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上
關燈
小
中
大
。
東方虛空所覆世界。
空之遠近可限量乎。
答曰:世尊,無限無量不可計數有邊際。
天中天。
佛言:如何引喻智者解趣。
十方世界虛空所覆不可盡極。
猶若等集衆德意福祚功德。
超彼無量轉加具足。
為衆生故以諸道德将護其心。
以大精進成滿所行。
假使人於此三千大千世界。
下盡水際上至三十三天。
滿中芥子。
一一芥子為一佛國。
過於東方幹佛土著一芥子。
各各如是令芥子荊不能窮極東方世界。
設令江河沙等世界滿中芥子。
人盡取芥子一一破碎。
各如江河沙數芥子之限。
於鈎鎖意雲何。
甯有人能籌計分别。
知所碎芥子數乎。
鈎鎖答曰:唯天中天破。
一芥子所分之限。
假使智慧如舍利弗。
周滿天下閻提土。
一劫之中籌之計之。
不能稱量芥子之數。
何況欲知江河沙等世界破芥子數。
設令有過諸芥子佛土著一芥子。
如是之比令破芥子悉盡無馀。
東方世界不可窮極得其邊際。
南方方北方。
東南方西南方西北方東北方。
上方下方亦複如是,如是鈎鎖。
如十方界所有虛空諸佛國土皆以七寶遍布其中。
悉令充滿盡用布施。
所得功德豈多不乎。
鈎鎖白佛。
甚多天天。
無量也。
世尊告曰:其初發意菩薩行慈之德過於彼施。
滿于東方無限世界七寶之福。
倍千倍萬倍億倍巨億萬倍。
計空不及無以為喻。
譬如虛空無有能度得邊際者,菩薩之慈猶虛空無所不覆。
菩薩如是所行大慈所蓋無際。
譬如衆生受形立體。
所周佛土所在世界若幹數。
菩薩行慈使此群萌皆得成就為轉輪王。
具足功德如釋如梵踐祚之數。
又計菩薩大士建淨性質直無谄。
欲度衆生住於大哀。
常行慈愍所行七步。
攝取功勳超諸群黎。
為釋為梵轉聖王之福慶也。
百倍千倍萬倍億倍巨億萬倍。
計空不及無以為喻。
是謂等集衆德定意第三入佛告鈎鎖。
三千大千世界一切衆生威神功德。
皆令巍巍如轉輪王。
如釋如梵功德之慶。
比初發意菩薩之慈。
正使一切十方衆生皆為釋梵轉輪聖王。
百千萬倍不比菩薩行大慈哀。
使三千大千世界衆生之疇一切皆使如清信士所有功德。
比舍利弗福慧之明。
百倍千倍萬倍倍巨億萬倍不相及逮。
正使三千大千世界滿中人。
衆如舍利弗智慧功德等無有異。
以方比緣覺智慧功德。
百倍千倍萬倍億倍巨億萬倍。
計空不及無以為喻。
縱使三千大千世界遊居生。
一切成具緣覺之德智慧功德等無差特。
欲比五劫生行菩薩。
百倍千倍萬倍億倍巨億萬計空不及無以為喻。
是為等集衆德定意第四所入。
說是經時二萬二千人。
皆發無上正真道意。
三千大千世界六反震動。
其大光明普照世億百千垓。
諸天伎樂不鼓自鳴。
而雨天花覆蓋道常紛葩佛上周遍衆會積至于膝。
釋梵四王天龍鬼神皆歌歎言:唯然世尊,族姓子族姓女。
心懷至誠而發無上正真道意。
如向大聖講說者,我等禀誼。
假使不發大道意者,終不逮成等集衆德定意正受。
況當能緻一切功祚量也。
是時離垢威力士白佛言:唯然世尊,當行何法。
而能成就逮得等集衆德之定乎。
佛告姓子。
有一法修緻斯定。
何謂一。
發心調習諸通之慧。
是為一法逮得斯定。
複有二法修獲定。
何謂二。
若聽聞法谘禀無厭。
如所聽受思察其誼。
是為二。
複有三法修獲斯定。
何謂三。
消損諸惡。
勸集善業。
殖衆德本。
是為三。
複有四法修獲斯定。
何謂四。
禁戒清淨。
見清淨。
其心清淨。
智慧清淨。
是為四。
複有五法修獲斯定。
何謂五。
所言至誠。
志性堅其意質樸而無谀谄。
其心清淨建立無差。
常以等心一切衆生是為五。
複有六法修獲斯定。
謂六。
歸附善友。
遠離惡友。
舍廢衆會。
習寂燕坐。
順行大慈。
愍傷衆生。
是為六。
複有法修獲斯定。
何謂七。
建立寂然分别。
惟觀除于報應。
将禦緣起離求所見。
曉了罪福悉由連。
道利結礙使至平等。
入于道諠用道法故。
忍於恚罵而無恨心。
是為七。
複有八法修斯定。
何謂八。
身行澹泊。
口言靜默。
心惟寂寞。
觀痛癢察諸法。
惡本夫起而不想念令不興。
惡本盛發随念蠲除。
善本未起思順令滋。
善本熙隆将養護之。
是為八。
複有九法修獲定。
何謂九。
觀過去法而知無常。
於當來法而無所生。
今現在法而無有二。
逮入三世而悉等。
一切諸法猶如法忍。
不著於空。
分别無想。
離於所願。
設使所生有所救護。
是為九。
有十法修獲斯定。
何謂十。
脫於無我。
忍於無命。
了於無人無常句迹。
一切所生皆為苦患無為寂然則為救護。
離颠倒。
度衆生。
順典诰。
如所聞法尋即奉行。
佛告離垢威。
是為十菩薩所行。
因此逮得等集衆德三昧之定。
離垢威白佛言:菩薩大士積累功效
東方虛空所覆世界。
空之遠近可限量乎。
答曰:世尊,無限無量不可計數有邊際。
天中天。
佛言:如何引喻智者解趣。
十方世界虛空所覆不可盡極。
猶若等集衆德意福祚功德。
超彼無量轉加具足。
為衆生故以諸道德将護其心。
以大精進成滿所行。
假使人於此三千大千世界。
下盡水際上至三十三天。
滿中芥子。
一一芥子為一佛國。
過於東方幹佛土著一芥子。
各各如是令芥子荊不能窮極東方世界。
設令江河沙等世界滿中芥子。
人盡取芥子一一破碎。
各如江河沙數芥子之限。
於鈎鎖意雲何。
甯有人能籌計分别。
知所碎芥子數乎。
鈎鎖答曰:唯天中天破。
一芥子所分之限。
假使智慧如舍利弗。
周滿天下閻提土。
一劫之中籌之計之。
不能稱量芥子之數。
何況欲知江河沙等世界破芥子數。
設令有過諸芥子佛土著一芥子。
如是之比令破芥子悉盡無馀。
東方世界不可窮極得其邊際。
南方方北方。
東南方西南方西北方東北方。
上方下方亦複如是,如是鈎鎖。
如十方界所有虛空諸佛國土皆以七寶遍布其中。
悉令充滿盡用布施。
所得功德豈多不乎。
鈎鎖白佛。
甚多天天。
無量也。
世尊告曰:其初發意菩薩行慈之德過於彼施。
滿于東方無限世界七寶之福。
倍千倍萬倍億倍巨億萬倍。
計空不及無以為喻。
譬如虛空無有能度得邊際者,菩薩之慈猶虛空無所不覆。
菩薩如是所行大慈所蓋無際。
譬如衆生受形立體。
所周佛土所在世界若幹數。
菩薩行慈使此群萌皆得成就為轉輪王。
具足功德如釋如梵踐祚之數。
又計菩薩大士建淨性質直無谄。
欲度衆生住於大哀。
常行慈愍所行七步。
攝取功勳超諸群黎。
為釋為梵轉聖王之福慶也。
百倍千倍萬倍億倍巨億萬倍。
計空不及無以為喻。
是謂等集衆德定意第三入佛告鈎鎖。
三千大千世界一切衆生威神功德。
皆令巍巍如轉輪王。
如釋如梵功德之慶。
比初發意菩薩之慈。
正使一切十方衆生皆為釋梵轉輪聖王。
百千萬倍不比菩薩行大慈哀。
使三千大千世界衆生之疇一切皆使如清信士所有功德。
比舍利弗福慧之明。
百倍千倍萬倍倍巨億萬倍不相及逮。
正使三千大千世界滿中人。
衆如舍利弗智慧功德等無有異。
以方比緣覺智慧功德。
百倍千倍萬倍億倍巨億萬倍。
計空不及無以為喻。
縱使三千大千世界遊居生。
一切成具緣覺之德智慧功德等無差特。
欲比五劫生行菩薩。
百倍千倍萬倍億倍巨億萬計空不及無以為喻。
是為等集衆德定意第四所入。
說是經時二萬二千人。
皆發無上正真道意。
三千大千世界六反震動。
其大光明普照世億百千垓。
諸天伎樂不鼓自鳴。
而雨天花覆蓋道常紛葩佛上周遍衆會積至于膝。
釋梵四王天龍鬼神皆歌歎言:唯然世尊,族姓子族姓女。
心懷至誠而發無上正真道意。
如向大聖講說者,我等禀誼。
假使不發大道意者,終不逮成等集衆德定意正受。
況當能緻一切功祚量也。
是時離垢威力士白佛言:唯然世尊,當行何法。
而能成就逮得等集衆德之定乎。
佛告姓子。
有一法修緻斯定。
何謂一。
發心調習諸通之慧。
是為一法逮得斯定。
複有二法修獲定。
何謂二。
若聽聞法谘禀無厭。
如所聽受思察其誼。
是為二。
複有三法修獲斯定。
何謂三。
消損諸惡。
勸集善業。
殖衆德本。
是為三。
複有四法修獲斯定。
何謂四。
禁戒清淨。
見清淨。
其心清淨。
智慧清淨。
是為四。
複有五法修獲斯定。
何謂五。
所言至誠。
志性堅其意質樸而無谀谄。
其心清淨建立無差。
常以等心一切衆生是為五。
複有六法修獲斯定。
謂六。
歸附善友。
遠離惡友。
舍廢衆會。
習寂燕坐。
順行大慈。
愍傷衆生。
是為六。
複有法修獲斯定。
何謂七。
建立寂然分别。
惟觀除于報應。
将禦緣起離求所見。
曉了罪福悉由連。
道利結礙使至平等。
入于道諠用道法故。
忍於恚罵而無恨心。
是為七。
複有八法修斯定。
何謂八。
身行澹泊。
口言靜默。
心惟寂寞。
觀痛癢察諸法。
惡本夫起而不想念令不興。
惡本盛發随念蠲除。
善本未起思順令滋。
善本熙隆将養護之。
是為八。
複有九法修獲定。
何謂九。
觀過去法而知無常。
於當來法而無所生。
今現在法而無有二。
逮入三世而悉等。
一切諸法猶如法忍。
不著於空。
分别無想。
離於所願。
設使所生有所救護。
是為九。
有十法修獲斯定。
何謂十。
脫於無我。
忍於無命。
了於無人無常句迹。
一切所生皆為苦患無為寂然則為救護。
離颠倒。
度衆生。
順典诰。
如所聞法尋即奉行。
佛告離垢威。
是為十菩薩所行。
因此逮得等集衆德三昧之定。
離垢威白佛言:菩薩大士積累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