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回 活死人墓

關燈
楊過摔下山坡,滾入樹林長草叢中,便即昏暈,也不知過了多少時候,忽覺身上刺痛,睜開眼來,隻見無數白色蜂子在身周飛舞來去,耳中聽到的盡是嗡嗡之聲,跟着全身奇癢入骨,眼前白茫茫一片,不知是真是幻,又暈了過去。

     又過良久,忽覺口中有一股冰涼清香的甜漿,緩緩灌入咽喉,他昏昏沉沉的吞入肚内,但覺說不出的受用,微微睜眼,猛見到面前兩尺外是一張生滿雞皮疙瘩的醜臉,正瞪眼瞧着自己。

    楊過一驚之下,險些又要暈去。

    那醜臉人伸出左手捏住他下颚,右手拿着一隻杯子,把甜漿灌入他嘴裡。

     楊過覺得身上奇癢劇痛已減,又發覺自己睡在一張床上,知那醜臉人救治了自己,微微一笑,意示相謝。

    那醜臉人也是一笑,喂罷甜漿,将杯子放在桌上。

    楊過見她的笑容更十分醜陋,但奇醜之中卻含仁慈溫柔之意,登時感到一陣溫暖,求道:“婆婆,别讓師父來捉我去。

    ” 那醜臉老婦柔聲問道:“好孩子,你師父是誰?”楊過已好久沒聽到這般溫和關切的聲音,胸間一熱,不禁放聲大哭。

    那老婦左手握住他手,也不出言勸慰,隻臉含微笑,側頭望着他,目光中充滿愛憐之色,右手輕拍他背心;待他哭了一陣,才道:“好些了嗎?”楊過聽那老婦語音慈和,忍不住又哭。

    那老婦拿手帕給他拭淚,安慰道:“乖孩子,别哭,别哭,過一會就不痛啦。

    ”她越勸慰,楊過越哭得傷心。

     忽聽帷幕外一個嬌柔的聲音說道:“孫婆婆,這孩子哭個不停,幹什麼啊?”楊過擡起頭來,隻見一隻白玉般的纖手掀開帷幕,一個少女走了進來。

    那少女披着一襲薄薄的白色布衣,猶似身在煙中霧裡,看來約莫十六七歲年紀,除一頭黑發之外,全身雪白,面容秀美絕俗,隻肌膚間少了血色,顯得蒼白異常。

    楊過臉上一紅,立時收聲止哭,低垂了頭甚感羞愧,但随即用眼角偷看那少女,見她也正望着自己,忙又低下頭來。

     孫婆婆笑道:“我沒法子啦,還是你來勸勸他罷。

    ”那少女走近床邊,看他頭上給玉蜂螯刺的傷勢,又見他滿頭滿臉都給人打得腫脹受傷,伸手摸了摸他額角,瞧他是否發燒。

    楊過的額頭與她掌心一碰到,但覺她手掌寒冷異常,不由得機伶伶打個冷戰。

    那少女道:“沒什麼。

    你已喝了玉蜂漿,半天就好。

    你闖進林子來幹什麼?” 楊過擡起頭來,與她目光相對,隻覺這少女清麗秀雅,莫可逼視,神色間卻冰冷淡漠,當真潔若冰雪,卻也是冷若冰雪,實不知她是喜是怒,是愁是樂,竟不自禁的感到恐怖:“這姑娘是水晶做的,還是個雪人兒?到底是人是鬼,還是菩薩仙女?”雖聽她語音嬌柔婉轉,但語氣中似乎也沒絲毫暖意,一時呆住了竟不敢回答。

     孫婆婆笑道:“這位龍姊姊是這裡的主人,她問你什麼,你都回答好啦!” 這秀美的白衣少女便是活死人墓主人小龍女。

    其時她已過十八歲生辰,隻因長居墓中,不見日光,所修習内功又是克制心意的一路,是以比之尋常同年少女似是小了幾歲。

    孫婆婆是服侍她師父的女仆,自她師父逝世,兩人在墓中相依為命。

    這日聽到玉蜂的聲音,知有人闖進墓地外林,孫婆婆出去查察,見楊過中蜂毒暈倒,将他救回。

    本來依照她們門中規矩,任何外人都不能入墓半步,男子進來更犯大忌。

    但楊過年幼,又見他遍體傷痕,孫婆婆心下不忍,破例相救。

     楊過從石榻上翻身坐起,躍下地來,向孫婆婆和小龍女都磕了個頭,說道:“弟子楊過,拜見婆婆,拜見龍姑姑。

    ” 孫婆婆眉花眼笑,連忙扶起,說道:“啊,你叫楊過,不用多禮。

    ”她在墓中住了幾十年,從不與外人來往,此時見楊過人品俊秀,舉止有禮,心中說不出的喜愛。

    小龍女卻隻點了點頭,在床邊一張石椅上坐了。

    孫婆婆道:“你怎麼會到這裡來?怎生受了傷?那一個歹人将你打成這個樣子的啊?”她口中問着,卻不等他答複,出去拿了好些點心糕餅,不斷讓他吃。

     楊過吃了幾口糕點,于是把自己的身世遭遇從頭至尾說了。

    他口齒伶俐,說來本已娓娓動聽,加之新遭折辱,言語之中更心情激動。

    孫婆婆不住歎息,時時插入一句二句評語,竟語語回護着他,一會兒說黃蓉偏袒女兒,行事不公,不照顧一個外來孤兒;一會兒斥責趙志敬心胸狹隘、欺侮孩子。

    小龍女卻不動聲色,悠悠閑閑的坐着,隻在聽楊過說到李莫愁之時,與孫婆婆對望了數眼。

    孫婆婆聽楊過說罷,伸臂将他摟在懷裡,連說:“我這苦命孩子。

    ” 小龍女緩緩站起,道:“他的傷不礙事,婆婆,你送他出去罷!” 孫婆婆和楊過都是一怔。

    楊過大聲嚷道:“我不回去,我死也不回去。

    ”孫婆婆道:“姑娘,這孩子回到重陽宮中,他師父定要難為他。

    ”小龍女道:“你送他回去,跟他師父說說,教他别難為孩子。

    ”孫婆婆道:“唉,旁人教門中的事,咱們也管不着。

    ”小龍女道:“你送一瓶玉蜂蜜漿去,再跟他說,那老道不能不依。

    ”她說話斯文,但語氣中自有股威嚴,教人難以違抗。

    孫婆婆歎了口氣,知她自來執拗,多說也是無用,望着楊過,目光中甚有憐惜之意。

     楊過霍地站起,向二人作了一揖,道:“多謝婆婆和姑姑醫傷,我走啦!”孫婆婆道:“你到那裡去?”楊過呆了片刻,道:“天下這麼大,那裡都好去。

    ”但他心中實不知該到何處才是,臉上不自禁露出凄然之色。

     孫婆婆道:“孩子,非是我們姑娘不肯留你過宿,實因此處向有嚴規,不容外人入來,你别難過。

    ”楊過昂然道:“婆婆說那裡話來?多謝婆婆和姑姑,咱們後會有期了,楊過永不忘兩位的好意照顧。

    ”他滿口學的是大人口吻,但聲音稚嫩,孫婆婆聽來既覺可笑又覺可憐,見他眼中淚珠瑩然,卻強忍着不讓淚水掉将下來,對小龍女道:“姑娘,這深更半夜的,就讓他明兒一早再去罷。

    ”小龍女微微搖頭,道:“婆婆,你難道忘了師父說的規矩?”孫婆婆歎了口氣,站起身來,低聲向楊過道:“來,孩子,我給你一件物事玩兒。

    ”楊過伸手背在眼上一抹,低頭向門外奔了出去,叫道:“我不要。

    我死也不回臭道士那裡去。

    ” 孫婆婆搖了搖頭,道:“你不認得路,我帶你出去。

    ”上前攜了他手。

    一出室門,楊過眼前便漆黑一團,由孫婆婆拉着手行走,隻覺轉了一個彎又是一個彎,不知孫婆婆在黑暗之中如何認得這曲曲折折的路徑。

     原來這活死人墓雖号稱墳墓,其實是一座極為寬敞宏大的地下倉庫。

    當年王重陽起事抗金之前,動用數千人力,曆時數年方始建成,在其中暗藏器甲糧草,作為山陝一帶的根本,外形築成墳墓之狀,以瞞過金人耳目;又恐金兵終于來攻,墓中更布下無數巧妙機關,以抗外敵。

    義兵失敗後,他便在此隐居。

    是以墓内房舍衆多,通道繁複,外人入内,即令四處燈燭輝煌,亦易迷路,更不用說沒絲毫星火之光了。

     兩人出了墓門,走到林中,忽聽得外面有人朗聲叫道:“全真門下弟子甄志丙,奉師命拜見龍姑娘。

    ”聲音遠隔,顯是從禁地之外傳來。

    甄志丙是丘處機的二弟子,武功了得,為人頗有才幹,在全真教中甚受重視。

     孫婆婆道:“外面有人找你來啦,且别出去。

    ”楊過又驚又怒,身子劇顫,說道:“婆婆,你不用管我。

    一身作事一身當,我既失手打死了人,讓他們殺我抵命便了。

    ”說着大踏步走出。

    孫婆婆道:“我陪你去。

    ” 孫婆婆牽着楊過之手,穿過叢林,來到林前空地。

    月光下隻見六七名道人一排站着,另有四名火工道人,擡着身受重傷的趙志敬與鹿清笃。

    群道見到楊過,輕聲低語,不約而同的走上了幾步。

    楊過掙脫孫婆婆的手,走上前去,大聲道:“我在這裡,要殺要剮,全憑你們就是。

    不必去煩擾人家!” 群道人不料他小小一個孩兒竟這般性子剛硬,都出乎意料之外。

    一個道人搶将上來,伸手抓住楊過後領拖了過去。

    楊過冷笑道:“我又不逃,你急什麼?”那道人是趙志敬的大弟子,見師父為楊過而身受玉蜂之螯,痛得死去活來,也不知性命是否能保。

    他向來對師父十分尊敬,心想做徒弟的居然會對師父如此忤逆,無法無天之至,聽楊過出言沖撞,順手在他頭上就是一拳。

     孫婆婆本欲與群道好言相說,見楊過給人強行拖去,已大為不忍,突然見他遭到毆打,心頭怒火那裡還按捺得下?立時大踏步上前,衣袖一抖,拂在那道人手上。

    那人隻覺手腕上熱辣辣的一陣劇痛,不由得松手,待要喝問,孫婆婆已将楊過抱起,轉身而行。

     莫看她隻是個龍鐘衰弱的老婦,但這下出手奪人卻迅捷已極,群道隻一呆間,她已帶了楊過走出丈許之外。

    三名道人怒喝:“放下人來!”同時搶上。

    孫婆婆停步回頭,冷笑道:“你們要怎地?” 甄志丙知活死人墓中人士與師門淵源極深,不敢輕易得罪,先行喝止各人:“大家散開,不得在前輩面前無禮。

    ”這才上前躬身行禮,道:“弟子甄志丙拜見前輩。

    ”孫婆婆道:“幹什麼?”甄志丙道:“這孩子是我全真教的弟子,請前輩賜還。

    ”孫婆婆雙眉一豎,厲聲道:“你們當我之面,已将他這般毒打,待得拉回道觀之中,更不知要如何折磨他。

    要我放回,萬萬不能!”甄志丙忍氣道:“這孩子頑劣無比,欺師滅祖,大壞門規。

    武林中人講究敬重師長,敝教責罰于他,想來也是該的。

    ”孫婆婆怒道:“什麼欺師滅祖,全是一面之詞。

    ”指着躺在擔架中的鹿清笃道:“孩子跟這胖道士比武,是你們全真教自己定下的規矩。

    他本來不肯比,給你們硬逼着下場。

    既然動手,自然有輸有赢,這胖道人自己不中用,又怪得誰了?”她相貌本來醜陋,這時心中動怒,紫脹了臉皮,更加怕人。

     說話之間,陸陸續續又來了十多名道士,都站在甄志丙身後,竊竊私議,不知這大聲呼喝的醜老婆子是誰。

     甄志丙心想,打傷鹿清笃之事原也怪不得楊過,但在外人面前可不能自堕威風,說道:“此事是非曲直,我們自當禀明掌教師祖,由他老人家秉公發落。

    請前輩将孩子交下罷。

    ”孫婆婆冷笑道:“你們的掌教又秉什麼公了?全真教自王重陽以下,從來就沒一個好人。

    如此,咱們住得這般近,幹麼始終不相往來?”甄志丙心想:“這是你們不跟我們往來,又怎怪得了全真教?你話中連我們創教真人也罵了,太也無禮。

    ”但不願由此而啟口舌之争,緻傷兩家和氣,隻說:“請前輩成全,敝教若有得罪之處,當奉掌教吩咐,登門謝罪。

    ” 楊過攬着孫婆婆的頭頸,在她耳邊低聲道:“婆婆你别上他當。

    ” 孫婆婆十八年來将小龍女撫養長大,内心深處常盼能再撫養一個男孩,見楊過跟自己親熱,極是高興,心意已決:“說什麼也不能讓他們将孩子搶去。

    ”高聲叫道:“你定要帶孩子去,到底要怎生折磨他?”甄志丙一怔,說道:“弟子與這孩子的亡父有同門之誼,決不能難為亡友孤兒,老前輩大可放心。

    ”孫婆婆搖了搖頭,說道:“老婆子素來不聽外人啰唆,少陪啦。

    ”說着拔步走向樹林。

     趙志敬躺在擔架上,玉蜂螯傷處麻癢難當,心中卻極明白,聽的甄志丙與孫婆婆鬥口良久不決,愈聽愈怒,突然挺身從擔架中躍出,縱到孫婆婆跟前,喝道:“這是我的弟子,愛打愛罵,全憑于我。

    不許師父管弟子,武林中可有這等規矩?” 孫婆婆見他面頰腫得猶似豬頭一般,聽了他說話,知是楊過的師父,一時之間倒無言語相答,隻得強詞奪理:“我偏不許你管教,那便怎麼?”趙志敬喝道:“這孩子是你什麼人?你憑什麼來橫加插手?”孫婆婆一怔,大聲道:“他早不是你全真教的門人啦。

    這孩子已改拜我家小龍女姑娘為師,他好與不好,天下隻小龍女姑娘一人管得。

    你們乘早别來多管閑事。

    ” 此言出口,群道登時大嘩。

    武林中向來規矩,如未得本師允可,決不能另拜别人為師,縱然另遇的明師本領較本師高出十倍,亦不能見異思遷,任意飛往高枝,否則即屬重大叛逆,為武林同道所不齒。

    昔年郭靖拜江南七怪為師後,再跟洪七公學藝,始終不稱“師父”,直至後來柯鎮惡等正式允可,方與洪七公定師徒名份。

    此時孫婆婆讓趙志敬搶白得無言可對,她又從不與武林人士交往,那知這些規矩,信口開河,卻不知犯了大忌。

    全真諸道本來多數憐惜楊過,頗覺趙志敬處事不合,但聽楊過膽敢公然反出師門,那是全真教創教以來從所未有之事,無不大為惱怒。

     趙志敬傷處忽爾劇痛,忽爾奇癢,本已難以忍耐,隻覺不如一死了之,反而爽快,咬牙問楊過道:“楊過,此事當真?” 楊過原本不知天高地厚,見孫婆婆為了護着自己與趙志敬争吵,她就算說自己犯下了千件萬件十惡不赦之事,也都一口應承,何況隻不過改投師門,那正是他心中意願,又别說是拜小龍女為師,便說他拜一隻臭豬、一隻瘋狗為師,他也毫不遲疑的認了,大聲叫道:“臭道士,賊頭狗腦的山羊胡子牛鼻子,既不教我半點武功,又這般打我,怎麼還配做我師父?不錯,我已拜了孫婆婆為師,又拜了龍姑姑為師啦。

    ” 趙志敬氣得胸口幾欲炸裂,飛身而起,雙手往他肩頭抓去。

    孫婆婆罵道:“你作死麼?”右臂格出,碰向趙志敬手腕。

    趙志敬是全真教第三代弟子中的高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