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三十四 課

關燈
<子部,類書類,讀書紀數略 欽定四庫全書 讀書紀數略卷三十四目録 人部 ?課? 五王取人 文王七屬 屬有九用 用有六證 七害 鄉三物 三語一有 用人三去 貢士三适 齊三? 孟春論吏四 五者定相 察五臣 三不足 九征 八觀 六驗 六患 漢四科 明經三科 茂才三科 孝廉四科 辟召四科 光祿四行 茂才四行 中正八損 隋二科舉人 四科舉人 十科舉人 唐三科 六科 秀才試策四等 九科 三科 四科 ?人三? ?人四事 任人四式 紫宸殿防試四科 三铨 小?三擇 武舉二科 試用武舉有七 宋兩科 三經科 講武殿覆試八科 八行取士 ?舉七狀 三科 幹徳制舉三科 制舉六科 元祐十科 紹興六科 複増制舉十科 正奏名五甲 特奏名五等 元豐四? ?人七階 明初四科三途 生員三等 三塲取士 中式十日後試五事 三大病根 周六計 三本 三授 三材 漢刺史六條 禦史監三輔九條 晉六條 五條 北齊五條 後周六條 唐覈才三術 考課四善 三最 二十七最 六察 六條 諸使三考 定考流外官四等 五術 五要 八計 吏能四科 審官六議 祥符禦制文武七條 開寳察舉三科 紹興八科 舉薦按察四條 三策救四弊 宋三事不可不變 元五事 六功賞地 功五品 三賞 三賞 以官賞功二害 欽定四庫全書 讀書紀數略卷三十四 福建巡撫宮夢仁撰人部 ?課? 五王取人【大戴禮】 堯取人以狀 舜取人以色 禹取人以言 湯取人以聲 文王取人以度 文王七屬【大戴禮倫有七屬】 國任貴 鄉任正 官任長 學任師 族任宗家任主 先任賢 屬有九用【同上】 有慮 慈惠 忠正 順直 絜正 謹廉 好謀接給 猛毅 用有六證【同上】 觀誠 考志 視中 觀色 觀? 揆徳 七害【太公】 無謀輕戰者勿将 有名無實者勿謀 樸躬惡服詐僞者勿近 髙議诽俗奸慝者勿寵 貪祿悅主者勿使 技巧傷農者必禁 左道惑民者必止 鄉三物【周禮大司徒以鄉三物教萬民而賓興之】 一六徳【知仁聖義忠和】二六行【孝友睦婣任恤】三六藝【禮樂射禦書數】 三語一有【文王世子注】 或以徳進 或以事舉 或以言揚 用人三去【禮運】 用人之知去其詐 用人之勇去其怒 用人之仁去其貪 貢士三适【書大傳諸侯三年一貢士】 一适謂之好徳 再适謂之賢賢 三适謂之有功 齊三?【齊語】 鄉長所進 官長所? 公所訾相【量視也】 孟春論吏四【家語孔子答闵子】 能徳法者為有徳 能行徳法者為有行 能成徳法者為有功 能治徳法者為有智 五者定相【魏文侯謂李克曰今置相非成則璜克對以此遂相成】 居視其所親 富視其所與 達視其所舉 窮視其所為 貧視其所取 察五臣【韓非子言當用法而察其臣】 易亡好擇【是心貪者不謂廉】逆法強谏【是淩主者不謂忠】行惠收下【是作福者不謂仁】?居非上【是揚惡者不謂義】怨主利家【是奸雄也不謂智】 三不足【同上言先王以此三者不足察臣】 用目則下飾觀 用耳則下飾聲 用慮則下繁詞 九征【莊子】 逺使之觀其忠 近使之觀其敬 煩使之觀其能卒然問焉觀其智 急與之期觀其信 委之以 财觀其仁 告之以危觀其節 醉之以酒觀其則雜之以處觀其色 劉劭人物志九征皆至純粹 之徳謂神情筋骨氣色儀容言 八觀【呂氏春秋賢主所以論人】 通觀其所禮 貴觀其所進 富觀其所養 聽觀其所行 止觀其所好 習觀其所言 窮觀其所不受 賤觀其所不為 六驗【同上】 喜之以驗其守 樂之以驗其僻 怒之以驗其節懼之以驗其特 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