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百十六
關燈
小
中
大
欽定四庫全書
皇朝通志卷一百十六
金石略【二】
石【一】
内府
【臣】等謹按
列聖奎章
皇上宸翰其奉
頒發模勒太學镌刻名勝祠宇以及通行直省翠墨流播煥若日星薄海内外罔不仰瞻效法珍藏世
守至於
内廷秘刻非奉
賞赉不能寓目尤藝林所希觏也茲敬謹排類列於石
刻之首為一卷
禦書清愼勤三大字【康熙十六年正書】
【臣】等謹按
聖祖仁皇帝禦書清愼勤三大字又刻於廣西臨桂虞帝
廟
禦書龍飛鳳舞四大字【康熙十六年正書後有沈荃恭題七言絶一首并跋】禦書千字文【康熙十八年正書】
禦制昇平宴集詩帖【康熙二十一年行書】
【臣】等謹按昇平宴集栢梁體詩
聖祖仁皇帝禦書序文詩則沈荃奉
勅書也
禦制乾清宮宴集詩帖【康熙二十一年正書】
【臣】等謹按
乾清宮宴集栢梁體詩
聖祖仁皇帝禦書序文其詩亦沈荃奉
勅書與宴者勒德洪以下九十三人
禦書行殿讀書賦帖【康熙二十三年禦制并書行書】
禦書孝經【康熙二十四年正書】
禦書暢春園記【康熙二十七年禦制并書行書】
禦臨趙孟頫平泉圖記帖【康熙二十九年行書】
禦臨趙孟頫辋川詩帖【康熙二十九年行書】
禦臨趙孟頫秋聲賦帖【康熙二十九年行書】
欽定懋勤殿法帖【康熙二十九年奉旨模勒上石】
【臣】等謹按
聖祖仁皇帝欽定懋勤殿法帖凡二十六卷前四卷刻曆
代帝王書又
世祖章皇帝禦書十二種
聖祖仁皇帝禦書二十九種其自五卷至二十四卷刻曆代名臣書二十五卷二十六卷刻本朝臣工孫承澤沈荃史鶴齡張英米漢雯孫嶽頒等六人書其中有
禦臨樂毅論蘭亭帖聖教序智永千文禇遂良負苓者傳顔真卿告身蘇帖四種米帖五種趙帖七種董帖三種又
禦制曹娥碑跋蘭亭跋不自棄文跋均刻於原帖之後禦書小楷百家姓【康熙三十一年正書】
禦臨董其昌書金剛經【康熙三十二年正書】
禦書草訣百韻帖【康熙三十三年草書】
禦書淵監齋法帖【康熙三十三年奉旨模勒上石】
【臣】等謹按
禦書淵監齋法帖十卷臨橅曆代法書而趙董為多後有
米漢雯宋駿業請摹刻
禦書奏摺二通卷末列排類校對諸臣銜名
禦書靖邊帖【康熙三十五年行書】
【臣】等謹按靖邊帖乃
聖祖親征朔漠
禦制勒石紀功之銘刻於察罕齊老拖諾山昭木多狼居
胥四處銘詞四言此則
内廷重刻之本也
禦書懋勤殿法帖【康熙三十八年奉旨模勒上石】
【臣】等謹按
禦書懋勤殿法帖八卷前二卷恭刻
世祖章皇帝禦書聖經七佛偈陋室銘三種三卷以下恭
刻
聖祖禦書禦臨各種其中如周公廟孔子廟諸碑皆另有
碑石此則諸臣彚刻成帙者也
禦書大字千字文【康熙三十九年行書】
【臣】等謹按
禦書大字千字文系臨米芾賜吳琠者今沁州另有石刻禦書萬夀帖【康熙三十九年正書奉旨模勒上石】
【臣】等謹按萬夀帖乃
聖祖禦制恭祝
皇太後萬夀無疆賦亦稱尊親帖
禦書心經塔圖【康熙四十二年正書】
禦書避暑山莊記【康熙五十年正書】
禦書正大光明四大字【康熙五十年正書】
禦書佩文韻府序【康熙五十年正書】
禦書唐詩選序【康熙五十二年正書】
禦書朱子全書序【康熙五十二年正書】
禦書大字心經【康熙五十二年行書】
禦書溥仁帖【康熙五十三年正書】
【臣】等謹按溥仁帖即
禦制溥仁寺碑也今承德府另有碑石
禦書多心經【康熙五十四年正書】
禦書避暑山莊法帖【康熙五十五年蔣漣等奉 旨摹勤上石】
【臣】等謹按
禦書避暑山莊法帖五卷真行大小不等内如避暑山莊
記朱子全書序唐詩序韻府序各種
内府另有專刻此亦彚刻本也
禦書金剛經【康熙六十年正書】
禦書裴潾劄子【行書】
【臣】等謹按裴潾疏帖
禦題雲此文言正而理順故仿董其昌筆意書之
右
聖祖仁皇帝禦書石刻
禦制得雨詩帖【雍正二年七言律行書】
禦制九日宴集詩帖【雍正四年行書】
【臣】等謹按九日宴集栢梁體詩
世宗憲皇帝禦制序文并書其詩則果親王允禮奉勅書也
禦刻金剛經塔圖【正書】
禦書魏徵十思疏【雍正四年行書】
【臣】等謹按
世宗憲皇帝禦書十思疏敬刻金剛經塔圖碑隂禦書朗吟閣法帖【乾隆元年奉旨模勒上石】
【臣】等謹按
禦書朗吟閣法帖凡十六卷乃
世宗憲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