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百二十二
關燈
小
中
大
欽定四庫全書
皇朝通志卷一百二十二
災祥略【一】
【臣】等謹按史家皆志五行始自漢書詳列五行傳說及其占應後代作史者皆因之人主緻中和則天地位萬物育其機甚捷其理甚微而為災異之學者必欲條分縷析遂事以求其應有不合又旁引曲證以傅會其說此鄭樵所以斥為欺天之學也鄭氏作災祥略專記實迹而削去五行相應禨祥術數之說誠通論已續通志既踵其體例編次成卷我
國家重熙累洽庥和之氣暢垓泝埏實無所謂變異之徵如前史所載者至於
列聖相承敬
天勤民之心傳為
家法
皇上體中和之極赅對育之原
兢業淵衷無時暫釋故不因見祥而喜亦不待見災而
凜用以承
景贶而集庥徵蓋
聖心即
天心也茲謹就
國初以來事蹟依類胪於卷内庶幾傳信徵實用以仰見欽若
天道敬授人時之
至意焉
紀災【天類 地類】
【臣】等謹按鄭氏災祥略綜春秋迄隋千有餘年之事蹟志天則次以日月星志地則次以水旱而月與五星之薄蝕淩犯不載雷電雪霜氷雹之異不登蓋名之為略固與史家五行志體例各殊也惟考鄭氏志於天則有天裂天鳴諸異於日則有衆日并照日夜出諸異於月則有兩月并見月晝明諸異以類相從我
朝至治光昭天地交泰既無此變徵則原書類例自當酌删若夫堯湯水旱為上世所不能無
列聖厪念黎元如傷在抱
皇上周咨民瘼
宵旰勤求每遇闾左偏災立加撫恤是以水旱之數較之前史為獨多者前代水旱之來未必盡皆入告而我
朝則隐飾有譴稽遲有罰則無不上達之隐也前代于水旱之告未能盡皆邀恤而我
朝則赈貸有法蠲除有令則無不下究之澤也若依鄭志之例但書作某郡水某郡旱而不胪載
恩施則
聖朝之厚澤深仁超越千古者無由共見若於一邑一隅之旱澇并皆叙列則事不勝書且赈恤蠲免之
條又當入之食貨門而不在災祥占驗之科矣今惟舉其事之大者類系於篇
天類
順治元年八月丙辰朔日食在張宿八度十八分食二分有差二年十二月己卯朔日食食不及一分是日隂雲不見五年五月乙醜朔日食在觜宿十一度七分食九分有差七年十月辛巳朔日食在亢宿二度十五分食七分有差十四年五月癸卯朔日食在觜宿二度十二分食六分有差十五年五月丁酉朔日食在畢宿六度五十七分食四分有差康熙三年十二月戊午朔日食在鬥宿二
十一度二十分食八分有差五年六月庚戌朔日食在井宿九度四十五分食九分有差八年四月癸亥朔日食在婁宿十一度食五分有差十年八月己卯朔日食在張宿九度二十九分食一分有差十五年五月壬午朔日食食不及一分二十年八月辛巳朔日食在翼宿初度二十三分食三分有差二十四年十一月丁巳朔日食在心宿一度二十二分食二分有差
聖祖仁皇帝谕大學士等曰天象稍有愆違即當修省或施行政事有未當欤或下有寃抑未得伸欤廷臣詳議以聞二十七年四月癸卯朔日食在婁宿十度五十九
分食九分有差
谕大學士等曰欽天監奏四月朔日食凡應行應革之事其令九卿詹事掌印科道集議以聞二十九年八月己未朔日食在張宿九度二十分食二分有差三十年二月丁巳朔日食在危宿十度五十二分食三分有差三十一年正月辛亥朔日食在虛宿九度三十四分食五分有差先期
谕禮部曰天象之變見於歲首朕兢惕靡甯力圖修省其罷元旦行禮筵宴至是
覽欽天監所奏日食占驗有大臣黜近臣有憂之語谕大學士等曰朕觀自古帝王于不肖大臣正法者頗多今設有貪汚之臣朕得其實亦必置之重典此皆系於人事凡占候當直書其占語今欽天監往往揣度時勢附會陳說如去年視有旱狀則用天時亢旱之占譸張殊甚可傳欽天監谕之三十四年十一月己未朔日食在尾宿三度二十六分食八分有差三十六年閏三月辛巳朔日食在婁宿一度五十七分食十分有差
谕大學士曰日食雖可預推然自古帝王皆因此而戒懼蓋所以敬天變修人事也若庸主則委諸氣數矣可谕九卿有宜修改者悉以聞四十三年十一月丁酉朔日食在心宿一度二十六分食四分有差四十五年四月戊子朔日食在胃宿八度十八分食六分有差四十七年八月甲辰朔日食在翼宿一度四十二分食五分有差四十八年八月己亥朔日食在張宿九度二十六分食四分有差五十一年六月癸醜朔日食在井宿十度三十二分食五分有差五十四年四月丙寅朔日食在婁宿十二度十九分食六分有差先期
谕大學士九卿曰自古帝王敬天勤政凡遇垂象必實修人事以荅天戒其系國計民生有應行應改者詳議以聞五十八年正月甲戌朔日食在危宿初度四十五分
食七分有差
谕大學士九卿曰元旦日食以隂雲微雪未見别省無雲之處必有見者況日值三始人事不可不謹政或有阙失諸臣确議以聞五十九年七月丙寅朔日食在柳宿五度十六分食七分有差六十年閏六月庚申朔日食在井宿二十九度四十二分食二分有差雍正八年六月戊戌朔日食在井宿二十度四十二分食九分有差先期
世宗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