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十三 事迹
關燈
小
中
大
今乃自綴于元帝而去成哀平三君 玉檢秘文人不得見是必祈求永年 前拒羣臣之請謂百姓多怨豈有其後兩歲即已歡洽 勅戒郡縣上壽稱美今诏墨未幹自令梁松等讨論故事 奉髙後配地未幾歸廟主于寝園 即位改元終身不可改而改之
五可五不可【晉惠帝欲為太子婚衞瓘女楊後欲得賈充女帝謂雲雲充妻賂後納之】衞種賢【一可】而多子【二可】端正【三可】而長【四可】白【五可】 賈種妒【一不可】而少子【二不可】醜惡【三不可】而短【四不可】黑【五不可】
二主優劣【魏徴對太宗雲齊主尤劣也】
齊後主懦弱政出多門 周天元驕防威福在已
宋太宗一舉三失【引諸衞将率習射于顯徳殿】
天子非敎射之人 卒伍非進見之士 殿廷非習武之所
臧文仲三不仁【孔子言】
下展禽【知栁下惠而不與立】廢六闗【禁來遊者而廢之】妾織蒲【與民争利】
三不知
作虛器【為藏室】縱逆祀【逆祀僖公而不禁】祀爰居【海鳥止東門而祭之】
少正夘五惡【孔子雲人有惡者五而盜竊不與焉少正卯兼有之】
心逆而險 行僻而堅 言僞而辨 記醜而博順非而澤
智瑤五賢一不逮【智宣子将以為後智果謂不如宵也瑤之賢于人者五其不逮者一】美須長大則賢 射禦足力則賢 技藝畢給則賢巧文辨慧則賢 強毅果敢則賢 如是而不仁
智伯三賢【智伯賢于人者五犁丘之役見其三焉】
馬駭驅之親禽顔庚射禦足力也 拒長武子之辭巧文辨慧也 決戰不蔔強毅果敢也
栾大佩四金印【武本紀】
天士将軍 地士将軍 大通将軍 天道将軍
莽繼四父輔政
王鳯 王商 王音 王根
陳窦三難【張南軒言】
主弱 政在房闼 宦者盤錯其勢已成
八失【胡緻堂謂陳蕃公忠而短于才術窦武不足稱也】
窦武貪援立之功一家四侯 雖徴賢才列于朝甯而司隸校尉河南尹未有署置 中官罪惡顯著者可除餘當慰安之而欲悉去 太後猶豫宜及時建白迅速掩捕而不決 既收鄭諷不即行刑尚送北寺獄 曹節王甫已為元惡必待鄭諷詞連然後收奏 外廷新立内豎膠固既與為敵乃使人納奏已出府宿 兵柄在手素不為備事已敗露乃始召兵
為郡四盡【魚?自語】
水中魚鼈盡 山中麞鹿盡 田中米糓盡 村中人庶盡
劉穎三不肯【魏?農太守民患其苛刻目之】
不肯足 不肯去 不肯遷
賀若弼三太猛【隋史】
嫉妬心太猛 自是非人心太猛 無上心太猛
四其禦史【郭?霸自陳忠鲠于唐天後言往年征徐敬業臣願雲雲】
抽其筋 食其肉 飲其血 絶其髓
二李朋黨【互相傾軋埀四十年】
李徳裕 李宗闵
趙普三罪
陳橋之事普實預謀 為政而有患得患失之心秦王廷美盧多遜之獄普實屍之
四如給事【李邺使金還言金人如此人因目之】
上馬如龍 步行如虎 渡水如? 登山如猿
三旨宰相【王珪以文學見推宋治平間自執政至宰相凡十六年無所建明時人号之】上殿進呈雲取聖旨 上可否訖雲領聖旨 退谕禀事者雲已得聖旨
安石十事【呂誨疏言究安石之迹固無逺略惟務改作立異飾非誤天下蒼生必斯人也】初托疾及除知江甯乃從命 除小官則遜避承重任而不辭 侍講侍讀乃請坐自尊 居政府多乞禦批以沮異議 挾情壞法狥私報怨 入翰林惟欲其弟貴顯在政府無非賣弄威權 貶黜異已專權害政 奏對不知敬畏争論遂至諠嘩 上方親睦九族乃黨張辟光離間岐王 ?國經費在十三司乃欲額外增員
新法十八事
青苗 均輸 市易 保馬 保甲 方田 免役更戍 水利 農田 折二錢 鹽法 手實
試刑科 三經新義 罷詩賦明經諸科 廢武舉兵書墨義 定太學三舍法
安石四不足【帝語安石聞民間殊苦新法對以祁寒暑雨民猶怨咨此何足恤司馬光言安石有
三不足之?由今觀之實有四不足】
天變不足懼 人言不足恤 祖宗法不足守 民怨咨不足恤
宋小人三可怪
漢唐小人得志不過在竊權受賄之間宋之小人特欲秉國鈞改制度起邊功流毒天下一可怪也 漢唐小人安心不善其言亦直以為利爾矣宋之小人必欲傅防經義比迹聖人宗周官主大孝使人主惑之二可怪也 漢唐小人不過當權之日以勢力驅使人宋之小人乃心孚意結方元祐之末惠卿章惇皆逺竄在外猶能以?搖朝廷聞宮禁三可怪也
嚴嵩十罪【明世宗時楊繼盛疏】
一壞祖制 二奸大權 三掩君美 四縱奸子五竊軍功 六黨悖逆 七悮軍機 八擅黜陟九失人心 十壞風俗
五奸【言有十罪又濟之以五奸】
上之左右皆嵩閑諜奸一 上之納言皆嵩鷹犬奸二 上之爪牙皆嵩爪葛奸三 上之耳目皆嵩奴仆奸四 上之臣工皆嵩心腹奸五
三大案【倪元璐言主挺擊者力防東宮争挺擊者計安神祖主紅丸者仗義之言争紅丸者原心之論
主移宮者弭變于幾先争移宮者持平于事後六者各有所是未可偏非】
張差挺擊【萬厯】李可灼進紅丸【泰昌】李?侍移宮【天啓】
斷幺絶六【萬厯丙辰防試以弊?除名時人謠曰丙辰防録斷幺絶六】
第一沈同和 第六趙鳴陽
錦衣三重【錦衣志其初一禁校耳其究乃位師保叅綸綍】
一重于紀綱 再重于錢甯 三重于陸炳
魏忠賢十大罪【天啓時嘉興貢生錢嘉徴叅】
一并帝 二蔑後 三弄兵 四無君 五尅剝六無聖 七濫爵 八掩邊功 九朘民膏 十通闗節
八勝【吏主事錢元慤叅忠賢】
稱功頌徳遍天下勝王莽之妄行符命 列爵畀乳臭勝梁冀之一門五侯 遍列私人勝王衍之狡兔三窟 輿金辇寶積肅甯勝董卓之郿塢私藏 動輙稱旨勝趙髙之指鹿為馬 隂養死士陳兵自衞勝桓溫之複壁置人 誅鋤善?勝節甫之鈎黨連衆 廣開告讦道路側目勝則天朝之羅織忠良
溫體仁三者無一【楊光光叅】
治國平天下是其責【邊?兩薄京城流賊各省延蔓治平安在】扶危持顚是其任【國危而不思所以安民怨而不思所以恤扶持安在】休休有容是其量【忠告之言不受睚眦之怨不忘休休安在】
讀書紀數略巻二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