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湯姆的新主人及其他
關燈
小
中
大
着臉,像塊石頭一樣,仿佛她不屑對這類事情發表意見。
在修養方面,她頭腦靈活,果斷,思路清晰。
她熟讀曆史和英國古典作品,思想在有限的範圍内卻極其深刻。
她的宗教信條被分門别類,一一貼上明确的标簽, 像她那隻裝碎布頭的箱子裡那一捆捆的布條一樣,數量就那麼多,再也不會增加什麼。
她對現實生活中大多數問題的觀點(例如對家政事務以及家鄉的各種政治關 系)也是這樣。
然而,良心是她生活的最高準則,是她一切處世準則的基礎,但高于其他準則,比其他準則更深刻更寬廣些。
對于新英格蘭地區的婦女們來說,良心 高于一切這點是深得人心的。
在别的地方,這種現象沒有如此突出。
它那花崗岩的根基埋藏極深,頂端卻直上雲霄,到達最高點。
奧菲利亞小姐是個完完全全受“責任感”驅使的奴隸。
一旦她認為什麼事情是她義不容辭的責任,她會想盡一切辦法去做,即使赴湯蹈火,她也在所不辭。
隻要 她認定這是義不容辭的事,她絕對會不眨眼地跳下井去,或是迎着門實彈待發的大炮昂首向前。
她的行為準則是那麼的高尚,全面而細緻,絲毫不願向某些人類的弱 點妥協,所以盡管她充滿了英雄氣概并為實現目标而努力奮鬥着,但事實上她從未達到過目标。
可想而知,她時常會被一種不得志的感覺困擾,背上沉重的負擔。
這 麼一來,她那虔誠的性格不免會帶上些嚴峻和沉悶的色彩。
但是,不知是什麼原因,奧菲利亞小姐和聖克萊爾先生非常合得來。
他是那麼一個快活的人,性格又如此散漫,毫無時間觀念,而且太過于理想化,不切實際,根本沒有什麼信仰。
一句話,凡是被奧菲利亞遵從的生活習慣和見解全部被他随心所欲地踐踏在腳下。
然而事實上,奧菲利亞小姐十分疼愛他。
當他還是個孩子的時候,她就教他教義問答,給他縫補衣服,幫他梳頭,循序漸進地把他引上正路。
她内心那充滿溫暖 的一面,被奧古斯丁占去了大半(他很容易獲得大多數人的喜愛),所以,他很容易就使她相信去新奧爾良是她“義不容辭”的使命,在他妻子生病期間,她必須跟 他回去照顧伊娃,挽救他的家庭,使它不至于破敗。
每當她想到沒有人去照管這個家,她心裡就很難受;而她又是那麼疼愛那可愛的小伊娃,誰能忍心不疼愛她呢? 雖然她認為奧古斯丁是個十足的異教徒,卻依舊非常愛他,對他的調侃一笑了之,一味遷就他的弱點,這些對于既了解奧古斯丁又認識奧菲利亞的人來看,簡直是不 可思議的事情。
可是要想深入認識奧菲利亞,讀者們必須得親自和她接觸接觸。
這時,她正坐在頭等艙裡,臉上的表情一本正經,身邊放着各式各樣、大小不一的旅行包、箱子和籃子,裡面分别裝着不同的東西。
她在那兒捆呀,紮呀,包呀,忙得簡直不亦樂乎。
“伊娃,你清點過東西沒有?肯定沒有——小孩子哪會幹這事兒。
帶花點的旅行包,用來裝你那頂漂亮小帽的小藍帽盒——這就是兩件;印度橡膠背包,三件; 我的針線盒,四件;我的帽盒,五件;還有我的衣領盒,六件;加上那隻小棕色箱子,七件;你的那把洋傘呢?給我,我用紙把它包起來和我的陽傘、雨傘捆在一 起。
喏,全齊了。
” “姑姑,我們不就是回家去嗎?幹嗎這麼麻煩?” “為了利利索索的呀,孩子。
無論辦什麼事情都要把東西收拾得有條有理。
哎,伊娃,你的頂針收好了沒有?” “姑姑,我還真想不起來了。
” “好啦,沒關系。
我來檢查一下我的盒子——頂針、石蠟、兩個線卷、剪刀、小刀、針闆,——那就放在這兒吧。
伊娃,來的時候,你們兩個人是怎麼弄的。
我猜你們一定丢了不少東西。
” “可不是嘛,姑姑,我真丢了不少東西。
不過,不管丢了什麼,等到靠岸的時候,爸爸都會給我再買的。
” “老天爺呀,孩子,——這叫什麼事啊。
” “姑姑,這難道不省事嗎?” “這麼過日子不是辦法啦。
” “可是,姑姑,你現在會怎麼辦呢?這隻箱子已經裝得太滿,關不上了。
” “非把它關上不可。
”姑姑頗有大将風度地說道,同時使勁地把東西往箱子裡面塞,她把一隻膝蓋跪在箱子蓋上,可箱子口上還是有條小縫。
“伊娃,坐到箱子上來,”奧菲利亞小姐口氣堅定地說,“既然剛才能關上,現在就一定能關上。
我非得把箱子關上鎖好不可,除此之外,沒有其他辦法。
” 在她那斬釘截鐵的宣言面前,箱子作出了讓步。
咔嗒一聲,鎖扣終于鎖上了。
奧菲利亞小姐将鑰匙從鑰匙孔裡取出,得意洋洋地把它放進了口袋。
“行李準備好了,你爸爸呢?我看該把行李搬出去了。
伊娃,朝窗外瞅瞅,看你爸爸在那兒嗎?” “在,他正在男賓客廳那邊吃桔子呢。
” “他一定是不知道船快靠岸了。
你最好去告訴他一聲。
” “爸爸幹什麼事情都是不慌不忙的,船還沒有靠岸呢。
姑姑,快到欄杆這邊來。
看!那就是我們的家,就在那條大街上。
” 這時,輪船像一隻疲憊不堪的大怪獸低吼着,朝岸邊那群輪船駛去。
伊娃興高采烈地指着那些塔尖,圓屋頂,還有路牌,憑着這些标記,她知道他們到家了。
“親愛的,非常漂亮。
可是,上帝呀,船都停下來了,怎麼不見你爸爸呢?” 這時出現了上岸時那種常見的熙熙攘攘的景象——侍者在船上穿來穿去,男人們提着箱子和旅行包,女人們則焦急地呼喊着孩子。
人們在通往岸邊的跳闆跟前擠得水洩不通。
奧菲利亞小姐毅然坐在了剛才被她征服的箱子上,仿佛要軍紀嚴明地統領她的财富,下定決心要将它們保護到底。
“我幫您拿箱子吧,太太?”“需要我幫您搬 行李嗎?”“把行李交給我吧,太太?”此類的問題如傾盆大雨般向她襲來,可奧菲利亞小姐卻全然不予理睬。
她又一動不動地坐在箱子上,像一根插在硬紙闆上的 針,手中緊緊握着她那把陽傘,态度堅決地回絕了那些詢問,就連馬車夫見了她這副神情,也知
在修養方面,她頭腦靈活,果斷,思路清晰。
她熟讀曆史和英國古典作品,思想在有限的範圍内卻極其深刻。
她的宗教信條被分門别類,一一貼上明确的标簽, 像她那隻裝碎布頭的箱子裡那一捆捆的布條一樣,數量就那麼多,再也不會增加什麼。
她對現實生活中大多數問題的觀點(例如對家政事務以及家鄉的各種政治關 系)也是這樣。
然而,良心是她生活的最高準則,是她一切處世準則的基礎,但高于其他準則,比其他準則更深刻更寬廣些。
對于新英格蘭地區的婦女們來說,良心 高于一切這點是深得人心的。
在别的地方,這種現象沒有如此突出。
它那花崗岩的根基埋藏極深,頂端卻直上雲霄,到達最高點。
奧菲利亞小姐是個完完全全受“責任感”驅使的奴隸。
一旦她認為什麼事情是她義不容辭的責任,她會想盡一切辦法去做,即使赴湯蹈火,她也在所不辭。
隻要 她認定這是義不容辭的事,她絕對會不眨眼地跳下井去,或是迎着門實彈待發的大炮昂首向前。
她的行為準則是那麼的高尚,全面而細緻,絲毫不願向某些人類的弱 點妥協,所以盡管她充滿了英雄氣概并為實現目标而努力奮鬥着,但事實上她從未達到過目标。
可想而知,她時常會被一種不得志的感覺困擾,背上沉重的負擔。
這 麼一來,她那虔誠的性格不免會帶上些嚴峻和沉悶的色彩。
但是,不知是什麼原因,奧菲利亞小姐和聖克萊爾先生非常合得來。
他是那麼一個快活的人,性格又如此散漫,毫無時間觀念,而且太過于理想化,不切實際,根本沒有什麼信仰。
一句話,凡是被奧菲利亞遵從的生活習慣和見解全部被他随心所欲地踐踏在腳下。
然而事實上,奧菲利亞小姐十分疼愛他。
當他還是個孩子的時候,她就教他教義問答,給他縫補衣服,幫他梳頭,循序漸進地把他引上正路。
她内心那充滿溫暖 的一面,被奧古斯丁占去了大半(他很容易獲得大多數人的喜愛),所以,他很容易就使她相信去新奧爾良是她“義不容辭”的使命,在他妻子生病期間,她必須跟 他回去照顧伊娃,挽救他的家庭,使它不至于破敗。
每當她想到沒有人去照管這個家,她心裡就很難受;而她又是那麼疼愛那可愛的小伊娃,誰能忍心不疼愛她呢? 雖然她認為奧古斯丁是個十足的異教徒,卻依舊非常愛他,對他的調侃一笑了之,一味遷就他的弱點,這些對于既了解奧古斯丁又認識奧菲利亞的人來看,簡直是不 可思議的事情。
可是要想深入認識奧菲利亞,讀者們必須得親自和她接觸接觸。
這時,她正坐在頭等艙裡,臉上的表情一本正經,身邊放着各式各樣、大小不一的旅行包、箱子和籃子,裡面分别裝着不同的東西。
她在那兒捆呀,紮呀,包呀,忙得簡直不亦樂乎。
“伊娃,你清點過東西沒有?肯定沒有——小孩子哪會幹這事兒。
帶花點的旅行包,用來裝你那頂漂亮小帽的小藍帽盒——這就是兩件;印度橡膠背包,三件; 我的針線盒,四件;我的帽盒,五件;還有我的衣領盒,六件;加上那隻小棕色箱子,七件;你的那把洋傘呢?給我,我用紙把它包起來和我的陽傘、雨傘捆在一 起。
喏,全齊了。
” “姑姑,我們不就是回家去嗎?幹嗎這麼麻煩?” “為了利利索索的呀,孩子。
無論辦什麼事情都要把東西收拾得有條有理。
哎,伊娃,你的頂針收好了沒有?” “姑姑,我還真想不起來了。
” “好啦,沒關系。
我來檢查一下我的盒子——頂針、石蠟、兩個線卷、剪刀、小刀、針闆,——那就放在這兒吧。
伊娃,來的時候,你們兩個人是怎麼弄的。
我猜你們一定丢了不少東西。
” “可不是嘛,姑姑,我真丢了不少東西。
不過,不管丢了什麼,等到靠岸的時候,爸爸都會給我再買的。
” “老天爺呀,孩子,——這叫什麼事啊。
” “姑姑,這難道不省事嗎?” “這麼過日子不是辦法啦。
” “可是,姑姑,你現在會怎麼辦呢?這隻箱子已經裝得太滿,關不上了。
” “非把它關上不可。
”姑姑頗有大将風度地說道,同時使勁地把東西往箱子裡面塞,她把一隻膝蓋跪在箱子蓋上,可箱子口上還是有條小縫。
“伊娃,坐到箱子上來,”奧菲利亞小姐口氣堅定地說,“既然剛才能關上,現在就一定能關上。
我非得把箱子關上鎖好不可,除此之外,沒有其他辦法。
” 在她那斬釘截鐵的宣言面前,箱子作出了讓步。
咔嗒一聲,鎖扣終于鎖上了。
奧菲利亞小姐将鑰匙從鑰匙孔裡取出,得意洋洋地把它放進了口袋。
“行李準備好了,你爸爸呢?我看該把行李搬出去了。
伊娃,朝窗外瞅瞅,看你爸爸在那兒嗎?” “在,他正在男賓客廳那邊吃桔子呢。
” “他一定是不知道船快靠岸了。
你最好去告訴他一聲。
” “爸爸幹什麼事情都是不慌不忙的,船還沒有靠岸呢。
姑姑,快到欄杆這邊來。
看!那就是我們的家,就在那條大街上。
” 這時,輪船像一隻疲憊不堪的大怪獸低吼着,朝岸邊那群輪船駛去。
伊娃興高采烈地指着那些塔尖,圓屋頂,還有路牌,憑着這些标記,她知道他們到家了。
“親愛的,非常漂亮。
可是,上帝呀,船都停下來了,怎麼不見你爸爸呢?” 這時出現了上岸時那種常見的熙熙攘攘的景象——侍者在船上穿來穿去,男人們提着箱子和旅行包,女人們則焦急地呼喊着孩子。
人們在通往岸邊的跳闆跟前擠得水洩不通。
奧菲利亞小姐毅然坐在了剛才被她征服的箱子上,仿佛要軍紀嚴明地統領她的财富,下定決心要将它們保護到底。
“我幫您拿箱子吧,太太?”“需要我幫您搬 行李嗎?”“把行李交給我吧,太太?”此類的問題如傾盆大雨般向她襲來,可奧菲利亞小姐卻全然不予理睬。
她又一動不動地坐在箱子上,像一根插在硬紙闆上的 針,手中緊緊握着她那把陽傘,态度堅決地回絕了那些詢問,就連馬車夫見了她這副神情,也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