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百十三

關燈
公功績表傳 謹按蒙古諸部落自我 國家肇興東土前後歸誠莫不執殳效命禦侮折沖用能名着旗常而慶延孫子我 皇上垂念舊勲表章遺迹 命儒臣纂輯成編俾柳城松漠稽首而効心膂者炳然與宗室王公功績并傳不朽實為前史所未聞也 八旗姓氏通譜 謹按我 朝肇興東土雲從景附日盛因分旗隸屬以明其統系迨 國家定鼎以來或聚居遼左或散處燕畿迄今百五六十年 累朝休養煦植生聚愈繁奉 命載稽圖籍考其得姓受氏之初并官階勲績各綴小 傳詳列於篇與 國史相為表裡 天文 數理精藴 謹按推測星度西法與中法稍異我 聖祖仁皇帝奉若天道研極理數洞見西法之精審可垂 永久 敕靈台專行弗失 禦制數理精藴五十三卷上編五卷以立綱明體下編四十卷以分條緻用又表八卷其别有四通中西之異同殚天人之微奧自隸首以來鹹未窺斯秘也 曆象考成 謹按是書四十二卷上編十六卷曰窺天察紀以闡其理下編十卷曰明時正度以詳其法又表十六卷以緻其用仰經 聖祖親加審定於圓靈儀象殚極精微雖庖犧之仰觀俯 察未能踰 聰明之天縱也 曆象考成後編 謹按雍正八年 世宗憲皇帝因 禦制曆象考成中六儀之法閲一甲子将屆七十年歲差 之候 命續定日躔月離二表但有表無說亦無算法 皇上敕監臣增補圖說為後編十卷蓋璿衡齊政之術 至是愈精密矣 儀象考成 謹按是書以六儀新法參渾儀舊式制為玑衡撫辰儀繪圖着說以禆測候并考天官家諸星紀之殘缺失次者補而正之為儀象考成五十三卷皆研究歲差以符天運其星圖較舊增一千六百一十四皆經 聖明厘定欽若授時垂為令典洵測算之大成千古莫易 也 地理 皇輿表 謹按坤輿圖志前史率多舛訛康熙十八年 特命儒臣詳加考正易圖為表了如指掌嗣因幅員日廣外藩屬國次第歸誠如喀爾喀青海諸部無不稱臣向化比於郡縣複奉 敕考其山川封域增列於編以補原書之所未載輿地圖 謹按是圖乃康熙年間 聖祖命人乘傳詣各部詳詢精繪所定自平定準噶爾西 陲諸部悉入版章因奉 敕遣大臣率西洋人由西北兩路分道至各鄂拓克測量星度占候節氣詳詢其山川險易道路遠近繪圖一如舊制以垂諸永久雲 盛京吉林黑龍江等處标注戰蹟輿圖 謹按盛京吉林黑龍江諸處乃我 朝肇迹興王之所而皇輿全圖向未赅備我 皇上敬稽 實録事迹 命将軍等臣詳考道裡形勢按圖增補且拓為大圖於 聖武豐功标注地名之右恭紀 太祖 太宗親征及 遣諸王貝勒等征讨輪蹄所及之地計圖一百四十有四列聖開創丕基山川疆域厘然可考恭繹 禦制鴻篇所以 述 祖烈而 示來茲誠可永垂不朽矣 皇輿西域圖志 謹按西陲疆索列代未紀以幅員所限語言不通也我 皇上聖武遠揚膚功耆定拓地二萬餘裡準噶爾回部 之人皆在 廷執事音譯既便諸臣馳驅是役者親履其地俾司校勘既詳且核夫豈漢唐之程督異域者所可同日語哉 避暑山莊三十六景圖 謹按熱河乃近塞名區 聖祖仁皇帝肇建避暑山莊為 秋猕駐跸之地天開勝景繪圖三十六幅悉經 寶翰親題每歲我 皇上翠華臨幸掞揚 奎藻寄興 知仁複增三十六景地靈日辟屹為都會敬附志於此盤山十六景圖 謹按盤山為畿甸名區慎郡王允禧恭繪成圖皆經 禦題為幅共十有六 政典 太祖實録戰圖 謹按實録戰圖八冊乃 國家盛京時舊本敬貯 乾清宮嗣奉 敕依式重繪二本以一本恭送 盛京尊藏以一本貯 上書房傳之奕世用昭 祖德 豐功開億萬載無疆之丕業 萬夀圖 謹按康熙五十二年恭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