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回 卓韋庵主仆重逢 養牛兒文公悟道
關燈
小
中
大
全仗師父提攜,開恩釋罪。
”真人道:“我也不怪你,隻是庵中少面用,你今晚拿兩擔麥去,連夜磨了,明早交面還我。
”文公道:“師父,磨子在那裡?”真人叫道:“童兒引他去看磨子。
”文公仔細看了一回,轉來禀真人道:“師父,不是弟子躲懶,隻是弟子年紀六十四歲,血氣衰敗,一人推不動這副磨子;況且一夜有得多少工夫,教弟子獨自一個,如何磨得完兩擔麥子?”真人不答應他一聲,隻叫清風、明月道:“你兩個快去催趱韓愈磨面來交,不許你私做人情,違我庵中規矩!”清風、明月便催促文公到了磨房。
文公道:“師兄在上,弟子年老,氣力不加,如何這一夜磨得兩擔麥子?望師兄幫助一二。
”清風、明月道:“我們也肯舍力幫你磨麥,隻是師父的堂規嚴厲得緊,吩咐我們來催趱你做工夫,不許懶惰,我們如何敢幫你挨磨?”文公聽了他兩個的話,隻得苦苦自挨。
捱到天明,剛剛磨得八鬥。
同清風、明月來見真人,禀道:“告師父,得知韓愈氣力不加,一夜磨得八鬥,望師父饒恕。
”真人道:“我且将就你這一次。
”文公叩首拜謝了真人,仍回磨房中去磨麥子,并沒一點怨悔嗔怒之心。
一日,磨完麥子,挑到真人跟前,交割明白。
清閑無事,便踅身到後山閑步。
忽然見一夥人,挑了許多柴來到庵中交卸。
文公問道:“你這些人是那裡來的?”挑柴的道:“我們都是沐目真人庵中的道人,逐日價去山上砍柴斲草,供給庵中用的。
”文公道:“你們不怕這般辛皆?”挑柴的道:“由你使盡千般計較,萬種機謀,也躲不得『無常』二字,我們随了沐目大仙出家,便不怕『無常』了,這辛苦是分内應得做的,隻怕大仙不肯收留的苦。
”文公道:“你這夥人倒也見得是。
我枉做了讀書人,倒不如你們的見識。
”内中有兩個又說道:“你老人家的面龐就像我那韓老爺一般。
”文公道:“那個韓老爺?”兩個齊聲道:“就是禮部尚書韓愈老爺。
”文公道:“你怎麼認得他?他在朝中做官,好不昂昂威勢,怎的肯到這所在?”那兩個道:“韓老爺佛骨一表,龍顔大怒,貶到潮州去做刺史。
迢迢八千裡路,我兩個跟到半路裡,不知受了多少苦楚,不料撞着兩隻猛虎跳将出來,把我兩人一口一個,馱來去在這卓韋山上,逃得這兩條殘生性命,在此掃柴斲草,豈不是虧了沐目真人,脫得這『無常』二字!”文公道:“你敢是張千、李萬麼?”李萬道:“我便是李萬,他是張千。
你莫不是韓老爺麼?”文公道:“這個去處,出家都是道人了,怎麼還叫我做老爺。
”李萬道:“依你說,果然是韓老爺了。
”張千道:“我兩個虧了真人,得活在這裡。
那韓老爺不知凍死在藍關上那一個地方,怎麼能夠在這裡?”文公道:“我實實是韓尚書,不是冒認。
”張千道:“如今世上冒名托姓趁口認的好不多得緊。
我也難信你,你且說怎麼不到潮州,倒來這卓韋山上?”文公道:“隻因不聽侄兒韓湘子的說話,我在那藍關上受了多多少少的虧苦,性命就如那風裡燈爐上雪,虧侄兒領我來投拜沐目真人,做個徒弟,故此情願在這裡焚香點燭,掃地烹茶。
”張千道:“且說公子韓湘為何去修行?說得對才信你是韓老爺。
”文公道:“我哥哥韓會、嫂嫂鄭氏,止生得湘子一人。
湘子三歲還不會說話,直到我中舉回來,湘子方才說得話出;及至養得成人長大,他一心一意要出家修行,不旨讀書;娶得林小姐蘆英為妻,他又同牀不共枕,同席不同衾;我一日在那灑金橋邊遇見兩個道人,說自家經天緯地,會武能文,我請他兩個回家教訓湘子,因此湘子逃去修行,許久不回來,教我無日不記挂,到處貼招子,訪問他的下落。
我那一年在南壇祈雪時,曾有一個道人說是湘子,替我登壇祈下一天大雪;我做生日的時節,也曾有一個道人說是湘子,來度我出家。
三番五次,我隻是不信,他徑自去了。
我直到藍關道上,才知侄兒湘子真是仙人,那兩個道人真是漢鐘離、呂純陽。
說得對也不對?”張千聽罷,哭道:“我兩人正是張千、李萬。
老爺怎的一些也不認得我們?”文公不覺也堕下淚來。
三個人正在那裡悲悲切切,訴說衷腸,隻見沐目真人近前喝道:“悲歡離合,塵俗火坑,我這裡百慮都捐,萬念盡下,你三人怎的還擺脫不開,做出這許多兒女子的情态?”文公把前後根因說了一遍、沐目真人道:“這都是前生業障,今世罪根。
既到了我這個去處,一切付之烏有,再休提起了。
” 文公道:“
”真人道:“我也不怪你,隻是庵中少面用,你今晚拿兩擔麥去,連夜磨了,明早交面還我。
”文公道:“師父,磨子在那裡?”真人叫道:“童兒引他去看磨子。
”文公仔細看了一回,轉來禀真人道:“師父,不是弟子躲懶,隻是弟子年紀六十四歲,血氣衰敗,一人推不動這副磨子;況且一夜有得多少工夫,教弟子獨自一個,如何磨得完兩擔麥子?”真人不答應他一聲,隻叫清風、明月道:“你兩個快去催趱韓愈磨面來交,不許你私做人情,違我庵中規矩!”清風、明月便催促文公到了磨房。
文公道:“師兄在上,弟子年老,氣力不加,如何這一夜磨得兩擔麥子?望師兄幫助一二。
”清風、明月道:“我們也肯舍力幫你磨麥,隻是師父的堂規嚴厲得緊,吩咐我們來催趱你做工夫,不許懶惰,我們如何敢幫你挨磨?”文公聽了他兩個的話,隻得苦苦自挨。
捱到天明,剛剛磨得八鬥。
同清風、明月來見真人,禀道:“告師父,得知韓愈氣力不加,一夜磨得八鬥,望師父饒恕。
”真人道:“我且将就你這一次。
”文公叩首拜謝了真人,仍回磨房中去磨麥子,并沒一點怨悔嗔怒之心。
一日,磨完麥子,挑到真人跟前,交割明白。
清閑無事,便踅身到後山閑步。
忽然見一夥人,挑了許多柴來到庵中交卸。
文公問道:“你這些人是那裡來的?”挑柴的道:“我們都是沐目真人庵中的道人,逐日價去山上砍柴斲草,供給庵中用的。
”文公道:“你們不怕這般辛皆?”挑柴的道:“由你使盡千般計較,萬種機謀,也躲不得『無常』二字,我們随了沐目大仙出家,便不怕『無常』了,這辛苦是分内應得做的,隻怕大仙不肯收留的苦。
”文公道:“你這夥人倒也見得是。
我枉做了讀書人,倒不如你們的見識。
”内中有兩個又說道:“你老人家的面龐就像我那韓老爺一般。
”文公道:“那個韓老爺?”兩個齊聲道:“就是禮部尚書韓愈老爺。
”文公道:“你怎麼認得他?他在朝中做官,好不昂昂威勢,怎的肯到這所在?”那兩個道:“韓老爺佛骨一表,龍顔大怒,貶到潮州去做刺史。
迢迢八千裡路,我兩個跟到半路裡,不知受了多少苦楚,不料撞着兩隻猛虎跳将出來,把我兩人一口一個,馱來去在這卓韋山上,逃得這兩條殘生性命,在此掃柴斲草,豈不是虧了沐目真人,脫得這『無常』二字!”文公道:“你敢是張千、李萬麼?”李萬道:“我便是李萬,他是張千。
你莫不是韓老爺麼?”文公道:“這個去處,出家都是道人了,怎麼還叫我做老爺。
”李萬道:“依你說,果然是韓老爺了。
”張千道:“我兩個虧了真人,得活在這裡。
那韓老爺不知凍死在藍關上那一個地方,怎麼能夠在這裡?”文公道:“我實實是韓尚書,不是冒認。
”張千道:“如今世上冒名托姓趁口認的好不多得緊。
我也難信你,你且說怎麼不到潮州,倒來這卓韋山上?”文公道:“隻因不聽侄兒韓湘子的說話,我在那藍關上受了多多少少的虧苦,性命就如那風裡燈爐上雪,虧侄兒領我來投拜沐目真人,做個徒弟,故此情願在這裡焚香點燭,掃地烹茶。
”張千道:“且說公子韓湘為何去修行?說得對才信你是韓老爺。
”文公道:“我哥哥韓會、嫂嫂鄭氏,止生得湘子一人。
湘子三歲還不會說話,直到我中舉回來,湘子方才說得話出;及至養得成人長大,他一心一意要出家修行,不旨讀書;娶得林小姐蘆英為妻,他又同牀不共枕,同席不同衾;我一日在那灑金橋邊遇見兩個道人,說自家經天緯地,會武能文,我請他兩個回家教訓湘子,因此湘子逃去修行,許久不回來,教我無日不記挂,到處貼招子,訪問他的下落。
我那一年在南壇祈雪時,曾有一個道人說是湘子,替我登壇祈下一天大雪;我做生日的時節,也曾有一個道人說是湘子,來度我出家。
三番五次,我隻是不信,他徑自去了。
我直到藍關道上,才知侄兒湘子真是仙人,那兩個道人真是漢鐘離、呂純陽。
說得對也不對?”張千聽罷,哭道:“我兩人正是張千、李萬。
老爺怎的一些也不認得我們?”文公不覺也堕下淚來。
三個人正在那裡悲悲切切,訴說衷腸,隻見沐目真人近前喝道:“悲歡離合,塵俗火坑,我這裡百慮都捐,萬念盡下,你三人怎的還擺脫不開,做出這許多兒女子的情态?”文公把前後根因說了一遍、沐目真人道:“這都是前生業障,今世罪根。
既到了我這個去處,一切付之烏有,再休提起了。
” 文公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