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
關燈
小
中
大
八支聖道。
即是正見正思惟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
如是應知趣業滅道因緣資具。
刍當知。
諸有沙門。
或婆羅門。
若能正知諸業自性。
諸業因緣。
諸業品類。
諸業異熟。
諸業盡滅。
趣業滅道。
因緣資具。
即能信我法毗奈耶。
若能信我法毗奈耶。
即能入我法毗奈耶。
若能入我法毗奈耶。
即能達我法毗奈耶。
修行梵行。
若能達我法毗奈耶。
修行梵行。
即能究竟。
正盡諸業。
所以者何。
是諸沙門。
或婆羅門。
既正了知諸業自性。
諸業因緣。
諸業品類。
諸業異熟。
諸業盡滅。
趣業滅道。
因緣資具已,即於諸業。
能厭離滅。
究竟解脫。
得善解脫。
既善解脫。
即能獨立。
既能獨立。
即具善修。
既具善修。
彼身壞已,法爾無有一切施設。
爾時世尊,重攝此義。
而說頌曰: 世間諸有情,居前中後際。
皆屬於自業,業為其伴侶。
業為彼生門,業為其眷屬。
業為所依趣,業能定三品。
随業彼彼生,不定如輪轉。
或處天人中,或居四惡趣。
世間諸有情,皆随業力轉。
非國财妻子,随從往馀生。
彼於命終時,所有皆頓舍。
獨随業而往,故皆由自業。
當來諸有情,雖受如是業。
若能依佛教,正信而出家。
彼於愚癡類,無師開導中。
名能善修行,不愚正法者,故汝等刍,精勤勿放逸。
應善知諸業,相續正修行。
為盡業自性,及業因緣等。
修八支聖道,速令得圓滿。
吾從世尊,聞如是語。
刍當知。
世間所有惡不善法。
於生起時。
諸不善品。
諸不善類。
一切皆由意為前導。
所以者何。
意生起已,惡不善法。
皆随後生。
爾時世尊,重攝此義。
而說頌曰: 諸不善法生,為因能感苦。
皆意為前導,與煩惱俱生。
意為前導法,意尊意所使。
由意有染污,故有說有行。
苦随此而生,如輪因手轉。
吾從世尊,聞如是語。
刍當知。
世間所有白淨善法。
於生起時。
善品善類。
一切皆由意為前導。
所以者何。
意生起已,白淨善法。
皆随後生。
爾時世尊,重攝此義。
而說頌曰: 諸淨善法生,為因能感樂。
皆意為前導,與善法俱生。
意為前導法,意尊意所使。
由意有清淨,故有說有行。
樂随此而生,如影随形轉。
吾從世尊,聞如是語。
刍當知。
世有一法。
於生起時。
與多衆生。
為不利益。
為不安樂。
引諸世間天人大衆。
作無義利。
感大苦果。
雲何一法。
是謂破僧。
所以者何。
刍當知。
僧若破壞。
一切大衆。
互興诤論。
遞相诃責。
遞相陵蔑。
遞相罵辱。
遞相毀呰。
遞相怨嫌。
遞相惱觸。
遞相反戾。
遞相诽謗。
遞相棄舍。
當於爾時,一切世間。
未敬信者,轉不敬信。
已敬信者,還不敬信。
刍當知。
如是名為世有一法。
於生起時。
與多衆生。
為不利益。
為不安樂。
引諸世間。
天人大衆。
作無義利。
感大苦果。
爾時世尊,重攝此義而說頌曰: 世有一法生,能起無量惡。
所謂僧破壞,愚癡者随喜。
能破壞僧苦,破壞衆亦苦。
僧和合令壞,經劫無間苦。
吾從世尊,聞如是語。
刍當知。
世有一法。
於生起時。
與多衆生。
為大利益。
為大安樂。
引諸世間。
天人大衆。
作大義利。
感大樂果。
雲何一法。
是謂僧和。
所以者何。
刍當知。
僧若和合。
一切大衆。
互無诤論。
不相诃責。
不相陵蔑。
不相罵辱。
不相毀呰。
不相怨嫌。
不相惱觸。
不相反戾。
不相诽謗。
不相棄舍。
當於爾時,一切世間。
未敬信者,便生敬信。
已敬信者,轉增敬信。
刍當知。
如是名為世有一法。
於生起時。
與多衆生。
為大利益。
為大安樂。
引諸世間。
天人大衆。
作大義利。
感大樂果。
爾時世尊,重攝此義。
而說頌曰: 世有一法生,能起無量福。
所謂僧和合,慧利者随喜。
能和合僧樂,和合衆亦樂。
僧破壞令和,經劫受天樂。
吾從世尊,聞如是語。
刍當知。
世間有情。
一結斷時。
馀一切結。
皆亦随斷。
雲何一結。
是謂我慢。
所以者何。
諸所有結。
細中粗品。
一切皆以我慢為根。
從我慢生。
我慢所長。
是故我慢一結斷時。
馀一切結。
皆亦随斷。
譬如世間樓觀中心。
普為樓觀。
衆分依止。
中心若墜。
馀亦随堕。
如是我慢。
諸結所依。
我慢若斷。
馀亦随滅。
若諸刍。
已斷我慢。
當知即是已斷馀結。
若諸刍。
已斷馀結。
當知即是已盡苦邊。
已修正智。
心善解脫。
慧善解脫。
無複後有。
爾時世尊,重攝此
即是正見正思惟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
如是應知趣業滅道因緣資具。
刍當知。
諸有沙門。
或婆羅門。
若能正知諸業自性。
諸業因緣。
諸業品類。
諸業異熟。
諸業盡滅。
趣業滅道。
因緣資具。
即能信我法毗奈耶。
若能信我法毗奈耶。
即能入我法毗奈耶。
若能入我法毗奈耶。
即能達我法毗奈耶。
修行梵行。
若能達我法毗奈耶。
修行梵行。
即能究竟。
正盡諸業。
所以者何。
是諸沙門。
或婆羅門。
既正了知諸業自性。
諸業因緣。
諸業品類。
諸業異熟。
諸業盡滅。
趣業滅道。
因緣資具已,即於諸業。
能厭離滅。
究竟解脫。
得善解脫。
既善解脫。
即能獨立。
既能獨立。
即具善修。
既具善修。
彼身壞已,法爾無有一切施設。
爾時世尊,重攝此義。
而說頌曰: 世間諸有情,居前中後際。
皆屬於自業,業為其伴侶。
業為彼生門,業為其眷屬。
業為所依趣,業能定三品。
随業彼彼生,不定如輪轉。
或處天人中,或居四惡趣。
世間諸有情,皆随業力轉。
非國财妻子,随從往馀生。
彼於命終時,所有皆頓舍。
獨随業而往,故皆由自業。
當來諸有情,雖受如是業。
若能依佛教,正信而出家。
彼於愚癡類,無師開導中。
名能善修行,不愚正法者,故汝等刍,精勤勿放逸。
應善知諸業,相續正修行。
為盡業自性,及業因緣等。
修八支聖道,速令得圓滿。
吾從世尊,聞如是語。
刍當知。
世間所有惡不善法。
於生起時。
諸不善品。
諸不善類。
一切皆由意為前導。
所以者何。
意生起已,惡不善法。
皆随後生。
爾時世尊,重攝此義。
而說頌曰: 諸不善法生,為因能感苦。
皆意為前導,與煩惱俱生。
意為前導法,意尊意所使。
由意有染污,故有說有行。
苦随此而生,如輪因手轉。
吾從世尊,聞如是語。
刍當知。
世間所有白淨善法。
於生起時。
善品善類。
一切皆由意為前導。
所以者何。
意生起已,白淨善法。
皆随後生。
爾時世尊,重攝此義。
而說頌曰: 諸淨善法生,為因能感樂。
皆意為前導,與善法俱生。
意為前導法,意尊意所使。
由意有清淨,故有說有行。
樂随此而生,如影随形轉。
吾從世尊,聞如是語。
刍當知。
世有一法。
於生起時。
與多衆生。
為不利益。
為不安樂。
引諸世間天人大衆。
作無義利。
感大苦果。
雲何一法。
是謂破僧。
所以者何。
刍當知。
僧若破壞。
一切大衆。
互興诤論。
遞相诃責。
遞相陵蔑。
遞相罵辱。
遞相毀呰。
遞相怨嫌。
遞相惱觸。
遞相反戾。
遞相诽謗。
遞相棄舍。
當於爾時,一切世間。
未敬信者,轉不敬信。
已敬信者,還不敬信。
刍當知。
如是名為世有一法。
於生起時。
與多衆生。
為不利益。
為不安樂。
引諸世間。
天人大衆。
作無義利。
感大苦果。
爾時世尊,重攝此義而說頌曰: 世有一法生,能起無量惡。
所謂僧破壞,愚癡者随喜。
能破壞僧苦,破壞衆亦苦。
僧和合令壞,經劫無間苦。
吾從世尊,聞如是語。
刍當知。
世有一法。
於生起時。
與多衆生。
為大利益。
為大安樂。
引諸世間。
天人大衆。
作大義利。
感大樂果。
雲何一法。
是謂僧和。
所以者何。
刍當知。
僧若和合。
一切大衆。
互無诤論。
不相诃責。
不相陵蔑。
不相罵辱。
不相毀呰。
不相怨嫌。
不相惱觸。
不相反戾。
不相诽謗。
不相棄舍。
當於爾時,一切世間。
未敬信者,便生敬信。
已敬信者,轉增敬信。
刍當知。
如是名為世有一法。
於生起時。
與多衆生。
為大利益。
為大安樂。
引諸世間。
天人大衆。
作大義利。
感大樂果。
爾時世尊,重攝此義。
而說頌曰: 世有一法生,能起無量福。
所謂僧和合,慧利者随喜。
能和合僧樂,和合衆亦樂。
僧破壞令和,經劫受天樂。
吾從世尊,聞如是語。
刍當知。
世間有情。
一結斷時。
馀一切結。
皆亦随斷。
雲何一結。
是謂我慢。
所以者何。
諸所有結。
細中粗品。
一切皆以我慢為根。
從我慢生。
我慢所長。
是故我慢一結斷時。
馀一切結。
皆亦随斷。
譬如世間樓觀中心。
普為樓觀。
衆分依止。
中心若墜。
馀亦随堕。
如是我慢。
諸結所依。
我慢若斷。
馀亦随滅。
若諸刍。
已斷我慢。
當知即是已斷馀結。
若諸刍。
已斷馀結。
當知即是已盡苦邊。
已修正智。
心善解脫。
慧善解脫。
無複後有。
爾時世尊,重攝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