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 教單于折箭 六軍辟易 奮英雄怒

關燈
數裡之間,東一堆、西一堆,中原豪傑給無數遼兵分開了圍攻,幾乎已成各自為戰之局。

    群豪武功雖強,但每一人要抵擋七八人至十餘人,鬥得久了,總不免寡不敵衆。

     蕭峰站在城頭,望望城内,又望望城外,心中為難萬分:群豪為搭救自己而來,總不能眼睜睜瞧着他們一個個死于遼兵刀下,但若躍下去相救,那便公然和遼國為敵,成為叛國助敵的遼奸。

    逃出南京,那是去國避難,旁人不過說一聲“蕭峰不忠”,可是反戈攻遼,卻變成極大的罪人了。

     蕭峰行事向來幹脆爽淨,決斷極快,這時卻當真進退維谷,一瞥眼間,見城牆邊七八名契丹武士圍住了兩名少林老僧狠鬥。

    一名少林僧手舞戒刀,口中噴血,顯已身受重傷,蕭峰凝神看去,認得他是玄鳴;另一名少林僧揮動禅杖拼命掩護,乃是玄石。

    兩名遼兵揮動長刀,砍向玄鳴。

    玄鳴重傷之下,無力擋架。

    玄石倒持禅杖,杖尾反彈上來,将兩柄長刀撞回。

    猛聽得玄鳴“啊”的一聲大叫,左肩中刀。

    玄石橫杖過去,将那遼兵打得筋折骨裂,但這一來胸口門戶大開,一名契丹武士舉矛直進,刺入玄石小腹。

    玄石禅杖壓落,那契丹武士登時頭骨粉碎,竟尚比他先死片刻,玄鳴戒刀亂舞,已不成招數,眼淚直流,大叫:“師弟,師弟!” 蕭峰隻瞧得熱血沸騰,大叫一聲:“蕭峰在此,要殺便來殺我,休得濫傷無辜!”從城頭躍下,雙腿起處,人未着地,已将兩名契丹武士踢飛,左足一着地,随即拉起玄鳴,右手接過玄石的禅杖,叫道:“在下援救來遲,當真罪孽深重。

    ”揮禅杖将兩名契丹武士震開數丈。

     玄石苦笑道:“我們誣指居士是契丹人,罪孽更大,善哉,善哉!如今水落石……”下面這“出”字沒吐出口,頭一側,氣絕而死。

     蕭峰護着玄鳴,向左側受人圍攻的幾個大理武士沖去。

    遼國兵将見南院大王突然現身,都不由得膽怯,蕭峰舞動禅杖,遠挑近打,雖不傷人性命,但遇上者無不受傷。

    衆遼兵紛紛退開,蕭峰左沖右突,頃刻間已将二百餘人聚在一起。

    他朗聲叫道:“衆位千萬不可分開!”率領了這二百餘人四下遊走,一見有人被圍,便即迎上,将被圍者接出,猶似滾雪球一般,越滾越大,到得千人以上時,遼兵已無法阻攔。

    當下蕭峰和虛竹、段譽、以及少林寺玄渡大師所率的中原群豪聚在一起,沖向城門。

     蕭峰手持禅杖,站在城門邊上,讓大理國、靈鹫宮、中原群豪三路人馬一一出城。

    遼國兵将眼見蕭峰神威凜凜地守住城門,都遠遠站着呐喊,竟沒人膽敢上前追殺。

     蕭峰直待衆人退盡,這才最後出城,出城門時回頭望去,但見屍骸重疊,這一戰不知已殺傷了多少性命,見兩名靈鹫宮的女将倒在血泊中呻吟滾動,蕭峰回進城門,抓着二女的背心提出。

     猛聽得鼓聲如雷,兩隊騎兵從南北殺來,蕭峰登時氣沮,這兩隊騎兵每一隊都在萬人以上,已方久戰之後,不是受傷,便已疲累,如何抵敵?叫道:“丐幫衆兄弟斷後!将坐騎讓給受了傷的朋友們先退!”丐幫幫衆大聲應諾,紛紛下馬,蕭峰又叫:“結成打狗大陣!”群丐口唱“蓮花落”,排成一列列人牆。

    蕭峰叫道:“玄渡大師、二弟、三弟,快率領本部朋友向西退卻,讓丐幫斷後!” 日光初升,隻照得遼兵的矛尖刀鋒,閃閃生輝,數萬隻鐵蹄踐在地上,直是地搖山動。

    虛竹和段譽見了遼兵的兵勢,知丐幫的“打狗大陣”無論如何抵擋不住,二人分站蕭峰左右,說道:“大哥,咱們結義兄弟,有難同當,生死與共!”蕭峰道:“那你快叫本部人馬退去!” 虛竹、段譽分别傳令。

    豈知靈鹫宮的部屬固不肯舍主人而去,大理國的将士也決不肯讓皇帝身居險地,自行退卻。

    眼見遼兵越沖越近,射來弩箭已落在蕭峰等人十餘丈外,玄渡本已率領中原群豪先行退開,這時群豪見軍勢兇險,竟有數十人奔回助戰。

     蕭峰暗暗叫苦,心想:“這些人個别武功雖高,聚在一起,卻是一群烏合之衆,不谙兵法部署,如何與遼兵相抗?我一死不打緊,大夥兒都給遼兵聚殲于南京城外,那可……那可……” 正沒做理會處,突然間遼軍陣中鑼聲急響,竟鳴金退兵,正自疾沖而來的遼兵聽到鑼聲,當即帶轉馬頭,後隊變前隊,分向南北退下。

    蕭峰大奇,不明所以,卻聽得遼軍陣後喊聲大振,又見塵沙飛揚,竟是另有軍馬襲擊遼軍背後,蕭峰更是奇怪:“怎麼遼軍後又有軍馬,難道有人作亂?皇上腹背受敵,隻怕情勢不妙。

    ”他見遼軍遭困,不由自主地又關心耶律洪基。

     蕭峰躍上馬背,向遼軍陣後瞧去,隻見一面面白旗飄揚,箭如驟雨,遼兵紛紛落馬。

    蕭峰恍然大悟:“啊,是我的女真部族朋友到了,不知他們如何竟會得知訊息?” 女真獵人箭法了得,勇悍之極,每一百人為一小隊,跨上劣馬,嗬嗬呼喊,狂奔急沖,霎時間便沖亂了遼兵陣勢。

    女真部族人數不多,但骁勇善戰,更攻了個遼兵出其不意。

    遼軍統帥見情勢不利,又恐蕭峰統率人馬上前夾攻,忙收兵入城。

     範骅是大理國司馬,精通兵法,見有機可趁,忙向蕭峰道:“蕭大王,咱們快沖殺過去,這時正是破敵良機。

    ”蕭峰搖了搖頭。

    範骅道:“此處離雁門關甚遠,若不趁機擊破遼兵,大有後患。

    敵衆我寡,咱們未必能全身而退。

    ”蕭峰又搖了搖頭。

    範骅大惑不解,心想:“蕭大王不肯趕盡殺絕,莫非還想留下他日與遼帝修好餘地?” 煙塵中一群群女真人或赤裸上身、或身披獸皮,乘馬沖殺而來,利箭嗤嗤射出,當者披靡。

    遼軍後隊千餘人未及退入城中,都給女真人射死在城牆之下。

    女真蠻人剃光了前邊頭皮,腦後拖着一條辮子,個個面目猙獰,滿身濺滿鮮血,射死敵人之後,随即揮刀割下首級,挂在腰間,有些人腰間累累的竟挂了十餘個首級,群豪在江湖上見過的兇殺着實不少,但如此兇悍殘忍的蠻人卻第一次見到,無不駭然。

     一名高大的獵人站在馬背之上,大聲呼叫:“蕭大哥,蕭大哥,完顔阿骨打幫你打架來了!”蕭峰縱騎而出,兩人四手相握。

     阿骨打喜道:“蕭大哥,那日你不别而行,兄弟每日記挂,後來聽探子說你在遼國做了大官,倒也罷了,但想遼人奸猾,你這官隻怕做不長久。

    果然日前探子報道:你讓那狗娘養的皇帝關在牢裡,兄弟忙帶人來救,幸好哥哥沒死沒傷,兄弟好歡喜。

    ”蕭峰道:“多謝兄弟搭救!”一言未畢,城頭上弩箭紛紛射落,兩人距離城牆尚遠,弩箭射他們不着。

     阿骨打怒道:“契丹狗子,我自和哥哥說話,卻來打擾!”拉開長弓,嗤嗤嗤三箭,自城下射了上去,隻聽得三聲慘呼,三名遼兵中箭,自城頭翻落。

    遼兵射他不到,他的強弓硬箭卻能及遠,三發三中,城頭上衆遼兵齊聲發喊,紛紛收弦,豎起盾牌。

    但聽得城中鼓聲咚咚,遼軍又在聚兵點将。

     阿骨打大聲道:“衆兒郎聽着,契丹狗子又要鑽出狗洞來啦,咱們再來殺一個痛快。

    ”女真人大聲鼓噪,有若萬獸齊吼。

     蕭峰心想這一仗倘若打上了,雙方死傷必重,忙道:“兄弟,你前來救我,此刻我已脫險,何必再跟人厮打?你我多時不見,且到個安靜所在,兄弟們飲個大醉。

    ”完顔阿骨打道:“也說得是,咱們走吧!” 卻見城門大開,一隊鐵甲遼兵騎馬急沖出來。

    阿骨打罵道:“殺不完的契丹狗子!”彎弓搭箭,一箭飕地射出,正中當先那人臉孔,登時撞倒下馬。

    其餘女真人也紛紛放箭,都是射向遼兵臉面,這些人箭法既精,箭頭上又喂了劇毒,中者哼也沒哼一聲,立即斃命。

    片刻間城門口倒斃了數百人。

    人馬甲胄,堆成個小丘,将城門堵塞住了。

    其餘遼兵隻吓得心膽俱裂,緊閉城門,再也不敢出來。

     完顔阿骨打率領族人,在城下耀武揚威,高聲叫罵。

    蕭峰道:“兄弟,咱們去吧!”阿骨打道:“是!”戟指城頭,高聲叫道:“契丹狗子聽了,幸好你們沒傷到我蕭大哥一根寒毛,今日便饒了你們性命。

    否則我拆了城牆,将你們契丹狗子一個個都射死得硬硬的!” 當下與蕭峰并騎向西,馳出十餘裡,到了一個山丘。

    阿骨打跳下了馬,從馬旁取下皮袋,遞給蕭峰,道:“哥哥,喝酒。

    ”蕭峰接了過來,咕嘟嘟地喝了半袋,還給阿骨打。

    阿骨打将餘下的半袋都喝了,說道:“哥哥,不如便和兄弟共去長白山邊,打獵喝酒,逍遙快活。

    ” 蕭峰深知耶律洪基的性情,他今日在南京城下為完顔阿骨打打敗,又給他狠狠辱罵了一番,大失顔面,定然不肯就此罷休,非提兵再來相鬥不可。

    女真人雖勇悍,究竟人少,勝敗實未可料,終究以避戰為上,須得幫他們出些主意,又想起在長白山下的那段日子,除了為阿紫治傷外,再無他慮,更沒争名争利之事,此後在女真部中安身,倒也免卻了無數煩惱,便道:“兄弟,這些中原來的英雄豪傑,都是為救我而來,我将他們送到雁門關後,再來和兄弟相聚。

    ” 阿骨打大喜,說道:“中原南蠻啰裡啰嗦,多半不是好人,我也不願和他們相見。

    ”說着率領着族人,向北而去。

     中原群豪見這群番人來去如風,剽悍絕倫,均想:“這群番人比遼兵還要厲害,幸虧他們是喬幫主的朋友,否則可真不好惹!” 各路人馬漸漸聚在一起,七張八嘴,紛紛談論适才南京城下的這場惡戰。

     蕭峰躬身到地,說道:“多謝各位大仁大義,不念蕭某舊惡,千裡迢迢趕來相救,此恩此德,蕭某永難相報。

    ” 玄渡道:“喬幫主說哪裡話來?以前種種,皆因誤會而生。

    武林同道,患難相助,理所當然。

    何況喬幫主為了中原的百萬生靈,不顧生死安危,舍卻榮華富貴,仁德澤被天下,大家都要感謝喬幫主才是。

    ” 範骅朗聲道:“衆位英雄,在下觀看遼兵之勢,恐怕輸得不甘,還會前來追擊,不知衆位有何高見?”群豪大聲叫了起來:“這便跟遼兵決一死戰,難道還怕了他們不成!”範骅道:“敵衆我寡,平陽交鋒,于咱們不利。

    咱們還是西退,一來和宋兵隔得近了,好歹有個接應;二來敵兵追得越遠,人數越少,咱們便可趁機反擊。

    ” 群豪齊聲稱是。

    當下虛竹率領靈鹫宮下屬為第一路,段譽率領大理國兵馬為第二路,玄渡率領中原群豪為第三路,蕭峰率領丐幫幫衆斷後。

    四路人馬,每一路之間相隔不過數裡,探子騎着快馬來回傳遞消息,若有敵警,便可互相應援。

     迤逦行了一日。

    當晚在山間野宿,虛竹不放心,帶了四女過來探視蕭峰、段譽。

    丐幫中吳長風等與蕭峰睽别已久,好生依戀,過來坐在蕭峰背後,雖不說話,看着他的背影,卻也覺得心中甚為喜慰。

     蕭峰忽問:“吳長老,遊坦之再不算是丐幫中人了,是不是?”吳長老忙站起身來,恭恭敬敬地道:“禀告幫主,我們已把這鐵頭小子趕得遠遠的,沒殺了他,算他運氣。

    ”蕭峰歎道:“長風,我已不是丐幫幫主。

    不過你仍是我的好兄弟。

    ” 吳長風撲地跪下,說道:“幫主,你老人家如不原諒我們,不來做咱們幫主,小人甯可退出丐幫,去做個遊魂野鬼。

    ” 蕭峰道:“不是我不肯,的的确确,我是契丹人。

    不管你們要奉誰做幫主,這‘打狗棒法’和‘降龍二十八掌’,我非傳他不可。

    ”他沉吟半晌,叫道:“二弟!”虛竹應道:“是。

    ”蕭峰道:“你我義結金蘭,我歡喜得很,可是大哥沒什麼好處給你,卻要你做一件大大的難事。

    ” 虛竹道:“大哥盡管吩咐,隻要小弟力所能及,說什麼也給你辦到。

    ” 蕭峰道:“如此多謝了。

    我是契丹人,丐幫卻是大宋的幫派,我是不能再當幫主了。

    ”虛竹暗暗叫苦,心道:“莫非你要叫我做叫化頭兒?這可要了我小命啦。

    但我已答允在先,卻推托不得,那便如何是好?” 卻聽蕭峰說道:“丐幫如要推一位英雄出任幫主,一時之間未必便能找到合适人才,依照祖傳規矩,丐幫幫主必須會得‘打狗棒法’和‘降龍二十八掌’兩門功夫。

    二弟,我想煩你先學會了,日後轉而傳給繼任的幫主。

    要學這兩門功夫,必須武功精熟,悟性極強。

    三弟不喜學武,環顧這裡許多朋友,隻有你最适合。

    ” 虛竹一聽大喜,心想隻要不是叫自己去做丐幫幫主,學兩門武功,有何難哉?當日受童姥逼迫,不知學了多少門武功,再學幾門,毫不足道,便即欣然答允,說道:“大哥,請你指點,做兄弟的必定不負所托,原原本本地轉授給日後的幫主。

    ” 衆人見蕭峰要傳功與虛竹,當即紛紛告退。

    蕭峰拿過打狗棒來,将棒法要訣說了給他聽。

    虛竹記性甚好,人又靈悟,且有小無相功根基,“打狗棒法”雖難,卻也難不過天山折梅手、天山六陽掌等高深武功。

    虛竹于不懂之處詳細請問,再拿起竹棒試演,蕭峰直教了一個多時辰,虛竹也就會了。

     蕭峰跟着傳他“降龍二十八掌”,這是一門高深武學,既非至剛,又非至柔,兼具儒家與道家的兩門哲理。

    虛竹過去所學少林武功以陽剛為主,逍遙派功夫則偏重以柔克剛,兩者凝合,甚為不易。

    蕭峰耐心解釋,說到第十八掌時,天已大明。

     蕭峰道:“二弟,你就算沒本來武功,單隻學這一十八掌,也足可與天下英雄争雄。

    以後這十掌,變化繁複,威力卻遠不如頭上的十八掌。

    我平日細思,常覺最後這十掌似有蛇足之嫌,它的精要之處,已盡數包含于前面的十八掌之中。

    隻因降龍二十八掌是我恩師汪劍通所傳,且是丐幫百餘年的傳承,我不便自行消減。

    ‘降龍二十八掌’的精義,乃是‘有餘不盡’四字,一掌之出,必須留有餘力。

    不管對方擊來的拳掌如何剛猛有力、勢若雷霆,我總之應以一招行有餘力。

    使那‘降龍二十八掌’時,心中總須想到:對方毒龍有八十條、一百條,降服了一條又有一條,去了十條,還有二十條,然我的掌力始終無盡無漏,那就永遠立于不敗之地了。

    ” 虛竹喜道:“多謝大哥指點。

    其實‘亢龍有悔’這一招,大哥說必須擊敵三分,留力七分,便已道出了‘降龍二十八掌’的精要。

    ”蕭峰擊掌道:“對,對!日後有便,咱們再互相研讨。

    我看二弟的靈鹫宮武功之中,也有大可借鑒之處。

    賢弟,你是丐幫的大恩人,日後選定幫主之時,那人的人品才幹,賢弟旁觀者清,也要請你多拿些主意。

    ”虛竹點頭答應。

     過得多年,丐幫中出了一位少年英雄,為人穩重能幹,人緣甚佳,群丐公議,推之為主。

    各人尊重蕭峰原意,送此人去靈鹫宮,先由虛竹考核認可,再傳他“打狗棒法”及“降龍十八掌”。

    這少年幫主不負所托,學得神功,又将丐幫整頓得蒸蒸日上,竟爾中興,丐幫自此便視靈鹫宮為恩人。

    丐幫這兩門祖傳武功,雖說“降龍二十八掌”少了十掌,但經蕭峰與虛竹兩位大高手删削重複,更顯精要,威力非但不弱于原來的二十八掌,反而有所勝過,成為武林中威震天下的高明武學。

     次晨蕭峰與虛竹也不休息,與大夥偕行。

    蕭峰問阿紫道:“那位遊君還在靈鹫宮中麼?”阿紫小嘴一撇,說道:“誰知道呢?多半是吧,他瞎着雙眼,又怎能下山?”語意中對他沒半分關懷之情。

     這日夜晚,蕭峰與丐幫群雄在山道邊一處曠地野宿,蕭峰讓阿紫睡在自己身畔,在她身上蓋了幾條毛氈,阿紫眉花眼笑,暖暖的睡得甚是舒服。

    蕭峰續向虛竹講述“打狗棒法”與“降龍十八掌”中的精義。

    段譽依戀結義兄長,也過來相聚。

     正說話間,隻見山道上快步走來四個女子,正是梅蘭竹菊四劍。

    四女走到虛竹面前,梅劍禀道:“主人,主母娘娘說道要來拜見義兄、義弟,請您允準。

    ”原來虛竹率領靈鹫宮九天九部好手,以及三十六洞、七十二島部屬前來遼國營救蕭峰,銀川公主挂慮丈夫的安危,堅持同行,梅蘭竹菊四劍随在銀川公主身畔護衛。

     虛竹笑道:“好極,好極!我親自去陪她過來,自己兄弟,早該厮見了,這幾天忙着傳功,竟把這件大事給忘了。

    ”向四女來路快步奔去。

    蕭峰笑道:“二弟他夫妻二人相互間客氣得很。

    ”阿紫也笑道:“小和尚跟老婆是相敬如賓!” 隻見虛竹趕了一輛騾車過來,車中先走出一名綠衣宮女,段譽認得便是在西夏皇宮中接見賓客的那個十分怕羞的宮女。

    她搬過一隻鋪着紅氈的踏腳小凳,放在車前。

    隻聽得車中環佩聲響,跨出一位衣飾華貴、臉垂面幕的貴婦人來,向蕭峰、段譽盈盈拜倒,說道:“小妹西夏李氏,拜見大哥、三弟。

    ”蕭峰和段譽忙跪倒還禮,連稱:“不敢當,二嫂請起。

    ” 貴婦人站起身來,那宮女從車中取出一張錦凳放好,貴婦人又彎腰為禮,這才坐下,款款說道:“先前承蒙大哥、三弟駕臨興州,陪我夫郎前來求親,得締良緣,小妹感激不盡。

    ” 蕭峰道:“二弟妹不必多禮。

    這次你陪同二弟前來南京,救我脫險,我更十分感激。

    咱們是情同骨肉的兄弟,不管是你幫了我,還是我幫了你,都是該的。

    ” 貴婦人道:“大哥說得豪爽,一切原是理所當然。

    小妹姓李,閨名叫做清露。

    大家既是自己人,該當說與大哥、三弟知道。

    幾時請大哥、三弟到靈鹫宮來大飲三日三晚,小妹給大哥、三弟斟酒,那時自當揭去面幕相見。

    此刻人多,小妹面嫩,怕見生人,請恕不揭面幕了。

    ” 阿紫搶着道:“二嫂,到了靈鹫宮,你除下面幕,我也要瞧的。

    人人都說你花容月貌,世間無雙,世上就隻小和尚一個兒見到,太可惜了!”李清露微笑道:“我遠沒妹子好看,你才是花容月貌呢。

    ”阿紫扁扁嘴道:“假的!” 李清露轉頭向段譽道:“三弟,你二哥說道,他曾答允過令尊大人,幫你來西夏求親,然而他跟我先前本就相識,那是命中注定的姻緣,你雖顧全結義之情,毫不見怪,但他終是好生不安。

    三弟,聽說你有位意中人王姑娘,才貌勝我十倍。

    這位王姑娘,說起來還是我的表妹。

    ” 段譽長長歎了口氣,說道:“這世界上,什麼親戚都撞在一起啦!王姑娘是我爹爹的女兒,是我的妹子,就跟阿紫一樣……”阿紫笑道:“小哥哥,幸好我沒愛上你,你也沒愛上我!” 李清露道:“我們本是鮮卑跖跋人,原來姓元,姓李是唐朝皇帝的賜姓,到了宋朝,卻改為賜姓趙了。

    因此我祖父、祖母雖然都姓李,卻可結親。

    三弟,你身邊沒個合适的人服侍,我跟你二哥商量了,我這個小宮女,叫做‘曉蕾’。

    ”說着伸出纖纖素手,指向那綠衣宮女,又道:“從小跟着我,琴棋書畫都會,也會一點兒武功。

    她為人溫柔賢慧,忠誠可靠,我一直待她如自己妹子一樣,以後就讓她跟着你了。

    ” 曉蕾聽到一半,便已滿臉通紅,提起衣袖遮住了臉。

     段譽拜倒叩頭,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