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九 蟲豸凝寒掌作冰
關燈
小
中
大
這個童顔鶴發的老翁,正是中原武林人士對之深惡痛絕的星宿老怪丁春秋。
他因星宿派三寶之一的神木王鼎給女弟子阿紫盜去,連派數批弟子出去追捕,甚至連大弟子摘星子也遣了出去。
但一次次飛鴿傳書報來,均甚不利。
最後聽說阿紫倚丐幫幫主喬峰為靠山,将摘星子傷得半死不活,丁春秋又驚又怒,知丐幫是中原武林第一大幫,實非易與,又聽到聾啞老人近日來在江湖上出頭露面,頗有作為。
這心腹大患不除,總是放心不下,決意奪回王鼎之後,趁此了結昔年的一樁大事。
他所練的那門“化功大法”,經常要将毒蛇毒蟲的毒質塗上手掌,吸入體内,若七日不塗,功力便即減退。
那神木王鼎天生有一股特異氣息,再在鼎中燃燒香料,片刻間便能誘引毒蟲到來,方圓十裡之内,什麼毒蟲也抵不住這香氣的誘引。
當年丁春秋有了這奇鼎在手,捕捉毒蟲不費吹灰之力,“化功大法”自然越練越深,越練越精。
這“化功大法”乃丁春秋不傳之秘,因此摘星子等人也都不會,阿紫想得此神功,非暗中偷學、盜鼎出走不可。
阿紫工于心計,在師父剛捕完毒物那天辭師東行,待得星宿老怪發覺神木王鼎失竊,已在七天之後,阿紫早去得遠了。
她走的多是偏僻小路,追拿她的衆師兄武功雖比她為高,智計卻遠所不及,給她虛張聲勢、聲東擊西地連使幾個詭計,一一撇了開去。
星宿老怪所居之地是陰暗潮濕的深谷,毒蛇毒蟲繁殖甚富,神木王鼎雖失,要捉些毒蟲來加毒,倒也并非難事。
但尋常毒蟲易捉,要像從前這般,每次捕到的都是稀奇古怪、珍異厲害的劇毒蟲豸,卻是可遇不可求了。
更有一件令他擔心之事,隻怕中原的高手識破了王鼎的來曆,誰都會立即将之毀去,是以一日不追回,一日便不能安心。
他和一衆弟子相遇後,見大弟子摘星子幸而尚保全一條性命,卻已武功全失,為衆弟子毆打侮辱,已給虐待得人不像人,二弟子獅鼻人摩雲子暫時接領了大師兄的職位。
衆弟子見到師父親自出馬,又驚又怕,均想師命不能完成,這場責罰定是難當之極,幸好星宿老怪正在用人之際,将責罰暫且寄下,要各人戴罪立功。
衆人一路上打探丐幫的消息。
一來各人生具異相,言語行動無不令人厭憎,誰也不肯以消息相告;二來蕭峰到了遼國,官居南院大王,武林中真還少有人知,是以竟打聽不到半點确訊,連丐幫的總舵移到何處也查究不到。
這日天狼子無意中聽到丐幫大智分舵聚會的訊息,為要立功,迫不及待地孤身闖來,中了全冠清的暗算。
總算他體内本來蘊有毒質,蛇蠍毒他不死,逃得性命後急忙禀告師父。
丁春秋當即趕來。
丁春秋左手一揮,音樂聲立止,他向全冠清冷冷地道:“你們丐幫中有個人名叫喬峰,他在哪裡?快叫他來見我。
”全冠清問道:“閣下要見喬峰,為了何事?”丁春秋傲然道:“星宿老仙問你的話,你怎地不答?卻來向我問長問短。
喬峰呢?” 一名丐幫的五袋弟子喝道:“你是什麼東西?”呼的一掌,向丁春秋擊去。
這一掌勢挾疾風,勁道剛猛,正中丁春秋胸口。
哪知丁春秋渾若無事,那乞丐卻雙膝一軟,倒在地下,蜷成一團,微微抽搐了兩下,便不動了。
群丐大驚,齊叫:“怎麼啦?”便有兩名乞丐伸手去拉他起身。
這兩人一碰到他身子,便搖晃幾下,倒了下去。
其餘幫衆無不驚得呆了,不敢再伸手去碰跌倒的同伴。
全冠清喝道:“這老兒身上有毒,大家不可碰他身子,放暗器!” 八九名四五袋弟子同時掏出暗器,鋼镖、飛刀、袖箭、飛蝗石,紛紛向丁春秋射去。
丁春秋大喝一聲,衣袖揮動,将十來件暗器反擊出來。
但聽得“啊喲”、“啊喲”連聲,六七名丐幫幫衆為暗器擊中。
這些暗器也非盡數擊中要害,有的隻擦破一些皮肉,但受傷者立時軟倒在地。
全冠清大叫:“退開!”突然呼的一聲,一枝鋼镖激射而至,卻是丁春秋接住了鋼镖,運勁向他射來。
全冠清忙揮手中鐵笛格打,當的一聲,将鋼镖擊得遠遠飛了出去。
他想這星宿老怪果然厲害,須得趕緊驅動毒蛇陣禦敵,當即将鐵笛湊到口邊,待要吹笛驅蛇,蓦地裡嘴上一麻,登時頭暈目眩,咕咚一聲,仰天摔倒。
群丐大驚,當即有兩人搶上扶起。
全冠清迷迷糊糊地叫道:“我……我中了毒,大……大夥兒……快……快……去……”群丐早已吓得魂飛魄散,擁着他飛也似的急奔而逃。
丐幫的那些布袋散在地下,也無人收拾。
幾名星宿派弟子好奇去挑開布袋,卻見袋中爬出數十條毒蛇,星宿門人上前捉拿,有的給幾尾毒蛇躍起咬中,登時中毒倒地,大聲呻吟呼痛。
餘人便遠遠避開,再也不敢走近。
遊坦之驚駭之餘,從草叢中站起身來,眼見此處不是善地,便欲及早離去。
星宿派衆人陡然間見到他頭戴鐵罩的怪狀,都是一驚,覺得此人怪極,誰也不敢理會。
丁春秋招了招手,道:“鐵頭小子,你過來,你叫什麼名字?”遊坦之受人欺辱慣了,見對方無禮,也不以為忤,道:“我叫遊坦之。
”說着便向前走了幾步。
丁春秋道:“這些叫化子死了沒有?你去摸摸他們的鼻息,是否還有呼吸。
” 遊坦之應道:“是。
”俯身伸手去探一名乞丐的鼻息,已沒了呼吸。
他又試另一名乞丐,也已呼吸早停,說道:“都死啦,沒了氣息。
”隻見星宿派弟子臉上都是一片幸災樂禍的嘲弄之色。
他不明所以,又重複了一句:“都死啦,沒了氣息。
”卻見衆人臉上戲侮的神色漸漸隐去,慢慢變成了詫異,更逐漸變為驚訝。
丁春秋道:“每個叫化兒你都去試探一下,看尚有哪一個能救。
”遊坦之道:“是。
”将十來個丐幫弟子都試過了,搖頭道:“個個都死了。
老先生功力實在厲害。
”丁春秋冷笑道:“你抗毒的功夫,卻也厲害得很啊。
”遊坦之奇道:“我……什麼……抗毒的功夫?” 他大惑不解,不明白丁春秋這話是什麼意思,更沒想到自己每去探一個乞丐的鼻息,便是到鬼門關去走了一遭,十多名乞丐試将下來,已經曆了十來次生死大險。
星宿老怪彈指殺人,視旁人性命有若草芥,他要遊坦之去試群丐死活,也不過見他形相古怪,便想順手除去。
不料遊坦之經過這幾個月來的修習不辍,冰蠶的奇毒已與他體質融合無間,丁春秋沾在群丐身上的毒質再也害他不得。
丁春秋尋思:“瞧他手上肌膚和說話聲音,年紀甚輕,不會有什麼真實本領,多半是身上藏得有專克毒物的雄黃珠、辟邪奇香之類寶物,又或是預先服了靈驗的解藥,這才不受奇毒之侵。
”便道:“遊兄弟,你過來,我有話說。
” 遊坦之雖見他說得誠懇,但親眼看到他連殺群丐的殘忍狠辣,覺得這類人極難對付,還是敬而遠之為妙,便道:“小人身有要事,不能奉陪,告退了。
”轉身便走。
他隻走出幾步,突覺身旁一陣微風掠過,兩隻手腕上一緊,已給人抓住。
遊坦之擡頭看時,見抓住他的是星宿弟子中的一名大漢。
他不知對方有何用意,隻見他滿臉獰笑,顯非好事,心下一驚,叫道:“快放我!”用力一掙。
隻聽得頭頂呼的一聲風響,一個龐大的身軀從背後躍過他頭頂,砰的一聲,重重撞在對面山壁之上,登時頭骨粉碎,一個頭顱變成了泥漿相似。
遊坦之見這人一撞的力道竟這般猛烈,實難相信,一愕之下,才看清楚便是抓住自己的那個大漢,更是奇怪:“這人好端端的,怎麼突然撞山自盡?莫非發了瘋?”他決計想不到自己一掙之下,一股猛勁将那大漢甩出去撞上山石。
星宿派群弟子都是“啊”的一聲,駭然變色。
丁春秋見他摔死自己弟子這一下手法毛手毛腳,并非上乘功夫,但膂力異常了得,心想此人天賦神力,武功卻是平平,當下身形一晃,伸掌按上了他的鐵頭。
遊坦之猝不及防,登時給壓得跪倒在地,身子一挺,待要重行站直,頭上便如頂了一座萬斤石山一般,再也動不得,當即哀求:“老先生饒命!” 丁春秋聽他出言求饒,更加放心,問道:“你師父是誰?你好大膽子,怎地殺了我的弟子?”遊坦之道:“我……我沒有師父。
我決不敢殺死老先生的弟子。
” 丁春秋心想不必跟他多言,斃了滅口便是,手掌一松,待遊坦之站起身來,揮掌向他胸口拍去。
遊坦之大驚,忙伸右手,推開來掌。
丁春秋這一掌去勢甚緩,遊坦之右掌格出時,正好和他掌心相對。
丁春秋正要他如此,掌中所蓄毒質随着内勁直送過去,這正是他成名數十年的“化功大法”,中掌者或沾劇毒,或經脈受損,内力無法使出,猶似内力給他盡數化去,就此任其支配。
丁春秋生平曾以此殺人無數。
因此武林中聽到“化功大法”四字,人人厭惡恨憎,心驚肉跳。
兩人雙掌相交,遊坦之身子晃動,騰騰騰接連退出六七步,要想拿樁站定,終于一跤坐倒。
但對方這一推餘力未盡,遊坦之臀部一着地,背脊又即着地,鐵頭又即着地,接連倒翻了三個筋鬥,這才止住,忙不住磕頭,叫道:“老先生饒命,老先生饒命!” 丁春秋和他手掌相交,隻覺他内力既強,勁道陰寒,怪異之極,而且蘊有劇毒,雖然給自己摔得狼狽萬分,但自己的毒掌損不到他經脈,止不住他内力運使,以内力和毒勁的比拚而論,他并未處于下風,何必大叫饒命?難道是故意調侃自己不成?走上幾步,問道:“你要我饒命,出自真心,還是假意?” 遊坦之不住磕頭,說道:“小人一片誠心,但求老先生饒了小人性命。
” 丁春秋尋思:“此人不知用什麼法子,遇到了什麼機緣,體内積蓄的毒質竟比我還多,實是一件奇寶。
我須收羅此人,探聽到他練功的法門,再吸取他身上的毒質,然後将之處死。
倘若輕易地把他殺了,豈不可惜?”伸掌又按住他鐵頭,潛運内力,說道:“除非你拜我為師,否則為什麼要饒你性命?” 遊坦之隻覺得頭上鐵罩如被火炙,燒得他整個頭臉發燙,心下害怕之極。
他自從苦受阿紫折磨之後,早已一切逆來順受,什麼是非善惡之分、剛強骨氣之念,早已忘得一幹二淨,但求保住性命,忙道:“師父,弟子遊坦之願歸入師父門下,請師父收容。
” 丁春秋大喜,肅然道:“你想拜我為師,也無不可。
但本門規矩甚多,你都能遵守麼?為師的如有所命,你誠心誠意地服從,決不違抗麼?”遊坦之道:“弟子願遵守規矩,服從師命。
”丁春秋道:“為師的便要取你性命,你也甘心就死麼?”遊坦之道:“這個……這個……”丁春秋道:“你想明白,甘心便甘心,不甘心便說不甘心。
” 遊坦之心道:“你要取我性命,當然不甘心。
倘若非如此不可,那時逃得了便逃,逃不了的話,就算不甘心,也無法可施。
”便道:“弟子甘心為師父而死。
”丁春秋哈哈大笑,道:“很好,很好。
你将一生經曆,細細說給我聽。
” 遊坦之不願向他詳述身世以及這些日子來的諸般遭遇,但說自己是個農家子弟,為遼人打草谷擄去,給頭上戴了鐵罩。
丁春秋問他身上毒質的來曆,遊坦之隻得吐露如何見到冰蠶和慧淨和尚,如何偷到冰蠶,謊說不小心給葫蘆中的冰蠶咬到了手指,以緻全身凍僵,冰蠶也就死了,至于阿紫修練毒掌等情,全都略過不提。
丁春秋細細盤問他冰蠶的模樣和情狀,不自禁地顯得十分豔羨。
遊坦之尋思:“我若說起那本浸水有圖的怪書,他定會追問不休,好在這本書早給我抛了。
”丁春秋一再問他練過什麼古怪功夫,他始終堅不吐實。
丁春秋原不知瑜伽《神足經》的功夫,見他武功差勁,隻道他練成陰寒内勁,純系冰蠶的神效,心中不住咒罵:“這樣的神物,竟給這小子鬼使神差地吸入體内,真正可惜了。
”凝思半晌,問道:“那個捉到冰蠶的胖和尚,你說聽到人家叫他慧淨?是少林寺和尚,在南京憫忠寺挂單?”遊坦之道:“正是。
” 丁春秋道:“這慧淨和尚說這冰蠶得自昆侖山之巅。
很好,那邊既出過一條,當然也有兩條、三條。
但昆侖山方圓數千裡,若無熟識路途之人指引,這冰蠶倒也不易尋到。
”他親身體驗到了冰蠶的靈效,覺得比之神木王鼎更寶貴得多,心想首要之事,倒是要拿到慧淨,叫他帶路,到昆侖山捉冰蠶去。
這和尚是少林僧,本來頗為棘手,幸好是在南京,那便易辦得多。
當下命遊坦之行過拜師入門之禮。
星宿派衆門人見師父對他另眼相看,馬屁、高帽自是随口大量奉送。
一行人折而向東北行。
遊坦之跟在丁春秋之後,見他大袖飄飄,步履輕便,有若神仙,油然而生敬仰之心:“我拜了這樣一位了不起的師父,真是前生修來的福份。
” 星宿派衆人行了三日。
這日午後,一行人在大路一座涼亭中喝水休息,忽聽得身後馬蹄聲響,四騎馬從來路疾馳而來。
四乘馬奔近涼亭,當先一匹馬上的乘客叫道:“大哥、二哥,亭子裡有水,咱們喝上幾碗,讓坐騎歇歇力。
”說着跳下馬來,走進涼亭,餘下三人也即下馬。
這四人見到丁春秋等一行,心中微微一凜,走到清水缸邊,端起瓦碗,在缸中舀水而飲。
遊坦之見當先那人一身黑衣,身形瘦小,留兩撇鼠須,神色剽悍。
第二人身穿土黃色袍子,也是瘦骨棱棱,但身材卻高,雙眉斜垂,滿臉病容,大有戾色。
第三人穿棗紅色長袍,身形魁梧,方面大耳,颏下厚厚一部花白胡子,是個富商豪紳模樣。
最後一人身穿鐵青色儒生衣巾,五十上下年紀,眯着一雙眼睛,便似讀書過多,損壞了目力一般,他卻不去喝水,提起酒葫蘆自行喝酒。
便在這時,對面路上一個僧人大踏步走來,來到涼亭之外,雙手合十,恭恭敬敬地道:“衆位施主,小僧行道渴了,要在亭中歇歇,喝一碗水。
”那黑衣漢子笑道:“師父忒也多禮,大家都是過路人,這涼亭又不是我們起的,進來喝水吧。
”那僧人道:“阿彌陀佛,多謝了。
”走進亭來。
這僧人二十三四歲年紀,濃眉大眼,一個大大的鼻子鼻孔朝天,容貌頗為醜陋,僧袍上打了許多補釘,卻甚幹淨。
他等那三人喝罷,走近清水缸,用瓦碗舀了一碗水,雙手捧住,雙目低垂,恭恭敬敬地說偈道:“佛觀一缽水,八萬四千蟲,若不持此咒,如食衆生肉。
”念咒道:“唵縛悉波羅摩尼莎诃。
”念罷,端起碗來,就口喝水。
那黑衣人看得奇怪,問道:“小師父,你叽哩咕噜地念什麼咒?”那僧人道:“小僧念的是飲水咒。
佛說每一碗水中,有八萬四千條小蟲,出家人戒殺,因此要念了飲水咒,這才喝得。
”黑衣人哈哈大笑,說道:“這水幹淨得很,一條蟲子也沒有,小師父真會說笑。
”那僧人道:“施主有所不知。
我輩凡夫看來,水中自然無蟲,但我佛以天眼看水,卻看到水中小蟲成千上萬。
”黑衣人笑問:“你念了飲水咒之後,将八萬四千條小蟲喝入肚中,那些小蟲便不死了?”那僧人躊躇道:“這……這個……師父
他因星宿派三寶之一的神木王鼎給女弟子阿紫盜去,連派數批弟子出去追捕,甚至連大弟子摘星子也遣了出去。
但一次次飛鴿傳書報來,均甚不利。
最後聽說阿紫倚丐幫幫主喬峰為靠山,将摘星子傷得半死不活,丁春秋又驚又怒,知丐幫是中原武林第一大幫,實非易與,又聽到聾啞老人近日來在江湖上出頭露面,頗有作為。
這心腹大患不除,總是放心不下,決意奪回王鼎之後,趁此了結昔年的一樁大事。
他所練的那門“化功大法”,經常要将毒蛇毒蟲的毒質塗上手掌,吸入體内,若七日不塗,功力便即減退。
那神木王鼎天生有一股特異氣息,再在鼎中燃燒香料,片刻間便能誘引毒蟲到來,方圓十裡之内,什麼毒蟲也抵不住這香氣的誘引。
當年丁春秋有了這奇鼎在手,捕捉毒蟲不費吹灰之力,“化功大法”自然越練越深,越練越精。
這“化功大法”乃丁春秋不傳之秘,因此摘星子等人也都不會,阿紫想得此神功,非暗中偷學、盜鼎出走不可。
阿紫工于心計,在師父剛捕完毒物那天辭師東行,待得星宿老怪發覺神木王鼎失竊,已在七天之後,阿紫早去得遠了。
她走的多是偏僻小路,追拿她的衆師兄武功雖比她為高,智計卻遠所不及,給她虛張聲勢、聲東擊西地連使幾個詭計,一一撇了開去。
星宿老怪所居之地是陰暗潮濕的深谷,毒蛇毒蟲繁殖甚富,神木王鼎雖失,要捉些毒蟲來加毒,倒也并非難事。
但尋常毒蟲易捉,要像從前這般,每次捕到的都是稀奇古怪、珍異厲害的劇毒蟲豸,卻是可遇不可求了。
更有一件令他擔心之事,隻怕中原的高手識破了王鼎的來曆,誰都會立即将之毀去,是以一日不追回,一日便不能安心。
他和一衆弟子相遇後,見大弟子摘星子幸而尚保全一條性命,卻已武功全失,為衆弟子毆打侮辱,已給虐待得人不像人,二弟子獅鼻人摩雲子暫時接領了大師兄的職位。
衆弟子見到師父親自出馬,又驚又怕,均想師命不能完成,這場責罰定是難當之極,幸好星宿老怪正在用人之際,将責罰暫且寄下,要各人戴罪立功。
衆人一路上打探丐幫的消息。
一來各人生具異相,言語行動無不令人厭憎,誰也不肯以消息相告;二來蕭峰到了遼國,官居南院大王,武林中真還少有人知,是以竟打聽不到半點确訊,連丐幫的總舵移到何處也查究不到。
這日天狼子無意中聽到丐幫大智分舵聚會的訊息,為要立功,迫不及待地孤身闖來,中了全冠清的暗算。
總算他體内本來蘊有毒質,蛇蠍毒他不死,逃得性命後急忙禀告師父。
丁春秋當即趕來。
丁春秋左手一揮,音樂聲立止,他向全冠清冷冷地道:“你們丐幫中有個人名叫喬峰,他在哪裡?快叫他來見我。
”全冠清問道:“閣下要見喬峰,為了何事?”丁春秋傲然道:“星宿老仙問你的話,你怎地不答?卻來向我問長問短。
喬峰呢?” 一名丐幫的五袋弟子喝道:“你是什麼東西?”呼的一掌,向丁春秋擊去。
這一掌勢挾疾風,勁道剛猛,正中丁春秋胸口。
哪知丁春秋渾若無事,那乞丐卻雙膝一軟,倒在地下,蜷成一團,微微抽搐了兩下,便不動了。
群丐大驚,齊叫:“怎麼啦?”便有兩名乞丐伸手去拉他起身。
這兩人一碰到他身子,便搖晃幾下,倒了下去。
其餘幫衆無不驚得呆了,不敢再伸手去碰跌倒的同伴。
全冠清喝道:“這老兒身上有毒,大家不可碰他身子,放暗器!” 八九名四五袋弟子同時掏出暗器,鋼镖、飛刀、袖箭、飛蝗石,紛紛向丁春秋射去。
丁春秋大喝一聲,衣袖揮動,将十來件暗器反擊出來。
但聽得“啊喲”、“啊喲”連聲,六七名丐幫幫衆為暗器擊中。
這些暗器也非盡數擊中要害,有的隻擦破一些皮肉,但受傷者立時軟倒在地。
全冠清大叫:“退開!”突然呼的一聲,一枝鋼镖激射而至,卻是丁春秋接住了鋼镖,運勁向他射來。
全冠清忙揮手中鐵笛格打,當的一聲,将鋼镖擊得遠遠飛了出去。
他想這星宿老怪果然厲害,須得趕緊驅動毒蛇陣禦敵,當即将鐵笛湊到口邊,待要吹笛驅蛇,蓦地裡嘴上一麻,登時頭暈目眩,咕咚一聲,仰天摔倒。
群丐大驚,當即有兩人搶上扶起。
全冠清迷迷糊糊地叫道:“我……我中了毒,大……大夥兒……快……快……去……”群丐早已吓得魂飛魄散,擁着他飛也似的急奔而逃。
丐幫的那些布袋散在地下,也無人收拾。
幾名星宿派弟子好奇去挑開布袋,卻見袋中爬出數十條毒蛇,星宿門人上前捉拿,有的給幾尾毒蛇躍起咬中,登時中毒倒地,大聲呻吟呼痛。
餘人便遠遠避開,再也不敢走近。
遊坦之驚駭之餘,從草叢中站起身來,眼見此處不是善地,便欲及早離去。
星宿派衆人陡然間見到他頭戴鐵罩的怪狀,都是一驚,覺得此人怪極,誰也不敢理會。
丁春秋招了招手,道:“鐵頭小子,你過來,你叫什麼名字?”遊坦之受人欺辱慣了,見對方無禮,也不以為忤,道:“我叫遊坦之。
”說着便向前走了幾步。
丁春秋道:“這些叫化子死了沒有?你去摸摸他們的鼻息,是否還有呼吸。
” 遊坦之應道:“是。
”俯身伸手去探一名乞丐的鼻息,已沒了呼吸。
他又試另一名乞丐,也已呼吸早停,說道:“都死啦,沒了氣息。
”隻見星宿派弟子臉上都是一片幸災樂禍的嘲弄之色。
他不明所以,又重複了一句:“都死啦,沒了氣息。
”卻見衆人臉上戲侮的神色漸漸隐去,慢慢變成了詫異,更逐漸變為驚訝。
丁春秋道:“每個叫化兒你都去試探一下,看尚有哪一個能救。
”遊坦之道:“是。
”将十來個丐幫弟子都試過了,搖頭道:“個個都死了。
老先生功力實在厲害。
”丁春秋冷笑道:“你抗毒的功夫,卻也厲害得很啊。
”遊坦之奇道:“我……什麼……抗毒的功夫?” 他大惑不解,不明白丁春秋這話是什麼意思,更沒想到自己每去探一個乞丐的鼻息,便是到鬼門關去走了一遭,十多名乞丐試将下來,已經曆了十來次生死大險。
星宿老怪彈指殺人,視旁人性命有若草芥,他要遊坦之去試群丐死活,也不過見他形相古怪,便想順手除去。
不料遊坦之經過這幾個月來的修習不辍,冰蠶的奇毒已與他體質融合無間,丁春秋沾在群丐身上的毒質再也害他不得。
丁春秋尋思:“瞧他手上肌膚和說話聲音,年紀甚輕,不會有什麼真實本領,多半是身上藏得有專克毒物的雄黃珠、辟邪奇香之類寶物,又或是預先服了靈驗的解藥,這才不受奇毒之侵。
”便道:“遊兄弟,你過來,我有話說。
” 遊坦之雖見他說得誠懇,但親眼看到他連殺群丐的殘忍狠辣,覺得這類人極難對付,還是敬而遠之為妙,便道:“小人身有要事,不能奉陪,告退了。
”轉身便走。
他隻走出幾步,突覺身旁一陣微風掠過,兩隻手腕上一緊,已給人抓住。
遊坦之擡頭看時,見抓住他的是星宿弟子中的一名大漢。
他不知對方有何用意,隻見他滿臉獰笑,顯非好事,心下一驚,叫道:“快放我!”用力一掙。
隻聽得頭頂呼的一聲風響,一個龐大的身軀從背後躍過他頭頂,砰的一聲,重重撞在對面山壁之上,登時頭骨粉碎,一個頭顱變成了泥漿相似。
遊坦之見這人一撞的力道竟這般猛烈,實難相信,一愕之下,才看清楚便是抓住自己的那個大漢,更是奇怪:“這人好端端的,怎麼突然撞山自盡?莫非發了瘋?”他決計想不到自己一掙之下,一股猛勁将那大漢甩出去撞上山石。
星宿派群弟子都是“啊”的一聲,駭然變色。
丁春秋見他摔死自己弟子這一下手法毛手毛腳,并非上乘功夫,但膂力異常了得,心想此人天賦神力,武功卻是平平,當下身形一晃,伸掌按上了他的鐵頭。
遊坦之猝不及防,登時給壓得跪倒在地,身子一挺,待要重行站直,頭上便如頂了一座萬斤石山一般,再也動不得,當即哀求:“老先生饒命!” 丁春秋聽他出言求饒,更加放心,問道:“你師父是誰?你好大膽子,怎地殺了我的弟子?”遊坦之道:“我……我沒有師父。
我決不敢殺死老先生的弟子。
” 丁春秋心想不必跟他多言,斃了滅口便是,手掌一松,待遊坦之站起身來,揮掌向他胸口拍去。
遊坦之大驚,忙伸右手,推開來掌。
丁春秋這一掌去勢甚緩,遊坦之右掌格出時,正好和他掌心相對。
丁春秋正要他如此,掌中所蓄毒質随着内勁直送過去,這正是他成名數十年的“化功大法”,中掌者或沾劇毒,或經脈受損,内力無法使出,猶似内力給他盡數化去,就此任其支配。
丁春秋生平曾以此殺人無數。
因此武林中聽到“化功大法”四字,人人厭惡恨憎,心驚肉跳。
兩人雙掌相交,遊坦之身子晃動,騰騰騰接連退出六七步,要想拿樁站定,終于一跤坐倒。
但對方這一推餘力未盡,遊坦之臀部一着地,背脊又即着地,鐵頭又即着地,接連倒翻了三個筋鬥,這才止住,忙不住磕頭,叫道:“老先生饒命,老先生饒命!” 丁春秋和他手掌相交,隻覺他内力既強,勁道陰寒,怪異之極,而且蘊有劇毒,雖然給自己摔得狼狽萬分,但自己的毒掌損不到他經脈,止不住他内力運使,以内力和毒勁的比拚而論,他并未處于下風,何必大叫饒命?難道是故意調侃自己不成?走上幾步,問道:“你要我饒命,出自真心,還是假意?” 遊坦之不住磕頭,說道:“小人一片誠心,但求老先生饒了小人性命。
” 丁春秋尋思:“此人不知用什麼法子,遇到了什麼機緣,體内積蓄的毒質竟比我還多,實是一件奇寶。
我須收羅此人,探聽到他練功的法門,再吸取他身上的毒質,然後将之處死。
倘若輕易地把他殺了,豈不可惜?”伸掌又按住他鐵頭,潛運内力,說道:“除非你拜我為師,否則為什麼要饒你性命?” 遊坦之隻覺得頭上鐵罩如被火炙,燒得他整個頭臉發燙,心下害怕之極。
他自從苦受阿紫折磨之後,早已一切逆來順受,什麼是非善惡之分、剛強骨氣之念,早已忘得一幹二淨,但求保住性命,忙道:“師父,弟子遊坦之願歸入師父門下,請師父收容。
” 丁春秋大喜,肅然道:“你想拜我為師,也無不可。
但本門規矩甚多,你都能遵守麼?為師的如有所命,你誠心誠意地服從,決不違抗麼?”遊坦之道:“弟子願遵守規矩,服從師命。
”丁春秋道:“為師的便要取你性命,你也甘心就死麼?”遊坦之道:“這個……這個……”丁春秋道:“你想明白,甘心便甘心,不甘心便說不甘心。
” 遊坦之心道:“你要取我性命,當然不甘心。
倘若非如此不可,那時逃得了便逃,逃不了的話,就算不甘心,也無法可施。
”便道:“弟子甘心為師父而死。
”丁春秋哈哈大笑,道:“很好,很好。
你将一生經曆,細細說給我聽。
” 遊坦之不願向他詳述身世以及這些日子來的諸般遭遇,但說自己是個農家子弟,為遼人打草谷擄去,給頭上戴了鐵罩。
丁春秋問他身上毒質的來曆,遊坦之隻得吐露如何見到冰蠶和慧淨和尚,如何偷到冰蠶,謊說不小心給葫蘆中的冰蠶咬到了手指,以緻全身凍僵,冰蠶也就死了,至于阿紫修練毒掌等情,全都略過不提。
丁春秋細細盤問他冰蠶的模樣和情狀,不自禁地顯得十分豔羨。
遊坦之尋思:“我若說起那本浸水有圖的怪書,他定會追問不休,好在這本書早給我抛了。
”丁春秋一再問他練過什麼古怪功夫,他始終堅不吐實。
丁春秋原不知瑜伽《神足經》的功夫,見他武功差勁,隻道他練成陰寒内勁,純系冰蠶的神效,心中不住咒罵:“這樣的神物,竟給這小子鬼使神差地吸入體内,真正可惜了。
”凝思半晌,問道:“那個捉到冰蠶的胖和尚,你說聽到人家叫他慧淨?是少林寺和尚,在南京憫忠寺挂單?”遊坦之道:“正是。
” 丁春秋道:“這慧淨和尚說這冰蠶得自昆侖山之巅。
很好,那邊既出過一條,當然也有兩條、三條。
但昆侖山方圓數千裡,若無熟識路途之人指引,這冰蠶倒也不易尋到。
”他親身體驗到了冰蠶的靈效,覺得比之神木王鼎更寶貴得多,心想首要之事,倒是要拿到慧淨,叫他帶路,到昆侖山捉冰蠶去。
這和尚是少林僧,本來頗為棘手,幸好是在南京,那便易辦得多。
當下命遊坦之行過拜師入門之禮。
星宿派衆門人見師父對他另眼相看,馬屁、高帽自是随口大量奉送。
一行人折而向東北行。
遊坦之跟在丁春秋之後,見他大袖飄飄,步履輕便,有若神仙,油然而生敬仰之心:“我拜了這樣一位了不起的師父,真是前生修來的福份。
” 星宿派衆人行了三日。
這日午後,一行人在大路一座涼亭中喝水休息,忽聽得身後馬蹄聲響,四騎馬從來路疾馳而來。
四乘馬奔近涼亭,當先一匹馬上的乘客叫道:“大哥、二哥,亭子裡有水,咱們喝上幾碗,讓坐騎歇歇力。
”說着跳下馬來,走進涼亭,餘下三人也即下馬。
這四人見到丁春秋等一行,心中微微一凜,走到清水缸邊,端起瓦碗,在缸中舀水而飲。
遊坦之見當先那人一身黑衣,身形瘦小,留兩撇鼠須,神色剽悍。
第二人身穿土黃色袍子,也是瘦骨棱棱,但身材卻高,雙眉斜垂,滿臉病容,大有戾色。
第三人穿棗紅色長袍,身形魁梧,方面大耳,颏下厚厚一部花白胡子,是個富商豪紳模樣。
最後一人身穿鐵青色儒生衣巾,五十上下年紀,眯着一雙眼睛,便似讀書過多,損壞了目力一般,他卻不去喝水,提起酒葫蘆自行喝酒。
便在這時,對面路上一個僧人大踏步走來,來到涼亭之外,雙手合十,恭恭敬敬地道:“衆位施主,小僧行道渴了,要在亭中歇歇,喝一碗水。
”那黑衣漢子笑道:“師父忒也多禮,大家都是過路人,這涼亭又不是我們起的,進來喝水吧。
”那僧人道:“阿彌陀佛,多謝了。
”走進亭來。
這僧人二十三四歲年紀,濃眉大眼,一個大大的鼻子鼻孔朝天,容貌頗為醜陋,僧袍上打了許多補釘,卻甚幹淨。
他等那三人喝罷,走近清水缸,用瓦碗舀了一碗水,雙手捧住,雙目低垂,恭恭敬敬地說偈道:“佛觀一缽水,八萬四千蟲,若不持此咒,如食衆生肉。
”念咒道:“唵縛悉波羅摩尼莎诃。
”念罷,端起碗來,就口喝水。
那黑衣人看得奇怪,問道:“小師父,你叽哩咕噜地念什麼咒?”那僧人道:“小僧念的是飲水咒。
佛說每一碗水中,有八萬四千條小蟲,出家人戒殺,因此要念了飲水咒,這才喝得。
”黑衣人哈哈大笑,說道:“這水幹淨得很,一條蟲子也沒有,小師父真會說笑。
”那僧人道:“施主有所不知。
我輩凡夫看來,水中自然無蟲,但我佛以天眼看水,卻看到水中小蟲成千上萬。
”黑衣人笑問:“你念了飲水咒之後,将八萬四千條小蟲喝入肚中,那些小蟲便不死了?”那僧人躊躇道:“這……這個……師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