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志阿颰經全文
關燈
小
中
大
常貧負債治生。
獲利歸畢歡喜。
複有罪人久系獄中。
有好長者方便得出。
亦如奴婢免為良民。
及病連年。
醫療得愈。
又如商人從澀難道得重貨歸。
此五譬喻。
人皆歡喜。
而我沙門。
亦猶若此。
自念生死久系五陰。
更苦無量。
今得解脫。
何謂五陰。
一色二痛三想四行五識。
此五覆人。
令不見道。
沙門自思。
覺知無常。
身非其身。
愚癡意解。
心無所著。
色陰已除。
是第一喜。
沙門思念。
自見身中五藏不淨。
貪欲意解。
善惡無二。
痛陰已除。
是第二喜。
沙門精思。
見恩愛苦。
不為漏習。
無更樂意。
想陰已除。
是第三喜。
沙門思惟。
身口意淨。
無複喜怒。
寂然意定。
不起不為。
行陰已除。
是第四喜。
沙門自念。
得佛清化。
斷諸緣起。
癡愛盡滅。
識陰已除。
是第五歡喜也。
佛告阿颰。
我沙門捐棄諸欲。
奉行經戒。
以斷生死。
則於今世。
無複憂哭相戀之意。
吾不貪人。
人亦不貪我。
而吾以道慈念一切。
欲使度脫。
夫人為道。
一世苦耳。
不為道者,其苦彌長。
如人沐裕但可外淨。
心垢不除。
得應真者,衆惡都除。
凡人志心道人心一如石在地。
日炙不消。
雨漬不釋。
風吹不動。
出其凡俗得成至道。
心意已冷無複熱淫。
譬如蓮華出於污泥根葉常冷塵水不著。
沙門自念。
父母養子。
恩極一世。
佛開天下。
使人得道。
自見本末五道生死。
知人壽命。
意志已正。
所為自恣。
欲上天即上。
入海即入。
譬如以香盥浴死人。
不能使香。
教惡人善。
不能必善。
人心惡者,身口俱惡。
外學家言:但恣則耳無有真道。
道人聞此。
終不應答。
知凡人意。
想見皆倒。
愚不解道。
以正為邪。
不别真僞。
聖人愍之故加慈愛。
沙門持意。
如人衣新衣。
坐起慎護。
不欲點污。
故持戒者,常與心争。
使百惡來。
終不聽受。
父母生子。
幼化以道。
長犯罪死。
不可怨親。
譬如踞床有木無繩。
不能得坐。
子無明師亦不得道。
如此儒士。
吾前世時。
多事賢聖。
所受非凡皆無為師也。
得羅漢者,能自陳說。
於某處得溝港。
於某處得頻來及不還至應真。
為都解脫。
不複生死。
具知闊狹。
如觀好畫分别五采。
見天下人。
皆有三毒憍慢放逸貪味之态。
自知已解。
不複貪天上生。
亦不樂人中。
但念衆生。
欲令解脫。
凡人未聞。
宜谛受學。
如持采絲貫琉璃珠五色悉現。
道眼見人魂神生所從來死趣何道。
知某人死神堕地獄。
某堕畜生。
某堕鬼神。
某入人形。
某死上天。
道成自知。
斷此五處。
已得所願。
視身如土。
聽取我身。
破碎亦可。
以明真僞。
如入清水沙礫珠寶所有悉見。
豫知天下。
一人為百。
百人為一。
所以然者,一人生子。
轉至玄孫。
興盛為百。
或時百人死亡空瀃。
更馀有一沙門得道。
具見好惡。
知何人死當生善道。
亦知何人當堕惡道。
自見身中四氣分數。
知人壽命苦樂長短。
本從不明。
心識為行。
行受名色。
但因緣寄讬。
生母腹中。
更相憂念。
父母言我子。
子言我父母。
精神展轉皆不自識。
宿命善者,複生為人。
則富貴長壽。
其不善者,則苦短命。
各由本業。
天地人物。
一仰四氣。
一地二水三火四風。
人之身中。
強者為地。
和淖為水。
溫熱為火。
氣息為風。
生借用此。
死則歸本。
計其本末。
各自為他。
凡人不覺。
天地之間。
生者如夢。
命祿至短。
擾擾而死。
譬如風吹海水波浪相逐。
生死亦然。
往來無休。
沙門得道。
悉知天地成敗終始一劫中事。
身所更來。
亦知久遠無數劫事。
乃知天下得道神仙。
無及佛者,自知意志。
本有萬端。
今事成一。
常悲衆人。
為貪欲迷淫怒癡醉。
交亂胸中。
或作恩愛。
不知此要。
得道達視。
如人鑒鏡。
飛行無礙。
石璧皆過。
能上須彌。
手扪日月。
能令身中别出水火。
能沒地下從一方出。
能行空中坐卧自在。
能使魔王梵釋諸天。
無不傾側。
譬如陶家燒作瓦器盛水不漏。
凡人如坯。
得道如瓦。
可燥可濕。
潛漬不碎。
如鍛金師在作何器。
得神足者,亦複如是。
在所變化。
陶冶之家。
郁火盛器。
我沙門。
亦郁意成道。
如乾牛皮卷之有聲舒亦有聲。
濕以脂膏。
卷舒皆軟。
道意如是。
一切柔軟。
無複剛強。
譬於高樓見聞下人歌舞锺鼓諸六畜聲。
道耳如是。
亦聞天上音樂。
亦聞餓鬼地獄饑渴痛聲。
具見人心。
有欲态者,無欲态者,有諸喜怒憎愛。
愚智強弱。
易化難化。
好道不好道。
皆分别知之。
如人喜沐浴摩身不遍複更熟摩。
道眼觀知可度者,即持佛經。
開解授與。
意志善者,複得為人。
行小高者,死得上天。
若持戒淨。
便得沙門四道。
其得道者,皆知一世十世百世無數世事。
亦知天地終始劫成敗時知無數劫。
身所從生彼彼。
時生父母姓字彼彼。
時異壽數多少。
知彼時從人道上作天。
從天道下作人。
或從人入地獄。
從地獄作畜生作餓鬼。
從餓鬼作人。
或從人複作鬼神。
從鬼神入地獄上作天。
悉分别知自思惟。
如人遠客憶念故鄉。
具識所有觀見五道。
自知已解。
道力自在。
欲壽百歲千歲萬歲至無數劫。
皆能欲不食。
十日百日一
獲利歸畢歡喜。
複有罪人久系獄中。
有好長者方便得出。
亦如奴婢免為良民。
及病連年。
醫療得愈。
又如商人從澀難道得重貨歸。
此五譬喻。
人皆歡喜。
而我沙門。
亦猶若此。
自念生死久系五陰。
更苦無量。
今得解脫。
何謂五陰。
一色二痛三想四行五識。
此五覆人。
令不見道。
沙門自思。
覺知無常。
身非其身。
愚癡意解。
心無所著。
色陰已除。
是第一喜。
沙門思念。
自見身中五藏不淨。
貪欲意解。
善惡無二。
痛陰已除。
是第二喜。
沙門精思。
見恩愛苦。
不為漏習。
無更樂意。
想陰已除。
是第三喜。
沙門思惟。
身口意淨。
無複喜怒。
寂然意定。
不起不為。
行陰已除。
是第四喜。
沙門自念。
得佛清化。
斷諸緣起。
癡愛盡滅。
識陰已除。
是第五歡喜也。
佛告阿颰。
我沙門捐棄諸欲。
奉行經戒。
以斷生死。
則於今世。
無複憂哭相戀之意。
吾不貪人。
人亦不貪我。
而吾以道慈念一切。
欲使度脫。
夫人為道。
一世苦耳。
不為道者,其苦彌長。
如人沐裕但可外淨。
心垢不除。
得應真者,衆惡都除。
凡人志心道人心一如石在地。
日炙不消。
雨漬不釋。
風吹不動。
出其凡俗得成至道。
心意已冷無複熱淫。
譬如蓮華出於污泥根葉常冷塵水不著。
沙門自念。
父母養子。
恩極一世。
佛開天下。
使人得道。
自見本末五道生死。
知人壽命。
意志已正。
所為自恣。
欲上天即上。
入海即入。
譬如以香盥浴死人。
不能使香。
教惡人善。
不能必善。
人心惡者,身口俱惡。
外學家言:但恣則耳無有真道。
道人聞此。
終不應答。
知凡人意。
想見皆倒。
愚不解道。
以正為邪。
不别真僞。
聖人愍之故加慈愛。
沙門持意。
如人衣新衣。
坐起慎護。
不欲點污。
故持戒者,常與心争。
使百惡來。
終不聽受。
父母生子。
幼化以道。
長犯罪死。
不可怨親。
譬如踞床有木無繩。
不能得坐。
子無明師亦不得道。
如此儒士。
吾前世時。
多事賢聖。
所受非凡皆無為師也。
得羅漢者,能自陳說。
於某處得溝港。
於某處得頻來及不還至應真。
為都解脫。
不複生死。
具知闊狹。
如觀好畫分别五采。
見天下人。
皆有三毒憍慢放逸貪味之态。
自知已解。
不複貪天上生。
亦不樂人中。
但念衆生。
欲令解脫。
凡人未聞。
宜谛受學。
如持采絲貫琉璃珠五色悉現。
道眼見人魂神生所從來死趣何道。
知某人死神堕地獄。
某堕畜生。
某堕鬼神。
某入人形。
某死上天。
道成自知。
斷此五處。
已得所願。
視身如土。
聽取我身。
破碎亦可。
以明真僞。
如入清水沙礫珠寶所有悉見。
豫知天下。
一人為百。
百人為一。
所以然者,一人生子。
轉至玄孫。
興盛為百。
或時百人死亡空瀃。
更馀有一沙門得道。
具見好惡。
知何人死當生善道。
亦知何人當堕惡道。
自見身中四氣分數。
知人壽命苦樂長短。
本從不明。
心識為行。
行受名色。
但因緣寄讬。
生母腹中。
更相憂念。
父母言我子。
子言我父母。
精神展轉皆不自識。
宿命善者,複生為人。
則富貴長壽。
其不善者,則苦短命。
各由本業。
天地人物。
一仰四氣。
一地二水三火四風。
人之身中。
強者為地。
和淖為水。
溫熱為火。
氣息為風。
生借用此。
死則歸本。
計其本末。
各自為他。
凡人不覺。
天地之間。
生者如夢。
命祿至短。
擾擾而死。
譬如風吹海水波浪相逐。
生死亦然。
往來無休。
沙門得道。
悉知天地成敗終始一劫中事。
身所更來。
亦知久遠無數劫事。
乃知天下得道神仙。
無及佛者,自知意志。
本有萬端。
今事成一。
常悲衆人。
為貪欲迷淫怒癡醉。
交亂胸中。
或作恩愛。
不知此要。
得道達視。
如人鑒鏡。
飛行無礙。
石璧皆過。
能上須彌。
手扪日月。
能令身中别出水火。
能沒地下從一方出。
能行空中坐卧自在。
能使魔王梵釋諸天。
無不傾側。
譬如陶家燒作瓦器盛水不漏。
凡人如坯。
得道如瓦。
可燥可濕。
潛漬不碎。
如鍛金師在作何器。
得神足者,亦複如是。
在所變化。
陶冶之家。
郁火盛器。
我沙門。
亦郁意成道。
如乾牛皮卷之有聲舒亦有聲。
濕以脂膏。
卷舒皆軟。
道意如是。
一切柔軟。
無複剛強。
譬於高樓見聞下人歌舞锺鼓諸六畜聲。
道耳如是。
亦聞天上音樂。
亦聞餓鬼地獄饑渴痛聲。
具見人心。
有欲态者,無欲态者,有諸喜怒憎愛。
愚智強弱。
易化難化。
好道不好道。
皆分别知之。
如人喜沐浴摩身不遍複更熟摩。
道眼觀知可度者,即持佛經。
開解授與。
意志善者,複得為人。
行小高者,死得上天。
若持戒淨。
便得沙門四道。
其得道者,皆知一世十世百世無數世事。
亦知天地終始劫成敗時知無數劫。
身所從生彼彼。
時生父母姓字彼彼。
時異壽數多少。
知彼時從人道上作天。
從天道下作人。
或從人入地獄。
從地獄作畜生作餓鬼。
從餓鬼作人。
或從人複作鬼神。
從鬼神入地獄上作天。
悉分别知自思惟。
如人遠客憶念故鄉。
具識所有觀見五道。
自知已解。
道力自在。
欲壽百歲千歲萬歲至無數劫。
皆能欲不食。
十日百日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