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回 東邪門人

關燈
石陣外達爾巴和衆蒙古武士、石陣内郭芙與武氏兄弟盡皆大驚,一齊搶前來救。

    達爾巴神力驚人,蒙古武士中也有數名高手,郭芙與二武如何能敵?突見金輪國師搖搖晃晃的站起來,鐵輪一擺,嗆啷啷動人心魄,臉色慘白,仰天大笑,笑聲中卻充滿着凄怆慘厲之意,衆人相顧駭然,住足不前。

     國師嘶啞着嗓子說道:“老納生平與人對敵,從未受過半點微傷,今日居然自己傷了自己,那是天意嗎?”伸出大手往黃蓉背上抓去。

     楊過給他掌力震傷胸臆,爬在地下無力站起,見黃蓉危急,仍奮力橫棒揮出,将他這一拿格開,但就是這麼一用力,禁不住噴出口鮮血。

    黃蓉慘然道:“過兒,咱們認栽啦,不用再拚,你自己保重。

    ”郭芙手提長劍,護在母親身前。

    楊過低聲道:“芙妹你快逃走,去跟你爹爹報信要緊。

    ” 郭芙心中昏亂,明知自己武藝低微,可怎舍得母親而去?金輪國師鐵輪微擺,撞正她手中長劍,當的一聲,白光閃動,長劍倏地飛起,落向林中。

     國師正要推開郭芙去拿黃蓉,忽聽一個女子聲音叫道:“且慢!”林中躍出一個青衫人影,伸手接住半空落下的長劍,三個起伏,已奔到亂石堆中。

    國師見此人面目可怖,三分像人,七分似鬼,生平從未見過如此怪異的面貌,不禁一怔,喝問:“是誰?”那女子卻不答話,俯身推過一塊岩石,擋在他與黃蓉之間,說道:“你便是大名鼎鼎的金輪國師麼?”她相貌雖醜,聲音卻甚嬌嫩。

    國師道:“不錯,尊駕是誰?”那女子說道:“我是無名幼女,你自識不得我。

    ”說着又将另一塊岩石移動了三尺。

     此時日落西山,樹林中一片朦胧,國師心念忽動,喝道:“你幹什麼?”待要阻止她再移石塊,那女子叫道:“角木蛟變亢金龍!”郭芙與二武一怔,心想:“她怎麼也知石陣的變化?”但聽她喝令之中自有一股威嚴之意,立時遵依搬動石塊。

    四五塊岩石一移,散亂的陣法又生變化。

     國師又驚又怒,大喝道:“你這小女孩也敢來搗亂!”隻聽她又叫:“心月狐轉房日兔”,“畢月烏移奎木狼”,“女土蝠進室火豬”,她所叫的都是二十八宿方位。

    郭芙與二武聽她叫得頭頭是道,與黃蓉主持陣法時一般無異,心下大喜,奮力移動岩石,眼見又要将金輪國師困住。

     國師背上受了石塊撞擊,強運内力護住,一時雖不發作,其實内傷着實不輕,無力再起腳挑動石塊,他知道隻消再遲片刻,便即陷身石陣,達爾巴徒有勇力,不明陣法,難以相救,見黃蓉正撐持着起身,兀自站立不定,隻須踏上幾步就可手到擒來,但仍自謀脫身要緊,鐵輪虛晃,向武修文腦門擊去。

    他受傷之後,手臂然酸軟無力,單舉鐵輪也已勉強,武修文如拔劍招架,反可将他鐵輪擊落脫手。

    但他威風凜凜,雖是虛招,瞧來仍猛不可當,武修文那敢硬接,當即縮身入陣。

     金輪國師緩步退出石陣,呆立半晌,心中思潮起伏:“今日錯過了這個良機,隻怕日後再難相逢。

    難道老天當真護佑大宋,令我大事不成?我今日受傷,純屬天意。

    中原武林中英才輩出,單是這幾個青年男女,已資兼文武,未易輕敵,我外邦豪傑之士,不免相形見绌了。

    ”撫胸長歎,轉頭便走,走出十餘步,突然間嗆啷一響,鐵輪落地,身子搖晃。

    他深信命運之說,隻覺所謀不遂,未可強求。

     達爾巴大驚,大叫:“師父!”搶上扶住,忙問:“師父,你怎麼啦?”金輪國師皺眉不語,伸手扶着他肩頭,低聲道:“可惜,可惜!走罷!”一名蒙古武士拉過坐騎。

    國師重傷之餘已無力上馬,達爾巴左掌托住師父腰間,将他送上馬背。

    一行人向東而去。

     青衫少女緩步走到楊過身旁,頓了一頓,慢慢彎腰,察看他臉色,要瞧傷勢如何。

    此時夜色已深,相距尺許也已瞧不清楚,她直湊到楊過臉邊,但見他雙目睜大,迷茫失神,面頰潮紅,呼吸急促,傷得不輕。

     楊過昏迷中隻見一對目光柔和的眼睛湊到自己臉前,就和小龍女平時瞧着自己的眼色那樣,又溫柔,又憐惜,當即張臂抱住她身子,叫道:“姑姑,過兒受了傷,你别走開了不理我。

    ” 青衫少女又羞又急,微微一掙。

    楊過胸口傷處立時劇痛,不禁“啊唷”一聲。

    那少女不敢強掙,低聲道:“我不是你姑姑,你放開我。

    ”楊過凝視着她眼睛,哀求道:“姑姑,你别撇下我,我……我……我是你的過兒啊。

    ”那少女心中一軟,柔聲道:“我不是你姑姑。

    ”這時天色更加黑了,那少女一張可怖的醜臉全在黑暗中隐沒,隻一對眸子炯炯生光。

    楊過拉着她手,不住哀求:“是的,是的!你……你别再撇不我不理。

    ”那少女給他抱住了,羞得全身發燒,不知如何是好。

    楊過見到她溫柔可親的眼光,叫道:“你不是姑姑,你……你是不是媳婦兒?”那少女身子一縮,不由自主的推開了他:“不,不!我不是媳……婦兒!” 突然間楊過神志清明,驚覺眼前人并非小龍女,失望已極,腦中天旋地轉,便即昏暈。

    女大驚,見郭芙與二武均圍着黃蓉慰問服侍,無人來理楊過,見他受傷極重,扶着他後腰,半拖半拉的走出石陣,轉頭對郭芙道:“郭姑娘,這位楊爺受傷不輕,我去設法給他治治,請你對令堂說,我日後再向她請安。

    ”郭芙問道:“姊姊是誰?你識得我嗎?”那少女道:“應該識得的。

    ”扶着楊過慢慢走出林外。

    瘦馬甚有靈性,認得主人,奔近身來。

    那少女将楊過扶上馬背,卻不與他同乘,牽了馬缰步行。

     楊過一陣清醒,一陣迷糊,有時覺得身邊的女子是小龍女,大喜而呼,有時卻又發覺不是,全身如入冰窖。

    也不知過了多少時候,隻覺得口腔中一陣清馨,透入胸間傷處,說不出的舒服受用,緩緩睜開眼來,不由得一驚,原來自己已睡在一張榻上,身上蓋了薄被,要待翻身坐起,突感胸骨劇痛,竟動彈不得。

     轉頭見窗邊一個青衫少女左手按紙,右手握筆,正自寫字。

    她背面向榻,瞧不見她相貌,但見她背影苗條,細腰一搦,甚是嬌美。

    再看四周時,見所處之地是間茅屋的鬥室,闆床木凳,器物簡陋,四壁蕭然,卻一塵不染,清幽絕俗。

    床邊竹幾上并列着一張瑤琴,一管玉箫。

     他隻記得在樹林石陣中與金輪國師惡鬥受傷,何以到了此處,腦中一片茫然;用心思索,隐約記得自己伏在馬背,有人牽馬護行,那人是個女子。

    此刻想來,依稀記得眼前這少女的背影。

    她這時正自專心寫字,但見她右臂輕輕擺動,姿式飄逸。

    室中寂靜無聲。

    較之先前石陣惡鬥,竟似到了另一世界。

    他不敢出聲打擾那少女,隻安安穩穩的躺着,正是:夢後樓台高鎖,酒醒簾幕低垂,實不知人間何世。

     突然間心念一動,眼前這青衫少女,正是長安道上示警,後來與自己聯手相救陸無雙的那人,自忖與她無親無故,怎麼她對自己這麼好法?不由得沖口而出,說道:“姊姊,原來又是你救了我性命。

    ” 那少女停筆不寫,卻不回頭,柔聲道:“也說不上救你性命,我恰好路過,見那蒙古和尚甚是橫蠻,你又受了傷……”說罷微微低頭。

    楊過道:“姊姊,我……我……”心中感激,一時喉頭哽咽,竟說不出聲來。

    那少女道:“你良心好,不顧自己性命去救别人,我碰上稍稍出了些力,卻又算得什麼。

    ”楊過道:“郭伯母于我有養育之恩,她有危難,我自當盡力,但我和姊姊……”那少女道:“我不是說你郭伯母,是說陸無雙陸家妹子、你的媳婦兒。

    ” “媳婦兒”這三字,楊過最近想起時心中隻指小龍女而言,而這少女所指的,顯然是長安道上從李莫愁手下所救的跛足姑娘,這人已有許久不曾想起,聽她提及,忙道:“她不是我媳婦兒。

    她叫我傻蛋,我便叫還她‘媳婦兒’,那是說笑,當不得真的。

    陸姑娘平安罷?她傷全好了?”那少女道:“多謝你挂懷,她傷口已然平複。

    你倒沒忘了她。

    ”楊過聽她語氣中與陸無雙甚是親密,問道:“不知姊姊跟陸姑娘怎生稱呼?” 那少女不答,微微一笑,說道:“你不用姊姊長、姊姊短的叫我,我年紀沒你大。

    ”頓了一頓,笑道:“也不知叫了人家幾聲‘姑姑’呢,這時改口,隻怕也已遲了。

    ” 楊過臉上一紅,料想自己受傷昏迷之際定是将她錯認了小龍女,不住的叫她“姑姑”,說不定還有什麼親昵之言、越禮之行,越想越不安,期期艾艾的道:“你……你……不見怪罷?”那少女笑道:“我自不會見怪,你安心在這兒養傷罷。

    等傷勢好了,便去尋你姑姑。

    ”又道:“别太擔心了,終究找得到的。

    ”這幾句話溫柔體貼,三分慈和中又帶着三分敬重,令人既安心,又愉悅,與他所識别的女子全不相同。

    她不似陸無雙那麼刁鑽活潑,更不似郭芙那麼驕肆自恣。

    耶律燕是豪爽不羁,完顔萍是楚楚可憐。

    至于小龍女,初時冷若冰霜,漠不關心,到後來卻又是情之所鐘,生死以之,乃是趨于極端的性格。

    隻有這位青衫少女卻斯文溫雅,殷勤周至,知他記挂“姑姑”,就勸他好好養傷,痊愈後立即前去尋找,安慰他說定可找到。

    但覺和她相處,一切全是甯靜平和。

     她說了這幾句話,又提筆寫字。

    楊過道:“姊姊,你貴姓?”那少女道:“你别問這個問那個的,還是安安靜靜的躺着,不要胡思亂想,内傷就好得快了。

    ”楊過道:“好罷,其實我也明知是白問,你連臉也不讓見,姓名更是不肯說的了。

    ” 那少女歎道:“我相貌很醜,你又不是沒見過。

    ”楊過道:“不,不!那是你戴了人皮面具。

    ”那少女道:“要是我像你姑姑一般好看,我幹麼要戴面具?”楊過聽她稱贊小龍女美貌,極是歡喜,問道:“你怎知我姑姑好看?你見過她麼?”那少女道:“我沒見過。

    但你這麼想念她,她自是天下第一的美人兒了。

    ”楊過歎道:“我想念她,倒也不是為了她美貌,隻為了她待我好。

    就算她是天下第一醜人,我也一般想念。

    不過……不過要是你見了她,定會贊她。

    ” 這番話若給郭芙與陸無雙聽了,定要譏刺幾句,那少女卻道:“定是這樣。

    她不但美貌,待你更加好得不得了。

    ”說着又伏案寫字。

     楊過望着帳頂出了一會神,忍不住又轉頭望着她苗條的身影,問道:“姊姊,你在寫些什麼?這等要緊。

    ”那少女道:“我在學寫字。

    ”楊過道:“你臨什麼碑帖?”那少女道:“我的字寫得難看極啦,怎說得上摹臨碑帖?”楊過道:“你太謙啦,我猜定是好的。

    ”那少女笑道:“咦,這可奇啦,你怎麼又猜得出?”楊過道:“似你這等俊雅的人品,書法也定然俊雅的。

    姊姊,你寫的字給我瞧瞧,好不好?” 那少女又輕輕一笑,道:“我的字是見不得人的,等你養好了傷,要請你教呢。

    ”楊過暗叫:“慚愧。

    ”不禁感激黃蓉在桃花島上教他讀書寫字,若沒那些日子的用功,别說分辨書法美惡,連旁人寫什麼字也不識得。

     他出了一會神,覺得胸口隐隐疼痛,當下潛運内功,氣轉百穴,漸漸的舒暢安适,竟自沉沉睡去。

    待得醒來,天已昏黑,那少女在一張矮幾上放了飯菜,端到他床上,服侍他吃飯。

    竹筷陶碗,雖是粗器,卻盡屬全新,縱然一物之微,看來也均用了一番心思。

     菜肴也隻平常的青菜豆腐、雞蛋小魚,但烹饪得鮮美可口。

    楊過一口氣吃了三大碗飯,連聲贊美。

    那少女臉上雖戴着面具,瞧不出喜怒之色,但明淨的雙眼中卻露出歡喜的光芒。

     次日楊過的傷勢又好了些。

    那少女搬了張椅子,坐在床頭,給他縫補衣服,将他一件破爛的長衫全都補好了。

    她提起那件長衫,說道:“似你這等人品,怎麼故意穿得這般褴褛?”說着走出室去,棒了一匹青布進來,依着楊過原來衣衫的樣子裁剪起來。

     聽她話聲和身材舉止,也不過十七八歲,但她對待楊過不但像是長姊視弟,直是母親一般慈愛溫柔。

    楊過喪母已久,時至今日,依稀又是當年孩提的光景,心中又感激,又詫異,忍不住問道:“姊姊,幹麼你待我怎麼好?我實在當不起。

    ”那少女道:“做一件衣衫,那有什麼好了?你舍命救人,那才教不易呢。

    ” 這一日上午就這麼靜靜過去。

    午後那少女又坐在桌邊寫字,楊過極想瞧瞧她到底寫些什麼,但求了幾次,那少女總是不肯。

    她寫了約莫一個時辰,寫一張,出一會神,随手撕去,又寫一張,始終似乎寫得不合意,随寫随撕,瞧這情景,自不是鈔錄什麼武學譜笈,最後她歎了口氣,不再寫了,問道:“你想吃什麼東西,我給你做去。

    ” 楊過靈機一動,道:“就怕你太過費神了。

    ”那少女道:“什麼啊?你說出來聽聽。

    ”楊過道:“我想吃粽子。

    ”那少女一怔,道:“裹幾隻粽子,又費什麼神了?我自己也想吃呢。

    你愛吃甜的還是鹹的?”楊過道:“什麼都好。

    有得吃就心滿意足了,那裡還能這麼挑剔?”當晚那少女果然裹了幾隻粽子給他作點心,甜的是豬油豆沙,鹹的是火腿鮮肉,端的美味無比,楊過一面吃,一面喝采不疊。

     那少女歎了口氣,說道:“你真聰明,終于猜出了我的身世。

    ”楊過心下奇怪:“我沒猜啊!怎麼猜出了你的身世?”但口中卻說:“你怎知道?”那少女道:“我家鄉江南的粽子天下馳名,你不說旁的,偏偏要吃粽子。

    ”楊過回憶數年前在浙西遇到郭靖夫婦、與李莫愁争鬥、又得歐陽鋒收為義子等一連串事迹,始終想不起眼前這少女是誰。

     他要吃棕子,卻另有用意,快吃完時乘那少女不覺,在手掌心裡暗藏一塊,待她收拾碗筷出去,忙取過一條她做衫時留下的布線,一端粘了塊粽子,擲出去粘住她撕破的碎紙,提回來一看,不由得一怔。

    原來紙上寫的是“既見君子,雲胡不喜”八個字。

    那是《詩經》中的兩句,當年黃蓉曾教他讀過,解說這兩句的意思是:“既然見到了這位有德君子,怎麼會不快活?”楊過又擲出布線粘回一張,見紙上寫的仍是這八個字,隻是頭上那個“既”字卻已給撕去了一半。

    楊過接連擲線收線,粘回來十多張碎紙片,但見紙上颠來倒去寫的就隻這八個字。

    細想其中深意,不由得癡了。

     忽聽腳步聲響,那少女回進室來。

    楊過忙将碎紙片在被窩中藏過。

    那少女将餘下的碎紙搓成一團,拿到室外點火燒化了。

     楊過心想:“她寫‘既見君子’,這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