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上
關燈
小
中
大
補處菩薩功德之力。
適堕地則行七步。
佛言目連。
他方世界現在諸佛建立倫土。
究竟菩薩之所遊處。
適生堕地行步者,其地下至六百八十萬由延。
盡斯下已乃得水界。
各各分别其水渧如車釭。
上至梵承佛威神愍哀衆生。
世界不損無所堯害。
究竟菩薩威神勢力巍巍如是,十究竟菩薩力。
如如來至真等正覺力。
是謂世尊父母之力。
其諸菩薩宿命德本所受之決。
亦非神足道力變設使菩薩示現神變功德之力。
往詣道場坐佛樹下。
以神足之力一足指。
舉江河沙等世界先目前。
用置殊異無量無限諸佛國土。
其於衆生無。
所堯害。
是為菩薩神德變化足一指力如來神足變化之力。
複過於是無量無極不可思議。
假令如來普具示現神變威佛。
汝等睹之不能信。
何況外術衆邪異學。
又目犍連。
菩薩往至佛樹下時。
攝四大種立為一種。
已立一在於世界無有增減。
於時弊魔行到道常與無數億百千官屬兇悖難當。
如來一切尋摧伏之何以為一謂平等力。
有十力常加大慈哀。
諸衆生無所毀觸。
何等十力。
有非處處有限無限如審悉知。
過去來今如審悉知。
一心脫門定意正受。
如審悉知。
見諸人根種種别異。
如審知。
見他群生心意所念。
如審悉知。
若幹種身無數形體。
如審悉知。
衆庶所行所行者好不同。
如審悉知。
道眼徹睹終始所趣。
此沒生彼彼沒生此。
名字種姓父母兄弟。
其身口意惡。
诽謗聖賢邪見颠倒終堕惡趣。
其身口意行善。
不謗聖賢正見奉順終隧善處。
如審悉知道耳洞聽天世間。
地獄餓鬼蜎飛蠕動蚑行喘息。
十方諸佛世界。
若此言聲亦無音響亦所著。
如審悉知。
心睹五趣一切本際。
諸漏已盡無有塵垢。
終始悉斷神真聖達解名色原。
審悉知。
是為十力。
如來之力複過於此不可思議。
暢徹十方無去來今。
於是離垢威力士從世尊聞斯菩薩父母諸力。
歡喜踴躍怪未曾有。
善心生焉即從座起偏袒右肩。
長跪叉手白佛今我聽受世尊所說,為菩薩時父母之力及十種力。
屏除貢高憍慢自大。
歸命三寶願發無上真道意。
愍傷衆生使獲大安。
哀令我得十種諸力。
如天中天具足無異。
時會大衆聞斯力士願弘廣。
滿十千人發無上正真道意。
同時舉聲。
而歌頌曰: 僥令我等,逮得道力。
亦如如來,至真等正覺。
於是鈎鎖菩薩白世尊曰:今者大聖。
何故稱歎等集衆德三昧。
而便默然。
唯願如來。
别講演等集衆德定意。
宣暢菩薩大士諸行。
使發意者逮得斯定。
佛告力士。
菩薩初發意者欲至無上正真之道當受尊定。
所以者何。
若初發意受持尊定。
尋具普入一切衆德。
譬如力川流泉原江河大流悉歸于海。
所殖功德布施持戒。
所習平等思惟道慧。
有漏無漏俗業度世天上人中所立福祚。
皆來歸湊於初發意菩薩之行。
是故族姓子族姓女。
欲攝衆福當發無上真道意。
譬如須彌大山鐵圍山雪山黑山。
諸藥草木及馀叢。
林洲域大邦郡國縣邑,并四天日月運照。
苞在三千大千世界。
如是力士。
其凡庶履迹無著緣覺。
休祐菩薩如來大聖之德其初發意為菩薩者,悉得通入於此福祚。
以是之故當作斯觀。
若發無上正真道意,則悉該於諸德矣。
佛告力士。
譬如四域群生之類。
轉輪聖王居為尊上功祚殊勝。
使四天下衆庶人民福。
轉輪聖王之德等無差異。
合集斯福巍巍之德為一聖王。
使三千大千世界衆生之德。
各各皆轉輪聖王。
一一聖王使倍三千大千世界衆生之數。
總集諸福為一人德。
使江河沙等諸佛世所有人民。
各各履祚如彼一人。
於鈎鎖意雲何。
甯能限量斯福德乎。
鈎鎖對曰:唯天中天計聖王德不可思議。
何況一切為轉輪德莫能稱限。
世尊告曰:正使撰合此衆生德無量之祚以比一發意菩薩。
百倍千倍萬倍億倍。
巨億萬倍計空不及無以為喻。
是為初發意菩薩。
等衆德三昧第一所入。
佛告鈎鎖。
譬諸梵天於千世界悉樂行慈。
若複有人皆以七寶滿千世界以用布施。
比千世界梵天行慈。
行慈之福其德殊勝。
若三千世界至于五千十千。
若至百千界梵天普共行慈。
若以七寶周遍充滿百千世界。
以用布施所殖德祚。
以比百千世界梵天行行慈福多不可稱限。
正使三千大千世界衆生之疇。
其福德如百千世界梵天行慈。
行慈心普于群萌。
計其福德。
比初發意行者所尊慈祚。
百倍千倍萬倍億倍巨億萬倍。
計空不及無以喻。
所以者何。
其初發意志於無上正真道者德不可限。
以是之故。
當作是見當作是知。
假能發大道意者,則為具足一切衆德。
若族姓子族姓女。
欲得周滿無量之祚。
當發無上正真意。
佛言:力士。
是為等集衆德定意第二所入。
佛告鈎鎖
適堕地則行七步。
佛言目連。
他方世界現在諸佛建立倫土。
究竟菩薩之所遊處。
適生堕地行步者,其地下至六百八十萬由延。
盡斯下已乃得水界。
各各分别其水渧如車釭。
上至梵承佛威神愍哀衆生。
世界不損無所堯害。
究竟菩薩威神勢力巍巍如是,十究竟菩薩力。
如如來至真等正覺力。
是謂世尊父母之力。
其諸菩薩宿命德本所受之決。
亦非神足道力變設使菩薩示現神變功德之力。
往詣道場坐佛樹下。
以神足之力一足指。
舉江河沙等世界先目前。
用置殊異無量無限諸佛國土。
其於衆生無。
所堯害。
是為菩薩神德變化足一指力如來神足變化之力。
複過於是無量無極不可思議。
假令如來普具示現神變威佛。
汝等睹之不能信。
何況外術衆邪異學。
又目犍連。
菩薩往至佛樹下時。
攝四大種立為一種。
已立一在於世界無有增減。
於時弊魔行到道常與無數億百千官屬兇悖難當。
如來一切尋摧伏之何以為一謂平等力。
有十力常加大慈哀。
諸衆生無所毀觸。
何等十力。
有非處處有限無限如審悉知。
過去來今如審悉知。
一心脫門定意正受。
如審悉知。
見諸人根種種别異。
如審知。
見他群生心意所念。
如審悉知。
若幹種身無數形體。
如審悉知。
衆庶所行所行者好不同。
如審悉知。
道眼徹睹終始所趣。
此沒生彼彼沒生此。
名字種姓父母兄弟。
其身口意惡。
诽謗聖賢邪見颠倒終堕惡趣。
其身口意行善。
不謗聖賢正見奉順終隧善處。
如審悉知道耳洞聽天世間。
地獄餓鬼蜎飛蠕動蚑行喘息。
十方諸佛世界。
若此言聲亦無音響亦所著。
如審悉知。
心睹五趣一切本際。
諸漏已盡無有塵垢。
終始悉斷神真聖達解名色原。
審悉知。
是為十力。
如來之力複過於此不可思議。
暢徹十方無去來今。
於是離垢威力士從世尊聞斯菩薩父母諸力。
歡喜踴躍怪未曾有。
善心生焉即從座起偏袒右肩。
長跪叉手白佛今我聽受世尊所說,為菩薩時父母之力及十種力。
屏除貢高憍慢自大。
歸命三寶願發無上真道意。
愍傷衆生使獲大安。
哀令我得十種諸力。
如天中天具足無異。
時會大衆聞斯力士願弘廣。
滿十千人發無上正真道意。
同時舉聲。
而歌頌曰: 僥令我等,逮得道力。
亦如如來,至真等正覺。
於是鈎鎖菩薩白世尊曰:今者大聖。
何故稱歎等集衆德三昧。
而便默然。
唯願如來。
别講演等集衆德定意。
宣暢菩薩大士諸行。
使發意者逮得斯定。
佛告力士。
菩薩初發意者欲至無上正真之道當受尊定。
所以者何。
若初發意受持尊定。
尋具普入一切衆德。
譬如力川流泉原江河大流悉歸于海。
所殖功德布施持戒。
所習平等思惟道慧。
有漏無漏俗業度世天上人中所立福祚。
皆來歸湊於初發意菩薩之行。
是故族姓子族姓女。
欲攝衆福當發無上真道意。
譬如須彌大山鐵圍山雪山黑山。
諸藥草木及馀叢。
林洲域大邦郡國縣邑,并四天日月運照。
苞在三千大千世界。
如是力士。
其凡庶履迹無著緣覺。
休祐菩薩如來大聖之德其初發意為菩薩者,悉得通入於此福祚。
以是之故當作斯觀。
若發無上正真道意,則悉該於諸德矣。
佛告力士。
譬如四域群生之類。
轉輪聖王居為尊上功祚殊勝。
使四天下衆庶人民福。
轉輪聖王之德等無差異。
合集斯福巍巍之德為一聖王。
使三千大千世界衆生之德。
各各皆轉輪聖王。
一一聖王使倍三千大千世界衆生之數。
總集諸福為一人德。
使江河沙等諸佛世所有人民。
各各履祚如彼一人。
於鈎鎖意雲何。
甯能限量斯福德乎。
鈎鎖對曰:唯天中天計聖王德不可思議。
何況一切為轉輪德莫能稱限。
世尊告曰:正使撰合此衆生德無量之祚以比一發意菩薩。
百倍千倍萬倍億倍。
巨億萬倍計空不及無以為喻。
是為初發意菩薩。
等衆德三昧第一所入。
佛告鈎鎖。
譬諸梵天於千世界悉樂行慈。
若複有人皆以七寶滿千世界以用布施。
比千世界梵天行慈。
行慈之福其德殊勝。
若三千世界至于五千十千。
若至百千界梵天普共行慈。
若以七寶周遍充滿百千世界。
以用布施所殖德祚。
以比百千世界梵天行行慈福多不可稱限。
正使三千大千世界衆生之疇。
其福德如百千世界梵天行慈。
行慈心普于群萌。
計其福德。
比初發意行者所尊慈祚。
百倍千倍萬倍億倍巨億萬倍。
計空不及無以喻。
所以者何。
其初發意志於無上正真道者德不可限。
以是之故。
當作是見當作是知。
假能發大道意者,則為具足一切衆德。
若族姓子族姓女。
欲得周滿無量之祚。
當發無上正真意。
佛言:力士。
是為等集衆德定意第二所入。
佛告鈎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