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 胡漢恩仇 須傾英雄淚
關燈
小
中
大
僧被封的穴道,說道:“若要殺人滅口,我此刻便送了四位的性命。
是非真相,總盼将來能有水落石出之日。
” 忽聽得山坡旁一人冷笑道:“要殺人滅口,也未必能這麼容易!” 喬峰一擡頭,隻見山坡旁站着十餘名少林僧,手中均持兵器。
為首二僧都是五十上下年紀,手中各提一柄方便鏟,鏟頭精鋼月牙發出青森森的寒光,那二僧目光炯炯,一見便知内功深湛。
喬峰雖然不懼,但知來人武功不弱,隻要一交上手,若不殺傷數人,就不易全身而退。
他雙手抱拳,說道:“喬峰無禮,謝過諸位大師。
”突然間身子倒飛,背脊撞破闆門,進了土屋。
這一下變故來得快極,衆僧齊聲驚呼,五六人同時搶上,剛到門邊,一股勁風從門中激射而出。
這五六人各舉左掌,奮力擋格,蓬的一聲大響,塵土飛揚,門内拍出的掌力剛猛之極,那五六人都給逼得倒退了四五步。
待得站定身子,均感胸口氣血翻湧,各人面面相觑,心下都已明白:“喬峰這一掌力道雖猛,卻尚留有餘力,第二掌再擊将過來,未必能擋得住。
”各人認定他是窮兇極惡之徒,隻道他要蓄力再發,沒想到他其實是掌下留情,不欲傷人。
衆僧蓄勢戒備,隔了半晌,為首的兩名僧人舉起方便鏟,同時使一招“雙龍入洞”,勢挾勁風,二僧身随鏟進,并肩搶入土屋。
當當當雙鏟相交,織成一片光網,護住身子,卻見屋内空蕩蕩的,哪裡有喬峰的人影?更奇的是,連喬三槐夫婦的屍首也已影蹤不見。
這使方便鏟的二僧,是少林寺“戒律院”中職司監管本派弟子行為的“持戒僧”與“守律僧”,平時行走江湖,查察門下弟子功過,本身武功固然甚強,見聞之廣更為同侶所不及。
他二人見喬峰在這頃刻間走得不知去向,已極難能,竟能攜同喬三槐夫婦的屍首而去,更屬不可思議。
衆僧在屋前屋後、炕頭竈邊,翻尋了個遍。
戒律院二僧疾向山下追去,直追出二十餘裡,卻哪裡有喬峰的蹤迹? 誰也料不到喬峰挾了爹娘的屍首,反向少室山上奔去。
他蹿向一個人所難至、林木茂密的陡坡,将爹娘掩埋了,跪下來恭恭敬敬地磕了八個響頭,心中暗祝:“爹、娘,是何人下此毒手,害你二老性命,兒子定要拿到兇手,到二老墳前剜心活祭。
” 想起此次歸家,便隻遲得一步,不能再見爹娘一面,否則爹娘見到自己已長得如此雄健魁梧,一定好生歡喜。
倘若三人能聚會一天半日,也得有片刻的快活。
想到此處,忍不住泣不成聲。
他自幼便甚硬氣,極少哭泣,今日實是傷心到了極處,悲憤到了極處,淚如泉湧,難以抑止。
突然間心念一轉,暗叫:“啊喲,不好!我的授業恩師玄苦大師别要又遭兇險。
” 陡然想明白了幾件事:“那兇手殺我爹娘,并非時刻如此湊巧,怡好在我回家前的半個時辰中下手,那是他早有預謀,下手之後,立即去通知少林寺僧人,說我正趕上少室山來,要殺我爹娘滅口。
那些少林僧俠義為懷,一心想救我爹娘,卻撞到了我。
當世知我身世真相的,還有玄苦師父,須防那兇徒更下毒手,将罪名栽在我身上。
” 一想到玄苦大師或将因己之故而遭危難,不由得五内如焚,拔步便向少林寺飛奔。
他明知寺中高手如雲,達摩堂中幾位老僧更各具非同小可的絕技,自己隻要一露面,衆僧群起而攻,脫身就非易事,是以盡揀荒僻小徑急奔。
繞這小徑上山,路程遠了一大半,奔得一個多時辰,才攀到了少林寺後。
其時天色已然昏暗,他心中一喜一憂,喜的是黑暗之中自己易于隐藏身形,憂的是兇手乘黑偷襲,不易發現他的蹤迹。
他近年來縱橫江湖,罕逢敵手,但這一次所遇之敵,武功固然高強,而心計之工、謀算之毒,自己更從未遇過。
少林寺雖是龍潭虎穴般的所在,卻并未防備有人要來加害玄苦大師,倘若有人偷襲,隻怕難免遭其暗算。
喬峰何嘗不知自己已處嫌疑極重之地,倘若此刻玄苦大師已遭毒手,又沒人見到兇手模樣,自己如再被人發現偷偷摸摸地潛入寺中,當真百喙莫辯。
他此刻若要遠避兇嫌,自是離少林寺越遠越好,但一來關懷恩師安危,二來想就此捉拿真兇,為爹娘報仇,直明奸謀真相,至于甘冒大險,卻也顧不得了。
他雖在少室山中住了十餘年,卻從未進過少林寺,寺中殿院方向,全不知悉,自更不知玄苦大師居于何處,心想:“但盼恩師安然無恙。
我見了恩師之面,禀明經過,請他老人家小心提防,再叩問我的身世來曆,說不定恩師能猜到真兇是誰。
” 少林寺中殿堂院落,何止數十,東一座、西一座,散落山坡之間。
玄苦大師在寺中并不執掌職司,“玄”字輩的僧人少說也有二十餘人,各人服色相同,黑暗中卻往哪裡找去?喬峰心下盤算:“唯一的法子,是抓到一名少林僧人,逼他帶我去見玄苦師父,見到之後,我再說明種種不得已之處,向他鄭重賠罪。
但少林僧人大都尊師重義,倘以為我是要不利于玄苦師父,多半甯死不屈,決計不肯說出他的所在。
嗯,我不妨去廚下找個火工來帶路,可是這些人卻又未必知道我師父的所在。
” 一時彷徨無計,每經過一處殿堂廂房,便俯耳窗外,盼能聽到什麼線索。
他雖長大魁偉,但身手矯捷,蹿高伏低,直似靈貓,竟沒給人知覺。
一路找去,行到一座小舍旁,忽聽得窗内有人說道:“方丈有要事奉商,請師叔即到‘證道院’去。
”另一個蒼老的聲音道:“是!我立即便去。
”喬峰心想:“方丈集人議事,或許我師父也會去。
我且跟着此人上‘證道院’去。
”隻聽得“呀”的一聲,闆門推開,出來兩名僧人,年老的一個向西,年少的匆匆向東,想是再去傳人。
喬峰心想,方丈請這老僧前去商議要事,此人行輩身份必高,少林寺不同别處寺院,凡行輩高者,武功亦必高深。
他不敢緊随其後,隻望着他的背影,遠遠跟随,眼見他一徑向西,走進了最西的一座屋宇。
喬峰待他進屋帶上了門,才繞圈走到屋子後面,聽明白四周無人,方始伏到窗下。
他既悲憤,又恚怒,自忖:“喬峰行走江湖以來,對待武林中正派同道,哪一件事不是光明磊落、大模大樣?今日卻迫得我這等偷偷摸摸,萬一行蹤敗露,喬某英名盡喪,這張臉卻往哪裡擱去?”随即轉念:“當年師父每晚下山授我武藝,縱然大風大雨,亦從來不停一晚。
這等重恩,我便粉身碎骨,亦當報答,何況小小羞辱?” 隻聽得門外腳步聲響,先後來了四人,過不多時,又來了兩人,窗紙上映出人影,共有十餘人聚集。
喬峰心想:“倘若他們商議的是少林派中機密要事,給我偷聽到了,我雖非有意,總是不妥。
還是離得遠些為是。
師父若在屋裡,這裡面高手如雲,任他多厲害的兇手也傷他不着,待得集議已畢,群僧分散,我再設法和師父相見。
” 正想悄悄走開,忽聽得屋内十餘僧人一齊念經。
喬峰不懂他們念的是什麼經文,但聽得出聲音莊嚴肅穆,有幾人的誦經聲中又頗有悲苦之意。
這一段經文念得甚久,他漸覺不妥,尋思:“他們似乎是在做什麼法事,又或是參禅研經,我師父或者不在此處。
”側耳細聽,果然在群僧齊聲誦經的聲音之中,聽不出有玄苦大師那沉着厚實的嗓音在内。
他一時拿不定主意是否要再等一會,隻聽得誦經之聲止歇,一個威嚴的聲音說道:“玄苦師弟,你還有什麼話要說麼?”喬峰大喜:“師父果在此間,他老人家安好無恙。
原來他适才沒一起念經。
” 隻聽得一個渾厚的聲音說起話來,喬峰聽得明白,正是他的授業師父玄苦大師,但聽他說道:“小弟受戒之日,先師給我取名為玄苦。
佛祖所說八苦,乃是生、老、病、死、怨憎會、愛别離、求不得。
小弟勉力脫此八苦,說來慚愧,勉能渡己,不能渡人。
這‘怨憎會’的苦,原是人生必有之境。
宿因所種,該當有此業報。
衆位師兄、師弟見我償此宿業,該當為我歡喜才是。
”喬峰聽他語音平靜,隻他所說的都是佛家言語,不明其意所指。
又聽那威嚴的聲音道:“玄悲師弟數月前命喪奸人之手,咱們全力追拿兇手,似違我佛勿嗔勿怒之戒。
然降魔誅奸,是為普救世人,我輩學武,本意原為宏法,學我佛大慈大悲之心,解除衆生苦難……”喬峰心道:“這聲音威嚴之人,想必是少林寺方丈玄慈大師了。
”隻聽他繼續說道:“……除一魔頭,便是救無數世人。
師弟,那人可是姑蘇慕容麼?” 喬峰心道:“這事又牽纏到了姑蘇慕容氏身上。
聽說少林派玄悲大師在大理國境内遭人暗算,難道他們也疑心是慕容公子下的毒手?” 隻聽玄苦大師說道:“方丈師兄,小弟不願讓師兄和衆位師兄弟為我操心,以緻更增我業報。
那人若能放下屠刀,自然回頭是岸,倘若執迷不悟,唉,他也是徒然自苦而已。
此人形貌如何,那也不必多說了。
” 方丈玄慈大師說道:“是!師弟大覺高見,做師兄的太過執着,頗落下乘了。
”玄苦道:“小弟意欲靜坐片刻,默想忏悔。
”玄慈道:“是,師弟多多保重。
” 隻聽得闆門呀的一聲打開,一個高大瘦削的老僧當先緩緩走出。
他行出丈許,後面魚貫而出,共是一十七名僧人。
十八位僧人都雙手合十,低頭默念,神情莊嚴。
待得衆僧遠去,屋内寂靜無聲,喬峰為這周遭的情境所懾,一時不敢現身叩門,忽聽得玄苦大師說道:“佳客遠來,何以徘徊不進?” 喬峰吃了一驚,自忖:“我屏息凝氣,旁人縱然和我相距咫尺,也未必能察覺我潛身于此。
師父耳音如此,内功修為當真了得。
”當下恭恭敬敬地走到門口,說道:“師父安好,弟子喬峰叩見師父!” 玄苦輕輕“啊”了一聲,道:“是峰兒?我這時正在想念你,隻盼和你會見一面,快進來!”聲音中充滿喜悅。
喬峰大喜,搶步而進,便即跪下叩頭,說道:“弟子平時少有侍奉,多勞師父挂念。
師父清健,孩兒不勝之喜。
”說着擡起頭來,仰目瞧向玄苦。
玄苦大師本來臉露微笑,油燈照映下見到喬峰的臉,突然臉色大變、站起身來,顫聲道:“你……你……原來便是你,你便是喬峰,我……我親手調教出來的好徒兒?”但見他臉上又驚駭,又痛苦,又混和着深深的憐憫和惋惜之意。
喬峰見師父瞬息間神情大異,心中驚訝之極,說道:“師父,孩兒便是喬峰。
” 玄苦大師道:“好,好,好!”連說三個“好”字,便不說話了。
喬峰不敢再問,靜待他有何教訓指示,哪知等了良久,玄苦大師始終不言不語。
喬峰再看他臉色時,隻見他臉上肌肉僵硬不動,一副神氣和适才全然一模一樣,不禁吓了一跳,伸手去摸他手掌,但覺頗有涼意,忙再探他鼻息,原來早已氣絕多時。
這一下喬峰隻吓得目瞪口呆,腦中一片混亂:“師父一見我,就此吓死了?決計不會,我又有什麼可怕?多半他是早已受傷。
”卻又不敢徑去檢視他身子。
他定了定神,心意已決:“我若此刻悄然避去,豈是喬峰鐵铮铮好漢子的行徑?今日之事,縱有萬般兇險,也當查問個水落石出。
”他走到屋外,朗聲叫道:“方丈大師,玄苦師父圓寂了!玄苦師父圓寂了!”這兩句呼聲遠遠傳送出去,山谷鳴響,阖寺俱聞。
呼聲雖然雄渾,卻極其悲苦。
玄慈方丈等一行人尚未回歸各自房舍,猛聽得喬峰的呼聲,一齊轉身,快步回到“證道院”來。
隻見一條長大漢子站在院門之旁,伸袖拭淚,衆僧均覺奇怪。
玄慈關心玄苦安危,不及向那漢子細看,便搶步進屋,隻見玄苦僵立不倒,更是一怔。
衆僧一齊入内,垂首低頭,誦念經文。
喬峰最後進屋,跪地暗許心願:“師父,弟子報訊來遲,你已遭人毒手。
弟子和那奸人的仇恨又深了一層。
弟子縱然曆盡萬難,也要找到這奸人來碎屍萬段,為恩師報仇。
” 玄慈方丈念經完畢後,轉眼見到喬峰的容貌,吃了一驚,問道:“适才呼叫的便是施主嗎?” 喬峰道:“是,弟子喬峰!弟子見到師父圓寂,悲痛不勝,以緻驚動方丈。
” 玄慈聽了喬峰的話,身子一顫,臉上現出異樣神色,向他凝視半晌,才道:“施主你……你……你便是丐幫的……前任幫主?” 喬峰聽到他說“丐幫的前任幫主”這七個字,心想:“江湖上的訊息傳得好快,他既知我已不是丐幫幫主,自也知道我被逐出丐幫的原由。
”說道:“正是!” 玄慈問道:“施主何以夤夜闖入敝寺?又怎生見到玄苦師弟圓寂?” 喬峰心有千言萬語,一時不知如何說才好,隻得道:“玄苦大師是弟子的授業恩師,但不知我恩師受了什麼傷,是何人下的毒手?” 玄慈方丈垂淚道:“玄苦師弟受人偷襲,胸間吃了人一掌重手,肋骨齊斷、五髒破碎,仗着内功深厚,這才支持到此刻。
我們問他敵人是誰,他說并不相識,又問兇手形貌年歲。
他卻說道佛家八苦,‘怨憎會’乃其中一苦,既遇上了冤家對頭,正好就此解脫,兇手的形貌,他決不肯說。
” 喬峰恍然而語:“原來适才衆僧已知師父身受重傷,念經誦佛,乃是送他西歸。
”他含淚說道:“衆位高僧慈悲為念,不記仇冤。
弟子是俗家人,務須捉到這下手的兇人,千刀萬剮,為師父報仇。
貴寺門禁森嚴,不知那兇人如何能闖得進來?” 玄慈沉吟未答,一名身材矮小的老僧忽然冷冷地道:“施主闖進少林,咱們沒能阻攔察覺,那兇手當然也能自來自去、如入無人之境了。
” 喬峰躬身抱拳,說道:“弟子以事在緊迫,不及在山門外通報求見,多有失禮,還懇諸位師父見諒。
弟子出身少林,淵源極深,決不敢有絲毫輕忽冒犯之意。
”他最後那兩句話意思是說,如果少林派失了面子,我也連帶丢臉,心知自己闖入少林後院,直到自行呼叫才有人知覺,這件事傳将出去,于少林派的顔面實在大有損傷。
正在這時,一個小沙彌捧着一碗熱氣騰騰的藥走進房來,向着玄苦的屍體道:“師父,請用藥。
”他是服侍玄苦的沙彌,在“藥王院”中煎好了一服療傷靈藥“九轉回春湯”,送來給師父服用。
他見玄苦直立不倒,不知已死。
喬峰心中悲苦,哽咽道:“師父他……”那小沙彌轉頭向他瞧了一眼,突然大聲驚呼:“是你!你……又來了!”嗆啷一聲,藥碗失手掉落在地,瓷片藥汁,四散飛濺。
那小沙彌向後躍開兩步,靠在牆上,尖聲道:“是他!打傷師父的便是他!” 他這麼一叫,衆人無不大驚。
喬峰更加惶恐,大聲道:“你說什麼?”那小沙彌不過十二三歲年紀,見了喬峰十分害怕,躲到了玄慈方丈身後,拉住他衣袖,叫道:“方丈,方丈!”玄慈道:“青松,不用怕,你說好了,你說是他打了師父?” 小沙彌青松道:“是的,他用手掌打師父的胸口,我在窗口看見的。
師父,師父,你打還他啊!”直到此刻,他兀自未知玄苦已死。
玄慈方丈道:“你瞧得仔細些,别認錯了人。
”青松道:“我瞧得清清楚楚的,他身穿灰布直綴,方臉蛋,眉毛這般上翹,大口大耳朵,正是他。
方丈,快打他,快打他!” 喬峰一股涼意從背脊上直瀉下來,心道:“是了,那兇手正是裝扮作我的模樣,要嫁禍于我。
師父聽到我回來,本極歡喜,但一見到我臉,見我和傷他的兇手一般形貌,這才說道:‘原來便是你,你便是喬峰,我親手調教出來的好徒兒。
’師父和我十餘年不見,我自孩童變為成人,相貌早不同了。
”再想到玄苦大師臨死之前連說的那三個“好”字,當真心如刀割:“師父中人重手,卻不知敵人是誰,待得見到了我,認出我和兇手的形貌相似,心中大悲,一恸而死。
師父身受重傷,本已垂危,自不會細想:倘若真是我下手害他,何以第二次又來相見。
” 忽聽得人聲喧嘩,一群人快步奔來,到得“證道院”外止步不進。
兩名僧人躬着身子,恭恭敬敬地進來,正是在少室山腳下和喬峰交過手的持戒、守律二僧。
那持戒僧隻說得一聲:“禀告方丈……”便已見到喬峰,臉上露出驚詫憤怒的神色,不知他何以竟在此處。
其餘衆僧也都橫眉怒目,狠狠地瞪着喬峰。
玄慈方丈神色莊嚴,緩緩地道:“施主雖已不在丐幫,終是武林中的成名人物。
今日駕臨敝寺,出手擊死玄苦師弟,不知所為何來,還盼指教。
” 喬峰長歎一聲,對着玄苦的屍身拜伏在地,說道:“師父,你臨死之時,還道是弟子下手害你,以緻飲恨而殁!弟子雖萬萬不敢冒犯師父,但奸人所以加害,正是因弟子而起。
弟子今日一死以謝恩師,殊不足惜,但從此師父的大仇便不得報了。
弟子有犯少林尊嚴,師父恕罪。
”猛地呼呼兩聲,吐出兩口長氣。
堂中兩盞油燈應聲而滅,登時黑漆一團。
喬峰出言禱祝之時,心下已盤算好了脫身之策。
他一吹滅油燈,左手揮掌擊在守律僧背心,這一掌力聚陰柔,不傷他内髒,但将他一個肥大的身軀拍得穿堂破門而出。
黑暗中群僧聽得風聲,都道喬峰出門逃走,各使擒拿手法,抓向守律僧身上。
衆僧都是一般的心思,不願下重手将喬峰打死,要擒住了詳加盤問,他害死玄苦大師,到底所為何來。
這十餘位高僧均是少林寺第一流好手,各人擒拿手法并不相同,卻各有獨到之處。
一時之間,擒龍手、鷹爪手、虎爪功、金剛指、握石掌……各種各式少林派最高明的擒拿手法,都抓在守律僧身上。
衆高僧武功也真了得,黑暗中單聽風聲,出手不差厘毫。
那守律僧這一下可吃足了苦頭,霎時之間,周身要穴着了諸般擒拿手法,身子淩空而懸,做聲不得,這等經曆,隻怕自古以來從未有人受過。
這些高僧閱曆既深,應變的手段自也了得,當下立時便有人飛身上屋,守住屋頂。
證道院的各處通道和前門後門,片刻間便有高手僧人占住要衛。
小沙彌青松取過火刀火石,點燃了堂中油燈,衆僧立即發覺是抓錯了守律僧。
達摩院首座玄難大師傳下号令,全寺僧衆各守原地,不得亂動。
群僧均想,喬峰膽子再大,也決不敢孤身闖進少林寺這龍潭虎穴來殺人,必定另有強援,多半乘亂另有圖謀,可别中了調虎離山之計。
證道院中的十餘高僧和持戒僧所率領的一幹僧衆,則在證道院鄰近各處細搜,幾乎每一塊石頭都翻了轉來,每一片草叢都有人用棍棒拍打。
這麼一來,衆位大和尚雖說慈悲為懷,有好生之德,但蛤蟆、地鼠、蚱蜢、螞蟻,卻也誤傷了不少。
忙碌了一個多時辰,隻差着沒将土地挖翻,卻哪裡找得着喬峰?各人都啧啧連聲,稱奇道怪,偶爾不免口出幾句辱罵之言,佛家十戒雖戒“惡語”,那也顧不得了。
當下将玄苦大師的法體移入“舍利院”中火化,将守律僧送到“藥王院”去施藥治傷。
群僧垂頭喪氣,相對默然,都覺這一次的臉實在丢得厲害。
少林寺高手如雲,以這十餘位高僧的武功聲望,每一個在武林中都叫得出響當當的字号,竟讓喬峰赤手空拳,獨來獨往,别說殺傷擒拿,連他如何逃走,竟也摸不着半點頭腦。
原來喬峰料到變故一起,群僧定然四處追尋,但于适才聚集的室中,卻決計不會着意,是以将守律僧一掌拍出之後,身子一縮,悄沒聲地鑽到了玄苦大師生前所睡的床下,十指插入床闆,身子緊貼床闆。
雖也有人曾向床底匆匆一瞥,卻看不到他。
待得玄苦大師的法體移出,執事僧将證道院的闆門帶上,更沒人進來了。
喬峰橫卧床底,耳聽得群僧擾攘了半夜,人聲漸息,尋思:“等到天明,脫身可又不易了,此時不走,更待何時?”從床底悄悄鑽出,輕推闆門,閃身躲在樹後
是非真相,總盼将來能有水落石出之日。
” 忽聽得山坡旁一人冷笑道:“要殺人滅口,也未必能這麼容易!” 喬峰一擡頭,隻見山坡旁站着十餘名少林僧,手中均持兵器。
為首二僧都是五十上下年紀,手中各提一柄方便鏟,鏟頭精鋼月牙發出青森森的寒光,那二僧目光炯炯,一見便知内功深湛。
喬峰雖然不懼,但知來人武功不弱,隻要一交上手,若不殺傷數人,就不易全身而退。
他雙手抱拳,說道:“喬峰無禮,謝過諸位大師。
”突然間身子倒飛,背脊撞破闆門,進了土屋。
這一下變故來得快極,衆僧齊聲驚呼,五六人同時搶上,剛到門邊,一股勁風從門中激射而出。
這五六人各舉左掌,奮力擋格,蓬的一聲大響,塵土飛揚,門内拍出的掌力剛猛之極,那五六人都給逼得倒退了四五步。
待得站定身子,均感胸口氣血翻湧,各人面面相觑,心下都已明白:“喬峰這一掌力道雖猛,卻尚留有餘力,第二掌再擊将過來,未必能擋得住。
”各人認定他是窮兇極惡之徒,隻道他要蓄力再發,沒想到他其實是掌下留情,不欲傷人。
衆僧蓄勢戒備,隔了半晌,為首的兩名僧人舉起方便鏟,同時使一招“雙龍入洞”,勢挾勁風,二僧身随鏟進,并肩搶入土屋。
當當當雙鏟相交,織成一片光網,護住身子,卻見屋内空蕩蕩的,哪裡有喬峰的人影?更奇的是,連喬三槐夫婦的屍首也已影蹤不見。
這使方便鏟的二僧,是少林寺“戒律院”中職司監管本派弟子行為的“持戒僧”與“守律僧”,平時行走江湖,查察門下弟子功過,本身武功固然甚強,見聞之廣更為同侶所不及。
他二人見喬峰在這頃刻間走得不知去向,已極難能,竟能攜同喬三槐夫婦的屍首而去,更屬不可思議。
衆僧在屋前屋後、炕頭竈邊,翻尋了個遍。
戒律院二僧疾向山下追去,直追出二十餘裡,卻哪裡有喬峰的蹤迹? 誰也料不到喬峰挾了爹娘的屍首,反向少室山上奔去。
他蹿向一個人所難至、林木茂密的陡坡,将爹娘掩埋了,跪下來恭恭敬敬地磕了八個響頭,心中暗祝:“爹、娘,是何人下此毒手,害你二老性命,兒子定要拿到兇手,到二老墳前剜心活祭。
” 想起此次歸家,便隻遲得一步,不能再見爹娘一面,否則爹娘見到自己已長得如此雄健魁梧,一定好生歡喜。
倘若三人能聚會一天半日,也得有片刻的快活。
想到此處,忍不住泣不成聲。
他自幼便甚硬氣,極少哭泣,今日實是傷心到了極處,悲憤到了極處,淚如泉湧,難以抑止。
突然間心念一轉,暗叫:“啊喲,不好!我的授業恩師玄苦大師别要又遭兇險。
” 陡然想明白了幾件事:“那兇手殺我爹娘,并非時刻如此湊巧,怡好在我回家前的半個時辰中下手,那是他早有預謀,下手之後,立即去通知少林寺僧人,說我正趕上少室山來,要殺我爹娘滅口。
那些少林僧俠義為懷,一心想救我爹娘,卻撞到了我。
當世知我身世真相的,還有玄苦師父,須防那兇徒更下毒手,将罪名栽在我身上。
” 一想到玄苦大師或将因己之故而遭危難,不由得五内如焚,拔步便向少林寺飛奔。
他明知寺中高手如雲,達摩堂中幾位老僧更各具非同小可的絕技,自己隻要一露面,衆僧群起而攻,脫身就非易事,是以盡揀荒僻小徑急奔。
繞這小徑上山,路程遠了一大半,奔得一個多時辰,才攀到了少林寺後。
其時天色已然昏暗,他心中一喜一憂,喜的是黑暗之中自己易于隐藏身形,憂的是兇手乘黑偷襲,不易發現他的蹤迹。
他近年來縱橫江湖,罕逢敵手,但這一次所遇之敵,武功固然高強,而心計之工、謀算之毒,自己更從未遇過。
少林寺雖是龍潭虎穴般的所在,卻并未防備有人要來加害玄苦大師,倘若有人偷襲,隻怕難免遭其暗算。
喬峰何嘗不知自己已處嫌疑極重之地,倘若此刻玄苦大師已遭毒手,又沒人見到兇手模樣,自己如再被人發現偷偷摸摸地潛入寺中,當真百喙莫辯。
他此刻若要遠避兇嫌,自是離少林寺越遠越好,但一來關懷恩師安危,二來想就此捉拿真兇,為爹娘報仇,直明奸謀真相,至于甘冒大險,卻也顧不得了。
他雖在少室山中住了十餘年,卻從未進過少林寺,寺中殿院方向,全不知悉,自更不知玄苦大師居于何處,心想:“但盼恩師安然無恙。
我見了恩師之面,禀明經過,請他老人家小心提防,再叩問我的身世來曆,說不定恩師能猜到真兇是誰。
” 少林寺中殿堂院落,何止數十,東一座、西一座,散落山坡之間。
玄苦大師在寺中并不執掌職司,“玄”字輩的僧人少說也有二十餘人,各人服色相同,黑暗中卻往哪裡找去?喬峰心下盤算:“唯一的法子,是抓到一名少林僧人,逼他帶我去見玄苦師父,見到之後,我再說明種種不得已之處,向他鄭重賠罪。
但少林僧人大都尊師重義,倘以為我是要不利于玄苦師父,多半甯死不屈,決計不肯說出他的所在。
嗯,我不妨去廚下找個火工來帶路,可是這些人卻又未必知道我師父的所在。
” 一時彷徨無計,每經過一處殿堂廂房,便俯耳窗外,盼能聽到什麼線索。
他雖長大魁偉,但身手矯捷,蹿高伏低,直似靈貓,竟沒給人知覺。
一路找去,行到一座小舍旁,忽聽得窗内有人說道:“方丈有要事奉商,請師叔即到‘證道院’去。
”另一個蒼老的聲音道:“是!我立即便去。
”喬峰心想:“方丈集人議事,或許我師父也會去。
我且跟着此人上‘證道院’去。
”隻聽得“呀”的一聲,闆門推開,出來兩名僧人,年老的一個向西,年少的匆匆向東,想是再去傳人。
喬峰心想,方丈請這老僧前去商議要事,此人行輩身份必高,少林寺不同别處寺院,凡行輩高者,武功亦必高深。
他不敢緊随其後,隻望着他的背影,遠遠跟随,眼見他一徑向西,走進了最西的一座屋宇。
喬峰待他進屋帶上了門,才繞圈走到屋子後面,聽明白四周無人,方始伏到窗下。
他既悲憤,又恚怒,自忖:“喬峰行走江湖以來,對待武林中正派同道,哪一件事不是光明磊落、大模大樣?今日卻迫得我這等偷偷摸摸,萬一行蹤敗露,喬某英名盡喪,這張臉卻往哪裡擱去?”随即轉念:“當年師父每晚下山授我武藝,縱然大風大雨,亦從來不停一晚。
這等重恩,我便粉身碎骨,亦當報答,何況小小羞辱?” 隻聽得門外腳步聲響,先後來了四人,過不多時,又來了兩人,窗紙上映出人影,共有十餘人聚集。
喬峰心想:“倘若他們商議的是少林派中機密要事,給我偷聽到了,我雖非有意,總是不妥。
還是離得遠些為是。
師父若在屋裡,這裡面高手如雲,任他多厲害的兇手也傷他不着,待得集議已畢,群僧分散,我再設法和師父相見。
” 正想悄悄走開,忽聽得屋内十餘僧人一齊念經。
喬峰不懂他們念的是什麼經文,但聽得出聲音莊嚴肅穆,有幾人的誦經聲中又頗有悲苦之意。
這一段經文念得甚久,他漸覺不妥,尋思:“他們似乎是在做什麼法事,又或是參禅研經,我師父或者不在此處。
”側耳細聽,果然在群僧齊聲誦經的聲音之中,聽不出有玄苦大師那沉着厚實的嗓音在内。
他一時拿不定主意是否要再等一會,隻聽得誦經之聲止歇,一個威嚴的聲音說道:“玄苦師弟,你還有什麼話要說麼?”喬峰大喜:“師父果在此間,他老人家安好無恙。
原來他适才沒一起念經。
” 隻聽得一個渾厚的聲音說起話來,喬峰聽得明白,正是他的授業師父玄苦大師,但聽他說道:“小弟受戒之日,先師給我取名為玄苦。
佛祖所說八苦,乃是生、老、病、死、怨憎會、愛别離、求不得。
小弟勉力脫此八苦,說來慚愧,勉能渡己,不能渡人。
這‘怨憎會’的苦,原是人生必有之境。
宿因所種,該當有此業報。
衆位師兄、師弟見我償此宿業,該當為我歡喜才是。
”喬峰聽他語音平靜,隻他所說的都是佛家言語,不明其意所指。
又聽那威嚴的聲音道:“玄悲師弟數月前命喪奸人之手,咱們全力追拿兇手,似違我佛勿嗔勿怒之戒。
然降魔誅奸,是為普救世人,我輩學武,本意原為宏法,學我佛大慈大悲之心,解除衆生苦難……”喬峰心道:“這聲音威嚴之人,想必是少林寺方丈玄慈大師了。
”隻聽他繼續說道:“……除一魔頭,便是救無數世人。
師弟,那人可是姑蘇慕容麼?” 喬峰心道:“這事又牽纏到了姑蘇慕容氏身上。
聽說少林派玄悲大師在大理國境内遭人暗算,難道他們也疑心是慕容公子下的毒手?” 隻聽玄苦大師說道:“方丈師兄,小弟不願讓師兄和衆位師兄弟為我操心,以緻更增我業報。
那人若能放下屠刀,自然回頭是岸,倘若執迷不悟,唉,他也是徒然自苦而已。
此人形貌如何,那也不必多說了。
” 方丈玄慈大師說道:“是!師弟大覺高見,做師兄的太過執着,頗落下乘了。
”玄苦道:“小弟意欲靜坐片刻,默想忏悔。
”玄慈道:“是,師弟多多保重。
” 隻聽得闆門呀的一聲打開,一個高大瘦削的老僧當先緩緩走出。
他行出丈許,後面魚貫而出,共是一十七名僧人。
十八位僧人都雙手合十,低頭默念,神情莊嚴。
待得衆僧遠去,屋内寂靜無聲,喬峰為這周遭的情境所懾,一時不敢現身叩門,忽聽得玄苦大師說道:“佳客遠來,何以徘徊不進?” 喬峰吃了一驚,自忖:“我屏息凝氣,旁人縱然和我相距咫尺,也未必能察覺我潛身于此。
師父耳音如此,内功修為當真了得。
”當下恭恭敬敬地走到門口,說道:“師父安好,弟子喬峰叩見師父!” 玄苦輕輕“啊”了一聲,道:“是峰兒?我這時正在想念你,隻盼和你會見一面,快進來!”聲音中充滿喜悅。
喬峰大喜,搶步而進,便即跪下叩頭,說道:“弟子平時少有侍奉,多勞師父挂念。
師父清健,孩兒不勝之喜。
”說着擡起頭來,仰目瞧向玄苦。
玄苦大師本來臉露微笑,油燈照映下見到喬峰的臉,突然臉色大變、站起身來,顫聲道:“你……你……原來便是你,你便是喬峰,我……我親手調教出來的好徒兒?”但見他臉上又驚駭,又痛苦,又混和着深深的憐憫和惋惜之意。
喬峰見師父瞬息間神情大異,心中驚訝之極,說道:“師父,孩兒便是喬峰。
” 玄苦大師道:“好,好,好!”連說三個“好”字,便不說話了。
喬峰不敢再問,靜待他有何教訓指示,哪知等了良久,玄苦大師始終不言不語。
喬峰再看他臉色時,隻見他臉上肌肉僵硬不動,一副神氣和适才全然一模一樣,不禁吓了一跳,伸手去摸他手掌,但覺頗有涼意,忙再探他鼻息,原來早已氣絕多時。
這一下喬峰隻吓得目瞪口呆,腦中一片混亂:“師父一見我,就此吓死了?決計不會,我又有什麼可怕?多半他是早已受傷。
”卻又不敢徑去檢視他身子。
他定了定神,心意已決:“我若此刻悄然避去,豈是喬峰鐵铮铮好漢子的行徑?今日之事,縱有萬般兇險,也當查問個水落石出。
”他走到屋外,朗聲叫道:“方丈大師,玄苦師父圓寂了!玄苦師父圓寂了!”這兩句呼聲遠遠傳送出去,山谷鳴響,阖寺俱聞。
呼聲雖然雄渾,卻極其悲苦。
玄慈方丈等一行人尚未回歸各自房舍,猛聽得喬峰的呼聲,一齊轉身,快步回到“證道院”來。
隻見一條長大漢子站在院門之旁,伸袖拭淚,衆僧均覺奇怪。
玄慈關心玄苦安危,不及向那漢子細看,便搶步進屋,隻見玄苦僵立不倒,更是一怔。
衆僧一齊入内,垂首低頭,誦念經文。
喬峰最後進屋,跪地暗許心願:“師父,弟子報訊來遲,你已遭人毒手。
弟子和那奸人的仇恨又深了一層。
弟子縱然曆盡萬難,也要找到這奸人來碎屍萬段,為恩師報仇。
” 玄慈方丈念經完畢後,轉眼見到喬峰的容貌,吃了一驚,問道:“适才呼叫的便是施主嗎?” 喬峰道:“是,弟子喬峰!弟子見到師父圓寂,悲痛不勝,以緻驚動方丈。
” 玄慈聽了喬峰的話,身子一顫,臉上現出異樣神色,向他凝視半晌,才道:“施主你……你……你便是丐幫的……前任幫主?” 喬峰聽到他說“丐幫的前任幫主”這七個字,心想:“江湖上的訊息傳得好快,他既知我已不是丐幫幫主,自也知道我被逐出丐幫的原由。
”說道:“正是!” 玄慈問道:“施主何以夤夜闖入敝寺?又怎生見到玄苦師弟圓寂?” 喬峰心有千言萬語,一時不知如何說才好,隻得道:“玄苦大師是弟子的授業恩師,但不知我恩師受了什麼傷,是何人下的毒手?” 玄慈方丈垂淚道:“玄苦師弟受人偷襲,胸間吃了人一掌重手,肋骨齊斷、五髒破碎,仗着内功深厚,這才支持到此刻。
我們問他敵人是誰,他說并不相識,又問兇手形貌年歲。
他卻說道佛家八苦,‘怨憎會’乃其中一苦,既遇上了冤家對頭,正好就此解脫,兇手的形貌,他決不肯說。
” 喬峰恍然而語:“原來适才衆僧已知師父身受重傷,念經誦佛,乃是送他西歸。
”他含淚說道:“衆位高僧慈悲為念,不記仇冤。
弟子是俗家人,務須捉到這下手的兇人,千刀萬剮,為師父報仇。
貴寺門禁森嚴,不知那兇人如何能闖得進來?” 玄慈沉吟未答,一名身材矮小的老僧忽然冷冷地道:“施主闖進少林,咱們沒能阻攔察覺,那兇手當然也能自來自去、如入無人之境了。
” 喬峰躬身抱拳,說道:“弟子以事在緊迫,不及在山門外通報求見,多有失禮,還懇諸位師父見諒。
弟子出身少林,淵源極深,決不敢有絲毫輕忽冒犯之意。
”他最後那兩句話意思是說,如果少林派失了面子,我也連帶丢臉,心知自己闖入少林後院,直到自行呼叫才有人知覺,這件事傳将出去,于少林派的顔面實在大有損傷。
正在這時,一個小沙彌捧着一碗熱氣騰騰的藥走進房來,向着玄苦的屍體道:“師父,請用藥。
”他是服侍玄苦的沙彌,在“藥王院”中煎好了一服療傷靈藥“九轉回春湯”,送來給師父服用。
他見玄苦直立不倒,不知已死。
喬峰心中悲苦,哽咽道:“師父他……”那小沙彌轉頭向他瞧了一眼,突然大聲驚呼:“是你!你……又來了!”嗆啷一聲,藥碗失手掉落在地,瓷片藥汁,四散飛濺。
那小沙彌向後躍開兩步,靠在牆上,尖聲道:“是他!打傷師父的便是他!” 他這麼一叫,衆人無不大驚。
喬峰更加惶恐,大聲道:“你說什麼?”那小沙彌不過十二三歲年紀,見了喬峰十分害怕,躲到了玄慈方丈身後,拉住他衣袖,叫道:“方丈,方丈!”玄慈道:“青松,不用怕,你說好了,你說是他打了師父?” 小沙彌青松道:“是的,他用手掌打師父的胸口,我在窗口看見的。
師父,師父,你打還他啊!”直到此刻,他兀自未知玄苦已死。
玄慈方丈道:“你瞧得仔細些,别認錯了人。
”青松道:“我瞧得清清楚楚的,他身穿灰布直綴,方臉蛋,眉毛這般上翹,大口大耳朵,正是他。
方丈,快打他,快打他!” 喬峰一股涼意從背脊上直瀉下來,心道:“是了,那兇手正是裝扮作我的模樣,要嫁禍于我。
師父聽到我回來,本極歡喜,但一見到我臉,見我和傷他的兇手一般形貌,這才說道:‘原來便是你,你便是喬峰,我親手調教出來的好徒兒。
’師父和我十餘年不見,我自孩童變為成人,相貌早不同了。
”再想到玄苦大師臨死之前連說的那三個“好”字,當真心如刀割:“師父中人重手,卻不知敵人是誰,待得見到了我,認出我和兇手的形貌相似,心中大悲,一恸而死。
師父身受重傷,本已垂危,自不會細想:倘若真是我下手害他,何以第二次又來相見。
” 忽聽得人聲喧嘩,一群人快步奔來,到得“證道院”外止步不進。
兩名僧人躬着身子,恭恭敬敬地進來,正是在少室山腳下和喬峰交過手的持戒、守律二僧。
那持戒僧隻說得一聲:“禀告方丈……”便已見到喬峰,臉上露出驚詫憤怒的神色,不知他何以竟在此處。
其餘衆僧也都橫眉怒目,狠狠地瞪着喬峰。
玄慈方丈神色莊嚴,緩緩地道:“施主雖已不在丐幫,終是武林中的成名人物。
今日駕臨敝寺,出手擊死玄苦師弟,不知所為何來,還盼指教。
” 喬峰長歎一聲,對着玄苦的屍身拜伏在地,說道:“師父,你臨死之時,還道是弟子下手害你,以緻飲恨而殁!弟子雖萬萬不敢冒犯師父,但奸人所以加害,正是因弟子而起。
弟子今日一死以謝恩師,殊不足惜,但從此師父的大仇便不得報了。
弟子有犯少林尊嚴,師父恕罪。
”猛地呼呼兩聲,吐出兩口長氣。
堂中兩盞油燈應聲而滅,登時黑漆一團。
喬峰出言禱祝之時,心下已盤算好了脫身之策。
他一吹滅油燈,左手揮掌擊在守律僧背心,這一掌力聚陰柔,不傷他内髒,但将他一個肥大的身軀拍得穿堂破門而出。
黑暗中群僧聽得風聲,都道喬峰出門逃走,各使擒拿手法,抓向守律僧身上。
衆僧都是一般的心思,不願下重手将喬峰打死,要擒住了詳加盤問,他害死玄苦大師,到底所為何來。
這十餘位高僧均是少林寺第一流好手,各人擒拿手法并不相同,卻各有獨到之處。
一時之間,擒龍手、鷹爪手、虎爪功、金剛指、握石掌……各種各式少林派最高明的擒拿手法,都抓在守律僧身上。
衆高僧武功也真了得,黑暗中單聽風聲,出手不差厘毫。
那守律僧這一下可吃足了苦頭,霎時之間,周身要穴着了諸般擒拿手法,身子淩空而懸,做聲不得,這等經曆,隻怕自古以來從未有人受過。
這些高僧閱曆既深,應變的手段自也了得,當下立時便有人飛身上屋,守住屋頂。
證道院的各處通道和前門後門,片刻間便有高手僧人占住要衛。
小沙彌青松取過火刀火石,點燃了堂中油燈,衆僧立即發覺是抓錯了守律僧。
達摩院首座玄難大師傳下号令,全寺僧衆各守原地,不得亂動。
群僧均想,喬峰膽子再大,也決不敢孤身闖進少林寺這龍潭虎穴來殺人,必定另有強援,多半乘亂另有圖謀,可别中了調虎離山之計。
證道院中的十餘高僧和持戒僧所率領的一幹僧衆,則在證道院鄰近各處細搜,幾乎每一塊石頭都翻了轉來,每一片草叢都有人用棍棒拍打。
這麼一來,衆位大和尚雖說慈悲為懷,有好生之德,但蛤蟆、地鼠、蚱蜢、螞蟻,卻也誤傷了不少。
忙碌了一個多時辰,隻差着沒将土地挖翻,卻哪裡找得着喬峰?各人都啧啧連聲,稱奇道怪,偶爾不免口出幾句辱罵之言,佛家十戒雖戒“惡語”,那也顧不得了。
當下将玄苦大師的法體移入“舍利院”中火化,将守律僧送到“藥王院”去施藥治傷。
群僧垂頭喪氣,相對默然,都覺這一次的臉實在丢得厲害。
少林寺高手如雲,以這十餘位高僧的武功聲望,每一個在武林中都叫得出響當當的字号,竟讓喬峰赤手空拳,獨來獨往,别說殺傷擒拿,連他如何逃走,竟也摸不着半點頭腦。
原來喬峰料到變故一起,群僧定然四處追尋,但于适才聚集的室中,卻決計不會着意,是以将守律僧一掌拍出之後,身子一縮,悄沒聲地鑽到了玄苦大師生前所睡的床下,十指插入床闆,身子緊貼床闆。
雖也有人曾向床底匆匆一瞥,卻看不到他。
待得玄苦大師的法體移出,執事僧将證道院的闆門帶上,更沒人進來了。
喬峰橫卧床底,耳聽得群僧擾攘了半夜,人聲漸息,尋思:“等到天明,脫身可又不易了,此時不走,更待何時?”從床底悄悄鑽出,輕推闆門,閃身躲在樹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