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回 絕情幽谷

關燈
目光茫然,猶似身在夢中。

     楊過從廳上急躍而出,拉住她手,叫道:“姑姑,你也來啦,我找得你好苦!”接着“哎唷”一聲,卻是手指上為情花小刺刺傷處蓦地裡劇痛難當,跟着撲倒在地。

     那白衣女郎“啊”的一聲大叫,身子顫抖,坐倒在地,合了雙眼,似乎暈倒。

    楊過叫道:“姑姑,你……你怎麼啦?”将她摟在懷裡。

    過了半晌,那女郎緩緩睜眼,站起身來,冷冷的道:“閣下是誰?你叫我什麼?” 楊過大吃一驚,向她凝目瞧去,卻不是小龍女是誰?忙道:“姑姑,我是過兒啊,怎……怎地你不認得我了麼?你身子好麼?什麼地方不舒服?” 那女郎再向他望了一眼,冷冷的道:“我與閣下素不相識。

    ”說着走進大廳,到公孫谷主身旁坐下。

    楊過奇怪之極,迷迷惘惘的回進廳來,左手扶住椅背。

     公孫谷主一直臉色漠然,此時不自禁的滿臉喜色,舉手向國師等人道:“她便是兄弟的新婚夫人,已擇定今日午後行禮成親。

    ”說着眼角向楊過淡淡一掃,似怪他适才行事莽撞,認錯了人,以緻令他新夫人受驚。

     楊過這一驚更加非同小可,大聲道:“姑姑,難道你……你不是小龍女麼?難道你不是我師父麼?”那女郎緩緩搖頭,說道:“不是!什麼小龍女?” 楊過雙手捏拳,指甲深陷掌心,腦中亂成一團:“姑姑惱了我,不肯認我?隻因咱們身處險地,她故弄玄虛?還是她像我義父一樣,什麼事都忘記了?可是義父仍然認得我啊。

    莫非世間真有與她一模一樣之人?”隻說:“姑姑,你……你……我……我是過兒啊!” 公孫谷主見他失态,微微皺眉,低聲向那女郎道:“柳妹,今日奇奇怪怪的人真多。

    ”那女郎也不睬他,慢慢斟了杯清水,慢慢喝了,眼光從金輪國師起逐一掃過,卻避開了楊過,沒再看他。

    衆人見她衣袖輕顫,杯中清水潑了出來濺上她衣衫,她卻全然不覺。

     楊過心下慌亂,仿徨無計,轉頭問國師道:“我師父和你比過武的,你自然記得。

    你說我……我認錯了人麼?” 當這女郎進廳之時,國師早已認明她是小龍女,然見她對楊過毫不理睬,心想定是這對少年男女在鬧别扭,微微一笑,說道:“我也不大記得了。

    ”小龍女與楊過聯手使玉女素心劍法,令他遭受生平從所未有之大敗,他想倘若這對男女龃龉反目,不能聯手,便可分别予以剪除,于自己實大有好處,何必助他們和好? 楊過又是一愕,随即會意,心下大怒:“你這和尚可太也歹毒。

    當你在山頂養傷之際,我出力助你,此時你卻來害我。

    ”恨不得立時便殺了他。

     金輪國師見他失神落魄,眼中卻露出恨恨之意,尋思:“他對我已懷恨在心,留着這小子總是後患。

    今日他方寸大亂,實是除他的良機。

    ”拱手向公孫谷主笑道:“今日欣逢谷主大喜,自當觀禮道賀,隻老衲和這幾位朋友未攜賀禮,未免有愧。

    ” 公孫谷主聽他說肯留下參與婚禮,心中大喜,對那女郎道:“這幾位都是武林高人,隻須請到一位,已是莫大榮幸,何況請到了……請到了……”他本想說“六位”,但覺楊過少年輕浮,适才見他與周伯通動手,姿式雖然美觀,功力卻屬平平,料想武學修為華而不實,不能将他列于“武林高人”之數,但若将他除外而隻說“五位”,未免又過于着迹,微一躊躇,接口道:“……請到了這衆位英雄。

    ”就沒接下文。

    國師暗想:“這谷主氣派俨然,瞧他布漁網擒拿老頑童的陣勢,武功智謀都甚了得,可是器量卻小。

    楊過與小龍女說了這幾句話,他就耿耿于懷。

    ” 公孫谷主道:“柳妹,這位是金輪國師……”一個個說下去,最後說了楊過姓名。

    那女郎聽到各人名号時隻微微點頭,臉上木然,似對一切全不萦懷,對楊過卻連頭也不點,眼向廳外。

     楊過滿臉脹得通紅,心中已如翻江倒海一般,公孫谷主說什麼話,他半句也沒聽見。

    尹克西等本不知他淵源,隻道他認錯了人,以緻慚愧。

     公孫綠萼站在父親背後,楊過這一切言語舉止沒半點漏過她的耳目,盡自思量:“晨間他手指給情花刺傷,即遭相思之痛,瞧他此時情狀,難道我這新媽媽便是他意中人麼?天下事怎能有如此巧法?莫非他與這些人到我谷中,其實是為我新媽媽而來?”側頭打量那“新媽媽”時,見她臉上竟無喜悅之意,亦無嬌羞之色,實不似将作新嫁娘的模樣,心下更是犯疑。

     楊過胸口悶塞,如欲窒息,随即轉念:“姑姑既然執意不肯認我,料來她另有圖謀,我當别尋途徑試探真相。

    ”站起身來,向谷主一揖,朗聲說道:“小子有位尊親,跟……跟這位姑娘容貌極是相像,适才不察,竟緻誤認,還請勿罪。

    ” 公孫谷主聽到他這幾句雍容有禮之言,立時改顔相向,還了一揖,說道:“認錯了人,也是常情,何怪之有?隻是……”頓了一頓,笑道:“天下竟然另有一個如她這等容顔之人,那不僅巧合,也奇怪之極了。

    ”言下之意,自是說普天之下那裡還能再有一個這般美貌的女子。

     楊過道:“是啊,小子也挺奇怪。

    小子冒昧,請問這位姑娘高姓?”公孫谷主微微一笑,道:“她姓柳。

    尊親可也姓柳?”楊過道:“那倒不是。

    ”心下琢磨:“姑姑幹麼要改姓柳?”心念一動:“啊,為的是我姓楊。

    ”念頭這麼一轉,手指上又劇痛起來。

     公孫綠萼見他痛楚神情,甚有憐意,眼光始終不離他臉龐。

     公孫谷主向楊過凝視片刻,又向那白衣女郎望了一眼,見她低頭垂眉,一聲不響,心中起疑:“剛才她聽到這小子呼喚,我隐隐聽到她似乎說‘過兒,過兒,你在那兒?是你在叫我麼?’莫非她真是這小子的姑姑?何以卻不認他?”待要出言相詢,但想眼下外人衆多,此事待婚禮之後慢慢再問不遲,話到口邊,卻又縮回。

     楊過又道:“這位柳姑娘自非在谷中世居的了,不知谷主如何與她結識?” 古時女子本來決不輕易與外人相見,成親吉日更加不會見客,但金輪國師等或為蒙古僧人,或是西域胡人、江湖異流,絕不拘泥俗禮,見那白衣女郎出來,也不以為奇,但覺她于良辰吉日兀自全身缟素,未免太也不倫不類;聽得楊過詢問谷主與她結識的經過,涉及旁人私情,均覺不免過份。

     公孫谷主卻也正想獲知他未婚夫人的來曆,心道:“這小子真的認識柳妹也未可知。

    ”說道:“楊兄弟所料不差。

    半月之前,我到山邊采藥,遇到她卧在山腳之下,身受重傷,氣息奄奄。

    我一加探視,知她因練内功走火,于是救到谷中,用家傳靈藥助她調養。

    說到相識的因緣,實出偶然。

    ” 國師插口道:“這正所謂千裡姻緣一線牽。

    想必柳姑娘由是感恩圖報,委身以事了。

    那真是郎才女貌,佳偶天成啊。

    ”他這番話似是奉承谷主,用意卻在刺傷楊過。

     楊過一聽此言,臉色大變,全身發顫,胸口劇痛,突然一大口鮮血噴在地下。

     那白衣女郎見此情狀,顫聲道:“你……你……”急忙站起,伸手欲去扶楊過手臂,終于強自忍住,全身顫抖,也是一口鮮血吐在胸口,白衣上赤血殷然。

     這柳姑娘正是小龍女的化名。

    她那晚在客店中聽了黃蓉一席話後,左思右想,長夜盤算,終于硬起心腸,悄然離去。

    心想若回古墓,他必來尋找,于是獨自踽踽涼涼的在曠野窮谷之中漫遊,一日獨坐用功,猛地裡情思如潮,難以克制,内息突然沖突經脈,就此走火,引得舊傷複發,若非公孫谷主路過救起,已然命喪荒山。

     公孫谷主失偶已久,見小龍女秀麗嬌美,實為生平難以想象,不由得在救人的心意上又加上了十倍殷勤。

    其時小龍女心灰意懶,又想此後獨居,定然管不住自己,終不免重蹈覆轍,又會再去尋覓楊過,遺害于他,見公孫谷主情意纏綿、吐露求婚之意,當即忍心答允,心想此後既為人婦,與楊過這番情緣自是一刀兩斷,兼之這幽谷外人罕至,料得此生與他萬難相見。

    豈知老頑童突然出來搗亂,竟将他引來谷中。

     小龍女此刻陡然與楊過相逢,當真柔腸百轉,難以自已,心想:“我既已答允嫁與旁人,還是裝作不識得他,任他大怒而去,終身恨我。

    以他這般才貌,何愁無淑女佳人相配?如此我雖傷心一世,他卻可平平安安、快快樂樂的過日子了。

    ”因此眼見楊過情急難過,她總強忍傷痛,漠然不理,但心中凄側,越來越難忍,蓦地裡見他嘔血,又憐惜,又傷心,不由得熱血逆湧,噴将出來。

     她臉色慘白,搖搖晃晃的待要走入内堂,公孫谷主忙道:“快坐着别動,莫震動了經脈。

    ”轉過頭來,向楊過道:“你出去罷,以後可永遠别來了。

    ” 楊過熱淚盈眶,向小龍女道:“姑姑,倘若我有不是,你盡可打我罵我,便一劍将我殺了,我也甘心。

    可是你怎能不認我啊?”小龍女低頭不語,輕輕咳嗽。

     當日小龍女聽了黃蓉一番勸解後,尋思:若與楊過結為夫妻,自己當然歡喜逾恒,楊過卻不免受到天下英雄譏嘲,連他最敬愛的郭靖夫婦也要打死他,他自然不會快樂;倘若二人永居古墓,決不出世,以楊過活潑愛動、喜歡熱鬧的性情,到後來必定郁郁寡歡那也是隻有自己快樂,而令得楊過不快樂。

    她心中摯愛楊過,為了這個郎君,即使要自己身受千刀萬劍之痛,也甘之如饴,不論與他一起入世避世,自己都終身歡樂,楊過卻要為了自己而強忍痛苦。

    她一生之中,雖未與師父、孫婆婆談論過情愛的真谛,但既對楊過愛到極處,自覺得應當令愛郎喜樂,而由自己來心痛吃苦。

    “該當誰得喜樂,誰來心痛?”這一件事,凡真正愛憐對方的深情之人,自易抉擇。

    她既想通了此節,在客房中淚灑滿房,此意已決,自後再難回頭了。

    楊過隻道是小龍女惱了自己,以緻不認,其實小龍女所以不認他,全是出于一片深愛他之心,隻盼他今後一生喜樂,所有心痛如刀割的滋味,全由自己一人來嘗。

    若二人易身而處,楊過愛她之情既不弱于小龍女,所作決定,也當是“讓對方喜樂,由自己心痛”。

     公孫谷主見他激得意中人吐血,早已惱怒異常,總算他涵養功夫甚好,卻不發作,低沉着嗓子道:“你再不出去,可莫怪我手下無情。

    ” 楊過雙目凝視着小龍女,那去理睬這谷主,哀求道:“姑姑,我答允一生一世在古墓中陪你,決不後悔,咱們一齊走罷。

    ” 小龍女擡起頭來,眼光與他相接,見他臉上深情無限,愁苦萬種,不由得心中搖動,心道:“我這就随着他!”但立即想到:“我與他分手,又非出于一時意氣。

    好好惡惡,前後已思慮周詳。

    眼下若無一時之忍,不免日後贻他終身之患。

    ”将頭轉過,長歎一聲,說道:“我不認得你。

    你說些什麼,我全不明白。

    我一切全是為你好,你好好去罷!”這幾句話說得有氣無力,可是言語中充滿着柔情密意,除了麻光佐是個渾人、全無知覺之外,廳上人人皆知她對楊過實懷深情,這幾句話乃違心之言。

     公孫谷主不由得醋意大興,心想:“你雖允我婚事,卻從未對我說過半句如此深情的言語。

    ”側目瞪了楊過一眼,但見他眉目清秀,英氣勃勃,與小龍女确是一對少年璧人,尋思:“瞧來他二人定是一對情侶。

    隻因有事失和,柳妹才憤而允我婚事,實則對這小子全未忘情。

    ‘姑姑’、‘師父’什麼的,定是他二人平素調情時的稱謂。

    ”想到此處,目光中更露憤色。

     樊一翁對師父最是忠心,見他一直孤寂寡歡,常盼能有什麼法子為他解悶才好,日前見師父救回一個美貌少女,而這少女又允下嫁,他心中的歡喜幾乎不遜乃師,突見楊過出來打擾,引得新師母嘔血,師父已憤怒異常,便挺身而出,厲聲喝道:“姓楊的小子,你識趣就快走!我們谷主不喜你這等無禮賓客。

    ” 楊過聽而不聞,對小龍女柔聲又道:“姑姑,你真的忘了過兒麼?”樊一翁大怒,伸手往他背心抓去,想抓着他身子甩出廳去。

    楊過全心全意與小龍女說話,一切全置之度外,直至樊一翁手指碰到背心,這才驚覺,急忙回縮,對方五指抓空,隻聽嗤的一響,背上衣服給抓出了個大洞。

     楊過一再哀求,見小龍女始終不理,越來越急,若在古墓之中或無人處,自可慢慢求懇,偏生大廳上有這麼多外人,而樊一翁又來喝罵動手,滿腔委屈,登時盡數要發作在他身上,回頭喝道:“我自與我姑姑說話,又幹你這矮子什麼事了?”樊一翁大聲喝道:“谷主叫你出去,永遠不許再來,你不聽吩咐,莫怪我手下無情。

    ” 楊過怒道:“我偏不出去,我姑姑不走,我就在這裡耽一輩子。

    就是我死了,屍骨化成灰,也永遠跟着她。

    ”這幾句話自是說給小龍女聽的。

     公孫谷主偷瞧小龍女的臉色,隻見她目中淚珠滾來滾去,終于忍耐不住,一滴滴的濺在胸口鮮血之上。

    他又含酸,又擔憂,向樊一翁使個眼色,右手作個殺人手勢,叫他猛下殺手,斃了楊過,索性斷絕小龍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