楊過于千鈞一發之際以“天羅地網勢”從他頭頂疾躍而過,百忙之中仍沒忘了用蒙古話回敬一句:“你死了!” 衆人隻道達爾巴這一招定要得手,郭靖不等他這一杵揮足,已自搶出要襲他後心,猛見眼前紅袍晃動,金輪國師發掌擊來。

    郭靖見對方掌勢奇速,急使一招“見龍在田”擋開。

    兩人雙掌相交,竟沒半點聲息,身子都晃了兩晃。

    郭靖退後三步,金輪國師卻穩站原地不動。

    他本力遠較郭靖為大、功力也深,掌法武技卻頗有不及。

    郭靖順勢退後,卸去敵人的猛勁,以免受傷。

    金輪國師卻極為好勝,強自硬接了這一招,忍着胸口隐隐作痛,竟凝立不動。

    連郭靖與金輪國師這等高手也道楊過定要遇險,以緻一個飛身相救,一個出手阻截,那知楊過竟有奇招,在金杵貼身掠過的空隙之間逃了出來。

    二人見他居然脫險,均感詫異,一個喜慰,一個惋惜,各自退回。

     達爾巴一擊不中,更不回身,金杵向後猛揮,楊過見敵招來得快極,自然而然的掠地竄出。

    這一下猶似燕子穿簾,離地尺許,平平掠過,剛好在金杵之下數寸,那又是“天羅地網勢”中的武功,危急中不由自主的夾雜了一些《九陰真經》中的功夫,那是從古墓石室頂上王重陽所遺石刻中學來的。

     黃蓉大奇,道:“靖哥哥,怎麼過兒也會九陰真經?你教他的麼?”她隻道郭靖顧念故人之情,在送他上終南山的途中将真經授了于他。

    郭靖道:“沒有啊,倘若傳他,我怎會瞞你?”黃蓉“嗯”了一聲,素知丈夫對旁人尚且說一是一,對自己自是更無虛言。

    但見楊過騰挪閃避,每遇危急,總是靠那真經的功夫護身。

    但他顯然并未練通,不會以真經武功反擊取勝,雖保得性命,這一場比武看來終歸要輸了。

    黃蓉暗暗歎息:“過兒真是奇才,他隻消跟得我一年半載,将打狗棒法和真經上的功夫學得全了,這蒙古和尚那裡還是他對手?” 正自煩惱,眼光一轉之際,忽見丐幫叛徒彭長老混在蒙古武士群中,滿臉喜色,她靈機忽動,叫道:“過兒,移魂大法,移魂大法!”《九陰真經》中有一門功夫叫做“移魂大法”,系以心靈之力克敵制勝。

    當年洞庭湖君山丐幫大會,黃蓉曾以此法克制彭長老迷神催眠的“懾心術”,因此見到此人時便即想起。

     古墓派的玉女心經講究兩人共使,須求心意相通,王重陽在古墓石室中刻下《九陰真經》法要時摘入“移魂大法”的大綱,旨在擊破玉女心經的兩人心意相通,心通之術既受阻撓,玉女心經的諸般妙詣便使不出了。

    楊過記得“移魂大法”的要旨,他素服黃蓉之能,心想:“郭伯母既出此言,必有緣故,反正今日已然輸定,我就試他一試。

    ”拳腳上繼續竄避招架,心中卻摒慮絕思,依着經中所載止觀法門,由“制心止”而至“體真止”,甯神歸一,竟無半點雜念。

    這時他全憑本性招架,聽聲閃躍、遇風趨避,眼光呆呆的瞪着敵人。

     又拆數招,達爾巴忽覺楊過舉動有異,向他望了一眼,金杵猛擊過去。

    楊過使一招美女拳法中的“蠻腰纖纖”,腰肢輕擺避開,他既運“移魂大法”,心體為一,拳腳上使的是什麼招數,臉上就有什麼神情。

    達爾巴見他臉上忽現書卷之氣,那裡知他是在模仿唐代詩人白樂天之妾小蠻的舞姿,不禁一呆,金杵當頭直擊。

    楊過側頭避過,五根手指張開,伸手在自己頭發上一梳,手指跟着軟軟的揮了出去,臉上微微一笑,卻是一招“麗華梳裝”。

    那張麗華是後陳陳後主的寵姬,發長七尺,光可鑒人,李後主為她廢棄政事而亡國,其媚可知。

    楊過這麼一笑,達爾巴已受感染,跟着也是一笑。

    楊過眉清目秀,添上笑容,更增風緻,達爾巴顴骨高聳,面頰深陷,跟着楊過作态一笑,旁觀衆人無不毛骨悚然。

     楊過見他呆住,伸指戳出,卻是一招“萍姬針神”。

    達爾巴側身閃開,臉上跟着他做個細心縫衣的模樣。

    黃蓉見楊過領會她的意思,居然能以“移魂大法”令敵人受到感應,大為喜慰,低聲對郭靖道:“過兒遭際非凡,當年你在他這般年紀之時,尚沒此功夫。

    ”郭靖喜動顔色,點了點頭,目光凝視廳心二人,竟不稍瞬。

     這“移魂大法”純系心靈之力的感應,倘若對方心神凝定,此法往往無效。

    要是對方内力更高,則反激過來,施術者反受其制。

    兩人比武,若施術者武功較強,則拳腳兵刃已足以獲勝,實不必施用此法,若功力不及,卻又不敢貿然使用。

    是以此法雖高深精奧,臨敵時卻也無甚用處。

    達爾巴聽楊過說了一通蒙古話,早有八九成信得他是大師兄轉世,隻因心存敬畏之意,是以感應極快,楊過這才一舉成功,但若施之于霍都,則此術楊過事先既未曾練過,内力又不及對手,勢必大遭兇險。

     這時楊過将美女拳法施展出來,或步步生蓮,或依依如柳,達爾巴依樣模仿,隻将衆人看得又驚駭,又好笑。

     郭芙早笑得打跌,對母親道:“媽,楊家哥哥這套功夫真妙,你怎不教我?”黃蓉道:“你若會了移魂大法,定然鬧得天翻地覆,終于自受其害。

    ”拉着她手,鄭重說道:“你别以為好玩,楊家哥哥正與這和尚性命相搏,這可比動刀動劍更是兇險呢!”郭芙伸了伸舌頭,凝神望着楊過,心裡總覺得好玩,見楊過笑達爾巴也笑、楊過怒達爾巴也怒,于是也跟着學樣。

     那知這“移魂大法”厲害之極,她隻學得兩下,心頭便迷迷糊糊,竟一步步的走向廳心。

    黃蓉大吃一驚,忙伸手拉住。

    這時郭芙已心神受制,用力想甩開母親。

    黃蓉反手扣住她手腕拖回,将她臉兒轉過,教她瞧不到楊過。

    郭芙掙紮了幾下,脈門給拿住了動彈不得,腦中一昏,便伏在母親懷裡睡着了。

     此時達爾巴已全為楊過制住,見他使招“西子捧心”,登時跟着來一下“東施效颦”,見他使出“洛神微步”,便也亦步亦趨,“翩若驚鴉、宛若遊蛇”起來。

    金輪國師早看出不對,連聲呼喝,達爾巴竟恍如不聞。

    楊過見時機已至,突使一招“曹令割鼻”,揮手在自己臉上斜削一掌,左掌削過,右掌又削,連綿不斷。

    古時曹文叔之妻名令,夫死後自割其鼻,以示決不再嫁。

    拳法中這一招本是以手掌在自己臉前削過,格開敵人擊來面門的拳掌,楊過的手掌卻近了數寸,削上了自己臉頰,看似出手甚重,其實隻是手掌在自己臉上輕輕一抹,達爾巴那裡知道,雙掌拚命往自己臉上打去。

    他神力驚人,每一掌都是百餘斤勁力,打到十餘掌,終于支持不住,将自己打得昏暈倒地。

     楊過悄退數步,坐到小龍女身畔,右手支頤,左手輕輕揮出,長歎一聲,臉現寂寥之意。

    這是“美女拳法”最後一招的收式,叫作“古墓幽居”,卻是楊過所自創,林朝英固然不知,小龍女也是不會。

    楊過當年學全了美女拳法之後,心想祖師婆婆姿容德行,不輸于古代美女,武功之高更不必說,這路拳法中若無祖師婆婆在,算不得有美皆備,于是自行拟了這一招,雖說為抒寫林朝英而作,舉止神态卻仿真了師父小龍女。

    當日小龍女見到,隻微微一哂,自也不會跟着他去胡鬧。

     群雄齊聲歡呼,叫道:“我們又勝了第二場!”“武林盟主是大宋高手!”“蒙古鞑子快快滾出去罷,别來中原現世啦!”兩名蒙古武士在紛亂中搶出,将達爾巴擡了回去。

     金輪國師見兩個徒弟都輸在這少年手裡,卻均非武功不及,委實敗得胡裡胡塗之至,心中惱怒,但臉上不動聲色,坐在椅上喝道:“少年,你師父是誰?”他武功絕倫之外,兼且博學多才,居然會說漢語。

     楊過右手向小龍女一伸,笑道:“我師父就是這一位,你快來拜見武林盟主罷!” 金輪國師見小龍女妩媚嬌怯,比楊過年紀更小,絕不信是他師父,心想:“中原漢人詭計多端,可不能騙得了我?”霍地站起,當啷啷一陣響亮,從懷中取出一個金輪。

    這金輪徑長尺半,乃黃金混和白金及别的金屬鑄成,輪上鑄有天竺梵文的密宗真言,中藏九個小球,随手一抖,響聲良久不絕。

    國師指着小龍女道:“哼,你這小姑娘也配做武林盟主?隻要你接得住我這金輪的十招,我就認你是盟主。

    ”楊過笑道:“我已勝了兩場,三賽兩勝,你方言明在先,卻又胡賴些什麼?”國師道:“我要試試她功夫,瞧她是不是當得起。

    ” 小龍女不知金輪國師武功驚駭世俗,也不知“武林盟主”是什麼東西,更沒想到自己要當還是不當,聽他說要試試自己是否接得住他金輪十招,當即站起,說道:“那我就試試。

    ” 國師道:“你若接不住我十招,那便怎樣?”小龍女道:“接不住,我就打你不過,又怎樣了?”她此時雖對楊過愛念已深,然對别事仍無動于中。

    中原群雄與蒙古武士均不知這是她本性,見她全不把國師瞧在眼内,還道她确是武功深不可測。

    更有人見楊過使“移魂大法”打敗達爾巴,還道她會使妖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