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

關燈
△二法品第二之三 吾從世尊,聞如是語。

    刍當知。

    施有二種。

    雲何為二。

    一者财施。

    二者法施。

    雲何财施。

    謂有一類補特伽羅。

    能施種種美妙飲食。

    香鬘衣乘房舍卧具。

    資産燈明病緣醫藥。

    舍如是等。

    分布惠他。

    名為财施。

    雲何法施。

    謂廣為他宣說正法。

    初中後善。

    文義巧妙。

    純滿清白梵行之法。

    令諸有情。

    聞已解脫。

    生老病死愁歎憂苦諸熱惱法。

    是名法施。

    於此财法二種施中。

    法施最上勝妙第一。

    譬如世間。

    從牛出乳。

    從乳出酪。

    酪出生酥從此生酥。

    出於熟酥。

    複從熟酥出於醍醐。

    於是種種牛諸味中。

    醍醐最上勝妙第一。

    如是财法二種施中。

    法施最上勝妙第一。

    於法施中。

    能無颠倒行法施者,唯有如來應正等覺明行圓滿善逝世間解無上丈夫調禦士天人師佛薄伽梵。

    爾時世尊,重攝此義。

    而說頌曰: 於二種施中,法施為第一。

    能行法施者,善逝最為尊。

    受财施田中,如來為第一。

    行财施不定,受法施衆生。

     财施令衆生,得世安隐樂。

    法施令受者,究竟證涅槃。

     吾從世尊,聞如是語。

    刍當知。

    祠祀有二。

    雲何為二。

    一财祠祀。

    二法祠祀。

    财祠祀者,謂有一類補特伽羅。

    祠祀種種美妙飲食。

    香鬘衣乘。

    房舍卧具。

    資産燈明。

    如是等類。

    名财祠祀。

    法祠祀者,謂能祠祀契經應頌記别伽他自說本事本生方廣。

    未曾有法。

    以無量門。

    如理宣說。

    施設建立。

    分别開示。

    名法祠祀。

    於此财法二祠祀中。

    法祠最上勝妙第一。

    譬如世間。

    從牛出乳。

    從乳出酪。

    酪出生酥。

    從此生酥。

    出於熟酥。

    複從熟酥。

    出於醍醐。

    於是種種牛諸味中。

    醍醐最上勝妙第一。

    如是财法二祠祀中。

    法祠最上勝妙第一。

    於法祠中。

    能無颠倒。

    行法祠者,唯有如來應正等覺明行圓滿善逝世間解無上丈夫調禦士天人師佛薄伽梵。

    爾時世尊,重攝此義。

    而說頌曰: 於二種祠中,法祠為第一。

    能行法祠者,善逝最為尊。

    受财祀田中,如來為第一。

    行财祀不定,受法祀衆生。

     财祀令衆生,得世安隐樂。

    法祠令受者,究竟證涅槃。

     吾從世尊,聞如是語。

    刍當知。

    諸修行者,同集會時。

    應作二事。

    一者法言:二者宴默。

    由法言故。

    審知有德。

    審知德故。

    便深敬信。

    深敬信故。

    便往詣彼。

    往詣彼故。

    親近供事。

    親供事故。

    求聞正法。

    求聞法故。

    攝耳不亂。

    耳不亂故。

    聽聞正法。

    聞正法故。

    於法通利。

    法通利故。

    能記持法記持法故。

    能觀察義。

    觀察義時。

    堪能於法。

    審谛思惟。

    堪能於法。

    審谛思時。

    便生欲樂。

    生欲樂已,便得勢力。

    得勢力已,便能稱量。

    由稱量故。

    便能決擇。

    能決擇故。

    於谛随覺。

    便自了知。

    我生已荊梵行已立。

    所作已辦。

    不受後有。

    由宴默故。

    心便寂定。

    清淨鮮白。

    無有瑕釁。

    離随煩惱。

    調順堪任。

    安住不動。

    堪能引發。

    能引發故。

    如實了知。

    如實知故。

    便能厭背。

    能厭背故。

    便能離欲。

    既離欲已,便得解脫。

    得解脫已,便自了知。

    我已解脫。

    我生已荊梵行已立。

    所作已辦。

    不受後有。

    汝等刍。

    應說上法。

    應了上法。

    若能如是,乃名真實。

    攝受仙幢。

    非衆集會。

    戲論語言:能正了知。

    諸法實相。

    能斷諸漏。

    能證涅槃。

    我常集會。

    宣說上法。

    了知上法。

    故名第一。

    攝受仙幢。

    爾時世尊,重攝此義。

    而說頌曰: 行者集會時,應修作二事。

    謂寂然宴默,及說正法言:由說正法言,及寂然宴默。

    知諸法實相,究竟證涅槃。

     汝等當刍,若說了上法。

    乃得名真實,攝受大仙幢。

    我常處衆中,宣說照了法。

    是故名第一,攝受大仙幢。

     若依正法幢,能說能修行。

    定速脫生死,至究竟涅槃。

     吾從世尊,聞如是語。

    刍當知。

    若諸刍。

    於言說時。

    非理作意。

    起欲尋思。

    起恚尋思。

    起害尋思。

    如是刍。

    名多惡者,行慢緩者,趣向多惡為方便故。

    於斷於離。

    棄舍善轭。

    放逸懈擔下劣精進。

    亡失正念。

    有不正知。

    不定心亂。

    縱任諸根。

    無出離見。

    不知出離。

    如實正慧。

    趣向惡魔。

    惡不善法。

    為諸惡魔惡不善法之所摧伏。

    增長一切惡不善法。

    若諸刍。

    於宴默時。

    非理作意。

    廣說乃至。

    增長一切惡不善法。

    如是刍。

    為諸有智同梵行者之所诃毀。

    我亦於彼。

    常不稱贊。

    如是刍。

    雖得出家受具足戒。

    而名惡慧樂有癡人。

    是故汝等。

    應如是學。

    我當雲何方便斷除。

    非理作意。

    方便修習。

    如理作意。

    汝等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