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七 金戈蕩寇鏖兵

關燈
蕭峰心中大起憐意,柔聲道:“我怎會怪你?若不是我打傷了你,咱們就不會到這裡來。

    ”阿紫微微一笑,說道:“若不是我向你發射毒針,你就不會打傷我。

    ” 蕭峰伸出大手,撫摸她頭發。

    阿紫重傷之餘,頭發脫落了大半,又黃又稀。

    蕭峰輕歎一聲,說道:“你年紀輕輕,卻跟着我受苦。

    ”阿紫道:“姊夫。

    我本來不明白,姊姊為什麼這樣喜歡你,後來我才懂了。

    ” 蕭峰心想:“你姊姊待我深情無限,你這小姑娘懂得什麼。

    其實,阿朱為什麼會愛上我這粗魯漢子,連我自己也不明白,你又怎能知道?”想到此處,凄然搖頭。

     阿紫側過頭來,說道:“因為你全心全意的待人好,因此我也像姊姊一樣的喜歡你。

    ”頓了一頓,又道:“姊夫,你猜到了沒有,為什麼那天我向你發射毒針?我不是要射死你,我隻是要你動彈不得,讓我來服侍你。

    ”蕭峰奇道:“為什麼?”阿紫微笑道:“你動不了,就永遠不能離開我了。

    否則的話,你心中瞧我不起,随時就抛開我,不理睬我。

    ” 蕭峰聽她說的雖是孩子話,卻也知不是随口胡說,不禁暗暗心驚,尋思:“反正明天大家都死,安慰她幾句也就是了。

    ”說道:“你真的喜歡跟着我,盡管跟我說就是,我也不會不允。

    ” 阿紫眼中突然發出明亮的光彩,喜道:“姊夫,我傷好了之後,仍要跟着你,永遠不回到星宿派師父那裡去了。

    你可别抛開我不理。

    ” 蕭峰知道她在星宿派所闖的禍着實不小,料想她确然不敢回去,笑道:“你是星宿派的大師姊,你不回去,群龍無首,那便如何是好?”阿紫格格一笑,道:“讓他們去亂成一團好了。

    我才不理呢!” 她低頭沉思,突然一本正經地道:“姊夫,我不是怕回去受師父責罰,他最多不過殺了我,殺就好了。

    我是舍不得離開你,我要永永遠遠陪在你身邊。

    在你心裡,将來也要像愛惜阿朱那樣愛惜我。

    ”蕭峰知道這也是孩子話,況且明天陪着義兄死了,又有什麼将來,此時不忍拂她心意,便點了點頭。

    阿紫雙目登時燦然生光,歡喜無限。

     蕭峰拉上毛氈,蓋到她頸下,替她輕輕攏好,輕拍她背脊,哄她安睡。

    展開毛氈,自行在營帳的另一角睡下。

    帳外火光時明時滅,閃爍不定,但聽得哭聲隐隐,知是禦營官兵思念家人,大家均知明晨這一仗性命難保,不過各人忠于皇上,不肯背叛。

     次晨蕭峰一早便醒了,囑咐室裡隊長備好馬匹,照料阿紫,自己結束停當,吃了一斤羊肉,喝了三斤酒,走到山邊。

    其時四下裡尚一片黑暗,過不多時,東方曙光初現,禦營中号角嗚嗚吹起,但聽得铿铿锵锵,兵甲軍刃相撞之聲不絕于耳。

    營中一隊隊兵馬開出,于各處沖要之處守禦。

    蕭峰居高臨下地望将出去,隻見東、南、東南方三面人頭湧湧,盡是叛軍。

    一陣白霧罩着遠處,軍陣不見盡頭。

     霎時間太陽于草原邊上露出一弧,金光萬道,射入白霧之中,濃露漸消,顯出霧中也都是軍馬。

    蓦地裡鼓聲大作,敵陣中兩隊黃旗軍馳了出來,跟着皇太叔和楚王乘馬馳到山下,舉起馬鞭,向山上指點商議。

     耶律洪基領着侍衛站在山邊,見到這等情景,怒從心起,從侍衛手下接過弓箭,彎弓搭箭,發箭向楚王射去。

    從山上望将下去,似乎相隔不遠,其實相距尚有數箭之地。

    這一箭沒到半途,便力盡跌落。

     楚王哈哈大笑,大聲叫道:“洪基,你篡了我爹爹之位,做了這許多時候的僞君,也該讓位了。

    你快快投誠,我爹爹便饒你一死,還假仁義地封你為皇太侄如何?哈哈哈!”這幾句話,顯然諷刺耶律洪基封耶律重元為皇太叔乃假仁假義。

     耶律洪基大怒,罵道:“無恥叛賊,還在逞這口舌之利。

    ” 北院樞密使叫道:“主辱臣死!主上待我等恩重如山,今日正是我等報主之時。

    ”率領三千名親兵,齊聲發喊,從山上沖了下去。

    這三千人都是契丹部中的勇士,此番抱了必死之心,無不以一當十,大喊沖殺,登時将敵軍沖退裡許。

    但楚王令旗揮處,數萬軍馬圍了上來,刀矛齊施,隻聽得喊聲震動天地,血肉橫飛。

    三千人越戰越少,鬥到後來,盡數死節。

    北院樞密使力殺數人,自刎而死。

    耶律洪基、衆将軍大臣和蕭峰等在山峰上看得明白,卻無力相救,心感北院樞密使的忠義,盡皆垂淚。

     楚王又馳到山邊,笑道:“洪基,到底降不降?你這一點兒軍馬,還濟得甚事?你手下這些人都是大遼勇士,又何必要他們陪你送命?是男兒漢大丈夫,爽爽快快,降就降,戰就戰,倘若自知氣數已盡,不如自刎以謝天下,也免得多傷士卒。

    ” 耶律洪基長歎一聲,虎目含淚,擎刀在手,說道:“這錦繡江山,便讓了你父子吧。

    你說得不錯,咱們叔侄兄弟,骨肉相殘,何必多傷契丹勇士的性命?”說着舉起刀來,便往頸上勒去。

     蕭峰猿臂伸出,奪過刀子,說道:“大哥,是英雄好漢,便當死于戰場,如何能自盡而死?” 洪基歎道:“兄弟,這許多将士跟随我日久,我反正是死,不忍他們盡都跟着我送了性命。

    ” 楚王大叫:“洪基,你還不自刎,更待何時?”手中馬鞭直指其面,嚣張已極。

     蕭峰見他越走越近,心念一動,低聲道:“大哥,你跟他信口敷衍,我悄悄掩近身去,射他一箭。

    ” 洪基知他了得,喜道:“如此甚好,若能先将他射死,我死也瞑目。

    ”當即提高嗓子,叫道:“楚王,我待你父子不薄,你父親要做皇帝,也無不可,何必殺傷本國這許多軍士百姓,害得我遼國大傷元氣?” 蕭峰執了一張硬弓,十枝狼牙長箭,牽過一匹駿馬,慢慢拉到山邊,矮身轉到馬腹之下,身藏馬下,雙足鈎住馬背,手指一戳馬腹,那馬便沖了下去。

    山下叛軍見一匹空馬奔将下來,馬背上并無騎者,隻道是軍馬斷缰奔逸,此事甚為尋常,誰也沒加留神。

    但不久叛軍軍士便見到馬腹之下有人,登時大呼起來。

     蕭峰以指尖戳馬,縱馬向楚王直沖過去,眼見離他約有二百步之遙,在馬腹之下拉開強弓,發箭向他射去。

    楚王身旁衛士舉起盾牌,将箭擋開。

    蕭峰縱馬疾馳,連珠箭發,第一箭射倒衛士,第二箭直射楚王胸膛。

     楚王眼明手快,馬鞭揮出,往箭上擊來。

    這以鞭擊箭之術,原是他拿手本領,卻不知射箭之人不但膂力雄強,且箭上附有内勁,馬鞭雖擊到了箭杆,卻隻将羽箭撥得準頭稍歪,噗的一聲,插入他左肩。

    楚王叫聲“啊喲!”痛得伏在鞍上。

     蕭峰羽箭又到,這一次相距更近,一箭從他左脅穿進,透胸而過。

    楚王身子一晃,從馬背上溜了下來。

     蕭峰一舉成功,心想:“我何不趁機更去射死了皇太叔!” 楚王中箭堕馬,敵陣中人人大呼,幾百枝羽箭都向蕭峰所藏身的馬匹射到,霎時之間,那馬中了二百多枝羽箭,變成了一匹刺猬馬。

     蕭峰在地下幾個打滾,溜到了一名軍官的坐騎之下,展開小巧綿軟功夫,随即從這匹馬腹底下鑽到那一匹馬之下,一個打滾,又鑽到另一匹馬底下。

    衆官兵無法放箭,紛紛以長矛來刺。

    但蕭峰東一鑽,西一滾,盡是在馬肚子底下做功夫。

    敵軍官兵亂成一團,數千人馬你推我擠,自相殘踏,卻哪裡刺得着他? 蕭峰所使的,隻不過是中原武林中平平無奇的地堂功夫。

    不論是地堂拳、地堂刀,還是地堂劍,都是在地下翻滾騰挪,俟機攻敵下盤。

    這時他用于戰陣,眼明手快,躲過了千百隻馬蹄的踐踏。

    他看準皇太叔的所在,直滾過去,嗖嗖嗖連珠三箭,向皇太叔射去。

     皇太叔的衛士先前見楚王中箭,已然有備,三十餘人各舉盾牌,密密層層地擋在皇太叔身前,隻聽得铮铮铮三響,三枝箭都在盾牌上撞落。

    蕭峰所攜的十枝箭已射出了七枝,這時隻剩下三枝,眼見敵人三十幾面盾牌相互掩護,這三枝箭便要射死三名衛士也難,更不用說射皇太叔了。

    這時他已深入敵陣,身後數千軍士挺矛追來,面前更是千軍萬馬,實已陷入了絕境。

    當日他獨鬥中原群雄,對方不過數百人,便已兇險萬分,幸得有人揮長索相救,方能脫身,今日困于數十萬人的重圍之中,卻如何逃命? 這當兒情急拚命,蓦地一聲大吼,縱身而起,從那三十幾面盾牌之上縱躍而前,當提氣已盡落下時,在一人盾牌上再一蹬足,又躍了過去,終于落在皇太叔馬前。

    皇太叔大驚,舉馬鞭往他臉上擊落。

    蕭峰斜身躍起,落上皇太叔的馬鞍,左手抓住他後心,挺臂将他高高舉起,叫道:“快叫衆人放下兵刃!”皇太叔吓得呆了,說不出話來。

     這時叛軍中的擾攘之聲震耳欲聾,成千成萬的官兵彎弓搭箭,對準了蕭峰,但皇太叔遭他擒獲高舉,誰也不敢輕舉妄動。

     蕭峰叫道:“皇太叔有令,衆三軍放下兵刃,聽宣聖旨。

    皇帝寬宏大量,已赦免皇太叔和全體叛軍官兵,不論是誰,皇帝都不追究造反之罪。

    ”他内力強勁,這幾句話蓋過了十餘萬人的喧嘩紛擾,聲聞數裡,令得山前山後十餘萬官兵至少有半數人聽得清清楚楚。

     蕭峰有過丐幫幫衆背叛自己的經曆,明白叛衆心思,一處逆境之後,最要緊的便是求免罪,隻須對方保證不追究,叛軍鬥志便失。

    此刻叛軍勢大,耶律洪基身邊不過七八萬餘人馬,衆寡懸殊,決非叛軍之敵。

    其時局面緊急,不及向耶律洪基請旨,便大聲宣示免罪,好令叛軍安心,不再頑抗。

     這幾句話朗朗傳出,衆叛軍的喧嘩聲登時靜了下來,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人人均感惶惑無主。

     蕭峰情知此刻局勢極是危險,叛軍中隻須有人呼叫不服,數十萬沒頭蒼蠅般的叛軍立時就會釀成巨變,當真片刻也延緩不得,又大聲叫道:“皇帝有旨:衆叛軍中官兵不論官職大小,一概無罪,皇帝開恩,決不追究。

    軍官士兵各就原職,大家快快放下兵刃,不放兵刃的便即斬首!” 一片寂靜之中,忽然嗆啷啷、嗆啷啷幾聲響,有幾人擲下手中長矛。

    這擲下兵刃的聲音互相感染,霎時間嗆啷啷之聲大作,倒有一半人擲下兵刃。

    餘下的兀自躊躇不決。

     蕭峰左臂将皇太叔身子高高舉起,縱馬緩緩上山,衆叛軍誰也不敢攔阻,他馬頭到處,前面便讓出一條空路來。

     蕭峰騎馬來到山腰,禦營中兩隊兵馬下來迎接,山峰上奏起鼓樂。

     蕭峰道:“皇太叔,你快下令,叫部屬放下兵刃投降,便可饒你性命。

    ” 皇太叔顫聲道:“你擔保饒我性命?” 蕭峰向山下望去,見無數叛軍手中還執着弓箭長矛,軍心未定,兇險未過,尋思:“眼下以安定軍心為第一要務。

    皇太叔一人的生死何足道哉,隻須派人嚴加監守,諒他以後再也不能為非作歹。

    ”便道:“你戴罪立功,眼下正是良機。

    陛下明白都是你兒子不好,定可赦你性命。

    ” 皇太叔原無争奪帝位之念,都是因他兒子楚王野心勃勃而起禍,這時他身落人手,但求免于一死,便道:“好,我依你之言便了!” 蕭峰讓他安坐馬鞍,朗聲說道:“衆三軍聽着,皇太叔有言吩咐。

    ” 皇太叔大聲道:“楚王挑動禍亂,現已伏法。

    皇上寬宏大量,饒了大家的罪過。

    各人快快放下兵刃,向皇上請罪!” 叛軍長官将他的話傳了下去,皇太叔既這麼說,衆叛軍誰也不敢違抗,但聽得嗆啷啷之聲響成一片,衆叛軍都投下了兵刃。

     蕭峰押着皇太叔上得蒼茫山來。

    耶律洪基喜不自勝,如在夢中,搶到蕭峰身邊,握着他雙手,說道:“兄弟,兄弟,哥哥這江山,以後和你共享之。

    ”說到這裡,心神激蕩,不由得流下淚來。

     皇太叔跪伏在地,說道:“亂臣向陛下請罪,求陛下哀憐。

    ” 耶律洪基此時心境好極,向蕭峰道:“兄弟,你說該當如何?”蕭峰道:“叛軍人多勢衆,須當安定軍心,求陛下赦免皇太叔死罪,好讓大家放心。

    ” 耶律洪基笑道:“很好,很好,一切依你,一切依你!”轉頭向北院大王道:“你傳下聖旨,皇太叔免罪。

    封蕭峰為楚王,官居南院大王,督率叛軍,回歸上京。

    ” 蕭峰大驚。

    他殺楚王,擒皇太叔,全是為了要救義兄之命,決無貪圖爵祿之意,耶律洪基封他這樣的大官,倒令他手足無措,一時說不出話來。

    北院大王向蕭峰拱手道:“恭喜,恭喜!楚王的爵位向來不封外姓,蕭大王快向皇上謝恩。

    ”蕭峰向耶律洪基道:“哥哥,今日之事,全仗你洪福齊天,衆官兵對你輸心歸誠,叛亂方得平定,做兄弟的隻不過出一點蠻力,實在算不得什麼功勞。

    何況兄弟不會做官,也不願做官,請哥哥收回成命。

    ” 耶律洪基哈哈大笑,伸右手攬着他肩頭,說道:“這楚王之封、南院大王的官位,在我遼國已是最高的爵祿。

    兄弟倘若還嫌不夠,一定不肯臣服于我,做哥哥的除了以皇位相讓,更無别法了。

    ” 蕭峰一驚,心想:“哥哥大喜之餘,說話有些忘形了,眼下亂成一團,一切事情須當明快果決,不能有絲毫猶豫,我推來推去,隻怕更生禍變。

    ”隻得屈膝跪下,說道:“臣蕭峰領旨,多謝萬歲恩典。

    ”耶律洪基笑着雙手扶起。

    蕭峰道:“臣不敢違旨,隻得領受官爵。

    隻是草野鄙人,不明朝廷法度,若有差失,還請皇上原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