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中
關燈
小
中
大
逾於日月。
妙聖達為天人尊。
諸根寂定若虛空不增不減。
歡喜踴躍善心顯發。
即從坐起更整衣服。
偏右肩右膝著地。
叉手白佛。
是我世尊,安住大聖。
我歸命佛及法聖衆。
唯佛世尊,為我說若聞經者建立奉行。
蠲除衆生所貪受行。
興于正見而說經典。
時族姓子。
彼無垢稱王如來真等正覺。
緣仙士故為諸天子及諸菩薩。
分别說此等集衆德三昧之定。
於衆會中八千天子古造行修治誼理。
即逮法忍。
上勝仙士聞是三昧。
踴躍歡喜入於微妙。
尋時逮得無盡辯才時彼如來。
說八章句又複攝齲何等為八。
一切諸法皆為本淨。
從想著緻原自然淨也。
諸無漏。
一切諸漏皆為盡故也。
諸法無著。
皆度一切諸所著故也。
諸法不虛。
亦無有明吾我人。
平等一切諸法門故也。
諸法何門。
普現一切諸法門故也。
諸法無來亦無往也。
諸法懷斷除一切諸所趣故也。
諸法平等。
於三世無去來今故也。
而無有二是為上勝。
八章句說。
切啟度厭諸所有無有衆患。
佛告上勝仙士。
有八門句。
至無有二。
何謂八。
諸法假号倚名故也。
諸法像色猶從名故也。
諸法合會依著字故也。
諸法識自由恣故也。
諸法自然則以無明自然故也。
諸法為盡行愚故也。
諸法無處立於門者住無常故也。
諸法平等以一精進趣於門故也。
是為上勝八句也。
本無有二而緻於二。
佛告上勝。
複有八精進句。
至無有盡而得自在。
何謂八。
無者,修精進事。
勸助咒願修經典為現無處。
彼者,行精進句。
便能示現究竟法誼。
不者,遵精進句。
為除名色為示法。
所說經法悉令蠲除。
他者,奉于精進現寂然法。
六者,志于精進講說經法。
超度一切所罣礙。
無本者,念精進句。
為現如來無本之法。
因者,精進為現一切緣法罪福為荊等精進三昧示現諸法分别所趣。
是為上勝。
八精進句無盡辯才。
佛告上勝。
複有八法為妙法句。
覺了諸法為志平等。
何謂八。
空為印句。
而無所倚而現法。
無想印句。
無所建立而現經典。
無願印句。
不依不倚不著不求而為現法。
本際印句為本空句。
而等禦之為現經典。
法界印句。
等禦諸法而為本現。
無本印句。
現入諸法,猶印句。
蠲除去來今所本現法。
滅盡印句。
究竟滅盡永除諸法之所本現。
是為上勝。
八印句皆悉分别平等諸法而得成就是故於斯上勝。
自在之句及所問句。
精進句并諸印句。
常當安順行其句而精進學。
如是族姓子。
於彼無垢稱王分别所問。
於此遣智至彼世界。
及馀菩薩千億百千垓菩薩。
斯須之間如發意頃自還佛土。
雖還本土無去無來。
其土人民不見如來為為來。
於是族姓子。
上勝仙士。
獲無盡辯意不疑妄。
亦無所失。
得為諸天之所擁護。
救護天降伏衆魔及外異道。
行入郡國縣邑州域大邦。
為一切人講說經法。
分别演斯等集衆德三具足千歲宣現此典。
開化八萬四千群萌之類住於聲聞。
發起八萬四千衆生志於緣覺。
八萬千黎庶皆發無上正真道意。
勸助八萬四千蒸民後悉當為轉輪聖王。
八萬四千建立帝釋梵天悲喜護。
無央數人得生天上。
上勝仙士。
至于末後仙沒之時,生於無垢稱王如來至真正覺土。
在於普等無垢世界。
與萬四千天子俱。
佛言:族姓子。
欲知爾時上勝仙士為異人乎。
造斯觀。
所以者何,則吾是也。
吾以至誠建立心願。
即緻下方所在世界無垢稱王如來至。
以是之故。
族姓子。
當作是觀。
於樂法菩薩。
如來未曾取滅度。
正法之教亦無滅荊好樂法為菩薩者,他方世界諸佛世尊則現目前。
樂法菩薩。
若在岩處若在樹下。
獨閑居者中間坐。
即時得見受總持門。
置于手掌若現裓上。
若在頭上若在頂上近而不遠。
樂法菩已為曾見過去諸佛。
又諸天人發其辯才。
亦複從受辯才之慧。
樂法菩薩於此經典無有窮盡諸佛世尊及諸天人不奪其願。
道所建立猶得自在欲得住立百歲千歲一劫過劫。
亦得由己。
法菩薩除老病死興發其心。
其意所在堅強久固。
禦於大智辯才之慧。
樂法菩薩未曾發意犯他人。
以是之故。
離垢威。
聞斯博聞所積行者,遵奉精進便當逮獲於此名德。
當複過是複無數。
若有菩薩欲得獲緻福藏德普。
慶無終既祿無窮已,菩薩所厚功祚無量。
不可稱限無盡極其邊際者,離垢威。
知其大海水尚可數渧。
測知限量得其底泥。
菩薩所興三事戒聞惠。
不可勝限得其邊際。
三千大千世界尚可稱量知其铢兩盡其邊際。
欲盡菩薩所興三事。
聞施道不可限量。
是為族姓
妙聖達為天人尊。
諸根寂定若虛空不增不減。
歡喜踴躍善心顯發。
即從坐起更整衣服。
偏右肩右膝著地。
叉手白佛。
是我世尊,安住大聖。
我歸命佛及法聖衆。
唯佛世尊,為我說若聞經者建立奉行。
蠲除衆生所貪受行。
興于正見而說經典。
時族姓子。
彼無垢稱王如來真等正覺。
緣仙士故為諸天子及諸菩薩。
分别說此等集衆德三昧之定。
於衆會中八千天子古造行修治誼理。
即逮法忍。
上勝仙士聞是三昧。
踴躍歡喜入於微妙。
尋時逮得無盡辯才時彼如來。
說八章句又複攝齲何等為八。
一切諸法皆為本淨。
從想著緻原自然淨也。
諸無漏。
一切諸漏皆為盡故也。
諸法無著。
皆度一切諸所著故也。
諸法不虛。
亦無有明吾我人。
平等一切諸法門故也。
諸法何門。
普現一切諸法門故也。
諸法無來亦無往也。
諸法懷斷除一切諸所趣故也。
諸法平等。
於三世無去來今故也。
而無有二是為上勝。
八章句說。
切啟度厭諸所有無有衆患。
佛告上勝仙士。
有八門句。
至無有二。
何謂八。
諸法假号倚名故也。
諸法像色猶從名故也。
諸法合會依著字故也。
諸法識自由恣故也。
諸法自然則以無明自然故也。
諸法為盡行愚故也。
諸法無處立於門者住無常故也。
諸法平等以一精進趣於門故也。
是為上勝八句也。
本無有二而緻於二。
佛告上勝。
複有八精進句。
至無有盡而得自在。
何謂八。
無者,修精進事。
勸助咒願修經典為現無處。
彼者,行精進句。
便能示現究竟法誼。
不者,遵精進句。
為除名色為示法。
所說經法悉令蠲除。
他者,奉于精進現寂然法。
六者,志于精進講說經法。
超度一切所罣礙。
無本者,念精進句。
為現如來無本之法。
因者,精進為現一切緣法罪福為荊等精進三昧示現諸法分别所趣。
是為上勝。
八精進句無盡辯才。
佛告上勝。
複有八法為妙法句。
覺了諸法為志平等。
何謂八。
空為印句。
而無所倚而現法。
無想印句。
無所建立而現經典。
無願印句。
不依不倚不著不求而為現法。
本際印句為本空句。
而等禦之為現經典。
法界印句。
等禦諸法而為本現。
無本印句。
現入諸法,猶印句。
蠲除去來今所本現法。
滅盡印句。
究竟滅盡永除諸法之所本現。
是為上勝。
八印句皆悉分别平等諸法而得成就是故於斯上勝。
自在之句及所問句。
精進句并諸印句。
常當安順行其句而精進學。
如是族姓子。
於彼無垢稱王分别所問。
於此遣智至彼世界。
及馀菩薩千億百千垓菩薩。
斯須之間如發意頃自還佛土。
雖還本土無去無來。
其土人民不見如來為為來。
於是族姓子。
上勝仙士。
獲無盡辯意不疑妄。
亦無所失。
得為諸天之所擁護。
救護天降伏衆魔及外異道。
行入郡國縣邑州域大邦。
為一切人講說經法。
分别演斯等集衆德三具足千歲宣現此典。
開化八萬四千群萌之類住於聲聞。
發起八萬四千衆生志於緣覺。
八萬千黎庶皆發無上正真道意。
勸助八萬四千蒸民後悉當為轉輪聖王。
八萬四千建立帝釋梵天悲喜護。
無央數人得生天上。
上勝仙士。
至于末後仙沒之時,生於無垢稱王如來至真正覺土。
在於普等無垢世界。
與萬四千天子俱。
佛言:族姓子。
欲知爾時上勝仙士為異人乎。
造斯觀。
所以者何,則吾是也。
吾以至誠建立心願。
即緻下方所在世界無垢稱王如來至。
以是之故。
族姓子。
當作是觀。
於樂法菩薩。
如來未曾取滅度。
正法之教亦無滅荊好樂法為菩薩者,他方世界諸佛世尊則現目前。
樂法菩薩。
若在岩處若在樹下。
獨閑居者中間坐。
即時得見受總持門。
置于手掌若現裓上。
若在頭上若在頂上近而不遠。
樂法菩已為曾見過去諸佛。
又諸天人發其辯才。
亦複從受辯才之慧。
樂法菩薩於此經典無有窮盡諸佛世尊及諸天人不奪其願。
道所建立猶得自在欲得住立百歲千歲一劫過劫。
亦得由己。
法菩薩除老病死興發其心。
其意所在堅強久固。
禦於大智辯才之慧。
樂法菩薩未曾發意犯他人。
以是之故。
離垢威。
聞斯博聞所積行者,遵奉精進便當逮獲於此名德。
當複過是複無數。
若有菩薩欲得獲緻福藏德普。
慶無終既祿無窮已,菩薩所厚功祚無量。
不可稱限無盡極其邊際者,離垢威。
知其大海水尚可數渧。
測知限量得其底泥。
菩薩所興三事戒聞惠。
不可勝限得其邊際。
三千大千世界尚可稱量知其铢兩盡其邊際。
欲盡菩薩所興三事。
聞施道不可限量。
是為族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