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七 金戈蕩寇鏖兵

關燈
莫、新、妫、儒、武、蔚、雲、應、寰、朔,均是冀北、晉北的高原要地。

    自從割予遼國之後,後晉、後周、宋朝三朝曆年與之争奪,始終無法收回。

    燕雲十六州占據形勝,遼國駐以重兵,每次向南用兵,長驅而下,一片平陽之上,大宋無險可守。

    宋遼交兵百餘年,宋朝難得一勝,兵甲不如固是主因,而遼國居高臨下以控制戰場,亦占到了極大便宜。

     蕭峰進得城來,見南京城街道寬闊,市肆繁華,遠勝上京。

    來來往往的都是南朝百姓,所聽到的也盡是中原言語,恍如回到了中土一般。

    蕭峰和阿紫都很歡喜,次日輕車簡從,在市街各處遊觀。

     燕京城方三十六裡,共有八門。

    東是安東門、迎春門;南是開陽門、丹鳳門;西是顯西門、清晉門;北是通天門、拱辰門。

    兩道北門所以稱為通天、拱辰,意思是說臣服于遼,聽從來自北面的皇帝聖旨。

    南院大王的王府在城之西南。

    蕭峰和阿紫遊得半日,但見坊市、廨舍、寺觀、官衙,密布四城,一時觀之不盡。

     蕭峰官居南院大王,燕雲十六州固屬他管轄,便西京道大同府一帶、中京道大定府一帶,也俱奉他号令。

    威望既重,就不便再在小小營帳中居住,隻得搬進了王府。

    他視事數日,便覺頭昏腦脹,深以為苦,見南院樞密使耶律莫哥精明強幹,熟習政務,便将一應事務都交了給他。

     然而做大官究竟也有好處,王府中貴重的補品藥物不計其數,阿紫直可拿來當飯吃。

    如此調補,她内傷終于日痊一日,到得初冬,已自可以行走了。

    她在燕京城内遊了多遍,跟着又由室裡随侍,城外十裡之内也都遊遍了。

     這一日大雪初晴,阿紫穿了一身貂裘,來到蕭峰所居的宣教殿,說道:“姊夫,我在城裡悶死啦,你陪我打獵去。

    ” 蕭峰久居宮殿,也自煩悶,聽她這麼說,心下甚喜,當即命部屬備馬出獵。

    他不喜大舉打圍,隻帶了數名随從服侍阿紫,自己換了尋常軍士所穿的羊皮袍子,帶了弓箭,跨了匹駿馬,便和阿紫出清晉門向西馳去。

     一行人離城十餘裡,野獸甚少,隻打到幾隻小兔子。

    蕭峰道:“咱們到南邊試試。

    ”勒轉馬頭,折而向南,又行出二十餘裡,隻見一隻獐子斜刺裡奔出來。

    阿紫從随從手裡接過弓箭,一拉弓弦,豈知臂上全無力氣,這張弓竟拉不開。

    蕭峰左手從她身後環過去,抓住弓身,右手握着她小手拉開弓弦,一放手,嗖的一聲,羽箭射出,獐子應聲而倒。

    衆随從歡呼起來。

     蕭峰放開了手,向阿紫微笑而視,隻見她眼中淚水盈盈,奇道:“怎麼啦?不喜歡我幫你射野獸麼?”阿紫淚水從面頰上流下,說道:“我……我成了個廢人啦,連這樣一張輕弓也……也拉不開。

    ”蕭峰慰道:“别這麼性急,慢慢的自會回複力氣。

    要是将來真的不好,我傳你修習内功之法,定能增加力氣。

    ”阿紫破涕為笑,道:“你說過的話,可不許不算,一定要教我内功。

    ”蕭峰道:“好,好,一定教你。

    ”阿紫笑道:“那我該叫你姊夫呢,還是師父?”蕭峰道:“叫慣了的,别改口吧!” 說話之間,忽聽得南邊馬蹄聲響,一大隊人馬從雪地中馳來。

    蕭峰向蹄聲來處遙望,見這隊人都是遼國官兵,卻不打旗幟。

    衆官兵喧嘩歌号,甚是歡忭,馬後縛着許多俘擄,似是打了勝仗回來一般。

    蕭峰尋思:“咱們并沒跟人打仗啊,這些人從哪裡交了鋒來?”見一行官兵偏東回城,便向随從道:“你去問問,是哪一隊人,幹什麼來了?” 那随從應命,跟着道:“是咱們兄弟打草谷回來啦。

    ”縱馬向官兵隊奔去。

     他馳到近處,說了幾句話。

    衆官兵聽得南院大王在此,大聲歡呼,紛紛下馬,牽缰在手,快步走到蕭峰身前,躬身行禮,齊聲叫道:“大王千歲!” 蕭峰舉手還禮,道:“罷了!”見這隊官兵約有八百餘人,馬背上放滿了衣帛器物,牽着的俘虜也有七八百人,大都是年輕女子,也有些少年男子,穿的都是宋人裝束,個個哭哭啼啼。

     那隊長道:“今日輪到我們那黑拉笃隊出來打草谷,托大王的福,收成着實不錯。

    ”回頭喝道:“大夥兒把最美貌的少年女子,最好的金銀财寶,通統都獻了出來,請大王千歲揀用。

    ”衆官兵齊聲應道:“是!”将二十多個少女推到蕭峰馬前,又有許多金銀飾物之屬,紛紛堆到一張毛氈上。

    衆官兵望着蕭峰,目光中流露出崇敬企盼之色,顯覺南院大王若肯收用他們奪來的女子玉帛,實是莫大榮耀。

     當日蕭峰在雁門關外,曾見到大宋官兵俘虜契丹子民,這次又見到契丹官兵俘虜大宋子民,被俘者的凄慘神情,一般無異。

    他在遼國居官多時,已略知遼國的軍情。

    遼國朝廷對軍隊不供糧秣,也無饷銀,官兵一應所需,都是向敵人搶奪而得,每日派出部隊去向大宋、西夏、女真、高麗各鄰國的百姓搶劫,名之為“打草谷”,其實與強盜無異。

    宋朝官兵便也向遼人“打草谷”,以資報複。

    是以邊界百姓,困苦異常,每日裡提心吊膽,朝不保夕。

    蕭峰一直覺得這法子殘忍無道,隻是自己并沒打算長久做官,向耶律洪基敷衍得一陣,便要辭官隐居,因此于任何軍國大事,均沒提出什麼主張,這時親眼見到衆俘虜的慘狀,不禁恻然,問隊長道:“在哪裡打來的……打來的草谷?” 那隊長恭恭敬敬地道:“禀告大王,是在涿州境外、大宋地界雄州一帶打的草谷。

    自從大王來後,屬下不敢再在本州就近收取糧草。

    ” 蕭峰心道:“聽他的話,從前他們便在本州劫掠宋人。

    ”向馬前的一個少女用漢語問道:“你是哪裡人?”那少女當即跪下,哭道:“小女子是張家村人氏,求大王開恩,放小女子回家,與父母團聚。

    ”蕭峰擡頭向旁人瞧去。

    數百名俘虜都跪了下來,人叢中卻有一個少年直立不跪。

     這少年約莫十六七歲年紀,臉型瘦長,下巴尖削,神色閃爍不定。

    蕭峰便問:“少年,你家住在哪裡?”那少年道:“我有一件秘密大事,要面禀于大王。

    ”蕭峰道:“好,你過來說。

    ”那少年雙手被粗繩縛着,道:“請你遠離部屬,此事不能讓旁人聽見。

    ”蕭峰好奇心起,尋思:“這樣一個少年,能知道什麼機密大事?是了,他從南邊來,或許有什麼大宋的軍情可說。

    ”他是宋人,向契丹禀告機密,便是無恥漢奸,心中瞧他不起,不過他既說有重大機密,聽一聽也無妨,于是縱馬行出十餘丈,招手道:“你過來!” 那少年跟了過去,舉起雙手,道:“請你割斷我手上繩索,我懷中有物呈上。

    ”蕭峰拔出腰刀,直劈下去,這一刀劈下去的勢道,直要将他身子劈為兩半,但落刀部位準極,隻割斷了縛住他雙手的繩子。

    那少年吃了一驚,退出兩步,向蕭峰呆呆凝視。

    蕭峰微微一笑,還刀入鞘,問道:“什麼東西?” 那少年探手入懷,摸了一物在手,說道:“你一看便知。

    ”說着走向蕭峰馬前。

    蕭峰伸手去接。

     突然之間,那少年将手中之物猛往蕭峰臉上擲來。

    蕭峰馬鞭揮出,将那物擊落,白粉飛濺,卻是個小小布袋。

    那小袋掉在地下,白粉濺在袋周,原來是個生石灰包。

    這是江湖上下三濫盜賊所用的卑鄙無恥之物,若給擲在臉上,生石灰末入眼,雙目便瞎。

     蕭峰哼了一聲,心想:“這少年大膽,原來不是漢奸。

    ”點頭道:“你叫什麼名字?為何起心害我?”那少年嘴唇緊緊閉住,并不答話。

    蕭峰和顔悅色地道:“你好好說來,我可饒你性命。

    ”那少年道:“我為父母報仇不成,更有什麼話說。

    ”蕭峰道:“你父母是誰?難道是我害死的麼?” 那少年走上兩步,滿臉悲憤,指着蕭峰大聲道:“喬峰你這惡賊!你害死我爹爹、媽媽,害死我伯父,我……我恨不得把你抽筋剝皮,碎屍萬段!” 蕭峰聽他叫的是自己舊日名字“喬峰”,又說害死了他父母和伯父,定是從前在中原所結下的仇家,問道:“你伯父是誰?父親是誰?” 那少年道:“反正我不想活了,也要叫你知道,我聚賢莊遊家的男兒,并非貪生怕死之輩。

    ” 蕭峰“哦”了一聲,道:“原來你是遊氏雙雄的子侄,令尊是遊駒遊二爺嗎?”頓了一頓,又道:“當日我在貴莊受中原群雄圍攻,被迫應戰,事出無奈。

    令尊和令伯父均是自刎而死。

    ”說到這裡,搖了搖頭,說道:“唉,自刎還是被殺,原無分别。

    當日我奪了你伯父和爹爹的兵刃,以至逼得他們自刎。

    你叫什麼名字?” 那少年挺了挺身子,大聲道:“我叫遊坦之,我不用你來殺,我會學伯父和爹爹的好榜樣!”說着右手伸入褲筒,摸出一柄短刀,便往自己胸口插落。

    蕭峰馬鞭揮出,卷住短刀,奪過了刀子。

    遊坦之大怒,罵道:“我要自刎也不許嗎?你這該死的遼狗,忒也狠毒!” 這時阿紫已縱馬來到蕭峰身邊,喝道:“你這小鬼,膽敢出口傷人?你想死麼?嘿嘿,可沒這麼容易!”遊坦之突然見到這樣一個清秀美麗的姑娘,一呆之下,說不出話來。

    阿紫道:“小鬼,做瞎子的滋味挺美,待會你就知道了。

    ”轉頭向蕭峰道:“姊夫,這小子歹毒得緊,想用石灰包害你,咱們便用這石灰包先廢了他一雙招子再說。

    ” 蕭峰搖搖頭,向領兵的隊長道:“今日打草谷得來的宋人,都給了我成不成?”那隊長不勝之喜,道:“大王賞臉,多謝大王恩典。

    ”蕭峰吩咐:“凡是獻了俘虜給我的官兵,回頭都到王府領賞。

    ”衆官兵都歡歡喜喜地道:“咱們誠心獻給大王,不用領賞了。

    ”蕭峰道:“你們将俘虜留下,先回城去吧,各人記着前來領賞。

    ”衆官兵躬身道謝。

    那隊長道:“這兒野獸不多,大王要拿這些宋豬當活靶嗎?從前楚王就喜歡這一套。

    隻可惜我們今日抓的多是娘們,逃不快。

    下次給大王多抓些精壯的宋豬來。

    ”說着行了一禮,領兵去了。

     “要拿這些宋豬當活靶”這幾句話鑽入耳中,蕭峰心頭不禁一震,眼前似乎便見到了楚王當年的殘暴舉動:幾百個宋人像野獸一般在雪地上号叫奔逃,契丹貴人哈哈大笑,彎弓搭箭,一個個射死。

    有些宋人逃得遠了,契丹人騎馬呼嘯,自後趕去,就像射鹿射狐一般,終于還是一一射死。

    這種慘事,契丹人随口說來,絲毫不以為異,過去自必習以為常。

    放眼向那群俘虜瞧去,隻見人人臉如土色,在寒風中不住顫抖。

    這些邊民有的懂得契丹話,早就聽過“射活靶”的事,這時更加吓得魂不附體。

     蕭峰悠悠一聲長歎,向南邊重重疊疊的雲山望去,尋思:“若不是有人揭露我的身世之謎,我直至今日,還道自己是大宋百姓。

    我和這些人說一樣的話,吃一樣的飯,又有什麼分别?為什麼大家好好的都是人,卻要強分為契丹、大宋、女真、高麗?你到我境内來打草谷,我到你境内去殺人放火;你罵我遼狗、我罵你宋豬?”一時之間,思湧如潮。

     眼見出來打草谷的官兵已去得不見人影,以漢語向衆難民道:“今日放你們回去,大家快快走吧!”衆俘虜還道蕭峰要令他們逃走,然後發箭射殺,都遲疑不動。

    蕭峰又道:“你們回去之後,最好遠離邊界,免得又被人打草谷捉來。

    我救得你們一次,可救不得第二次。

    ” 衆難民這才信是真,歡聲雷動,紛紛跪下磕頭,說道:“大王恩德如山,小民回家去供奉你的長生祿位。

    ”他們早知宋民被遼兵打草谷俘去之後,除非是富庶人家,才能以金帛贖回,否則人人死于遼地,屍骨不得還鄉。

    宋遼連年交鋒,有錢人家早就逃入了内地。

    這些遭俘的邊民皆是窮人,哪有金帛前來取贖?早知自己命運已然牛馬不如,這位遼國大王竟肯放他們回家,當真萬萬意想不到。

     蕭峰見衆難民滿臉喜色,相互扶持南行,尋思:“我契丹人将他們捉了來,再放他們回去,令他們一路上擔驚受怕,又吃了許多苦頭,于他們又有什麼恩德?” 但見衆難民漸行漸遠,那遊坦之仍直挺挺站着,便問:“你怎麼不走?你回歸中原,有盤纏沒有?”說着伸手入懷,想取些金銀給他,但身邊沒帶錢财,一摸之下,随手取了個油布小包出來。

    他心中一酸,小包中包的是一部梵文《易筋經》,當日阿朱從少林寺中盜了出來,強要自己收着,如今人亡經在,如何不悲?随手将小包放回懷中,說道:“我今日出來打獵,沒帶錢财,你如沒錢使用,可跟我到城裡去取。

    ” 遊坦之大聲道:“姓喬的,你要殺便殺,姓遊的就是窮死,又豈能使你的一文錢?” 蕭峰一想不錯,自己是他的殺父仇人,這種不共戴天的深仇無可化解,多說也是無用,便道:“我不殺你!你要報仇,随時來找我便了。

    ” 阿紫忙道:“姊夫,放他不得!這小子盡使卑鄙下流手段,須得斬草除根!” 蕭峰搖頭道:“江湖上處處荊棘,步步兇險,我也這麼走過來了。

    諒這少年也傷不了我。

    我當日激得他伯父與父親自刎,實是出于無心,但這筆血債總是我欠的,何必又害遊氏雙雄的子侄?”說到這裡,隻感意興索然,又道:“咱們回去吧,今天沒什麼獵可打。

    ” 阿紫嘟起小嘴,但不敢違拗蕭峰的話,掉轉馬頭,和蕭峰并辔回去,行出數丈,回頭道:“小子,你去練一百年功夫,再來找我姊夫報仇!”說着嫣然一笑,揚鞭疾馳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