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回 重陽遺刻

關燈
砂呢?”楊過道:“我昨晚怎麼對你啊?”小龍女臉一紅,道:“别說啦。

    ”隔了一會,輕輕的道:“以前,我怕下山去,現下可不同啦,不論你到那裡,我總心甘情願的跟着你。

    ” 楊過大喜,叫道:“姑姑,那好極了。

    ”小龍女正色道:“你怎麼仍是叫我姑姑?難道你沒真心待我麼?”她見楊過不答,心中焦急起來,顫聲道:“你到底當我是什麼人?”楊過誠誠懇懇的道:“你是我師父,你憐我教我,我發過誓,要一生一世敬你重你,聽你的話。

    ”小龍女大聲道:“難道你不當我是你媳婦?” 楊過從未想到過這件事,突然給她問到,不由得張皇失措,不知如何回答才好,喃喃的道:“不,不!你不能是我媳婦,我怎麼配?你是我師父,是我姑姑。

    ” 小龍女昨晚給歐陽鋒點中穴道,于動彈不得之際遭人侵犯,她是處女之身,全無經曆,當時更無他人在旁,隻道必是楊過。

    她對楊過本已情愫暗生,當時也不抗拒,心想楊過對己如此,必已決心當自己是終生愛侶,改變了以自己為“姑姑、師父”的念頭。

    她心中正充滿了柔情密意,料想楊過必如昨晚一般,對自己更有一番愛憐備至的溫柔,兩人須當山盟海誓,從此結為夫婦,改了“姑姑”與“師父”的稱呼和關系,不知他要叫自己為“龍姊”呢,還是比較粗俗的“媳婦兒”?自己又不知叫他什麼,是不是要改稱“郎君”? 正盤算得滿心甜美,忽聽他仍叫自己為“姑姑”,而自己含羞帶愧的說到“守宮砂”,他卻冷冷淡淡,漫不在乎,似乎對昨晚的親熱渾不當一回事。

    這在自己是比生死更要緊的大事,他卻漠不關心,顯然将兩人的情愛并不如何放在心上。

    蓦地裡想起師姊先前的話:“那一天你的男人對你的神情如果突然之間變了,本來十分親熱,愛得你要死要活,忽然間他對你生疏了,客氣了,那便是他變心,你可要加意提防,留意種種蛛絲馬迹。

    ”聽他清清楚楚的說:“不,不!你不能是我媳婦,我怎麼配?你是我師父,是我姑姑。

    ”心道:“那還不是變了心,等如是斬釘截鐵的說道:不要我做他的媳婦。

    這不是蛛絲馬迹,加意提防又有什麼用?”隻氣得全身發抖,突然“哇”的一聲,噴出一口鮮血。

     楊過慌了手腳,隻是叫道:“姑姑,姑姑!”小龍女聽他仍是這麼叫,狠狠凝視着他,舉起左掌,便要向他天靈蓋劈落,但這一掌始終落不下去,她目光漸漸的自惱恨轉為怨責,又自怨責轉為憐惜,歎了一口長氣,輕輕的道:“既然這樣,原來你當真不想要我,你甯可一個人自由自在,不受人拖累,那麼以後你别再見我,免得我傷心。

    ”長袖一拂,轉身疾奔下山。

     楊過大叫:“姑姑,你到那裡去?我跟你同去。

    ”小龍女回過身來,眼中淚珠轉來轉去,緩緩說道:“你如再見我,就隻怕……隻怕我……我管不住自己,難以饒你性命。

    ”楊過道:“你怪我不該跟義父學武功,是不是?”小龍女凄然道:“你跟人學武功,我怎會怪你?原來,原來你終于變了心!”轉身快步而行。

     楊過一怔之下,不知所措,眼見她白衣的背影漸漸遠去,終于在山道轉角處隐沒,不禁悲從中來,伏地大哭。

    左思右想,實不知如何得罪了師父,何以她神情如此特異,一時溫柔纏綿,一時卻又怨憤決絕?為什麼說要做自己“媳婦”,又不許叫她姑姑,又說自己“終于變了心”?想了半天,心道:“此事定與我義父有關,定是他得罪我師父了。

    ” 楊過四顧茫然,但見空山寂寂,微聞鳥語。

    他滿心惶急,大叫:“姑姑,姑姑!爸爸,爸爸!”隔了片刻,四下裡山谷回音也叫着“姑姑,姑姑!爸爸,爸爸!”叫聲惶急,充滿哭音。

     他數年來與小龍女寸步不離,既如母子,又若姊弟,突然間她不明不白的絕裾而去,豈不叫他肝腸欲斷?傷心之下,幾欲在山石上一頭撞死。

    但心中總還存着指望,師父突然而去,或許也能突然而來。

    義父雖得罪了她,她稍後必會想到我并無過失,自然會回頭尋我。

     這一晚他又怎睡得安穩?隻要聽到山間風聲響動,或是蟲鳴雀飛,都疑心是小龍女回來了,一骨碌爬起,大叫:“姑姑!”出去迎接,每次總凄然失望。

    到後來索性不睡了,奔上山巅,睜大了眼四下眺望,直望到天色大亮,惟見雲生谷底,霧迷峰巅,天地茫茫,就隻他楊過一人而已。

     楊過捶胸大号,蓦地想起:“姑姑既然不回,我這就找她去。

    隻要見得着她,不管她如何打我罵我,我總不離開她。

    她要打死我,就讓她打死便了。

    ”心意既決,登時精神大振,将小龍女與自己的衣服用物胡亂包了一包,負在背上,大踏步出山。

     一到有人家處,就打聽有沒見到一個白衣美貌女子。

    大半天中,他接連問了十幾個鄉民,都搖頭說并沒瞧見。

    楊過焦急起來,再次詢問,出言就不免欠缺了禮貌。

    那些山民見他一個年輕小夥子,冒冒失失的打聽什麼美貌閨女,先就有氣,有一人就反問那閨女是他什麼人。

    楊過道:“你不用管。

    我隻問你有沒見到她從此間經過?”那人便要反唇相稽。

    旁邊一個老頭拉了拉他衣袖,指着東邊一條小路,笑道:“昨晚老漢見到有個仙女般的美人向東而去,還道是觀世音菩薩下凡,卻原來是老弟的相好……”楊過不聽他說完,急忙一揖相謝,順着他所指的小路急步趕了下去,雖聽得背後一陣轟笑,卻也沒在意,怎知是那老者見他年輕無禮,故意胡扯騙他。

     奔了一盞茶時分,眼前出現兩條岔路,不知向那一條走才是。

    尋思:“姑姑不喜熱鬧,多半是揀荒僻的路走。

    ”踏上左首那條崎岖小路。

    豈料這條路越走越寬,幾個轉彎,竟轉到了一條大路上來。

    他一日一晚沒半點水米下肚,眼見天色漸晚,腹中餓得咕咕直響,見前面房屋鱗次栉比,是個市鎮,快步走進一家客店,叫道:“拿飯菜來。

    ” 店伴送上一份家常飯菜,楊過扒了幾口,胸中難過,喉頭噎住,食不下咽,心道:“雖然天黑,我還是得去找尋姑姑,錯過了今晚,隻怕今後永難相見。

    ”将飯菜一推,叫道:“店伴,我問你一句話。

    ”店伴笑着過來,道:“小爺有甚吩咐?可是這飯菜不合口味?小的吩咐去另做,小爺愛吃什麼?” 楊過連連搖手,道:“不是說飯菜。

    我問你,可有見到一個穿白衫子的美貌姑娘,從此間過去麼?”店伴沉吟道:“穿白衣,嗯,這位姑娘可是戴孝?家中死了人不是?”楊過好不耐煩,問道:“到底見是沒是?”店伴道:“姑娘倒有,确也是穿白衫子的……”楊過喜道:“向那條路走?”店伴道:“可過去大半天啦!小爺,這娘兒可不是好惹的……”突然放低聲音,說道:“我勸你啊!還是别去找她的好。

    ”楊過又驚又喜,知是尋到了姑姑的蹤迹,忙問:“她……怎麼啦?”問到此句,聲音也發顫了。

     那店伴道:“我先問你,你知不知道那姑娘是會武的?”楊過心道:“我怎會不知?”忙道:“知道啊,她是會武的。

    ”那店伴道:“那你還找她幹麼?可險得緊哪。

    ”楊過道:“到底是什麼事?”那店伴道:“你先跟我說,那白衣美女是你什麼人?”楊過無柰,看來不先說些消息與他,他決不肯說小龍女的行縱,于是說道:“她是我……是我的姊姊,我要找她。

    ”那店伴一聽,肅然起敬,但随即搖頭道:“不像,不像。

    ”楊過焦躁起來,一把抓住他衣襟,喝道:“你到底說是不說?”那店伴一伸舌頭,道:“對,對,這可像啦!” 楊過喝道:“什麼又是不像、又是像的?”那店伴道:“小爺,你先放手,我喉管給你抓得閉住了氣,嘿嘿,說不出話。

    要勉強說當然也可以,不過……”楊過心想此人生性如此,對他用強也是枉然,便松開了手。

    那店伴咳嗽幾聲,道:“小爺,我說你不像,隻為那娘……那女……嘿嘿,你姊姊,透着比你年輕貌美,倒像是妹子,不是姊姊。

    說你像呢,為的是你兩位都是火性兒,有一門子愛掄拳使棍的急脾氣。

    ”楊過隻聽得心花怒放,笑逐顔開,道:“我……我姊姊跟人動武了嗎?” 那店伴道:“可不是麼?不但動武,還傷了人呢,你瞧,你瞧。

    ”指着桌上幾條刀劍砍起的痕迹,得意洋洋的道:“這事才教險呢,你姊姊本事了得,一刀将兩個道爺的耳朵也削了下來。

    ”楊過笑問:“什麼道爺?”心想定是全真教的牛鼻子道人給我姑姑教訓了一番。

    那店伴道:“就是那個……”說到這裡,突然臉色大變,頭一縮,轉身便走。

     楊過料知有異,不自追出,端起飯碗,舉筷隻往口中扒飯,放眼瞧去,隻見兩個道人從客店門外并肩住來。

    兩人都是二十六七歲年紀,臉頰上都包了繃帶,走到楊過之旁的桌邊坐下。

    一個眉毛粗濃的道人一疊連聲的隻催快拿酒菜。

    那店伴含笑過來,偷空向楊過眨下眼睛,歪了歪嘴。

    楊過隻作不見,埋頭大嚼。

    他聽到了小龍女的消息,極是歡暢,吃了一碗又添一碗。

    他身上穿的是小龍女縫制的粗布衣衫,本就簡樸,一日一夜之間急趕,塵土滿身,便和尋常鄉下少年無異。

    那兩個道士一眼也沒瞧他,自行低聲說話。

     楊過故意唏哩呼噜的大聲嚼食,卻全神傾聽兩個道人說話。

     隻聽那濃眉道人道:“皮師弟,你說韓陳兩位今晚準能到麼?”另一個道人嘴巴甚大,喉音嘶啞,粗聲道:“這兩位都是丐幫中鐵铮铮的漢子,與申師叔有過命的交情,申師叔出面相邀,他們決不能不到。

    ”楊過斜眼微睨,向兩人臉上瞥去,并不相識,心想:“重陽宮中牛鼻子成千,我認不得他們,他們卻都認得我這反出全真教的小子,可不能跟他們朝相。

    哼,他們打不過我姑姑,又去約什麼丐幫中的叫化子作幫手。

    ”聽那濃眉道人道:“說不定路遠了,今晚趕不到……”那姓皮的道人道:“哼,姬師兄,事已如此,多擔心也沒用,諒她一個娘們,能有多大能耐……”那姓姬的道人忙道:“喝酒,别說這個。

    ”随即招呼店伴,吩咐安排一間上房,當晚就在店中歇息。

     楊過聽了二人寥寥幾句對話,料想隻消跟住這兩個道人,便能見着姑姑。

    想到此處,心中歡欣無限。

    待二人進房,命店伴在他們隔壁也安排間小房。

     那店伴掌上燈,悄聲在楊過耳畔道:“小爺,你可得留神啊,你姊姊割了那兩個道爺耳朵,他們準要報仇。

    ”楊過悄聲道:“我姊姊脾氣再好不過,怎會割人家耳朵?”那店伴陰陽怪氣的一笑,低聲道:“她對你自然好啦,對旁人可好不了。

    你姊姊正在店裡吃飯……嘿嘿,當真是姊姊?小的可不大相信,就算是姊姊罷,那道爺坐在她旁邊,就隻向她的腿多瞧了幾眼,你姊姊就發火啦,拔劍跟人家動手……”他滔滔不絕,還要說下去,楊過聽得隔壁已滅了燈,忙搖手示意,叫他免開尊口,心中暗暗生氣:“那兩個臭道人定是見到姑姑美貌,不住瞧她,惹得她生氣。

    哼,全真教中又怎有好人?”又想:“姑姑曾到重陽宮中動手,那兩個臭道士自然認得她,那時他們臉上的怪模怪樣還能好看得了?” 他等店伴出去,熄燈上炕,這一晚決意不睡,默默記誦了一遍歐陽鋒所授的兩大神功秘訣。

    但這兩項秘訣本就十分深奧,歐陽鋒說得又颠三倒四,太也雜亂無章,他記得住的最多也不過兩三成而已,這時也不敢細想,生怕想得出了神,對隔房動靜竟然不知。

     這般靜悄悄的守到中夜,突然院子中登登兩聲輕響,有人從牆外躍進。

    接着隔房窗子啊的一聲推開。

    姓姬的道人問道:“是韓陳兩位麼?”院子中一人答道:“正是。

    ”姬道人道:“請進罷!”輕輕打開房門,點亮油燈。

    楊過全神貫注,傾聽四人說話。

     隻聽那姓姬的道人說道:“貧道姬清虛,皮清玄,拜見韓陳兩位英雄。

    ”楊過心道:“全真教以‘處志清靜’四字排行,這兩個牛鼻子是全真教中的第四代弟子,不知是郝大通還是劉處玄那一條老牛的門下。

    ”聽得一個嗓音尖銳的人說道:“我們接到你申師叔的帖子,馬不停蹄的趕來。

    那小賤人當真十分了得麼?”姬清虛道:“說來慚愧,我們師兄弟跟她打過一場,不是她對手。

    ” 那人道:“這女子的武功是什麼路數?”姬清虛道:“申師叔疑心她是古墓派傳人,是以年紀雖小,身手着實了得。

    ”楊過聽到“古墓派”三個字,不自禁輕輕“哼”了一聲。

     隻聽姬清虛又道:“可是申師叔提起古墓派,這小丫頭卻對赤練仙子李莫愁口出輕侮言語,那麼又不是了。

    ”那人道:“既是如此,料來也沒什麼大來頭。

    明兒在那裡相會?對方有多少人?”姬清虛道:“申師叔和那女子約定,明兒正午,在此去西南四十裡的豺狼谷相會,雙方比武決勝。

    對方有多少人,現下還不知道。

    我們既有丐幫英雄韓陳兩位高手壓陣助拳,也不怕他們人多。

    ”另一個聲音蒼老的人道:“好,我哥兒倆明午準到,韓老弟,咱們走罷。

    ” 姬清虛送到門口,壓低了語聲說道:“此處離重陽宮不遠,咱們比武的事,可不能讓宮中馬、劉、丘、王幾位師祖知曉,否則我們會受重責。

    ”那姓韓的哈哈一笑,說道:“你們申師叔的信中早就說了,否則的話,重陽宮高手如雲,何必又來約我們兩個外人作幫手?”那姓陳的道:“你放心,咱們決不洩漏風聲就是。

    别說不能讓馬劉丘王郝孫六位真人得知,你們别的師伯、師叔們知道了恐怕也不大妥當。

    ”兩名道人齊聲稱是。

    楊過心想:“他們聯手來欺我姑姑,卻又怕教裡旁人知道,哼,鬼鬼崇崇,作賊心虛。

    ” 隻聽那四人低聲商量了幾句,韓陳二人越牆而出,姬清虛和皮清玄送出牆去。

     注:所謂“守宮砂”是我國古代民間的傳統信念,據稱以“守宮”(形同壁虎之小動物,有長尾及四足)和以朱砂及其它特種藥材,舂爛成泥,點于處女手臂,則殷紅一點,長時不褪。

    該女子如嫁人成婚,或失卻貞操,此“守宮砂”即隐沒不現。

    古人以此法鑒别處女或非處女。

    古代官府或民間,常以此法判定刑案,或濫施私刑,少女冤枉受刑或竟喪命者為數不少。

    近代醫學已認定此法無醫藥學根據,不複采用。

    亦有人認為真正守宮難得(“守宮”之名即意為守住處女貞操,并非壁虎或蜥蝪),必要藥材之藥方失傳,無法制出真正守宮砂,故不能否定古法之可靠性。

    小說中仍提此法,不過表示當小說中事件發生之時代,此法曾普遍流傳。

    讀者視之為我國南宋時代之民間迷信也,不必信以為真。

    即在我國古代,官府亦常傳召穩婆(有經驗之接生婆),鑒定女子是否處女,亦不以守宮砂為真正鑒别根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