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一 千裡茫茫若夢

關燈
心中一陣酸楚。

    正要上前打門,突然間“呀”的一聲,闆門開了,走出來一個全身缟素的婦人,正是馬夫人。

     馬夫人向蕭峰瞥了一眼,躬身向阿朱行禮,說道:“白長老光臨寒舍,真正料想不到,請進奉茶。

    ” 阿朱道:“在下有一件要事須與弟妹商量,做了不速之客。

    ” 馬夫人臉上似笑非笑,嘴角邊帶着一絲幽怨,滿身缟素衣裳。

    這時夕陽正将下山,淡淡黃光照在她臉上。

    蕭峰這次和她相見,不似過去兩次那麼心神激蕩,但見她眉梢眼角間隐露皺紋,約莫有三十五六歲年紀,臉上不施脂粉,膚色白嫩,竟似不遜于阿朱。

     兩人随着馬夫人走進屋去,見廳堂頗為窄小,中間放了張桌子,兩旁四張椅子,便甚少餘地了。

    一個老婢送上茶來。

    馬夫人問起蕭峰的姓名,阿朱信口胡謅了一個。

     馬夫人問道:“白長老大駕光臨,不知有何見教?”阿朱道:“徐長老在衛輝逝世,弟妹想已知聞。

    ”馬夫人突然一擡頭,目光中露出訝異的神色,說道:“我自然知道。

    ”阿朱道:“我們都疑心是喬峰下的毒手,後來譚公、譚婆、趙錢孫三位前輩,又在衛輝城外讓人害死,跟着山東泰安鐵面判官單家給人燒成了白地。

    不久之前,我到江南查辦一名七袋弟子違犯幫規之事,途中得到訊息,浙東天台山止觀寺的智光老和尚突然圓寂了。

    ”馬夫人身子一顫,臉上變色,道:“這……這又是喬峰幹的好事?” 阿朱道:“我親到止觀寺中查勘,沒得到什麼結果,但想十之八九,定是喬峰這厮幹的好事。

    料來這厮下一步多半要來跟弟妹為難,因此急忙趕來,勸弟妹到别的地方去暫住一年半載,免受喬峰這厮加害。

    ” 馬夫人泫然欲涕,說道:“自從馬大爺不幸遭難,我活在人世本來也已多餘,這姓喬的要害我,我正求之不得,又何必覓地避禍?” 阿朱道:“弟妹說哪裡話來?馬兄弟大仇未報,正兇尚未擒獲,你身上可還挑着一副重擔。

    啊,馬兄弟靈位設在何處,我當去靈前一拜。

    ” 馬夫人道:“不敢當。

    ”還是領着兩人,來到後堂。

    阿朱先拜過了,蕭峰恭恭敬敬地在靈前磕下頭去,心中暗暗禱祝:“馬大哥,你死而有靈,今日須當感應你夫人,說出真兇姓名,好讓我替你報仇伸冤。

    ” 馬夫人跪在靈位之旁還禮,面頰旁淚珠滾滾而下。

    蕭峰磕過了頭,站起身來,見靈堂中挂着好幾副挽聯,徐長老、白長老各人的均在其内,自己以幫主身份所送的挽聯卻不懸挂。

    靈堂中白布幔上微積灰塵,更增蕭索氣象,蕭峰尋思:“馬夫人無兒無女,在家裡就隻一個老婢為伴,這孤苦寂寞的日子,也真難為她打發。

    ” 隻聽得阿朱出言勸慰,說什麼“弟妹保重身體,馬兄弟的冤仇是大家的冤仇。

    你若有什麼為難之事,盡管跟我說,我自會給你做主。

    ”一副老氣橫秋的模樣。

    蕭峰心下暗贊:“這小妮子學得挺到家。

    丐幫幫主遭逐,副幫主逝世,徐長老給人害死,剩下來便以白長老和呂長老地位最為尊崇了。

    她以代幫主的口吻說話,身份确甚相配。

    ”馬夫人謝了一聲,口氣極為冷淡。

    蕭峰暗自擔心,見她百無聊賴,神情落寞,心想她自丈夫逝世,已無人生樂趣,隻怕要自盡殉夫,這女子性格剛強,什麼事都做得出來。

     馬夫人又讓二人回到客堂,不久老婢開上晚飯,木桌上擺了四色菜肴,青菜、羅蔔、豆腐、胡瓜,全是素菜,熱騰騰的兩大盤饅頭,更無酒漿。

    阿朱向蕭峰望了一眼,心道:“今晚你可沒酒喝了。

    ”蕭峰不動聲色,拿過饅頭便吃。

     馬夫人道:“馬大爺去世之後,未亡人一直吃素,山居沒備葷酒,可怠慢兩位了。

    ”阿朱歎道:“馬兄弟人死不能複生,弟妹也不必太過自苦了。

    ”蕭峰見馬夫人對亡夫如此重義,心下也好生相敬。

     晚飯過後,馬夫人道:“白長老遠來,小女子原該留客,隻是孀居不便,不知長老還有什麼吩咐麼?”言下便有逐客之意。

    阿朱道:“我這番來到信陽,是勸弟妹離家避禍,不知弟妹有什麼打算?”馬夫人歎了口氣,說道:“那喬峰已害死了馬大爺,他再來害我,不過是叫我從馬大爺于地下。

    我雖是個弱質女子,不瞞白長老說,我既不怕死,那便什麼都不怕了。

    ”阿朱道:“如此說來,弟妹是不願出外避難的了?”馬夫人道:“多謝白長老的厚意。

    小女子實不願離開馬大爺的故居。

    ” 阿朱道:“我本當在這附近住上幾日,保護弟妹。

    雖說白某決計不是喬峰那厮的對手,但緩急之際,總能相助一臂之力,隻是我在途中又聽到一個重大的機密訊息。

    ” 馬夫人道:“嗯,想必事關重大。

    ”本來一般女子總是好奇心極盛,聽到有什麼重大機密,雖事不關己,也必知之而後快,就算口中不問,臉上總不免露出急欲一知的神情。

    豈知馬夫人仍是容色漠然,似乎你說也好,不說也好,我丈夫既死,世上已無任何令我動心之事。

    蕭峰心道:“人家形容孀婦之心如槁木死灰,用在馬夫人身上,最是貼切不過。

    ” 阿朱向蕭峰擺了擺手,道:“你到外邊去等我,我有句機密話跟馬夫人說。

    ” 蕭峰點了點頭,走出屋去,暗贊阿朱聰明。

    心知若盼别人吐露機密,往往須得先說些機密與他,令他先有信任之心。

    明白阿朱遣開自己,意在取信于馬夫人,表示連親信心腹也不能聽聞,則此事之機密可知。

     他走出大門,黑暗中門外靜悄悄地,但聽廚下隐隐傳出叮當微聲,正是那老婢在洗滌碗筷,當即繞過牆角,蹲在客堂窗外,屏息傾聽。

    馬夫人縱不說那人姓名,隻要透露若幹蛛絲馬迹,也有了追查的線索,不緻如眼前這般茫無頭緒。

    何況假白長老千裡告警,示惠于前,臨去時再說一件機密大事,他又是本幫首腦,馬夫人多半不會對他隐瞞。

    若有些涉及丐幫的線索,阿朱未必能揣知端倪,自己卻可從中尋根究底,是以須得竊聽。

     過了良久,才聽得馬夫人輕輕歎了口氣,幽幽地道:“你……你又來做什麼?”蕭峰生怕壞了大事,不敢貿然探頭到窗縫中去窺看客堂中情景,心中卻覺奇怪:“她這句話是什麼用意?” 隻聽阿朱道:“我确是聽到訊息,喬峰那厮對你有加害之意,因此前來報訊。

    ”馬夫人道:“嗯,多謝白長老的好意。

    ”阿朱壓低了聲音,說道:“弟妹,自從馬兄弟不幸逝世,本幫好幾位長老紀念他的功績,想請你出山,在本幫出任一位長老。

    ” 蕭峰聽她說得鄭重,不禁暗暗好笑,但也心贊此計甚高。

    馬夫人倘若答允,“白長老”立時便成了她的上司,有何詢問,她自不能拒答,就算不允去當丐幫長老,她得知丐幫對她重視,至少也可暫時讨得她的歡心。

     隻聽馬夫人道:“我何德何能,怎可擔任本幫長老?我連丐幫的弟子也不是,長老的位分極高,跟我是相距十萬八千裡了。

    ”阿朱道:“我和陳長老他們都極力推薦,大夥兒都說,有馬夫人幫同出些主意,要擒殺喬峰那厮便易辦得多。

    我又得到一個重大之極的訊息,與馬兄弟被害一事極有關連。

    ”馬夫人道:“是嗎?”聲音仍頗冷淡。

     阿朱道:“那日在衛輝城吊祭徐長老,我遇到趙錢孫,他跟我說起一件事,說他知道下手害死馬兄弟的真兇是誰。

    ” 突然間嗆啷啷一聲響,打碎了一隻茶碗。

    馬夫人驚呼了一聲,接着說道:“你……你開什麼玩笑?”聲音極是憤怒,卻又帶着幾分驚惶。

     阿朱道:“這是正經大事,我怎會跟你說笑?那趙錢孫确是親口對我說,他知道誰是害死馬大元兄弟的真兇。

    他說決計不是喬峰,也不是姑蘇慕容氏,他千真萬确地知道,實是另有其人。

    ” 馬夫人顫聲道:“他怎會知道?他怎會知道!你胡說八道,不是活見鬼麼?” 阿朱道:“真的啊,你不用心急,我慢慢跟你說。

    那趙錢孫道:‘去年八月間十五……’”她話未說完,馬夫人“啊”的一聲驚呼,暈了過去。

    阿朱忙叫:“弟妹,弟妹!”用力捏她鼻下唇上的人中。

    馬夫人悠悠醒轉,怨道:“你……你何必吓我?” 阿朱道:“我不是吓你。

    那趙錢孫确是這麼說的,隻可惜他已死了,否則我可以叫他前來對證。

    他說去年八月中秋,譚公、譚婆、還有那個下手害死馬兄弟的兇手,一起在那位帶頭大哥的家裡過節。

    ” 馬夫人噓了一口氣,道:“他真這麼說?” 阿朱道:“是啊。

    我便問那真兇是誰,他卻說這人的名字不便從他口中說出來。

    我便去問譚公。

    譚公氣虎虎的,瞪了我一眼不說。

    譚婆卻道:一點也不錯,便是她跟趙錢孫說的。

    我想怪不得譚公要生氣,定是惱他夫人什麼事都去跟趙錢孫說了。

    ”馬夫人道:“嗯,那又怎樣?” 阿朱道:“趙錢孫說道,大家隻疑心喬峰和慕容複害死了馬兄弟,卻任由真兇不受報應,逍遙自在,馬兄弟地下有知,也必含冤氣苦。

    ”馬夫人道:“是啊,隻可惜趙錢孫已死,譚公、譚婆也沒跟你說吧?”阿朱道:“沒有。

    事到如今,我隻好問帶頭大哥去。

    ”馬夫人道:“好啊,你原該去問問。

    ”阿朱道:“說來卻也見笑,這帶頭大哥到底是誰,家住哪裡,我卻不知。

    ” 馬夫人道:“嗯,你遠兜圈子的,原來是想套問這帶頭大哥的名字。

    ” 阿朱道:“倘若不便,弟妹也不用跟我說,不妨我自己去設法查明,咱們再找那正兇算賬。

    ”蕭峰明知阿朱有意顯得滿不在乎,以免引起馬夫人疑心,但不由得心下焦急。

     隻聽馬夫人淡淡地道:“這帶頭大哥的姓名,對别人當然要瞞,免得喬峰知道之後,去找他報殺父殺母之仇,白長老是自己人,我又何必瞞你?他便是……”說了“他便是”這三個字,底下卻寂然無聲了。

     蕭峰幾乎連自己心跳之聲也聽見了,卻始終沒聽到馬夫人說那“帶頭大哥”的姓名。

    過了良久,卻聽得她輕輕歎了口氣,說道:“天上月亮這樣圓,又這樣白。

    ”蕭峰明知天上烏雲密布,并沒月亮,還是擡頭一望,尋思:“今日是初二,就算有月亮,也決不會圓,她說這話是什麼意思?”隻聽阿朱道:“到得十五,月亮自然又圓又亮,唉,隻可惜馬兄弟卻再也見不到了。

    ”馬夫人道:“你愛吃鹹的中秋餅子,還是甜的?”蕭峰更加奇怪,心道:“馬夫人死了丈夫,神智有些不清楚了。

    ”阿朱道:“我們做叫化子的,吃中秋餅還能有什麼挑剔?找不到真兇,不給馬兄弟報此大仇,别說中秋餅,就是山珍海味,入口也沒半分滋味。

    ” 馬夫人默然不語,過了半晌,冷冷地道:“白長老全心全意,隻是想找到真兇,為你大元兄弟報仇雪恨,真令小女子感激不盡。

    ”阿朱道:“這是我輩份所當為之事。

    丐幫數萬兄弟,哪一個不想報此大仇?”馬夫人道:“這位帶頭大哥地位尊崇,聲勢浩大,随口一句話便能調動數萬人衆。

    他最喜庇護朋友,你去問他真兇是誰,他無論如何是不肯說的。

    ” 蕭峰心下一喜,尋思:“不管怎樣,咱們已不虛此行。

    馬夫人便不肯說那人的名字,單憑‘地位尊崇,聲勢浩大,随口一句話便能調動數萬人衆’這句話,我總可推想得到,武林中具有這等身份的又有幾人?” 他正自琢磨這人是誰,隻聽阿朱道:“武林之中,單是一句話便能調動數萬人衆的,以前有丐幫幫主。

    嗯,少林弟子遍天下,少林派掌門方丈一句話,那也能調動數萬人衆……”馬夫人道:“你也不用胡猜了,我再給你一點因頭,你隻須往西南方猜去。

    ”阿朱沉吟道:“西南方?西南方有什麼大來頭的人物?好像沒有啊。

    ” 馬夫人走近紙窗,啪的一聲,伸指戳破了窗紙,刺破處就在蕭峰的頭頂,隻聽她跟着說道:“小女子不懂武功,白長老你總該知道,天下是誰最擅長這門功夫。

    ” 阿朱道:“嗯,這門點穴功夫麼?崆峒派的金剛指,河北滄州鄭家的奪魄指,那都是很厲害的了。

    ”蕭峰心中卻在大叫:“不對,不對!點穴功夫,天下以大理段氏的一陽指為第一,何況她說的是西南方。

    ” 果然聽得馬夫人道:“白長老見多識廣,怎地這一件事卻想不起來?難道是旅途勞頓,腦筋失靈,居然連大名鼎鼎的一陽指也忘記了?”話中頗含譏嘲。

     阿朱道:“段家一陽指我自然知道,但段氏在大理稱皇為帝,早和中土武林不相往來。

    若說那位帶頭大哥跟他家有什麼幹系牽連,定是傳聞之誤。

    ” 馬夫人道:“段氏雖在大理稱皇,可是段家并非隻有一人,不做皇帝之人便常到中原。

    這位帶頭大哥,乃大理國當今皇帝的親弟,姓段名正淳,封為鎮南王的便是。

    ” 蕭峰聽到馬夫人說出“段正淳”三字,不由得全身一震,數月來千裡奔波、苦苦尋訪的名字,終于到手了。

     隻聽阿朱道:“這位段王爺權位尊崇,怎麼會參與江湖上的鬥毆仇殺之事?”馬夫人道:“江湖上尋常的鬥毆仇殺,段王爺自然不屑牽連在内,但若是和大理國生死存亡、國運盛衰相關的大事,你想他會不會過問?”阿朱道:“那自然是要插手的。

    ”馬夫人道:“我聽徐長老言道:大宋是大理國北面的屏障,契丹一旦滅了大宋,第二步便非并吞大理不可。

    大宋和大理唇齒相依,大理國決計不願大宋亡在遼國手裡。

    ”阿朱道:“是啊,話是不錯。

    ” 馬夫人道:“徐長老說道,那一年這位段王爺在丐幫總舵做客,和汪幫主喝酒論劍,聽到契丹武士要大舉到少林寺奪經的訊息。

    段王爺義不容辭,便率領衆人,趕往雁門關外攔截,他此舉名為大宋,其實是為了大理。

    聽說段王爺那時年紀雖輕,但武功高強,為人又極仁義。

    他在大理國一人之下,萬人之上,使錢财有如糞土,不用别人開口,幾千幾百兩銀子便随手送給朋友。

    你想中原武人不由他來帶頭,卻又有誰?他日後是要做大理國皇帝的,身份何等尊貴,旁人都是草莽漢子,又有誰能向他發号施令?” 阿朱道:“原來帶頭大哥竟然是大理國的鎮南王,大家死也不肯說出來,都是為了回護此人。

    ”馬夫人道:“白長老,這機密你千萬不可跟第二人說,段王爺和本幫交情不淺,倘若洩漏了出去,為禍不小。

    大理段氏雖兵多将廣,威鎮西南,但若喬峰蓄意報仇,暗中等上這麼十年八年,段正淳卻也不易對付。

    ” 阿朱道:“弟妹說得是,我守口如瓶,決不洩露。

    ”馬夫人道:“白長老,你最好立一個誓,以免我放心不下。

    ”阿朱道:“好,段正淳便是帶頭大哥這件事,白世鏡倘若說與人知,白世鏡身受千刀萬剮的慘禍,身敗名裂,為天下所笑。

    ”她這個誓立得極重,實則很滑頭,口口聲聲都推在“白世鏡”身上,身受千刀萬剮的是白世鏡,身敗名裂的是白世鏡,跟她阿朱可不相幹。

     馬夫人聽了卻似甚感滿意,說道:“這樣就好了。

    ” 阿朱沉吟片刻,說道:“弟妹,聽說那段正淳現今不過中年,但雁門關外一役,總有三十年了吧,隻怕年歲不對。

    ”馬夫人問道:“白長老,你見過段正淳麼?”阿朱道:“我沒見過。

    ”馬夫人道:“我曾聽先夫說起過,鎮南王段正淳風流好色,年紀一大把,卻愛扮作少年人去勾引女子。

    他内功深湛,五六十歲的人,卻練得四十來歲模樣。

    其實呢,白長老,他比你還大上好幾歲呢!” 阿朱道:“那我便到大理去拜訪鎮南王,旁敲側擊,請問他去年中秋,在他府上做客的有哪幾個人,便可查到害死馬兄弟的真兇了。

    不過此刻我總還認定是喬峰。

    趙錢孫、譚公、譚婆三人瘋瘋癫癫,說話不大靠得住。

    ” 馬夫人道:“查明兇手真相一事,那便拜托白長老了。

    ”阿朱道:“馬兄弟跟我便如親兄弟一般,我自當盡心竭力。

    ”馬夫人泫然道:“白長老情義深重,亡夫地下有知,定然銘感。

    ”阿朱道:“弟妹多多保重,在下告辭。

    ”當即辭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