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百十六

關燈
潛邸所書進呈詩賦以及雜臨唐宋以來名 人書蹟末刻乾隆三年 皇上禦跋二則 禦書四宜堂法帖【乾隆元年奉旨模勒上石】 【臣】等謹按 禦書四宜堂法帖凡八卷乃 世宗憲皇帝禦極以後所書内 禦制詩文居多亦有另立碑石者如 禦制黑龍潭碑阙裡 孔廟碑之類 右 世宗憲皇帝禦書石刻 禦制得雪詩【乾隆元年七言律一首行書】 禦制畊織圖詩帖【乾隆四年行書】 【臣】等謹按耕織二圖每圖二十三事首幅恭刻康熙三十五年 聖祖禦書序文乾隆四年 皇上禦書序文每幅首列緣起又 聖祖禦制七言絶句一章 皇上禦制七言絶句一章末刻于敏中等恭跋禦書示大學士詩【乾隆五年五言古一首行書】 禦書太上黃庭内景外景二經【乾隆九年正書】 禦書常清浄經【乾隆九年正書】 禦書黃庭經【乾隆九年正書】 禦臨锺繇薦季直表并題七言絶句一首【乾隆十八年】禦書妙法蓮華經【乾隆十九年正書】 【臣】等謹按是卷前繪佛像後有 禦跋又蔣溥等恭跋 禦書天馬賦【乾隆二十年行書】 禦書敬勝齋法帖【乾隆二十六年蔣溥等奉  旨模勒上石】 【臣】等謹按 禦書敬勝齋法帖四十卷自一卷至十二卷皆禦制詩文十三卷以下 禦書 禦臨各種法帖大小行楷不一諸臣謹跋皆附刻於禦書各種之下 禦畫文殊像【乾隆二十六年像左镌  禦贊像右镌  禦制五言律詩并  禦跋俱 行書】 禦制手植桧詩并畫【乾隆三十三年七言絶一首行書】 禦制西番蓮賦并畫【乾隆四十年行書下方镌于敏中梁國治詩各一首】 禦書拟白居易新樂府帖【乾隆四十二年行書】 禦題吉祥天母贊【乾隆四十二年四言行書】 【臣】等謹按 禦題吉祥天母贊 國書正書蒙古西番四體書下有畫像 禦書月令七十二候詩帖【乾隆四十四年行書】 禦書懷舊詩帖【乾隆四十四年五言古行書】 禦書古稀說【乾隆四十五年行書】 禦書言志詩【乾隆四十六年五言古行書】 禦書改教詩【乾隆四十六年五言古行書】 禦書知過論【乾隆四十六年行書】 禦制青松詩并畫【乾隆四十六年五言古一首行書】 禦書通監綱目續編内發明廣義題辭【乾隆四十七年行書】禦筆詩帖并畫蘭【乾隆四十九年行書】 【臣】等謹按一刻乾隆甲戌 禦臨趙孟頫書東坡詩行書下繪蘭花又一石刻禦制七言律詩并跋行書下附刻張照臨黃庭外景一 段小楷書 禦書經筵禦論【大學樂隻君子節乾隆五十年行書】 【臣】等謹按 禦書經筵禦論首列大學詩雲樂隻君子一節 禦跋雲此壬戌春 禦論中不自謂能盡父母之道而翰臣繕寫绫本誤作 君子二字刻本亦沿訛未改今正之 禦書題養正圖詩【乾隆五十一年行書】 【臣】等謹按題養正圖詩乃乾隆二十三年 禦制凡詩六十首五十一年重書末有 禦題跋 右 皇上禦書石刻 禦定李邕帖【康熙三十四年奉旨上石】 【臣】等謹按 聖祖仁皇帝禦定李邕帖一大照禅師碑一牡丹詩禦刻曹娥碑 【臣】等謹按曹娥碑舊本有前人跋二通 聖祖禦跋拉薩哩恭紀沈荃書劉源高士奇審定欽定三希堂石渠寶笈法帖【乾隆十二年】 【臣】等謹按 欽定三希堂法帖三十二卷卷首恭刻 谕旨前二卷起锺繇至王珣書三卷起梁武帝至顔真卿書四卷孫?禮書五卷懷素至楊凝式書六卷七卷起宋太宗至孝宗書八卷至十七卷皆宋人 書十八卷至二十二卷趙孟頫書末附管道昇書二十三卷至二十八卷元明人書二十九卷至三十二卷董其昌書帖中 禦書題跋分列各卷者共四十則末刻梁詩正等恭跋 及總理排類諸臣銜名 禦定墨妙軒法帖【乾隆十二年】 【臣】等謹按 禦定墨妙軒法帖四卷自唐褚遂良至元趙孟頫凡十 八人書分為四卷卷中恭刻 禦書題跋三則二卷有 禦書懷素苦筍帖釋文并跋末有蔣溥等恭跋帖石嵌 萬夀山之惠山園墨妙軒兩壁間 禦刻小字蓮華經【乾隆二十四年正書】 【臣】等謹按小字蓮華經唐僧義道與其妹為親薦福而書譬喻品結語中脫去十四句凡五十六字奉 旨即取經中所有字補足有明僧道衍跋乾隆辛未上因其餘幅 禦書心經於後并跋末刻王鴻緒原跋蔣溥等恭跋禦刻淳化閣帖【乾隆三十四年】 【臣】等謹按淳化閣帖翻刻寖多初搨絶尠 皇上嘉惠藝林擇 内府所蓄畢士安賜本命于敏中等詳加考正釋文旁注鈎摹上石砌於藴真齋之廊更名淳化軒凡十卷每卷各有 禦識前勒乾隆三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