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九 蟲豸凝寒掌作冰

關燈
對貴幫失禮之事,甚是感激。

    本應親來貴幫總舵謝罪,隻是家父受了些傷,将養至今始愈,而貴幫諸位長老行蹤無定,未能遇上,家父修下的一通書信,始終無法奉上。

    數日前得悉貴舵要在此聚會,這才命晚生趕來。

    一來送信,二來鄭重緻謝,并奉上薄禮。

    ”說着從袖中抽出一封書信,站起身來,遞了過去。

    朱丹臣也呈上一包禮物。

     全冠清雙手接過,說道:“有勞段王子親自送信,并賜厚禮,段王爺眷愛之情,敝幫上下,盡感大德。

    ”見那信密密固封,封皮上寫着:“謹呈丐幫諸位長老親啟”十個大字,心想自己不便拆閱,又道:“敝幫不久将有全幫聚會,諸位長老均将到來,在下自當将段王爺的大函奉交諸位長老。

    ”段譽道:“如此有勞了,晚生告辭。

    ” 全冠清連忙稱謝,送了出去,說道:“敝幫白長老和馬夫人不幸遭奸賊喬峰毒手,當日段王爺目睹這件慘事嗎?”段譽搖頭道:“白長老和馬夫人不是喬大哥害死的,殺害馬副幫主的也另有其人。

    當日家父與呂長老等人親耳聽到真兇自白真相,全舵主自可從呂長老等人口中得知詳情。

    ”心想:“這件事說來話長,你這厮不是好人,不必跟你多說。

    你們自己人窩裡反,還是讓你們自己人來說吧!”向全冠清一抱拳,說道:“後會有期,不勞遠送了。

    ” 他轉身走到山坳口,迎面見兩名丐幫幫衆陪着兩條漢子過來。

     那兩名漢子互相使個眼色,走上幾步,向段譽躬身行禮,呈上一張大紅請柬。

     段譽接過一看,見柬上寫着四行字道: “蘇星河奉請武林中各位精通棋藝之才俊,于六月十五日駕臨汝南擂鼓山天聾地啞谷一叙。

    ” 段譽素喜弈棋,見到這四行字,精神一振,喜道:“那好得很啊,晚生若無俗務羁身,屆時必到。

    但不知兩位何以得知晚生能棋?”那兩名漢子臉露喜色,口中咿咿啞啞,大打手勢,原來兩人都是啞巴。

    段譽看不懂他二人的手勢,微激一笑,問朱丹臣道:“擂鼓山此去不遠吧?”将那請柬交給他。

     朱丹臣接過一看,先向那兩名漢子抱拳道:“大理國鎮南王世子段公子,多多拜上聰辯先生,先此緻謝,屆時自當奉訪。

    ”指指段譽,做了幾個手勢,表示允來赴會。

     兩名漢子躬身向段譽行禮,随即又取出一張請柬,呈給全冠清。

     全冠清接過看了,恭恭敬敬地交還,搖手說道:“丐幫大智分舵暫領舵主之職全冠清,拜上擂鼓山聰辯先生,全某棋藝低劣,贻笑大方,不敢赴會,請聰辯先生見諒。

    ”兩名漢子躬身行禮,又向段譽行了一禮,轉身而去。

     朱丹臣這才回答段譽:“擂鼓山在汝州上蔡之南,此去并不甚遠。

    ” 段譽與全冠清别過,出山坳而去,問朱丹臣道:“那聰辯先生蘇星河是什麼人?是中原的棋國手嗎?”朱丹臣道:“聰辯先生,就是聾啞先生。

    ” 段譽“啊”了一聲,“聾啞先生”的名頭,他在大理時曾聽伯父與父親說起過,知是中原武林的一位高手耆宿,又聾又啞,但據說武功甚高,伯父提到他時,語氣中頗為敬重。

    朱丹臣又道:“聾啞先生身有殘疾,卻偏偏要自稱‘聰辯先生’,想來是自以為‘心聰’、‘筆辯’,勝過常人的‘耳聰’、‘舌辯’。

    ”段譽點點頭道:“那也有理。

    ”走出幾步後,長長歎了口氣。

     他聽朱丹臣說聾啞先生的“心聰”、“筆辯”,勝過常人的“耳聰”、“舌辯”,不禁想到王語嫣的“口述武功”勝過常人的“拳腳兵刃”。

     那日段譽在無錫和阿朱救出丐幫人衆後,不久包不同、風波惡二人趕來和王語嫣、朱碧雙姝會合。

    他五人便要北上去尋慕容公子。

    段譽自然想跟随前去。

    風波惡感念他口吸蠍毒之德,甚表歡迎。

    包不同言語之中卻極不客氣,怪責段譽不該喬裝慕容公子,敗壞他的令名,說到後來,竟露出“你不快滾,我便要打”之意,而王語嫣隻是絮絮和風波惡商量到何處去尋表哥,對段譽處境之窘迫竟是視而不見。

     唯有阿碧眼中流露出盼望段譽同行,但她溫順腼腆,不敢出口,段譽無可奈何,隻得與慕容家各人分手,心想自從給鸠摩智擒拿北來,伯父與父母必甚挂念,而自己也想念親人,便即回歸大理。

     在大理過得年餘,段譽每日裡隻念念不忘王語嫣的一颦一笑,雖知這番相思總歸沒有善果,但心念難以割舍,不免日漸憔悴。

     段正淳那日在馬大元家中與馬夫人私會,險些喪命,丐幫呂長老等人闖來,将他送出。

    段正淳既感尴尬,又心存感激。

    他為馬夫人所傷後,内力沖激,患病卧床,隻得在中原養傷,其實是在豫南和阮星竹雙宿雙飛,享那溫柔之福。

    段正淳派遣傅思歸回到大理,向保定帝禀告情由,段譽在旁聽了,正好找到個借口,禀明保定帝後,便随傅思歸又來中原,與父親相聚。

     父子久别重逢,都是不勝之喜,段譽簡述别來情形。

    阮星竹更對這位小王子竭力奉承。

    阿紫卻早已不别而行,兄妹倆未得相見。

    段正淳和阮星竹以阿朱、阿紫之事說來尴尬,隻三言兩語地約略一提。

    段譽知是父親的常事,不以為奇,也不追問。

    這日奉了父命,帶同古笃誠、傅思歸、朱丹臣三人,去向丐幫賠禮緻謝。

     朱丹臣見段譽長籲短歎,不知他思念王語嫣,還道他是記挂木婉清,此事無可勸慰,心想最好是引他分心,說道:“那聰辯先生廣發帖子,請人去下棋,棋力想必極高。

    公子爺回禀過鎮南王後,不妨去跟這聰辯先生下幾局。

    ” 段譽點頭道:“是啊,枰上黑白,可遣煩憂。

    隻是她雖熟知天下各門各派的武功,胸中甲兵,包羅萬有,卻不會下棋。

    聰辯先生這個棋會,她是不會去的了。

    ” 朱丹臣莫名其妙,不知他說的是誰。

    這一路上老是見他心不在焉,前言不對後語,倒也見得慣了,聽得多了,當下也不詢問。

     一行人縱馬向西北方而行。

    段譽在馬上忽而眉頭深鎖,忽爾點頭微笑,喃喃自語:“佛經有雲:‘當思美女,身藏膿血,百年之後,化為白骨。

    ’話雖不錯,但她就算百年之後化為白骨,那也是美得不得了的白骨啊。

    ”正自想象王語嫣身内骨骼是何等模樣,忽聽得身後馬蹄聲響,兩乘馬疾奔而來。

    馬鞍上各伏着一人,黑暗之中也看不清是何等樣人。

     這兩匹馬似乎不受羁勒,直沖向段譽一行人。

    傅思歸和古笃誠分别伸手,拉住了一匹奔馬的缰繩,見馬背上的乘者一動不動。

    傅思歸微微一驚,湊近去看時,見那人原來是聾啞先生的使者,臉上似笑非笑,卻早已死了。

    隻在片刻之前,這人曾遞了一張請柬給段譽,怎麼好端端地便死了?另一個也是聾啞先生的使者,也是這般面露詭異笑容而死。

    傅思歸等一見,便知兩人是身中劇毒而斃命,勒馬退開兩步,不敢去碰兩具屍體。

     段譽怒道:“丐幫這姓全的舵主好生歹毒,為何對人下此毒手?我跟他理論去。

    ”兜轉馬頭,便要回去質問全冠清。

     前面黑暗中突然有人發話道:“你這小子不知天高地厚,普天下除了星宿老仙的門下,又有誰能有這等殺人于無形的能耐?聾啞老兒乖乖地躲起來做縮頭烏龜,那便罷了,倘若出來現世,星宿老仙決計放他不過。

    喂,小子,這不幹你事,趕快給我走吧。

    ” 朱丹臣低聲道:“公子,這是星宿派的人物,跟咱們不相幹,走吧。

    ” 段譽尋不着王語嫣,早已百無聊賴,聾啞老人這兩個使者若有性命危險,他必定奮勇上前相救,此刻既已死了,也就不想多惹事端,歎了口氣,說道:“單是聾啞,那也不夠,須得當初便眼睛瞎了,鼻子聞不到香氣,心中不能轉念頭,那才能解脫煩惱。

    ” 他說的是既見到了王語嫣,她的聲音笑貌、一舉一動,便即深印在心,縱然又聾又啞,相思之念也已不可斷絕。

    不料對面那人哈哈大笑,鼓掌叫道:“對,對!你說得有理,該當去戳瞎了他眼睛,割了他鼻子,再打得他心中連念頭也不會轉才是。

    ” 段譽歎道:“外力摧殘,那是沒用的。

    須得自己修行,‘不住色生心,不住聲香味觸法生心,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可是若能‘離一切相’,已是大菩薩了。

    我輩凡夫俗子,如何能有此修為?‘怨憎會,愛别離,求不得,五陰熾盛’,此人生大苦也。

    ” 遊坦之伏在岩石後的草叢之中,見段譽等一行來了又去,随即聽到前面有人呼喝之聲。

    便在此時,兩名丐幫弟子快步奔來,向全冠清低聲道:“全舵主,那兩個啞巴不知怎樣給人打死了,下手的人自稱是星宿派什麼‘星宿老仙’的手下。

    ” 全冠清吃了一驚,臉色登時變了。

    他素聞星宿海星宿老怪之名,此人擅使劇毒,武功亦是奇高,尋思:“他的門人殺了聾啞老人的使者,此事不跟咱們相幹,别去招惹的為是。

    ”便道:“知道了,他們鬼打鬼,别去理會。

    ” 突然之間,身前有人發話道:“你這家夥胡言亂語,既知我是星宿老仙門下,怎地還膽敢罵我為鬼?你活得不耐煩了。

    ”全冠清一驚,情不自禁地退了一步,火光下隻見一人直挺挺地站在面前,乃是自己手下一名幫衆,再凝神看時,此人似笑非笑,模樣詭異,身後似乎另行站得有人,喝道:“閣下是誰,裝神弄鬼,幹什麼來了?” 那丐幫弟子身後之人陰森森地道:“好大膽,你又說一個‘鬼’字!老子是星宿老仙門下。

    星宿老仙駕臨中原,眼下要用二十條毒蛇,一百條毒蟲。

    你們丐幫中毒蛇毒蟲向來齊備,快快獻上。

    星宿老仙瞧在你們恭順擁戴的份上,便放過了你們這批窮叫化兒。

    否則的話,哼哼,這人便是榜樣。

    ” 砰的一聲,眼前那丐幫弟子突然飛身而起,摔在火堆之旁,一動不動,原來早已死去。

    這丐幫弟子一飛開,露出一個身穿葛衫的矮子,不知他于何時欺近,殺死了這丐幫弟子,躲在他身後。

     全冠清又驚又怒,尋思:“星宿老怪找到了丐幫頭上,眼前之事,若不屈服,便得一拚。

    此事雖然兇險,但若我憑他一言威吓,便即獻上毒蛇毒蟲,幫中兄弟從此便再也瞧我不起。

    我想做丐幫幫主固然無望,連在幫中立足也不可得。

    好在星宿老怪并未親來,諒這家夥孤身一人,也不用懼他。

    ”當即笑吟吟地道:“原來是星宿派的大仙到了,大仙高姓大名?” 那矮子道:“我法名天狼子。

    你快快把毒蛇毒蟲預備好吧。

    ” 全冠清笑道:“大仙要毒蛇毒蟲,那是小事一樁,不必挂懷。

    ”順手從地下提起一隻布袋,說道:“這裡有幾條蛇兒,大仙請看,星宿老仙可合用嗎?” 那矮子天狼子聽得全冠清口稱“星宿老仙”,又叫自己“大仙”,心中已自喜了,再見他神态恭順,心想:“說什麼丐幫是中原第一大幫,一聽到我師父老人家的名頭,立時吓得骨頭也酥了。

    我拿了這些毒蛇毒蟲去,師父必定十分歡喜,誇獎我辦事得力。

    說來說去,還是仗了師父他老人家的威名。

    ”當即伸頭向袋口中張去。

     陡然間眼前一黑,這隻布袋已罩到了頭上,天狼子大驚之下,急忙揮掌拍出,卻拍了個空,便在此時,臉頰、額頭、後頸同時微微一痛,已給袋中毒物咬中。

    天狼子不及去扯落頭上布袋,狠狠拍出兩掌,拔步狂奔。

    他頭上套了布袋,目不見物,雙掌使勁亂拍,隻覺頭臉各處又接連遭咬,痛癢難當,惶急之際,隻發足疾奔,蓦地裡腳下踏了個空,骨碌碌地從陡坡上滾下,撲通一聲,掉入了山坡下的一條河中,順流而去。

     全冠清本想殺了他滅口,哪知竟會給他逃走。

    雖然他頭臉為毒蠍所螫,又摔入河中,多半性命難保,但想星宿派擅使毒物,說不定此人有解毒之法,在星宿海居住,料來也識水性,若他不死,星宿派得到訊息,必定大舉前來報複。

    沉吟片刻,說道:“咱們快布毒蛇陣,跟星宿老怪一拚。

    難道喬峰一走,咱們丐幫便不能自立,從此聽由旁人欺淩嗎?星宿派擅使劇毒,咱們不能跟他們動兵刃拳腳,須得以毒攻毒。

    ” 群丐轟然稱是,當即四下散開,在火堆外數丈處布成陣勢,各人盤膝坐下。

     遊坦之見全冠清用布袋打走了天狼子,心想:“這人的布袋之中原來裝有毒物,他們這許多布袋,都裝了毒蛇毒蟲嗎?叫化子會捉蛇捉蟲,原不稀奇。

    我若能将這些布袋去偷了來,送給阿紫姑娘,她定然歡喜得緊。

    ” 眼見群丐坐下後便即默不作聲,每人身旁都有幾隻布袋,有些袋子極大,其中有物蠕蠕而動,遊坦之隻看得心中發毛。

    心想:“他們若把袋子套在我頭上,我有鐵罩護頭,倒也不怕,但若将我身子塞在大袋之中,跟那些蛇蟲放在一起,那可糟了。

    ” 過了好幾個時辰,始終并無動靜,又過一會,天色漸漸亮了,跟着太陽出來,照得滿山遍野一片明亮。

    枝頭鳥聲喧鳴之中,忽聽得全冠清低聲叫道:“來了,大家小心!”他盤膝坐在陣外一塊岩石之旁,身旁卻無布袋,手中握着一枝鐵笛。

     隻聽得西北方絲竹之聲隐隐響起,一群人緩步過來,絲竹中夾着鐘鼓之聲,倒也悠揚動聽。

    遊坦之心道:“是娶新娘子嗎?” 樂聲漸近,來到十丈開外便即停住,有幾人齊聲說道:“星宿老仙法駕降臨中原,丐幫弟子,快快上來跪接!”話聲一停,咚咚咚咚地擂起鼓來。

    擂鼓三通,镗的一下鑼聲,鼓聲止歇,數十人齊聲說道:“恭請星宿老仙弘施大法,降服丐幫的妖魔小醜!” 遊坦之心道:“這倒像是道士做法事。

    ”悄悄從岩石後探出半個頭張望,隻見西北角上二十餘人一字排開,有的拿着鑼鼓樂器,有的手執長幡錦旗,紅紅綠綠的甚為悅目,遠遠望去,幡旗上繡着“星宿老仙”、“神通廣大”、“法力無邊”、“威震天下”等等字樣。

    絲竹鑼鼓聲中,一個老翁緩步而出,他身後數十人列成兩排,和他相距數丈,跟随在後。

     那老翁手中搖着鵝毛扇,陽光照在臉上,但見他臉色紅潤,滿頭白發,颏下三尺蒼髯,長身童顔,當真便如圖畫中的神仙一般。

    那老翁走到距群丐約莫三丈之處便站定不動,将一根鐵哨子放到唇邊,撮唇力吹,發出幾下尖銳之極的聲音,羽扇一撥,将口哨之聲送出,坐在地下的群丐登時便有四人仰天摔倒。

     遊坦之大吃一驚:“這星宿老仙果然法力厲害。

    ” 那老翁臉露微笑,“滋”的一聲吹哨,羽扇揮動,便有一名乞丐應聲而倒。

    那老翁的口哨聲似是一種無形有質的厲害暗器,片刻之間,丐幫陣中又倒了六七人。

    其實擊倒丐幫人衆的不是口哨聲,而是他從鐵哨子中噴出的毒粉,以羽扇撥動傷人。

     隻聽得老翁身後的衆人頌聲大作:“師父功力,震爍古今,這些叫化兒和咱們作對,那真叫做螢火蟲與日月争光!”“螳臂擋車,自不量力,可笑啊可笑!”“師父你老人家談笑之間,便将一幹妖魔小醜置之死地,如此摧枯拉朽般大獲全勝,徒兒不但見所未見,真是聞所未聞!”“這是天下從所未有的豐功偉績,若不是師父老人家露了這一手,中原武人還不知世上有這等功夫。

    ”一片歌功頌德之聲,洋洋盈耳,絲竹箫管也跟着吹奏搭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