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九 蟲豸凝寒掌作冰
關燈
小
中
大
遊坦之提了葫蘆,快步而行,回到南京,向阿紫禀報,說已捉到冰蠶。
阿紫大喜,忙命他将蠶兒養入瓦甕。
其時三月暮春,天氣漸暖,但冰蠶一入偏殿,殿中便越來越冷。
這一晚遊坦之在被窩中瑟瑟發抖,凍得沒法入睡,隻想:“這條蠶兒之怪,當真天下少有。
倘若姑娘要它來吮我的血,就算不毒死,也凍死了我。
” 阿紫接連捉了好幾條毒蛇、毒蟲來和之相鬥,都是給冰蠶在身旁繞了一個圈子,便即凍斃僵死,給冰蠶吸幹了汁液。
接連十餘日中,沒一條毒蟲能稍作抵擋。
這日阿紫來到偏殿,說道:“鐵醜,今日要殺冰蠶了,你伸手到瓦甕中,讓蠶兒吸血吧!” 遊坦之這些日子中白天擔憂,晚間發夢,所怕的便是這一刻辰光,到頭來這位姑娘毫不容情,終于要他和冰蠶同作犧牲,心下黯然,向阿紫凝望半晌,不言不動。
阿紫隻想:“我無意中得到這件異寶,所練成的神功,或能厲害過師父。
”說道:“你伸手入甕吧!”遊坦之淚水涔涔而下,跪下磕頭,說道:“姑娘,你練成毒掌之後,别忘了為你而死的小人。
我姓遊,名坦之,可不是什麼鐵醜。
”阿紫微微一笑,說道:“好,你叫遊坦之,我記着就是,你對我很忠心,很好,是個挺忠心的奴才!” 遊坦之聽了她這幾句稱贊,大感安慰,又磕了兩個頭,說道:“多謝姑娘!”但終不願就此束手待斃,雙足一挺,倒轉身子,腦袋從胯下鑽出,左手抓足,右手伸入甕中,心中便想着書中怪僧身上的紅色小箭頭。
突然食指尖上微微一癢,一股寒氣猶似冰箭,循着手臂,迅速無倫地射入胸膛。
遊坦之心中隻記着小箭頭所指的方向,那道寒氣果真順着心中所想的脈絡,自指而臂,又自腦袋而至胸腹,細線所到之處,奇寒徹骨。
阿紫見他做了這個古怪姿勢,大感好笑,過了良久,見他仍這般倒立,不禁詫異,走近身去看時,隻見冰蠶咬住了他食指。
冰蠶身子透明如水晶,一條血線從冰蠶之口流入,經過蠶身左側,兜了個圈子,又從右側注向口中,流回遊坦之食指。
又過一陣,見遊坦之的鐵頭上、衣服上、手腳上,都布上一層薄薄的白霜,阿紫心想:“這奴才是死了。
否則活人身上有熱氣,怎能結霜?”但見冰蠶體内仍有血液流轉,顯然吮血未畢。
突然之間,冰蠶身上忽有絲絲熱氣冒出。
阿紫正驚奇間,嗒的一聲輕響,冰蠶從遊坦之手指上掉落。
她手中早已拿着一根木棍,用力搗下。
她本想冰蠶甚為靈異,這一棍未必搗得它死,哪知它跌入甕中之後,肚腹朝天,呆呆蠢蠢的一時翻不轉身。
阿紫一棍舂下,登時搗得稀爛。
阿紫大喜,忙伸手入甕,将冰蠶的漿液血水塗上雙掌掌心,閉目行功,将漿血都吸入掌内。
她一次又一次地塗漿運功,直至甕底的漿血吸得幹幹淨淨,這才罷手。
她累了半天,欠身站起,見遊坦之仍是腦袋鑽在雙腿之間,倒豎而立,全身雪白,結滿了冰霜。
她甚感駭異,伸手去摸他身子,觸手奇寒,衣衫也都已冰得僵硬。
她又驚訝,又好笑,傳進室裡,命他将遊坦之拖出去葬了。
室裡帶了幾名契丹兵,将遊坦之的屍身放入馬車,拖到城外。
阿紫既沒吩咐好好安葬,室裡也懶得費心挖坑埋葬,見道旁有條小溪,将屍體丢入溪中,便即回城。
室裡這麼一偷懶,卻救了遊坦之的性命。
原來遊坦之手指一給冰蠶咬住,當即以《欲三摩地斷行成就神足經》中運功之法,化解毒氣,血液為冰蠶吸入體内後,又回入他手指血管,将這劇毒無比的冰蠶寒毒吸進了體内。
阿紫再吸取冰蠶的漿血,卻已全無效用,隻白辛苦了一場。
倘若遊坦之已練會《斷行成就神足經》的全部行功法訣,自能将冰蠶的毒質逐步消解,大增功力,但他隻學會一項法門,入而不出。
這冰蠶奇毒乃第一陰寒奇質,登時便将他凍僵了。
要是室裡将他埋入土中,即使數百年後,也未必便化,勢必成為一具僵屍。
這時他身入溪水,緩緩流下,十餘裡後,小溪轉彎,身子給溪旁的蘆葦攔住了。
過不多時,身旁的溪水都結成了冰。
溪水不斷沖激洗刷,将他體内寒氣一點一滴地刷去,終于他身外的冰塊慢慢融化。
幸而他頭戴鐵罩,鐵質冷得快,也熱得快,是以鐵罩内外的凝冰最先融化,才不淹死。
他腦子一清醒,便從溪中爬了上來,全身丁丁當當的兀自留存着不少冰塊。
身子初化為冰之時,并非全無知覺,隻是結在冰中,沒法動彈。
後來終于凍得昏迷了過去,此刻死裡逃生,宛如做了一場大夢。
他坐在溪邊,想起自己對阿紫忠心耿耿,甘願以身去喂毒蟲,助她練功,自己身死之後,阿紫竟連歎息也無一聲。
當時他從冰中望出來,見她笑逐顔開地取出冰蠶漿血,塗在掌上練功,隻側頭瞧着自己,但覺自己死得有趣,頗為奇怪,絕無半分惋惜。
他又想:“冰蠶具此劇毒,抵得過千百種毒蟲毒蛇,姑娘吸入掌中之後,她毒掌當然是練成了。
我若回去見她……”突然身子一顫,打了個寒噤,心道:“她一見到我,定是拿我來試她的毒掌。
倘若毒掌練成,自然一掌将我打死了。
倘若還沒練成,又會叫我去捉毒蛇毒蟲,直到她毒掌練成、能将我一掌打死為止。
始終是死,我回去做什麼?” 他站起身來,抖去身上的冰塊,尋思:“卻到哪裡去好?” 找喬峰報殺父之仇,那是想也不敢再想了。
一時拿不定主意,隻在曠野、荒山之中信步遊蕩,摘拾野果,捕捉禽鳥小獸為食。
到第二日傍晚,突然身子發冷,寒顫難當,便取出那本《神足經》來,想學着圖中怪僧的姿勢照做,盼能如當日除癢一般驅寒。
那書在溪水中浸濕了,兀自未幹,他小心翼翼地翻動,惟恐弄破了書頁,卻見每一頁上忽然都顯出一個怪僧的圖形,姿勢各不相同。
他凝思良久,終于明白,書中圖形遇濕即顯,倒不是菩薩現身救命。
于是便照第一頁中圖形,依式而為,更依循怪僧身上的紅色小箭頭心中存想,隐隐覺得有一條極冷的冰線,在四肢百骸中行走,便如那條冰蠶複活了,在身體内爬行一般。
他害怕起來,急忙站直,體内冰蠶便即消失。
此後兩個時辰之中,他隻是想:“鑽進了我體内的冰蠶不知走了沒有?”可是觸不到、摸不着,無影無蹤,終于忍耐不住,又做起古怪姿勢來,依着怪僧身上的紅色小箭頭存想,過不多時,果然那條冰蠶又在身體内爬行起來。
他大叫一聲,心中不再存想,冰蠶便即不知去向,若再存念,冰蠶便又爬行。
冰蠶每爬行一會,寒冷便減,全身便說不出的溫暖暢快。
書中怪僧姿勢甚多,怪僧身上的小箭頭也盤旋曲折,變化繁複。
他依循不同姿勢呼召冰蠶,體内忽涼忽暖,各有不同的舒泰。
一個月後,冰蠶在體内運行路線既熟,便即自動行走,不須以心意推運,遊坦之對這本經書也即不加珍視,某次翻閱時無意間撕毀數頁,便即毀去抛棄了。
如此過得數月,捕捉禽獸之際漸覺手足輕靈,縱躍之遠,奔跑之速,更遠非以前所能。
一日晚間,一頭餓狼出來覓食,向他撲将過來。
遊坦之大驚,待欲發足奔逃,餓狼的利爪已搭上肩頭,露出尖齒,向他咽喉咬來。
他驚惶之下,随手一掌,打在餓狼頭頂。
那餓狼打了個滾,扭曲了幾下,就此不動了。
遊坦之轉身逃了數丈,見那狼始終不動,心下大奇,拾起一塊石頭投去,石中狼身,那狼仍然不動。
他驚喜之下,蹑足過去看時,那狼竟已死了。
他萬萬想不到自己這麼随手出掌,竟能如此厲害,将手掌翻來覆去地細看,也不見有何異狀,情不自禁底叫道:“冰蠶的鬼魂真靈!” 他隻道冰蠶死後鬼魂鑽入他體内,以緻顯此大能,卻不知那純系《神足經》之功。
再加那冰蠶是世上罕有寒毒之物,這股厲害的寒毒為他吸入體内,以《神足經》所載的神異古瑜伽術修習,内力中便附有極淩厲的陰勁。
梵文《神足經》本是武學中至高無上的寶典,隻修習的法門甚為不易,須得勘破“我相、人相”,心中不存修習武功之念。
但修習此上乘武學之僧侶,必定勇猛精進,以期有成,哪一個不想盡快從修習中得到好處?要“心無所住”,當真千難萬難。
少林寺過去數百年來,修習《易筋經》的高僧着實不少,但窮年累月地用功,往往一無所得,于是衆僧以為此經并無靈效。
當日為阿朱偷盜了去,寺中衆高僧雖然恚怒,卻也不當一件大事。
至于以隐形草液所書繪的瑜伽《神足經》,則為天竺古修士所書,後來天竺高僧見到該書,圖字既隐,便以為是白紙書本,輾轉帶到中土,在其上以梵文抄錄達摩祖師所創的《易筋經》,卻無人知道為一書兩經。
這時遊坦之無心習功,隻依照《神足經》上圖形呼召體内的冰蠶來去出沒,而求好玩嬉戲,不知不覺間功力日進。
他此後數日中接連打死了幾頭野獸,自知掌力甚強,膽子也漸漸大了起來,不斷地向南而行。
他生怕隻消有一日不去呼召冰蠶的鬼魂,“蠶鬼”便會離己而去,因此每日呼召,不敢間斷。
那“蠶鬼”倒也招之即來,甚是靈異。
漸行漸南,這一日已到了中州河南地界。
他自知鐵頭駭人,白天隻在荒野山洞樹林中歇宿,一到天黑,才出來到人家去偷食。
其實他身手已敏捷異常,始終沒給人發覺。
這一日他在路邊一座小破廟中睡覺,忽聽得腳步聲響,有三人走進廟來。
他忙躲在神龛之後,不敢和人朝相。
隻聽那三人走上殿來,就地坐倒,唏哩呼噜地吃起東西來。
三人東拉西扯地說了些江湖上的閑事,忽然一人問道:“你說喬峰那厮到底躲到了哪裡,怎地一年多來,始終聽不到他半點訊息?” 遊坦之一聽得“喬峰”兩字,心中一凜,登時留上了伸。
隻聽另一人道:“這厮作惡多端,做了縮頭烏龜啦,隻怕再也找他不到了。
”先一人道:“那也未必。
他是待機而動,隻等有人落了單,他就這麼幹一下子。
你倒算算看,聚賢莊大戰之後,他又殺了多少人?徐長老、譚公譚婆夫婦、趙錢孫、泰山鐵面判官單老英雄全家、天台山智光老和尚、丐幫的馬夫人、白世鏡長老,唉,當真數也數不清了。
” 遊坦之聽到“聚賢莊大戰”五字,心中酸痛,那人以後的話就沒怎麼聽進耳去,過了一會,聽得一個蒼老的聲音道:“喬幫主一向仁義待人,想不到……唉……想不到,這真是劫數使然。
咱們走吧。
”說前站起身來。
另一人道:“老汪,你說本幫要推新幫主,到底會推誰?”那蒼老的聲音道:“我不知道!推來推去,已推了一年多,總是推不出一個全幫上下都佩服的英雄好漢,唉,大夥兒走着瞧吧。
”另一人道:“我知道你的心思,總是盼喬峰那厮再來做咱們幫主。
你趁早别發這清秋大夢吧,這話傳到了全舵主耳中,隻怕你性命有點兒難保。
”那老汪急了,說道:“小畢,這話可是你說的,我幾時說過盼望喬幫主再來當咱們幫主?”小畢冷笑道:“你口口聲聲還是喬幫主長、喬幫主短,那還不是一心隻盼喬峰那厮來當幫主?”老汪怒道:“你再胡說八道,瞧我不揍死你這小雜種。
”第三人勸道:“好啦,好啦,大家好兄弟,别為這事吵鬧,快去吧,可别遲到了。
喬峰怎麼又能來當咱們幫主?他是契丹狗種,大夥兒一見到,就得跟他拚個你死我活。
再說,大夥兒就算請他來當幫主,他又肯當嗎?”老汪歎了口氣,道:“那也說得是。
”說着三人走出廟去。
遊坦之心想:“丐幫要找喬峰,到處找不到,他們又怎知這厮在遼國做了南院大王啦。
我這就跟他們說去。
丐幫人多勢衆,再約上一批中原好漢,或許便能殺得了這惡賊。
我跟他們一起去殺喬峰。
”想起到南京就可見着阿紫,胸口登時便熱烘烘的。
當下快步從廟中出來,見三名丐幫弟子沿着山路徑向西行,便悄悄跟随在後。
這時暮色已深,荒山無人,走出數裡後,來到一個山坳,遠遠望見山谷中生着一個大火堆,遊坦之尋思:“我這鐵頭甚奇,他們見到了定要大驚小怪,且躲在草叢中聽聽再說。
”鑽入長草叢中,慢慢向火堆爬近。
但聽得人聲嘈雜,聚在火堆旁的人數着實不少。
遊坦之這些時候來苦受折磨,再也不敢粗心大意,越近火堆,爬得越慢,爬到一塊大岩石之後,離火堆約有數丈,便不敢再行向前,伏低了身子傾聽。
火堆旁衆一個個站起來說話。
遊坦之聽了一會,聽出是丐幫大智分舵的幫衆在此聚會,商議在日後丐幫大會之中,大智分舵要推選何人出任幫主。
有人主張推宋長老,有人主張推吳長老。
另有一人道:“說到智勇雙全,該推本幫的全舵主,隻可惜全舵主那日給喬峰那厮假公濟私,革退出幫,回歸本幫的事還沒辦妥。
”又有一人道:“喬峰的奸謀,是我們全舵主首先奮勇揭開的,全舵主有大功于本幫,歸幫的事易辦得很。
大會一開,咱們先辦全舵主歸幫的事,再提出全舵主那日所立的大功來,然後推他為幫主。
” 一個清朗的聲音說道:“本人歸幫的事,那倒順理成章。
但衆位兄弟要推我為幫主,這件事卻不能提,否則的話,别人還道兄弟揭發喬峰那厮的奸謀,乃出于私心。
”一人大聲道:“全舵主,有道是當仁不讓。
我瞧本幫那幾位長老,武功雖然了得,但說到智謀,沒一個及得上你。
我們對付喬峰那厮,是鬥智不鬥力之事,全舵主……”那全舵主道:“施兄弟,我還未正式歸幫,這‘全舵主’三字,暫且不能叫。
” 圍在火堆旁的二百餘名乞丐紛紛道:“宋長老吩咐了的,請你暫時仍任本舵舵主,這‘全舵主’三字,為什麼叫不得?”“将來你做上了幫主,那也不會稀罕這‘舵主’的職位了。
”“全舵主就算暫且不當幫主,至少也得升為長老,隻盼那時候仍然兼領本舵。
”“對了,就算全舵主當上了幫主,也仍然可兼做咱們大智分舵的舵主啊。
” 正說得熱鬧,一名幫衆從山坳口快步走來,朗言道:“啟禀舵主,大理國段王子前來拜訪。
”全冠清當即站起,臉有喜色,說道:“大理國段王子?他親自來看我,很給面子啊!”大聲道:“衆位兄弟,大理段家是著名的武林世家,段王子親自過訪,大夥兒一齊迎接。
”當即率領幫衆,迎到山坳口。
隻見一位青年公子笑吟吟地站在當地,身後帶着七八名從人。
那青年公子正是段譽。
兩人拱手見禮,卻是素識,當日在無錫杏子林中曾經會過。
全冠清當時不知段譽的身分來曆,此刻想起,那日自己給喬峰驅逐出幫的醜态,都給段譽瞧在眼裡,不禁微感尴尬,但随即甯定,抱拳道:“不知段王子過訪,未克遠迎,尚請恕罪。
” 段譽笑道:“好說,好說。
晚生奉家父之命,有一件事要奉告貴幫,卻是打擾了。
” 兩人說了幾句客套話,段譽引見了随同前來的古笃誠、傅思歸、朱丹臣三人。
全冠清請段譽到火堆之前的一塊岩石上坐下,幫衆獻上酒來。
段譽接過喝了,說道:“年餘之前,家父在信陽軍貴幫故馬副幫主府上,承貴幫呂長老等接待,又不追究家父
阿紫大喜,忙命他将蠶兒養入瓦甕。
其時三月暮春,天氣漸暖,但冰蠶一入偏殿,殿中便越來越冷。
這一晚遊坦之在被窩中瑟瑟發抖,凍得沒法入睡,隻想:“這條蠶兒之怪,當真天下少有。
倘若姑娘要它來吮我的血,就算不毒死,也凍死了我。
” 阿紫接連捉了好幾條毒蛇、毒蟲來和之相鬥,都是給冰蠶在身旁繞了一個圈子,便即凍斃僵死,給冰蠶吸幹了汁液。
接連十餘日中,沒一條毒蟲能稍作抵擋。
這日阿紫來到偏殿,說道:“鐵醜,今日要殺冰蠶了,你伸手到瓦甕中,讓蠶兒吸血吧!” 遊坦之這些日子中白天擔憂,晚間發夢,所怕的便是這一刻辰光,到頭來這位姑娘毫不容情,終于要他和冰蠶同作犧牲,心下黯然,向阿紫凝望半晌,不言不動。
阿紫隻想:“我無意中得到這件異寶,所練成的神功,或能厲害過師父。
”說道:“你伸手入甕吧!”遊坦之淚水涔涔而下,跪下磕頭,說道:“姑娘,你練成毒掌之後,别忘了為你而死的小人。
我姓遊,名坦之,可不是什麼鐵醜。
”阿紫微微一笑,說道:“好,你叫遊坦之,我記着就是,你對我很忠心,很好,是個挺忠心的奴才!” 遊坦之聽了她這幾句稱贊,大感安慰,又磕了兩個頭,說道:“多謝姑娘!”但終不願就此束手待斃,雙足一挺,倒轉身子,腦袋從胯下鑽出,左手抓足,右手伸入甕中,心中便想着書中怪僧身上的紅色小箭頭。
突然食指尖上微微一癢,一股寒氣猶似冰箭,循着手臂,迅速無倫地射入胸膛。
遊坦之心中隻記着小箭頭所指的方向,那道寒氣果真順着心中所想的脈絡,自指而臂,又自腦袋而至胸腹,細線所到之處,奇寒徹骨。
阿紫見他做了這個古怪姿勢,大感好笑,過了良久,見他仍這般倒立,不禁詫異,走近身去看時,隻見冰蠶咬住了他食指。
冰蠶身子透明如水晶,一條血線從冰蠶之口流入,經過蠶身左側,兜了個圈子,又從右側注向口中,流回遊坦之食指。
又過一陣,見遊坦之的鐵頭上、衣服上、手腳上,都布上一層薄薄的白霜,阿紫心想:“這奴才是死了。
否則活人身上有熱氣,怎能結霜?”但見冰蠶體内仍有血液流轉,顯然吮血未畢。
突然之間,冰蠶身上忽有絲絲熱氣冒出。
阿紫正驚奇間,嗒的一聲輕響,冰蠶從遊坦之手指上掉落。
她手中早已拿着一根木棍,用力搗下。
她本想冰蠶甚為靈異,這一棍未必搗得它死,哪知它跌入甕中之後,肚腹朝天,呆呆蠢蠢的一時翻不轉身。
阿紫一棍舂下,登時搗得稀爛。
阿紫大喜,忙伸手入甕,将冰蠶的漿液血水塗上雙掌掌心,閉目行功,将漿血都吸入掌内。
她一次又一次地塗漿運功,直至甕底的漿血吸得幹幹淨淨,這才罷手。
她累了半天,欠身站起,見遊坦之仍是腦袋鑽在雙腿之間,倒豎而立,全身雪白,結滿了冰霜。
她甚感駭異,伸手去摸他身子,觸手奇寒,衣衫也都已冰得僵硬。
她又驚訝,又好笑,傳進室裡,命他将遊坦之拖出去葬了。
室裡帶了幾名契丹兵,将遊坦之的屍身放入馬車,拖到城外。
阿紫既沒吩咐好好安葬,室裡也懶得費心挖坑埋葬,見道旁有條小溪,将屍體丢入溪中,便即回城。
室裡這麼一偷懶,卻救了遊坦之的性命。
原來遊坦之手指一給冰蠶咬住,當即以《欲三摩地斷行成就神足經》中運功之法,化解毒氣,血液為冰蠶吸入體内後,又回入他手指血管,将這劇毒無比的冰蠶寒毒吸進了體内。
阿紫再吸取冰蠶的漿血,卻已全無效用,隻白辛苦了一場。
倘若遊坦之已練會《斷行成就神足經》的全部行功法訣,自能将冰蠶的毒質逐步消解,大增功力,但他隻學會一項法門,入而不出。
這冰蠶奇毒乃第一陰寒奇質,登時便将他凍僵了。
要是室裡将他埋入土中,即使數百年後,也未必便化,勢必成為一具僵屍。
這時他身入溪水,緩緩流下,十餘裡後,小溪轉彎,身子給溪旁的蘆葦攔住了。
過不多時,身旁的溪水都結成了冰。
溪水不斷沖激洗刷,将他體内寒氣一點一滴地刷去,終于他身外的冰塊慢慢融化。
幸而他頭戴鐵罩,鐵質冷得快,也熱得快,是以鐵罩内外的凝冰最先融化,才不淹死。
他腦子一清醒,便從溪中爬了上來,全身丁丁當當的兀自留存着不少冰塊。
身子初化為冰之時,并非全無知覺,隻是結在冰中,沒法動彈。
後來終于凍得昏迷了過去,此刻死裡逃生,宛如做了一場大夢。
他坐在溪邊,想起自己對阿紫忠心耿耿,甘願以身去喂毒蟲,助她練功,自己身死之後,阿紫竟連歎息也無一聲。
當時他從冰中望出來,見她笑逐顔開地取出冰蠶漿血,塗在掌上練功,隻側頭瞧着自己,但覺自己死得有趣,頗為奇怪,絕無半分惋惜。
他又想:“冰蠶具此劇毒,抵得過千百種毒蟲毒蛇,姑娘吸入掌中之後,她毒掌當然是練成了。
我若回去見她……”突然身子一顫,打了個寒噤,心道:“她一見到我,定是拿我來試她的毒掌。
倘若毒掌練成,自然一掌将我打死了。
倘若還沒練成,又會叫我去捉毒蛇毒蟲,直到她毒掌練成、能将我一掌打死為止。
始終是死,我回去做什麼?” 他站起身來,抖去身上的冰塊,尋思:“卻到哪裡去好?” 找喬峰報殺父之仇,那是想也不敢再想了。
一時拿不定主意,隻在曠野、荒山之中信步遊蕩,摘拾野果,捕捉禽鳥小獸為食。
到第二日傍晚,突然身子發冷,寒顫難當,便取出那本《神足經》來,想學着圖中怪僧的姿勢照做,盼能如當日除癢一般驅寒。
那書在溪水中浸濕了,兀自未幹,他小心翼翼地翻動,惟恐弄破了書頁,卻見每一頁上忽然都顯出一個怪僧的圖形,姿勢各不相同。
他凝思良久,終于明白,書中圖形遇濕即顯,倒不是菩薩現身救命。
于是便照第一頁中圖形,依式而為,更依循怪僧身上的紅色小箭頭心中存想,隐隐覺得有一條極冷的冰線,在四肢百骸中行走,便如那條冰蠶複活了,在身體内爬行一般。
他害怕起來,急忙站直,體内冰蠶便即消失。
此後兩個時辰之中,他隻是想:“鑽進了我體内的冰蠶不知走了沒有?”可是觸不到、摸不着,無影無蹤,終于忍耐不住,又做起古怪姿勢來,依着怪僧身上的紅色小箭頭存想,過不多時,果然那條冰蠶又在身體内爬行起來。
他大叫一聲,心中不再存想,冰蠶便即不知去向,若再存念,冰蠶便又爬行。
冰蠶每爬行一會,寒冷便減,全身便說不出的溫暖暢快。
書中怪僧姿勢甚多,怪僧身上的小箭頭也盤旋曲折,變化繁複。
他依循不同姿勢呼召冰蠶,體内忽涼忽暖,各有不同的舒泰。
一個月後,冰蠶在體内運行路線既熟,便即自動行走,不須以心意推運,遊坦之對這本經書也即不加珍視,某次翻閱時無意間撕毀數頁,便即毀去抛棄了。
如此過得數月,捕捉禽獸之際漸覺手足輕靈,縱躍之遠,奔跑之速,更遠非以前所能。
一日晚間,一頭餓狼出來覓食,向他撲将過來。
遊坦之大驚,待欲發足奔逃,餓狼的利爪已搭上肩頭,露出尖齒,向他咽喉咬來。
他驚惶之下,随手一掌,打在餓狼頭頂。
那餓狼打了個滾,扭曲了幾下,就此不動了。
遊坦之轉身逃了數丈,見那狼始終不動,心下大奇,拾起一塊石頭投去,石中狼身,那狼仍然不動。
他驚喜之下,蹑足過去看時,那狼竟已死了。
他萬萬想不到自己這麼随手出掌,竟能如此厲害,将手掌翻來覆去地細看,也不見有何異狀,情不自禁底叫道:“冰蠶的鬼魂真靈!” 他隻道冰蠶死後鬼魂鑽入他體内,以緻顯此大能,卻不知那純系《神足經》之功。
再加那冰蠶是世上罕有寒毒之物,這股厲害的寒毒為他吸入體内,以《神足經》所載的神異古瑜伽術修習,内力中便附有極淩厲的陰勁。
梵文《神足經》本是武學中至高無上的寶典,隻修習的法門甚為不易,須得勘破“我相、人相”,心中不存修習武功之念。
但修習此上乘武學之僧侶,必定勇猛精進,以期有成,哪一個不想盡快從修習中得到好處?要“心無所住”,當真千難萬難。
少林寺過去數百年來,修習《易筋經》的高僧着實不少,但窮年累月地用功,往往一無所得,于是衆僧以為此經并無靈效。
當日為阿朱偷盜了去,寺中衆高僧雖然恚怒,卻也不當一件大事。
至于以隐形草液所書繪的瑜伽《神足經》,則為天竺古修士所書,後來天竺高僧見到該書,圖字既隐,便以為是白紙書本,輾轉帶到中土,在其上以梵文抄錄達摩祖師所創的《易筋經》,卻無人知道為一書兩經。
這時遊坦之無心習功,隻依照《神足經》上圖形呼召體内的冰蠶來去出沒,而求好玩嬉戲,不知不覺間功力日進。
他此後數日中接連打死了幾頭野獸,自知掌力甚強,膽子也漸漸大了起來,不斷地向南而行。
他生怕隻消有一日不去呼召冰蠶的鬼魂,“蠶鬼”便會離己而去,因此每日呼召,不敢間斷。
那“蠶鬼”倒也招之即來,甚是靈異。
漸行漸南,這一日已到了中州河南地界。
他自知鐵頭駭人,白天隻在荒野山洞樹林中歇宿,一到天黑,才出來到人家去偷食。
其實他身手已敏捷異常,始終沒給人發覺。
這一日他在路邊一座小破廟中睡覺,忽聽得腳步聲響,有三人走進廟來。
他忙躲在神龛之後,不敢和人朝相。
隻聽那三人走上殿來,就地坐倒,唏哩呼噜地吃起東西來。
三人東拉西扯地說了些江湖上的閑事,忽然一人問道:“你說喬峰那厮到底躲到了哪裡,怎地一年多來,始終聽不到他半點訊息?” 遊坦之一聽得“喬峰”兩字,心中一凜,登時留上了伸。
隻聽另一人道:“這厮作惡多端,做了縮頭烏龜啦,隻怕再也找他不到了。
”先一人道:“那也未必。
他是待機而動,隻等有人落了單,他就這麼幹一下子。
你倒算算看,聚賢莊大戰之後,他又殺了多少人?徐長老、譚公譚婆夫婦、趙錢孫、泰山鐵面判官單老英雄全家、天台山智光老和尚、丐幫的馬夫人、白世鏡長老,唉,當真數也數不清了。
” 遊坦之聽到“聚賢莊大戰”五字,心中酸痛,那人以後的話就沒怎麼聽進耳去,過了一會,聽得一個蒼老的聲音道:“喬幫主一向仁義待人,想不到……唉……想不到,這真是劫數使然。
咱們走吧。
”說前站起身來。
另一人道:“老汪,你說本幫要推新幫主,到底會推誰?”那蒼老的聲音道:“我不知道!推來推去,已推了一年多,總是推不出一個全幫上下都佩服的英雄好漢,唉,大夥兒走着瞧吧。
”另一人道:“我知道你的心思,總是盼喬峰那厮再來做咱們幫主。
你趁早别發這清秋大夢吧,這話傳到了全舵主耳中,隻怕你性命有點兒難保。
”那老汪急了,說道:“小畢,這話可是你說的,我幾時說過盼望喬幫主再來當咱們幫主?”小畢冷笑道:“你口口聲聲還是喬幫主長、喬幫主短,那還不是一心隻盼喬峰那厮來當幫主?”老汪怒道:“你再胡說八道,瞧我不揍死你這小雜種。
”第三人勸道:“好啦,好啦,大家好兄弟,别為這事吵鬧,快去吧,可别遲到了。
喬峰怎麼又能來當咱們幫主?他是契丹狗種,大夥兒一見到,就得跟他拚個你死我活。
再說,大夥兒就算請他來當幫主,他又肯當嗎?”老汪歎了口氣,道:“那也說得是。
”說着三人走出廟去。
遊坦之心想:“丐幫要找喬峰,到處找不到,他們又怎知這厮在遼國做了南院大王啦。
我這就跟他們說去。
丐幫人多勢衆,再約上一批中原好漢,或許便能殺得了這惡賊。
我跟他們一起去殺喬峰。
”想起到南京就可見着阿紫,胸口登時便熱烘烘的。
當下快步從廟中出來,見三名丐幫弟子沿着山路徑向西行,便悄悄跟随在後。
這時暮色已深,荒山無人,走出數裡後,來到一個山坳,遠遠望見山谷中生着一個大火堆,遊坦之尋思:“我這鐵頭甚奇,他們見到了定要大驚小怪,且躲在草叢中聽聽再說。
”鑽入長草叢中,慢慢向火堆爬近。
但聽得人聲嘈雜,聚在火堆旁的人數着實不少。
遊坦之這些時候來苦受折磨,再也不敢粗心大意,越近火堆,爬得越慢,爬到一塊大岩石之後,離火堆約有數丈,便不敢再行向前,伏低了身子傾聽。
火堆旁衆一個個站起來說話。
遊坦之聽了一會,聽出是丐幫大智分舵的幫衆在此聚會,商議在日後丐幫大會之中,大智分舵要推選何人出任幫主。
有人主張推宋長老,有人主張推吳長老。
另有一人道:“說到智勇雙全,該推本幫的全舵主,隻可惜全舵主那日給喬峰那厮假公濟私,革退出幫,回歸本幫的事還沒辦妥。
”又有一人道:“喬峰的奸謀,是我們全舵主首先奮勇揭開的,全舵主有大功于本幫,歸幫的事易辦得很。
大會一開,咱們先辦全舵主歸幫的事,再提出全舵主那日所立的大功來,然後推他為幫主。
” 一個清朗的聲音說道:“本人歸幫的事,那倒順理成章。
但衆位兄弟要推我為幫主,這件事卻不能提,否則的話,别人還道兄弟揭發喬峰那厮的奸謀,乃出于私心。
”一人大聲道:“全舵主,有道是當仁不讓。
我瞧本幫那幾位長老,武功雖然了得,但說到智謀,沒一個及得上你。
我們對付喬峰那厮,是鬥智不鬥力之事,全舵主……”那全舵主道:“施兄弟,我還未正式歸幫,這‘全舵主’三字,暫且不能叫。
” 圍在火堆旁的二百餘名乞丐紛紛道:“宋長老吩咐了的,請你暫時仍任本舵舵主,這‘全舵主’三字,為什麼叫不得?”“将來你做上了幫主,那也不會稀罕這‘舵主’的職位了。
”“全舵主就算暫且不當幫主,至少也得升為長老,隻盼那時候仍然兼領本舵。
”“對了,就算全舵主當上了幫主,也仍然可兼做咱們大智分舵的舵主啊。
” 正說得熱鬧,一名幫衆從山坳口快步走來,朗言道:“啟禀舵主,大理國段王子前來拜訪。
”全冠清當即站起,臉有喜色,說道:“大理國段王子?他親自來看我,很給面子啊!”大聲道:“衆位兄弟,大理段家是著名的武林世家,段王子親自過訪,大夥兒一齊迎接。
”當即率領幫衆,迎到山坳口。
隻見一位青年公子笑吟吟地站在當地,身後帶着七八名從人。
那青年公子正是段譽。
兩人拱手見禮,卻是素識,當日在無錫杏子林中曾經會過。
全冠清當時不知段譽的身分來曆,此刻想起,那日自己給喬峰驅逐出幫的醜态,都給段譽瞧在眼裡,不禁微感尴尬,但随即甯定,抱拳道:“不知段王子過訪,未克遠迎,尚請恕罪。
” 段譽笑道:“好說,好說。
晚生奉家父之命,有一件事要奉告貴幫,卻是打擾了。
” 兩人說了幾句客套話,段譽引見了随同前來的古笃誠、傅思歸、朱丹臣三人。
全冠清請段譽到火堆之前的一塊岩石上坐下,幫衆獻上酒來。
段譽接過喝了,說道:“年餘之前,家父在信陽軍貴幫故馬副幫主府上,承貴幫呂長老等接待,又不追究家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