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七 都邑
關燈
小
中
大
【伯】陳【侯】蔡【侯】邾【子】曹【伯】許【男】莒【子】杞【侯子伯】滕【侯子】薛【侯伯】小邾【子】息【侯】随【侯】虞【公】北燕【伯】紀【侯】巴【子】鄧【侯】郕【伯】徐【子】鄫【子】芮【伯】胡【子】南燕【伯】州【公】梁【伯】茍【侯】賈【伯】凡【伯】祭【伯】宿【男】鄅【子】原【伯】防【子】舒鸠 滑【伯】郯【子】黃 羅郉【侯】魏 霍 郜【子】鄋暪 向 偪陽【男】韓【侯】舒庸 焦 ? 夷 申【侯】密【公】耿 麋【子】萊【子】?
【子】頓【子】沈【子】谷【伯】譚【子】舒【子】防【子】白狄 頼【子】肥【子】鼓【子】戎【子】蠻 唐【侯】潞【子】江 鄖 權 道 桓貳 轸 絞 蓼 六 遂 崇 戴 冀 溫【子】厲 項 英氏 介 巢 盧 根牟 無終【子】郝姒 蓐 狄 房 鮮虞 陸渾 桐 鄀 于餘丘 須句【子】颛臾 任 葛 蕭 牟 鄟
極 鄣
太原六名【詩地理考】
太原 大鹵 大夏 夏墟 晉陽 晉
七國?勢【蘇秦説七國】
秦四塞之國被山帶渭東有闗河西有漢中南有巴蜀北有代馬 燕東有朝鮮北有樓煩西有雲中九原南有嘑沱易水碣石鴈門之饒 趙西有常山南有河漳東有清河北有燕國 韓北有鞏洛成臯之固西有宜陽商阪之塞東有宛穰洧水南有陉山魏南有鴻溝陳汝南許郾昆陽召陵舞陽新都新郪東有淮颍煑棗無胥西有長城之界北有河外卷衍酸棗 齊南有泰山東有琅邪西有清河北有渤海【亦稱四塞之國】楚西有黔中巫郡東有夏州海陽南有洞庭蒼梧北有陉塞郇陽
三國?勢【胡安國設險論】
魏都許不恃方城而守襄陽 蜀都益不恃劍門而守漢中 吳都秣陵不恃大江而守荊渚
九國之師【過秦論】
齊 楚 燕 趙 韓 魏 宋 衛 中山
漢同姓九國【惟長沙異姓又荊絶乃封吳】
燕 代【自鴈門太原以東至遼陽】齊 趙【自常山以南太行左轉渡河濟阿甄以東薄海】梁 楚 荊 淮南 長沙【自陳以西南至九疑東帶江淮谷泗薄防稽】
異姓八國【史記髙祖定天下非同姓而王者八惟吳芮傳五世】
趙【張耳】長沙【吳芮】梁【彭越】淮南【黥布】燕【盧绾】楚【韓信】韓【韓王信】臨江【共敖】
七國
吳 楚 趙 膠西 濟南 菑川 膠東
齊分為七【漢諸侯王表】
城陽 濟北 濟南 菑川 膠西 膠東
趙分為六【同上】
河間 廬州 中山 常山 清源
梁分為五【同上】
濟陽 濟東 濟川 山陽
淮南分為三【同上】
廬江 衡山
梁諸州五品【朱異請分五品五品之外又二十餘州凡一百七州】
上品二十州 次品十州 次品八州 次品二十三州 下品二十一州
唐州府九等【陸防奏議】
京府 都督都防府 四輔 六雄 十望 十緊上州 中州 下州
縣邑七等【同上凡一千一百七十三】
赤【六】畿【八十二】望【七十八】緊【百十一】上【四百四十六】中【二百九十六】下【五百五十四】 周禮五鄙【二千五百家】為縣此六遂之縣也四甸【六十四井】為縣此州裡之縣也 呂氏春秋郡屬于縣趙簡子誓衆上大夫受縣下大夫受郡是也 戰國縣屬于郡秦紀魏納上郡十五縣是也
六雄州【六典】
陜 懷 鄭 汴 魏 绛
十望縣【同上】
虢 汝 汾 晉 宋 許 滑 衛 相 洛一有亳渭無滑汾
參國五鄙【齊語郊以内三分其國為三軍郊以外五分其鄙為五屬】
制國五家為軌 十軌為裡 四裡為連 十連為鄉【五鄉一帥故萬人為一軍】制鄙三十家為邑 十邑為卒 十卒為鄉 三鄉為縣 十縣為屬【五屬故立五大夫五正】
五屬十連【漢表注】
五國以為屬屬有長 十國以為連連有帥 三十國以為卒卒有正 二百一十國以為州州有伯【八州八伯五十六正百六十八帥三百三十六長】
逺近郊數
周制天子畿内千裡逺郊百裡以此差之 逺郊上公五十裡 侯四十裡 伯三十裡 子二十裡男十裡 近郊各半之 尚書傳百裡之國二十裡之郊七十裡之國九裡之郊五十裡之國三裡之郊
讀書紀數略卷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