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回 殺父深仇

關燈
落。

    這四人手法熟練無比,又古怪萬分,饒是周伯通武功出神入化,給那漁網一罩住,登時手足無措,隻聽得他大呼小叫、喚爹喊娘,卻給四人提着漁網東繞西轉,綁了個結結實實。

    一個男子将他負在肩頭,餘下三人持劍在旁相護,向東飛奔而去。

     楊過本有暗害周伯通之意,用意隻在利于報仇,但這惡念在心頭一閃即過,他與老頑童無怨無仇,又覺他天真爛漫,便想和他結交為友,見周伯通遭擒,心道:“我非救他不可。

    ”提氣追去,叫道:“喂,喂!你們捉他到那裡去?快放了他。

    ” 忽必烈低聲囑咐:“國師,這位周先生是個人才,最好能收羅過來,别讓他去助守襄陽,以增對方力量。

    ”國師應道:“是,小僧跟去瞧瞧,相機行事。

    ”尼摩星等也願同行,當即快步随後追去。

     奔行數裡,與楊過會齊,來到一條溪邊,望見那四人扛着周伯通上船,兩人扳槳,溯溪上行。

    楊過大叫:“這老先生是我朋友,你們快放開他!”衆人沿岸追趕,追了裡許,見溪中有艘小舟,當即入舟。

    麻光佐力大,扳槳而劃,頃刻間追近數丈。

    但溪流曲折,轉了幾個彎,忽然不見了前舟影蹤。

     尼摩星從舟中躍起,登上山崖,霎時間猶如猿猴般爬上十餘丈,四下眺望,見綠衫人所乘小舟已劃入西首一條極窄的溪水之中。

    溪水入口處有一大叢樹木遮住,若非登高俯視,真不知這深谷之中居然别有洞天。

    他躍回舟中,指明了方向,衆人忙倒轉船頭,劃向來路,從那樹叢中劃了進去。

    溪洞山石離水面不過三尺,衆人須得橫卧艙中,小舟始能劃入。

    劃了一陣,但見兩邊山峰壁立,擡頭望天,隻餘一線。

    山青水碧,景色極盡清幽,四下裡寂無聲息,隐隐透着兇險。

    又劃出三四裡,溪心忽有九塊大石迎面聳立,猶如屏風一般,擋住了來船去路。

    大石之間稍有縫隙,可容溪水流過。

     麻光佐首先叫起來:“糟啦,糟啦,這船沒法劃了。

    ”潇湘子陰恻恻的道:“你一身牛力,将船提了過去罷。

    ”麻光佐怒道:“我可沒這般大力,除非你僵屍來使妖法。

    ” 金輪國師當二人争吵之先,早自尋思:“那小舟如何過得這九個石屏風?”聽了二人之言,說道:“憑一人之力,任誰都拔不起這船,咱們六人合力,那就成了。

    楊兄弟、尹兄和我三人一面,尼兄、潇湘兄、馬兄三人一面,六人合力齊施如何?” 衆人同聲叫好,依着他的分派,六人分站兩旁,各自在山石上尋到了堅穩立足之處,好在那溪極是狹窄,六人站立兩旁,伸出手來足夠握到船邊。

    國師叫一聲:“起!”六人同時用力。

    六人中隻楊過與尹克西力氣較小,其餘四人都力兼數人,麻光佐尤具神力,隻聽得波的一聲,小舟離開水面,已越過了那九塊大石組成的石屏。

     衆人躍回船頭,一齊撫掌大笑。

    這六人本來勾心鬥角,相互間頗存敵意,經此一番齊心合力,自然而然的親密了幾分。

     潇湘子道:“我們六人的功夫雖不怎麼樣,在武林中總也挨得上是一流好手,六人合力擡一艘小船,原也算不了難事,可是……”尼摩星搶着道:“四個綠衫子的男的女的,武功胡裡胡塗的,怎麼小船擡得過大石的?”六人中倒有五人早在暗暗詫異,隻有麻光佐卻在思索他說“武功胡裡胡塗的”是什麼意思。

    尼摩星道:“他們的船小的,人的……人的……四個人……也少的。

    四個人能夠這麼……這麼幹的,力氣也就……就好的。

    ”尹克西道:“那三個男子也還罷了,另一個嬌滴滴的十七八歲大姑娘,決計沒此本事,這大石中料來另有機關,咱們一時猜想不透罷了。

    ” 國師微微一笑,說道:“人不可以貌相,如我們這位楊兄弟,他小小年紀,卻是身負絕頂武功,若非我們親眼得見,誰又信來?”楊過謙道:“小弟末學後進,有何足道?但那四個綠衫人居然能将周伯通綁縛而去,自是有過人之處。

    ”他口中謙遜,但說話之間已與潇湘子等一流名家稱兄道弟。

    衆人親見他以一指之力接了周伯通的飛盤,均已不輕視于他,聽他這番話說得有理,都紛紛猜測起來。

     這六人中楊過年幼,國師久在蒙古,麻光佐、尼摩星二人向在西域,潇湘子荒山獨修,素不與外人交往,隻尹克西于中原武林的門派、人物、武功,所知甚是廣博,但對這四個綠衣男女的來曆卻也想不起半點端倪。

    說話之間,已劃到小溪盡頭,六人棄舟登陸,沿小徑向深谷中行去。

     山徑隻有一條,倒不會行錯,但山徑越行越高,也越崎岖,天色漸黑,仍不見那四個綠衫人影蹤。

    正感焦躁,忽見遠處有幾堆火光,衆人大喜,均想:“這荒山窮谷之中,有火光自有人家,除了那幾個綠衣人之外,常人也決不會住在如此險峻之地。

    ”發足向前奔去,心知身入險地,各自戒備。

    各人過去都曾獨闖江湖,多曆兇險,此時六大高手并肩入山,天下有誰擋得?是以雖存戒心,卻無懼意。

     行不多時,到了山峰頂上一處平曠之地,隻見一個極大的火堆熊熊而燃,再走近數十丈,火光下已看得明白,火堆之後有座石屋。

     尼摩星大聲叫道:“喂,喂,有客人來的!你們快出來的。

    ”石屋門緩緩打開,出來四人,三男一女,正是日間擒拿周伯通的綠衫人。

    四人躬身行禮,右首一人道:“貴客遠來,未克相迎,實感歉仄。

    ”國師道:“好說,好說。

    ”那人道:“列位請進。

    ” 金輪國師等六人進石屋,隻見屋内空蕩蕩地,除幾張桌椅外一無陳設。

    四個綠衫男女跟着入内,坐在主位。

    當先一人道:“不敢請問六位高姓大名。

    ”尹克西最擅言詞,笑吟吟的将五人身分說了,最後說道:“在下名叫尹克西,是個波斯胡人,我的本事除了吃飯,就是識得些珠玉寶物,可不像這幾位那樣個個身負絕藝。

    ” 那綠衫人道:“敝處荒僻得緊,從無外人到訪,今日貴客降臨,幸何如之。

    卻不知六位有何貴幹?”尹克西笑道:“我們見四位将那老頑童周伯通捉拿來此,好奇心起,是以過來瞧瞧。

    貴處景色幽雅,令人大開眼界,委實不虛此行。

    ” 第一個綠衫人道:“那搗亂的老頭兒姓周麼?也不枉了他叫做老頑童。

    ”說着恨恨不已。

    第二個綠衫人道:“各位和他是一路的麼?”國師接口道:“我們和他也是今日初會,說不上有甚交情。

    ”楊過道:“他是我朋友,請你們放了他。

    ” 第一個綠衫人道:“那老頑童闖進谷來,蠻不講理的大肆搗亂。

    ”國師問道:“他搗亂了什麼?當真是如各位所說,又是撕壞書本,又放火燒屋?”那綠衫人氣忿忿的道:“可不是嗎?晚輩奉師父之命,看守丹爐,那老頭兒忽地闖進丹房,跟我胡說八道個沒完沒了,說要講故事,又要我跟他打賭翻筋鬥,瘋不像瘋,颠不像颠。

    那丹爐正燒到緊急的當口,我沒法理會,隻好當作沒聽見,那知他突然飛腿将一爐丹藥踢翻了。

    這爐丹藥的藥材十分難得,再要采全,可不知要到何年何月了。

    ”說着怒氣不息。

     楊過笑道:“他還怪你不理他,說你的不對,是不是?”那綠衫少女道:“一點兒也不錯。

    我在芝房中聽得丹房大鬧,知道出了岔兒,剛想過去察看,這怪老頭兒已閃身進來,就将一株四百多年的靈芝折了兩段。

    ”楊過見那少女約莫十七八歲年紀,膚色嬌嫩,晶瑩雪白,眼神清澈,嘴邊有粒小小黑痣,容貌甚美,便道:“那老頑童當真胡鬧得緊,一株靈芝長到四百多年,自是十分珍異了。

    ”那少女歎道:“我爹爹原定在新婚之日和我繼母分服,那知卻給老頑童毀了,我爹爹大發雷霆,那也不在話下。

    那老頑童折斷了靈芝,放入懷内,說什麼也不肯還我,隻哈哈大笑。

    我又沒得罪他,不知為什麼這般無緣無故的來跟我為難。

    ”說着眼眶兒紅紅的,甚感委屈。

    楊過心道:“老頑童毫沒來由的欺侮這位姑娘,那可不該。

    ”安慰道:“待會我幫姑娘向他讨還。

    ” 尹克西道:“請問令尊名号。

    我們無意闖入,連主人的姓名也不知,委實禮數有虧。

    ”那少女遲疑未答。

    第一個綠衫人道:“未得谷主允可,不便奉告,須請貴客原諒。

    ” 楊過尋思:“這些人隐居荒谷,行迹如此詭秘,原不肯向外人洩露身分。

    ”問道:“那老頑童搶了靈芝去,後來又怎樣了?” 第三個綠衣人道:“這姓周的在丹房、芝房中胡鬧得還嫌不夠,又沖進書房來,搶到一本書便看。

    在下職責所在,不得不出手攔阻。

    他卻說:‘這些騙小孩子的玩意兒,有什麼大不了!’一口氣撕毀了三本道書。

    這時二師兄、三師兄和師妹一齊趕到了。

    我們四人合力,仍攔他不住。

    ”國師微微一笑,說道:“這老頑童性子希奇古怪,武功可着實了得,原不易攔他得住。

    ” 第二個綠衫人道:“他鬧了丹房、芝房、書房,還不放過劍房。

    他踏進室門,就大發脾氣,說劍房内兵刃……兵刃太多,東挂西擺,險些兒刺傷了他,當即放了一把火,将劍房壁上的書畫盡數燒毀。

    我們忙着救火,終于給他乘虛逃脫。

    我們一想這事可不得了,于是追出谷去,将他擒回,交由谷主發落。

    ” 楊過道:“不知谷主如何處置,但盼别傷他性命才好。

    ”第三個綠衫人道:“家師新婚在即,不會輕易殺人。

    但若這老兒仍然胡言亂道,盡說些不中聽的言語來得罪家師,那是他自讨苦吃,可怨不得人。

    ” 尹克西笑道:“那老頑童不知為何故意來跟尊師為難?我瞧他雖然頑皮,脾氣卻似乎不壞。

    ”綠衫少女道:“他說我爹爹年紀這麼大啦,還娶……”那師兄突然接口道:“這老頑童說話傻裡傻氣,當得什麼準?各位遠道而來,定然餓了,待晚輩奉飯。

    ”麻光佐大叫:“妙極,妙極!”登時容光煥發。

     四個綠衫人入廚端飯取菜,一會兒開出席來,四大盆菜,青的是青菜,白的是豆腐蘿蔔,黃的是豆芽,黑的是冬菇,竟沒一樣葷腥。

     麻光佐生下來三個月,從此吃飯便無肉不歡,面前這四大盆素菜連油星也不見半點,不禁大失所望。

    第一個綠衫人道:“我們谷中摒絕葷腥,須請貴客原諒。

    請用飯罷。

    ”說着拿出一個大瓷瓶,在各人面前碗中倒滿了清澈澄淨的一碗白水。

    麻光佐心想:“既沒肉吃,多喝幾碗酒也是好的。

    ”舉碗骨都骨都喝了兩口,隻覺淡而無味,卻是清水,大嚷起來:“主人家忒煞小氣,連酒也沒一碗。

    ” 第一個綠衫人道:“谷中不許動用酒漿,這是數百年來的祖訓,須請貴客原諒。

    ”那綠衫女郎道:“我們也隻在書本子上曾見到‘美酒’兩字,到底美酒是怎麼的樣兒,可從來沒見過。

    書上說酒能亂性,想來也不是什麼好東西。

    ” 國師、尹克西等眼見這四個綠衫男女年紀不大,言行卻如此迂腐拘謹,而且自與他們見面以來,從未見四人中有那一個臉上露過一絲笑容,雖非面目可憎,可委實言語無味。

    當真是:話不投機半句多,各人不再說話,低頭吃飯。

    四個綠衫人也即退出,不再進來。

     用飯即畢,麻光佐嚷着要乘夜歸去。

    但其餘五人眼見谷中處處透着詭異,好奇心起,均盼查明究竟。

    國師更奉忽必烈囑咐,要籠絡周伯通,說道:“麻兄,咱們明日還須會見谷主,怎能就此回去?”麻光佐嚷道:“沒酒沒肉,這等日子我是半天也不能過的。

    ”潇湘子闆着臉道:“大夥兒說不去,你一個人吵些什麼?” 麻光佐見他僵屍一般的相貌,一直暗自害怕,聽他這麼一說,不敢再作聲了。

     當晚六人就在石屋中安睡,地下隻幾張草席。

    隻覺這谷中一切全然十分的不近人情,直比寺廟還更嚴謹無聊,廟中和尚雖然吃素,卻也不會如此對人冷冰冰的始終不露笑容。

    隻楊過住慣了古墓、對慣了冷若冰霜的小龍女,倒絲毫不以為意。

     尼摩星氣憤憤的道:“老頑童拆屋放火,大大好的!”此言一出,麻光佐登時大有同感,大聲喝采。

    尼摩星道:“金輪老兄,你是我們六個頭腦的,你說這谷主是什麼路道?是好人還是不好人的?明兒咱們給他客氣客氣呢,還是打他個落花……落花什麼水的?”國師道:“這谷主的路數,我和諸位一般,也難以捉摸,明日見機行事便了。

    ”尹克西低聲道:“這四個綠衫弟子武功不弱,谷中自然更有高手,大家務須小心在意,隻要稍有疏忽,六人一齊陷身此處,那就不妙之極了。

    ” 麻光佐還在唠唠叨叨的訴說飯菜難以下咽,沒将他一句話聽在耳中。

    楊過道:“你不明聽人說話,胡裡胡塗的,倘若明日不小心給他們抓住了關一輩子,整日價喂你清水白飯、青菜豆腐,隻怕連你肚裡的蛔蟲也要氣死了……”麻光佐大吃一驚,忙道:“好兄弟,我聽,我聽。

    ” 這一晚衆人身處險地,都睡得不大安穩,隻麻光佐卻鼾聲如雷,有時夢中大叫:“來,來!幹杯!這塊牛肉好大,夠肥得!” 注:一、忽必烈雄才大略,奉蒙古太後、大汗之命經管大漠以南奪自中國的漢人地區,訪求漢人賢才,聽取意見,施行政治、軍事、經濟策略。

    當時所信用的漢人,主要為趙璧、董文用、窦默、王鹗、張德輝以及僧子聰等人。

    他接受漢人儒生的建議,采用儒家治道,尊崇孔子。

    後來其親兄蒙哥接任大汗,忽必烈權力更大,更任用漢臣姚樞、張文謙等,對子聰仍極信任,并約束蒙古大官之不法者。

     二、原作中麻光佐名馬光佐,但稍後元朝文人大官中有人名馬光佐,未免混淆,故改其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