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百十五
關燈
小
中
大
欽定四庫全書
皇朝通志卷一百十五
金石略【一】
【臣】等謹按通志列金石一門實鄭氏剏例【臣】等續編五朝通志其自五代以迄前明既已纂輯成帙伏惟
本朝
列聖天章睿藻垂範墨池固與琬琰圖球永為珍秘而聖谟神算駿烈豐功昭示萬世之意無不隐寓乎其間至
我
皇上聖以繼
聖用集大成巨幅鴻篇備赅衆妙貞珉偶勒具有精深則
即金石一略而我
朝授受之宏規於是可仰窺萬一固非漢勒鴻都之篇唐着屏風之帖所可比拟又豈徒如鄭氏所稱承音旨見風猷而已哉【臣】等謹次金刻總一卷
禦書處刻石一卷自
大内暨
宮苑京師以及各直省恭刻
列聖及我
皇上宸翰凡五卷準宛平于奕正天下金石志例各以
地相屬至於臣工之書其有經
欽定奉
勅刻石者亦附載焉
金
【臣】等謹按五帝以來皆鑄金以垂久遠禹鑄九鼎湯勒盤銘尚矣外此鐘鼎尊彛刀币泉貨之屬見於圖譜者鄭志鹹甄録之三代以後刻石多而笵金少鄭氏所收者亦僅矣我
朝代有制器煌煌巨制照耀古今摩挲法物不啻商周以上之盛軌也謹編次登於卷首并登欵識一二字為金刻總一卷至前代所流傳者具有成書?不複載雲
勅内務府嚴禁中官鐵牌【順治十二年國書正書】
右
世祖章皇帝禦勅
禦制金龍礮欵識【康熙二十年國書正書】
禦制簡平儀欵識【康熙二十年正書】
禦制三辰簡平地平合璧儀欵識【康熙三十二年正書】
禦制制勝将軍礮欵識【康熙三十四年正書】
禦制星晷儀欵識【康熙五十三年柄镌康熙禦制四字正書】
禦制四遊表半圓儀欵識【中镌康熙禦制四字正書】
禦制矩度象限儀欵識【面镌康熙禦制四字正書】
禦制方矩象限儀欵識【面镌康熙禦制四字正書】
右
聖祖仁皇帝禦制欵識
禦制黃淮諸河龍神廟銅碑【雍正二年行書河南武陟縣】
右
世宗憲皇帝禦制金刻
禦制嘉量銘【乾隆十年國書正書】
禦制刻漏銘【乾隆十年正書】
禦制虎神槍記
【近鬥處飾銀花文中鋑金乾隆 禦用四字正書左右镌 禦制虎神槍記 國書正書欵镌乾隆壬申秋九月又 禦制詩一首欵镌乾隆丙午季秋月上澣永安莽喀殪虎作亦 國書正書牀末飾以玉上镌虎神槍三字下镌重十二筋五兩長四尺八寸藥二錢五分子重七錢正書】
禦制金牛銘【乾隆二十年篆書昆明湖】
禦制鎛鐘銘【乾隆二十六年篆書 太和殿夾室】
【臣】等謹按乾隆二十四年江西臨江府得古鎛鐘撫臣以獻适西師告捷
上既厘定其名複
诏樂部仿鑄之凡鐘十二銘詞同
禦制古監銘【七言篆書】
【臣】等謹按古監未詳何時物鏡面青緑周徧中有二寸許圓光
禦制銘文镌刻鏡面青緑上
禦制奇準神槍欵識【大清乾隆年制六字正書】
禦制準正神槍欵識【大清乾隆年制六字正書】
禦制純正神槍欵識【大清乾隆年制六字正書】
禦制連中槍欵識【大清乾隆年制六字正書】
禦制應手槍欵識【大清乾隆年制六字正書】
禦制威赫槍欵識【大清乾隆年制六字正書】
禦制威捷槍欵識【大清乾隆年制六字正書】
禦制刀欵識
近銎處橫編某字若幹号依千文列次刃右縱為刀名刃左橫為乾隆年制皆隸書其名曰鍊精曰叩鳴曰孔純曰月刃曰風熛曰飛鵲曰宿铤曰超阿曰配威曰飛虵曰星行曰含英曰舒空曰兔膽曰毓芝曰揮霆曰德興曰秋霜曰秋水曰切玉曰湧泉曰振遠曰曜威曰吐芒曰彩锷曰瑩鋩曰柔通曰章威曰霜明曰寒鋒曰出雲曰剸犀曰剪水曰掩虹曰緻祥曰衛國曰象功曰輔德曰燭微曰霜锷曰流光曰躍星曰霞彩曰繼輔曰鯉腹曰蒼精曰凝氷曰揺電曰逐指曰應心曰醴石曰沖鬥曰暎月曰鳴龍曰刜鐘曰決雲曰轉電曰息兵曰躍虹曰貫霄曰鎮方曰佩德曰寶騰曰善勝曰昆銛曰越砺曰瑩濤曰淬鹈曰博鏡曰鋪練凡七十
皇朝通志卷一百十五
皇朝通志卷一百十五
金石略【一】
【臣】等謹按通志列金石一門實鄭氏剏例【臣】等續編五朝通志其自五代以迄前明既已纂輯成帙伏惟
本朝
列聖天章睿藻垂範墨池固與琬琰圖球永為珍秘而聖谟神算駿烈豐功昭示萬世之意無不隐寓乎其間至
我
皇上聖以繼
聖用集大成巨幅鴻篇備赅衆妙貞珉偶勒具有精深則
即金石一略而我
朝授受之宏規於是可仰窺萬一固非漢勒鴻都之篇唐着屏風之帖所可比拟又豈徒如鄭氏所稱承音旨見風猷而已哉【臣】等謹次金刻總一卷
禦書處刻石一卷自
大内暨
宮苑京師以及各直省恭刻
列聖及我
皇上宸翰凡五卷準宛平于奕正天下金石志例各以
地相屬至於臣工之書其有經
欽定奉
勅刻石者亦附載焉
金
【臣】等謹按五帝以來皆鑄金以垂久遠禹鑄九鼎湯勒盤銘尚矣外此鐘鼎尊彛刀币泉貨之屬見於圖譜者鄭志鹹甄録之三代以後刻石多而笵金少鄭氏所收者亦僅矣我
朝代有制器煌煌巨制照耀古今摩挲法物不啻商周以上之盛軌也謹編次登於卷首并登欵識一二字為金刻總一卷至前代所流傳者具有成書?不複載雲
勅内務府嚴禁中官鐵牌【順治十二年國書正書】
右
世祖章皇帝禦勅
禦制金龍礮欵識【康熙二十年國書正書】
禦制簡平儀欵識【康熙二十年正書】
禦制三辰簡平地平合璧儀欵識【康熙三十二年正書】
禦制制勝将軍礮欵識【康熙三十四年正書】
禦制星晷儀欵識【康熙五十三年柄镌康熙禦制四字正書】
禦制四遊表半圓儀欵識【中镌康熙禦制四字正書】
禦制矩度象限儀欵識【面镌康熙禦制四字正書】
禦制方矩象限儀欵識【面镌康熙禦制四字正書】
右
聖祖仁皇帝禦制欵識
禦制黃淮諸河龍神廟銅碑【雍正二年行書河南武陟縣】
右
世宗憲皇帝禦制金刻
禦制嘉量銘【乾隆十年國書正書】
禦制刻漏銘【乾隆十年正書】
禦制虎神槍記
【近鬥處飾銀花文中鋑金乾隆 禦用四字正書左右镌 禦制虎神槍記 國書正書欵镌乾隆壬申秋九月又 禦制詩一首欵镌乾隆丙午季秋月上澣永安莽喀殪虎作亦 國書正書牀末飾以玉上镌虎神槍三字下镌重十二筋五兩長四尺八寸藥二錢五分子重七錢正書】
禦制金牛銘【乾隆二十年篆書昆明湖】
禦制鎛鐘銘【乾隆二十六年篆書 太和殿夾室】
【臣】等謹按乾隆二十四年江西臨江府得古鎛鐘撫臣以獻适西師告捷
上既厘定其名複
诏樂部仿鑄之凡鐘十二銘詞同
禦制古監銘【七言篆書】
【臣】等謹按古監未詳何時物鏡面青緑周徧中有二寸許圓光
禦制銘文镌刻鏡面青緑上
禦制奇準神槍欵識【大清乾隆年制六字正書】
禦制準正神槍欵識【大清乾隆年制六字正書】
禦制純正神槍欵識【大清乾隆年制六字正書】
禦制連中槍欵識【大清乾隆年制六字正書】
禦制應手槍欵識【大清乾隆年制六字正書】
禦制威赫槍欵識【大清乾隆年制六字正書】
禦制威捷槍欵識【大清乾隆年制六字正書】
禦制刀欵識
近銎處橫編某字若幹号依千文列次刃右縱為刀名刃左橫為乾隆年制皆隸書其名曰鍊精曰叩鳴曰孔純曰月刃曰風熛曰飛鵲曰宿铤曰超阿曰配威曰飛虵曰星行曰含英曰舒空曰兔膽曰毓芝曰揮霆曰德興曰秋霜曰秋水曰切玉曰湧泉曰振遠曰曜威曰吐芒曰彩锷曰瑩鋩曰柔通曰章威曰霜明曰寒鋒曰出雲曰剸犀曰剪水曰掩虹曰緻祥曰衛國曰象功曰輔德曰燭微曰霜锷曰流光曰躍星曰霞彩曰繼輔曰鯉腹曰蒼精曰凝氷曰揺電曰逐指曰應心曰醴石曰沖鬥曰暎月曰鳴龍曰刜鐘曰決雲曰轉電曰息兵曰躍虹曰貫霄曰鎮方曰佩德曰寶騰曰善勝曰昆銛曰越砺曰瑩濤曰淬鹈曰博鏡曰鋪練凡七十
皇朝通志卷一百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