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四
關燈
小
中
大
二字頭□□□□□□
【臣】等謹按此收聲於穆字相配以成音與收聲於克補同此十二字頭生聲之次序相協之元音也
聖祖仁皇帝禦制清文監
【臣】等謹按清文監用
國語蒐輯成書自天文地理以及鳥獸蟲魚廣大精微貫串該洽有兼綜之義無不協之音
皇上欽定同文韻統以西番字母參考天竺字母貫合
異同而以阿字為元音以傳真谛
【臣】等謹按
國書以阿字為元音謂諸字皆生於阿也舉華音之所未備者皆以阿字統之辨隂陽清濁於希微杳渺之間因以各得其元音之所在矣
國書有隂陽清濁相生之義
【臣】等謹按宮商角徵羽半徵半商為七音喉宮音也兼牙音為宮帶角齒頭商音也正齒為次商半齒為半商而兼牙音亦為半商牙角音也舌徵音也半舌為半徵而兼喉音亦為半徵重唇羽音也輕唇為次羽唇齒合則為羽合商此所以分隂陽而辨清濁各得其元音者也
國書聲以切字字無遁音阿額伊為喉音而□則為半喉半齒薩匝為齒音沙為正齒而□則半齒半喉卡為牙音嘠則緊而噶則緩□塔為舌頭音讷為卷舌拉禮為半舌逹舌之緩者而□則半舌半喉喇哷哩為彈舌此則轉注之所不能明翻切之所不能協者矣琵瑪重唇音也法為輕唇伯則緊而巴則緩□字頭則為輕唇縮舌音□字頭為彈舌音□字頭則為輕唇卷舌音□字頭則為重唇鼻音其為輕唇舌根音輕唇牙音輕唇舌頭音重唇音者則□□□□等字頭也□字頭則為撮唇喉音□□字頭則為重舌根帶喉音為重唇合口音蓋以華梵合譜而以
國書為指南則半清半濁可隂可陽既堪逐字而求聲亦克尋聲而考字矣
禦制增訂清文監序曰朕志切紹
聞指授館臣詳加榷核每門首着國語旁附漢字對音或一字或二合或三合切音俾等量者不爽苖發而字之淆於不得其音者尠矣
【臣】等謹按聲本一元音生三合阿額伊鄂烏谔音之所由生也十二字頭皆本此六字參伍錯綜以諧其音□□□□□□以下皆發聲於阿額伊鄂烏谔而以之為母者也□□□□□□□□□□
□□□□□□□□□□□□□□則發聲於本字而以阿額伊鄂烏谔為翻切者也□□□□□□則皆發聲於阿額伊鄂烏谔而以哷克特補勒穆為收聲者也故必二合而其音始諧二合成音者□以下第一字頭皆然各字頭之首六字亦然□□□□□□則生聲於□□□□□□而以衣為轉音故必三合而其音始析□□□□□□則又生聲於□□□□□□而以安恩因安恩恩六字為轉音第五第十字頭亦然此音必以三合然後發韻收聲辨於疑似微芒之際而得天地之中聲也
禦制清文監序又曰字之不得其音者如明安之為猛安穆昆之為謀克猶雲對字未葉耳甚者乃因字法以寓褒譏如金史書烏珠為兀術貝勒為勃極烈或為孛堇者是也
【臣】等謹按
國書有可對之音而往籍多相沿之謬拉喇莫辨墨穆無分以阿珠為阿術以巴延為伯顔以博羅為孛羅雅克特穆爾之為燕帖木兒特們德爾之為鐵木疊兒觸類紛纭盡成訛謬逞支離之見為穿鑿之談固已音無的據而義多牽合矣至若以奇爾為乞兒以穆蘇為馬赤鄂端諾爾星宿海也而以為阿敦腦兒騰格哩哈達崑侖山也而以為騰乞裡塔自我
皇上有遼金元國語解之
命及
欽定西域同文志而凡人名地名之沿訛襲舛者以國書之音為權衡無不厘然允協矣
國朝十二字頭括宇宙之大文合聲切字字無遁音華音之所未備者合聲無不悉具亦無不吻合
【臣】等謹按梯煙之為天枯斡之為瓜漢音之所有者
國書固無不葉其音而□□三合而成音□□四合而成音□□五合而成音皆韻書之空圈影附者而神會於唇吻之間妙契於呼調之際确然有字之可據誠所謂栉之如髪績之如絲雖細且多而條理不亂者也然則
國書集音韻之大成而尋流讨源允足昭
聖世同文之治矣
皇朝通志卷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