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回 湘子假形傳信息 石獅點化變成
關燈
小
中
大
道:“賊道童,好生無禮!我是韓尚書府裡相公,好意叫你,你怎敢大膽坐着不起身?”湘子忖道:“我當初在富陽館中讀書,叔父見我自抱書包,怕人笑話,讨得張家孩子張清,改名韓清,跟我讀書。
想因我出家修行,叔嬸沒有親子,擡舉他像兒子一般。
如何就叫起韓相公來,豈不好笑。
待他再來叫我,我把青淄泥撒他一臉,看他如何說話。
”隻見韓清又說起那着水官話,搬起那富陽呔聲,嚷道:“你這賊道,真個可惡!若再不起身,叫手下打你這賊狗骨頭!”湘子道:“我出家人又不上門布施你的錢鈔,又不攔路沖撞着你;你怎麼就罵我,平白地又要打我?”手拿青泥一把,照臉撒将去。
韓清氣忿忿跑進家裡,叫人去打他。
窦氏看見他變了臉亂跑,便叫住他道:“我使你去叫那打漁鼓的道人,你怎的做出這一副嘴臉來?”韓清隻得立住腳,回複道:“孩兒去叫那賊囚,他身也不立起來,倒拿把青淄泥撒我一身。
我如今叫人去拿他進來,吊在這裡,打他一個下馬威,才消得我這口氣。
”窦氏道:“必定是你倚家主勢,打那道童,道童才敢将泥撒汝。
汝快快進去,不要生事,惹得老爺不歡喜。
”韓清隻得依言走了進去。
窦氏喚叫張千道:“門外那敲漁鼓的道童,你好好地叫他來見我,不要大呼小叫,吓壞了他。
”張千果然去叫湘子道:“小師父,我府中夫人請你進來唱個道情,散一散悶。
你須小心上前,不可撒野放肆。
”湘子便跟了他進來見窦氏,道:“老夫人,小道稽首。
”窦氏道:“童兒,你是幾歲上出家的?如今有多少年紀了?”湘子道:“小道是十六歲出家,也曆過幾遍寒暑,恰忘記了年庚歲月。
”窦氏道:“出家的囊無宿錢,甕無宿米,東趁西讨,有恁麼好處?你小小年紀,便抛撇了父母妻小,做這般勾當。
”湘子道:“夫人有所不知,小道有詩一首,敢念與夫人聽者。
”詩雲: 一缽千家吃,孤身萬裡遊。
為求生死路,乞化度春秋。
窦氏道:“千家飯有米麥生熟不均,爛濕幹燥各别,吃在口中,有恁麼好處?少年孤身一個,東不着庵堂,西不着寺觀,飄蕩蕩似浮雲孤鶴一般,飽一餐,饑一日,有恁麼好快活?想起當初一時間差了念頭,抛撇了家屬,走了出家,就像我湘子一般行徑,隻怕如今也悔之晚矣!”湘子道:“小道并無悔心。
隻為着要度兩位恩養的父母,故此暫離山洞,到這裡走一遭。
”窦氏道:“你從那一山來的?”湘子道:“小道是從終南山來的。
”窦氏問張千道:“天下有幾個終南山?”張千答道:“十五道三百五十八州府,隻有一個終南山。
”窦氏又問湘子道:“你那山到我這裡有多少路程?”湘子道:“陸路有十萬八千七百八十五裡,還有三千裡水路不算。
”窦氏道:“你走幾時才到這裡?”湘子道:“不瞞夫人說,小道今早已時在山上辭别了師父,午時就到長安。
”窦氏笑道:“先生這般說,莫不是駕雲來的?”湘子道:“雲便不會駕,略略沾些霧露兒,故此來得快。
”窦氏道:“先生既騰雲跨霧,往來霄漢之間,這一定是一位神仙了。
”湘子道:“我頭頂泰山,腳踏大地,手托日月,腰搨青天,四壁上沒有遮攔,徒然怕無端漏洩。
築基煉己,功行滿三千;降龍伏虎,不讓大羅仙。
”窦氏道:“先生上姓?”湘子道:“姓卓名韋。
”窦氏道:“先生,你既是從終南山來,我要問你一個消息。
”湘子道:“夫人問什麼消息?”窦氏道:“數年前,有兩個道人将我侄兒拐上終南山去,至今沒有信息。
不知他生死存亡,朝夕懸挂,所以要問先生一聲。
”湘子道:“夫人侄兒叫恁麼名字?”窦氏道:“名喚韓湘,小字湘子。
”湘子道:“山上是有兩個湘子,隻不知那一位是夫人的侄兒。
”窦氏道:“他兩個約有多少年紀?”湘子道:“大湘子是海東敖來國長眉李大仙的徒弟,約有一千多歲了。
”窦氏笑道:“先生錯說了,大湘子敢隻有一百歲。
”湘子道:“小湘子是永平州昌黎縣人氏,山上鐘離師父、兩口先生的徒弟,還不滿三十歲。
”窦氏道:“據先生所言,小湘子是我的侄兒了。
可憐!可憐!我侄兒幾時才得回來?”湘子道:“我聽得他說不回來了。
”窦氏道:“他身上衣服何如?日逐吃些恁麼物事?”湘子道:“那湘子效二皇聖父,身穿草衣,日餐樹葉,苦捱時光,像小道一般模樣。
”窦氏哭道:“湘子兒,你在他鄉外郡,受這般凄涼苦楚,隻你自家知道,你叔父腰金衣紫,那一日不想着你來!”湘子道:“夫人不必啼哭,小道幾乎忘了,今早小道起身時節,小湘子曾央我寄有一封家信在此。
”窦氏道:“謝天謝地,有了信息,就好着人去尋他了。
先生,我侄兒書信如今在那裡?拿來我看,重重酬謝先生。
”湘子假向腰間摸了一摸,道:“咳!小道因今日起得早了些,在那聚仙石上打個盹,倒失落了小湘子的家書,如何是好!”窦氏道:
想因我出家修行,叔嬸沒有親子,擡舉他像兒子一般。
如何就叫起韓相公來,豈不好笑。
待他再來叫我,我把青淄泥撒他一臉,看他如何說話。
”隻見韓清又說起那着水官話,搬起那富陽呔聲,嚷道:“你這賊道,真個可惡!若再不起身,叫手下打你這賊狗骨頭!”湘子道:“我出家人又不上門布施你的錢鈔,又不攔路沖撞着你;你怎麼就罵我,平白地又要打我?”手拿青泥一把,照臉撒将去。
韓清氣忿忿跑進家裡,叫人去打他。
窦氏看見他變了臉亂跑,便叫住他道:“我使你去叫那打漁鼓的道人,你怎的做出這一副嘴臉來?”韓清隻得立住腳,回複道:“孩兒去叫那賊囚,他身也不立起來,倒拿把青淄泥撒我一身。
我如今叫人去拿他進來,吊在這裡,打他一個下馬威,才消得我這口氣。
”窦氏道:“必定是你倚家主勢,打那道童,道童才敢将泥撒汝。
汝快快進去,不要生事,惹得老爺不歡喜。
”韓清隻得依言走了進去。
窦氏喚叫張千道:“門外那敲漁鼓的道童,你好好地叫他來見我,不要大呼小叫,吓壞了他。
”張千果然去叫湘子道:“小師父,我府中夫人請你進來唱個道情,散一散悶。
你須小心上前,不可撒野放肆。
”湘子便跟了他進來見窦氏,道:“老夫人,小道稽首。
”窦氏道:“童兒,你是幾歲上出家的?如今有多少年紀了?”湘子道:“小道是十六歲出家,也曆過幾遍寒暑,恰忘記了年庚歲月。
”窦氏道:“出家的囊無宿錢,甕無宿米,東趁西讨,有恁麼好處?你小小年紀,便抛撇了父母妻小,做這般勾當。
”湘子道:“夫人有所不知,小道有詩一首,敢念與夫人聽者。
”詩雲: 一缽千家吃,孤身萬裡遊。
為求生死路,乞化度春秋。
窦氏道:“千家飯有米麥生熟不均,爛濕幹燥各别,吃在口中,有恁麼好處?少年孤身一個,東不着庵堂,西不着寺觀,飄蕩蕩似浮雲孤鶴一般,飽一餐,饑一日,有恁麼好快活?想起當初一時間差了念頭,抛撇了家屬,走了出家,就像我湘子一般行徑,隻怕如今也悔之晚矣!”湘子道:“小道并無悔心。
隻為着要度兩位恩養的父母,故此暫離山洞,到這裡走一遭。
”窦氏道:“你從那一山來的?”湘子道:“小道是從終南山來的。
”窦氏問張千道:“天下有幾個終南山?”張千答道:“十五道三百五十八州府,隻有一個終南山。
”窦氏又問湘子道:“你那山到我這裡有多少路程?”湘子道:“陸路有十萬八千七百八十五裡,還有三千裡水路不算。
”窦氏道:“你走幾時才到這裡?”湘子道:“不瞞夫人說,小道今早已時在山上辭别了師父,午時就到長安。
”窦氏笑道:“先生這般說,莫不是駕雲來的?”湘子道:“雲便不會駕,略略沾些霧露兒,故此來得快。
”窦氏道:“先生既騰雲跨霧,往來霄漢之間,這一定是一位神仙了。
”湘子道:“我頭頂泰山,腳踏大地,手托日月,腰搨青天,四壁上沒有遮攔,徒然怕無端漏洩。
築基煉己,功行滿三千;降龍伏虎,不讓大羅仙。
”窦氏道:“先生上姓?”湘子道:“姓卓名韋。
”窦氏道:“先生,你既是從終南山來,我要問你一個消息。
”湘子道:“夫人問什麼消息?”窦氏道:“數年前,有兩個道人将我侄兒拐上終南山去,至今沒有信息。
不知他生死存亡,朝夕懸挂,所以要問先生一聲。
”湘子道:“夫人侄兒叫恁麼名字?”窦氏道:“名喚韓湘,小字湘子。
”湘子道:“山上是有兩個湘子,隻不知那一位是夫人的侄兒。
”窦氏道:“他兩個約有多少年紀?”湘子道:“大湘子是海東敖來國長眉李大仙的徒弟,約有一千多歲了。
”窦氏笑道:“先生錯說了,大湘子敢隻有一百歲。
”湘子道:“小湘子是永平州昌黎縣人氏,山上鐘離師父、兩口先生的徒弟,還不滿三十歲。
”窦氏道:“據先生所言,小湘子是我的侄兒了。
可憐!可憐!我侄兒幾時才得回來?”湘子道:“我聽得他說不回來了。
”窦氏道:“他身上衣服何如?日逐吃些恁麼物事?”湘子道:“那湘子效二皇聖父,身穿草衣,日餐樹葉,苦捱時光,像小道一般模樣。
”窦氏哭道:“湘子兒,你在他鄉外郡,受這般凄涼苦楚,隻你自家知道,你叔父腰金衣紫,那一日不想着你來!”湘子道:“夫人不必啼哭,小道幾乎忘了,今早小道起身時節,小湘子曾央我寄有一封家信在此。
”窦氏道:“謝天謝地,有了信息,就好着人去尋他了。
先生,我侄兒書信如今在那裡?拿來我看,重重酬謝先生。
”湘子假向腰間摸了一摸,道:“咳!小道因今日起得早了些,在那聚仙石上打個盹,倒失落了小湘子的家書,如何是好!”窦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