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中

關燈
子。

    三事行品。

    三事之中博聞為尊。

    為勝為長為無疇匹。

    譬如彌山王。

    持戒施惠,猶如芥子在須彌山側。

    當觀博聞則須彌山王也。

    譬如飛鳥翺翔虛空足所翳。

    甯幾如乎。

    持戒施惠猶如斯也。

    譬如虛空弘普無際。

    博聞之德其若茲矣。

    所以者何族姓子。

    施有二益。

    離貧匮得大富。

    戒有二益。

    度惡趣生昇天。

    聞有二益。

    得聖慧除邪疑其布施者,不離諸漏所受之陰。

    其持戒者,所受諸陰亦與漏俱。

    其博聞者,無有諸漏亦不陰。

    以是之故。

    離垢威。

    斯謂菩薩博聞之應。

    佛說施戒博聞之時,三萬二千群生殖衆德本皆發無上正真道德。

    五百比丘漏盡意解得法眼淨。

     於是離垢威力士白佛言:菩薩幾法行疾得不起法忍。

    佛言:族姓子。

    菩薩有四法行。

    得不起法忍。

    何謂四。

    一觀身如影而得解脫。

    二入於諸法如呼聲響。

    曉了其心猶如幻化。

    一切法皆歸盡滅。

    是為四。

    菩薩疾得不起法忍。

    複有四法。

    何謂四。

    普修弘慈加諸衆生。

    使學者起於人想勸使曉解。

    一切諸法令知盡無不造有事。

    普皆睹見諸佛之法。

    不以肉眼亦天眼。

    亦非法眼無所依倚。

    分明曉了心之所入。

    亦無有心亦不見心亦無緣會。

    是為四。

    複四。

    何謂四。

    一切所有施而不吝。

    棄捐邪見。

    奉清淨禁。

    寂除塵勞。

    是為四。

    複有四。

    何四。

    遵忍辱力入于諸法。

    悉知盡索。

    而崇精進。

    好澹泊法。

    是為四。

    複有四。

    何謂四。

    逮禅定則無所倚。

    察於智慧亦不輕戲。

    攝權方便不著衆生。

    皆具所行入無等倫。

    是為四。

    複四。

    何謂四。

    常行大慈導利衆生。

    具足大悲不厭終始。

    行于大喜欣樂於法。

    行于大護除諸著。

    是為四。

    複有四。

    何謂四。

    證明部分於三脫門。

    除諸三世過去來今。

    超度三界。

    觀一法本淨無穢。

    佛言:離垢威。

    是為四法行。

    菩薩大士疾得不起法忍佛說此時。

    離垢威菩薩得不起法忍。

    歡喜踴躍昇處虛空。

    去地四丈九尺。

    三千大千世界六反震動。

    其大光明普照界。

    而雨天花百千伎樂。

    不鼓自鳴。

    於時世尊,知離垢威菩薩所念。

    尋時欣笑五色光從口照於十方無數佛國。

    還繞三匝從頂上入。

    賢者阿難。

    即從坐起更整衣服。

    偏袒右肩右膝著叉手白佛以偈贊曰: 得尊淨智慧,其目清明好。

    諸根為寂定,澹泊度無極。

    光明照七尺,金容神巍危何故現欣笑,唯願為分别。

     知諸天人行,心意所歸趣。

    三世之清淨,睹之所像類。

    其慧常通達,未曾有罣礙。

    何故現欣笑,月姿哀為說。

     過世天中天,将來之世尊,今現十方佛,智慧暢無量。

    修行悉清白,療愈若幹玻一切靡不了,願為分别說。

     其身普周遍,於此諸佛國。

    言音悉暢達,無數之刹土。

    心向一切人,常垂弘大慈。

    最勝哀為說,敷演斯笑意。

     所在究練法,寂然如月遊。

    無喻如幻化,自然若如夢。

    所獲緻得利,常如雨泡起。

    何故現欣笑,無師子師子。

     解空無有想,超度願脫門。

    諸法為自然,了現究竟誼。

    寂默常調定,遊步如虛空。

    願佛分别意,今笑何感療。

     孰為發妙心,志願尊覺慧。

    誰令力除魔,應坐樹王下。

    最勝今日誰,而為超擁護。

    何故現欣笑,大雄發遣說。

     諸聲聞之衆,不能蹈斯地。

    一切之緣覺,莫敢逮此道。

    是諸佛境界,其德如大海。

    何感而欣笑,世勝哀說之。

     佛告阿難。

    爾為甯見離垢威。

    踴在虛空去地四丈九尺乎。

    對曰已見。

    天中天。

    佛言:垢威力士菩薩。

    過三百不可計會劫。

    當逮得無上正真。

    為最正覺号力嚴淨王如來正真等正明行成為善逝世間解無上士道法禦天人師為佛衆祐。

    在于東方世界名清淨。

    劫名淨歎。

    力淨王如來清淨世界。

    富樂熾盛人民安隐米穀平賤。

    快樂難及諸天人播殖無數。

    彼國人民被飲食居止舍宅。

    譬如第四兜率天上。

    其佛說法無有奇特異種之說。

    唯但宣暢菩薩箧藏其佛土無有聲聞緣覺之名。

    皆純菩薩逮得法忍。

    諸菩薩衆甚多無極。

    其佛壽命無有限量。

    其土有八據之難。

    降伏衆魔抑制怨敵。

    無有群邪諸外異道。

    其佛世界地绀琉璃。

    紫磨黃金分錯間。

    於是離垢威菩薩。

    從虛空下稽首佛足歸命世尊,從佛請求欲得出家。

    爾時鈎鎖菩薩前佛言:唯天中天。

    怪未曾有。

    如今大聖講說經典。

    其有諸天在於虛空。

    名德高妙皆詣如來適見如來尋時歡喜。

    棄捐貢高自大之念。

    稽首世尊投身自歸。

    大聖。

    乃能開化於此離垢威士憍高自大。

    來詣佛所逮得大法。

    當為無量不可思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