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三 嵗時
關燈
小
中
大
風【風不信則花蕚不茂?生之徳廢】夏徳暑【暑不信則草木不長長嬴之徳廢】秋徳雨【雨不信則百谷不實收成之徳廢】冬徳寒【寒不信則水土不堅安甯之徳廢】
四?【同上四時者天之四?】
春者少陽之? 秋者少隂之? 夏者太陽之?冬者太隂之?
四府【皇極經世書昊天四府春夏秋冬之謂也】
春為生物之府 夏為長物之府 秋為收物之府冬為藏物之府
氣盈朔虛之數【朱子曰嵗有十二月月有三十日三百六十日者嵗之常數也】
日與天防而多五日九百四十分日之二百三十五者為氣盈 月與日防而少五日九百四十分日之五百九十二者為朔虛
三時【左?三時不害注】
春 夏 秋 又三時務農一時講武【一時謂冬也】
五時【漢儀讀五時令】
立春 立夏 大暑 立秋 立冬
八節【史律書八正之氣】
立春 春分【啓】立夏 夏至【陽極隂生】立秋 秋分【閉】立冬 冬至【隂極陽生】
二十四氣【十五日為一氣二氣為一月二十四氣為一年】
立春【正月節】雨水【中】驚蟄【二月節】春分【中】清眀【三月節】谷雨【中】立夏【四月節】小滿【中】芒種【五月節】夏至【中】小暑【六月節】大暑【中】立秋【七月節】處暑【中】白露【八月節】秋分【中】寒露【九月節】霜降【中】立冬【十月節】小雪【中】大雪【十一月節】冬至【中】小寒【十二月節】大寒【中】 漢初啓蟄正月中雨水二月節三統歴谷雨三月節清眀三月中後俱改
七十二候【五日為一候六候為一月七十二候為一年見周公時訓後魏始載于歴呂氏春秋十二
紀禮記取為月令其上則見于夏小正】
東風解凍 蟄蟲始振 魚上冰 獺祭魚 候鴈北 草木萌動【正月六】桃始華 倉庚鳴 鷹化為鸠鳦鳥至 雷乃?聲 始電【二月六】桐始華 田鼠
化為鴽 虹始見 萍始生 鳴鸠拂其羽 戴勝降于桑【三月六】蝼蝈鳴 蚯蚓出 王瓜生 苦菜秀靡草死 麥秋至【四月六】螳螂生 鵙始鳴 反舌
無聲 鹿角解 蜩始鳴 半夏生【五月六】溫風至蟋蟀居壁 鷹乃學習 腐草為螢 土潤溽 大雨時行【六月六】涼風至 白露降 寒蟬鳴 鷹乃祭鳥 天地始肅 禾乃登【七月六】鴻鴈來 鳦鳥歸羣鳥養羞 雷乃收聲 蟄蟲坯戶 水始涸【八月六】鴻鴈來賔 雀入水為蛤 菊有黃華 豺祭獸草木黃落 蟄蟲鹹俯【九月六】水始冰 地始凍 雉入水為蜃 虹藏不見 天氣上騰地氣下降 閉塞成冬【十月六】鹖旦不鳴 虎始交 荔挺出 蚯蚓結 麋角解 水泉動【十一月六】鴈北鄉 鵲始巢雉雊 雞乳 征鳥厲疾 水澤腹堅【十二月六】
十嵗陽【爾雅】
太嵗在甲曰阏逢 乙曰旃蒙 丙曰柔兆 丁曰彊圉 戊曰着雍 己曰屠維 庚曰上章 辛曰重光 壬曰元黓 癸曰昭陽 史記甲曰焉逢乙曰端蒙丙曰遊兆丁曰彊梧戊曰徒維己曰祝犂庚曰商橫辛曰昭陽壬曰橫艾癸曰尚章
十二嵗隂【同上】
太嵗在子曰困敦 醜曰赤奮若 寅曰攝提格卯曰單阏【一作亶安又蟬墕】辰曰執徐【一作除】巳曰大荒落【史作芒駱】午曰敦牂 未曰協洽【史作葉又作汁】申曰涒灘 酉曰作噩【史作鄂】戌曰閹茂【史作掩漠】亥曰大淵獻
十月陽【同上】
在甲曰畢 在乙曰橘 在丙曰修 在丁曰圉在戊曰厲 在己曰則 在庚曰窒 在辛曰塞在壬曰終 在癸曰極
十二月名【周禮硩蔟氏書十有二月之号是也】
正月為陬 二月為如 三月為防 四月為餘五月為臯 六月為且 七月為相 八月為壯九月為元 十月為陽 十一月為辜 十二月為塗 正月得甲曰畢陬二月得乙曰橘如三月得丙曰修防四月得丁曰圉餘五月得戊曰厲臯六月得己曰則且七月得庚曰窒相八月得辛曰塞壯九月得壬曰終元十月得癸曰極陽十一月得甲曰畢辜十二月得乙曰橘塗周而複始
十二月律【陽月為律隂月為呂故曰六律六呂】
正月太簇 二月夾鐘 三月姑洗 四月中呂五月蕤賔 六月林鐘 七月夷則 八月南呂九月無射 十月應鐘 十一月黃鐘 十二月大呂
十二月卦
正月泰【幹九三三陽溫厚之氣始于此】二月大壯【幹九四四陽】三月夬【幹九五五陽】四月幹【幹上九六陽溫厚之氣盛于此】五月姤【坤初六一隂始生】六月遯【坤六二二隂】七月否【坤六三三隂嚴凝之氣始于此】八月觀【坤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