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回 彎弓射雕
關燈
小
中
大
妹,靖兒回臨安,幹啥?”韓小瑩沉吟道:“像他爹爹,耕田、種菜、打柴、打獵!咱們雖養得起他,可不能把人養懶了。
”南希仁道:“種田人好忙,有空練武麼?”韓小瑩道:“要耕田、播種、插秧、耕田,天旱了還得車水、收割、打谷、堆草、播糠、放牛,從早忙到晚,一天有一個時辰空下來練武也就罷了。
”柯鎮惡道:“不夠!靖兒不聰明。
” 全金發歎了口氣道:“咱們嘉興的小夥子,到得十五六歲,如果不忙着種田、澆菜,家裡有錢,那便唱曲子、找姑娘、賭錢,要不就讀書、寫字、下棋。
練武打拳給人瞧不起。
我看哪,倘若大家都不學武,咱們江南文弱秀氣的小夥子,五個人聯手,還打不過這裡一個蒙古少年。
”南希仁道:“練武,這裡好,江南太舒服,不好!” 他這句話,其餘五人盡皆贊同。
江南山溫水軟,就是男子漢,行動說話也不免軟綿綿的溫雅斯文,江南七怪武功卓絕,那是絕無僅有的傑出之士,大多數人卻絕非學武的材料。
六怪均想,以郭靖的資質,在蒙古風霜如刀似劍的大漠中磨練,成就決計比去天堂一般的江南好得多。
六人雖然思鄉,想到跟丘處機的賭賽,決定還是留在大漠教導郭靖。
韓小瑩次日去跟李萍說了。
李萍雖然思鄉,但六怪既不南歸,她也難以孤身攜子回鄉。
江南六怪就此定居大漠,教導郭靖與拖雷的武功。
鐵木真知道漢人這些近身搏擊的本事雖巧,卻隻能防身,不足以稱霸圖強,因此要拖雷與郭靖隻略略學些拳腳,大部分時間都去學騎馬射箭、沖鋒陷陣的戰場功夫。
這些本事非六怪之長,是以教導兩人的仍以神箭手哲别與博爾忽為主。
每到晚上,江南六怪把郭靖單獨叫來,拳劍暗器、輕身功夫,一項一項地傳授。
郭靖天資頗為魯鈍,但有一般好處,知道将來報父親大仇全仗這些功夫,因此咬緊牙關,埋頭苦練。
雖然朱聰、全金發、韓小瑩的小巧騰挪之技他領悟甚少,也學不來柯鎮惡發射暗器和鐵杖的剛猛功夫,隻韓寶駒與南希仁所教的紮根基功夫,他一闆一眼地照做,竟練得甚為堅實。
可是這些根基功夫也隻能強身健體而已,畢竟不是克敵制勝的手段。
韓寶駒常說:“你練得就算駱駝一般,壯是壯了,但駱駝打得赢豹子嗎?”郭靖聽了隻有傻笑。
六怪雖傳授督促不懈,但見教得十招,郭靖往往學不到一招,也不免灰心,自行談論之際,總是搖頭歎息,均知要勝過丘處機所授的徒兒,機會百不得一,隻不過有約在先,難以半途而廢罷了。
全金發是生意人,精于計算,常說:“丘處機要找到楊家娘子,最多也隻八成的指望,眼下咱們已赢了二分利息。
楊家娘子生的或許是個女兒,生兒子的機會隻有一半,咱們又賺了四分。
若是兒子,未必養得大,咱們又賺了一分。
就算養大了,說不定比靖兒更加笨呢。
所以啊,我說咱們倒已占了八成赢面。
”五怪心想這話倒也不錯,但說楊家的兒郎學武比郭靖更蠢,卻均知不過是全金發的寬慰之言。
總算郭靖性子純厚,又能聽話,六怪對他人品倒很喜歡。
漠北草原之上,夏草青青,冬雪皚皚,晃眼間十年過去,郭靖已是個十六歲的粗壯少年,距比武之約已不過兩年,江南六怪督促得更加緊了,命他暫停練習騎射,從早到晚,苦練拳劍。
在這十年之間,鐵木真征戰不停,并吞了大漠上部落無數。
他收羅英豪,統率部屬,軍紀嚴明,人人奮勇善戰,他自己智勇雙全,或以力攻,或以智取,縱橫北國,所向無敵。
加之牲畜繁殖,人口滋長,骎骎然已有與王罕分庭抗禮之勢。
朔風漸和,大雪初止,北國大漠卻尚苦寒。
這日正是清明,江南六怪一早起來,帶了牛羊祭禮,和郭靖去張阿生墳上掃墓。
蒙古人居處遷徙無定,這時他們所住的蒙古包與張阿生的墳墓相距已遠,快馬奔馳大半天方到。
七人走上荒山,掃去墓上積雪,點了香燭,在墳前跪拜。
韓小瑩暗暗禱祝:“五哥,十年來我們傾心竭力地教這個孩子,隻是他天資不高,沒能将我們功夫學好。
但願五哥在天之靈保佑,後年嘉興比武之時,不讓這孩子折了咱們江南七怪的威風!”六怪向居江南山溫水暖之鄉,這番在朔風如刀的大漠一住十六年,憔悴冰霜,鬓絲均已星星。
韓小瑩雖風姿不減,自亦已非當年少女朱顔。
朱聰望着墳旁幾堆骷髅,十年風雪,兀未朽爛,心中說不出的感慨。
這些年來他與全金發兩人踏遍了方圓數百裡之内的每一處山谷洞穴,找尋鐵屍梅超風的下落。
此人如中毒而斃,定有骸骨遺下,要是不死,她一個瞎眼女子勢難長期隐居而不露絲毫蹤迹,哪知她竟如幽靈般突然消失,隻餘荒山上一座墳墓,數堆白骨,留存下黑風雙煞當年的惡迹。
七人在墓前吃了酒飯,回到住處,略一休息,六怪便帶了郭靖往山邊練武。
這日他與四師父南山樵子南希仁對拆開山掌法。
南希仁有心逗他盡量顯示功夫,接連拆了七八十招,忽地左掌外撒,翻身一招“蒼鷹搏兔”,向他後心擊去。
郭靖矮身避讓,“秋風掃落葉”左腿盤旋,橫掃師父下盤。
南希仁“鐵牛耕地”,掌鋒截将下來。
郭靖正要收腿變招,南希仁叫道:“記住這招!”左手倏出,拍向郭靖胸前。
郭靖右掌立即上格,這一掌也算頗為快捷。
南希仁左掌飛出,啪的一聲,雙掌相交,雖隻使了三成力,郭靖已是身不由主地向外跌出。
他雙手在地下一撐,立即躍起,滿臉愧色。
南希仁正要指點他這招的精要所在,樹叢中突然發出兩下笑聲,跟着鑽出一個少女,拍手而笑,叫道:“郭靖,又給師父打了麼?”郭靖脹紅了臉,道:“我在練拳,你别來啰唆!”那少女笑道:“我就愛瞧你挨打!” 這少女便是鐵木真的幼女華筝。
她與拖雷、郭靖年紀相近,自小一起玩耍。
她因父母寵愛,脾氣不免嬌縱。
郭靖卻生性戆直,當她無理取鬧時總是挺撞不屈,但吵了之後,不久便言歸于好,每次都華筝自知理屈,向他軟言央求。
六怪與郭靖母子的生活所資,由鐵木真派人充足供應。
華筝的母親念着郭靖曾舍生在豹口下相救女兒,也對他另眼相看,常常送他母子衣物牲口。
郭靖道:“我在跟師父拆招,你走開吧!”華筝笑道:“什麼拆招?是挨揍!” 說話之間,忽有數名蒙古軍士騎馬馳來,當先一名十夫長馳近時翻身下馬,向華筝微微躬身,說道:“華筝,大汗叫你去。
”其時蒙古人質樸無文,不似漢人這般有諸般不同的恭敬稱謂,華筝雖是大汗之女,衆人卻也直呼其名。
華筝道:“幹什麼啊?”十夫長道:“是王罕的使者到了。
”華筝立時皺起了眉頭,怒道:“我不去。
”十夫長道:“你不去,大汗要生氣的。
” 華筝幼時由父親許配給王罕的孫子都史,這些年來卻與郭靖頗為親近,雖然大家年幼,說不上有甚情意,但每想到将來要與郭靖分别,去嫁給那出名驕橫的都史,總是好生不樂,這時撅起了小嘴,默不作聲,挨了一會,終究不敢違拗父命,随着十夫長而去。
原來王罕與桑昆以兒子成長,要擇日成婚,命人送來禮物,鐵木真要她會見使者。
當晚郭靖睡到中夜,忽聽得帳外有人輕輕拍了三下手掌,他坐起身來,隻聽得有人以漢語輕聲道:“郭靖,你出來。
”郭靖微感詫異,聽聲音不熟,揭開帳幕一角往外張望,月光下隻見左前方大樹之旁站着一人。
郭靖出帳近前,隻見那人寬袍大袖,頭發打成髻子,不男不女,面貌看來年紀尚輕。
原來這人是個道士,郭靖卻從沒見過中土的道士,問道:“你是誰?找我幹什麼?”那人道:“你是郭靖,是不是?”郭靖道:“是。
”那人道:“你那柄削鐵如泥的短劍呢?拿來給我瞧瞧!”身子微晃,蓦地欺近,發掌便往他胸口按去。
郭靖見對方沒來由的出手便打,而且來勢兇狠,心下大奇,當下側身避過,喝道:“幹什麼?”那人笑道:“試試你的本事。
”左手劈面又是一拳,勁道甚為淩厲。
郭靖怒從心起,斜身避過,伸手猛抓敵腕,左手拿向敵人肘部,這一手是“分筋錯骨手”中的“壯士斷腕”,隻要敵人手腕一給抓住,肘部非跟着遭拿不可,前一送,下一扭,喀喇一聲,右腕關節就會立時脫出。
這是二師父朱聰所授的分筋錯骨功夫。
朱聰言語行止诙諧灑脫,心思卻頗缜密,他和柯鎮惡暗中計議了幾次,均想梅超風雙目雖中毒菱,但此人武功怪異,說不定竟能解毒,她若不死,必來尋仇,來得越遲,布置必定更為周密,手段也必越加毒辣。
十年來梅超風始終不現蹤影,六怪非但不敢怠懈,反加意提防。
朱聰每見手背上為梅超風抓傷的五條傷疤,總起栗然之感,想她一身橫練功夫,急切難傷,要抵禦“九陰白骨爪”,莫如“分筋錯骨手”。
這門功夫專在脫人關節、斷人骨骼,以極快手法,攻擊對方四肢和頭骨頸骨,卻不及胴體。
朱聰自悔當年在中原之時,未曾多向精于此術的名家請教,六兄弟中又無人能會。
後來轉念心想,天下武術本是人創,既無人傳授,難道我就不能自創?他外号“妙手書生”,一雙手機靈之極,加之精擅點穴,熟知人身的穴道關節,有了這兩大特長,鑽研分筋錯骨之術自不如何為難,數年之後,已深通此道的精微,手法雖不及出自師授的穩實狠辣,卻也頗具威力,與全金發拆解純熟之後,都授了郭靖。
這時郭靖陡逢強敵,一出手就是分筋錯骨的妙着,他于這門功夫習練甚熟,熟能生巧是生不出的,熟極而流卻也差相仿佛。
那人手腕與手肘突然遭拿,一驚之下,左掌急發,疾向郭靖面門拍去。
郭靖雙手正要抖送,扭脫敵人手腕關節,哪知敵掌驟至,自己雙手都沒空,無法抵擋,隻得放開雙手,向後躍出,隻覺掌風掠面而過,熱辣辣的甚是難受。
一轉身,明暗易位,隻見對手原來是個少年,長眉俊目,容貌秀雅,約莫十七八歲年紀,隻聽他低聲道:“功夫不錯,不枉了江南六俠十年教誨。
” 郭靖單掌護身,嚴加戒備,問道:“你是誰?找我幹嗎?”那少年喝道:“咱們再練練。
”語聲未畢,掌随身至。
郭靖凝神不動,待到掌風襲到胸口,身子略偏,左手拿敵手臂,右手暴起,捏向敵腮,隻要一搭上臉頰,向外急拉,對方下颚關節應手而脫,這一招朱聰給取了個滑稽名字,叫做“笑語解頤”,乃笑脫了下巴之意。
這次那少年有了提防,右掌立縮,左掌橫劈。
郭靖仍以分筋錯骨手對付。
轉瞬間兩人已拆了十多招,那少年道士身形輕靈,掌法迅捷潇灑。
郭靖學藝後初逢敵手便是個武藝高強之人,鬥得片刻,心下怯了,那少年左腳飛來,啪的一聲,正中他右胯。
幸而他下盤功夫堅實,敵人又似未用全力,當下隻身子一晃,立即雙掌飛舞,護住全身要害,盡力守禦,又拆數招,那少年道士步步進逼,郭靖眼見抵敵不住,忽然背後一聲音喝道:“攻他下盤!” 郭靖聽得正是三師父韓寶駒,心中大喜,挫身搶到右首,再回過頭來,見六位師父原來早就站在自己身後,隻因全神對付敵人,竟未發覺。
這一來精神大振,依着三師父的指點,猛向那道士下三路攻去。
那人身形飄忽,下盤果然不甚堅穩,江南六怪旁觀者清,早看出他的弱點所在,他被郭靖一輪急攻,不住倒退。
郭靖乘勝直上,忽見敵人一個踉跄,似在地下絆了一下,當下一個連環鴛鴦腿,雙足齊飛。
哪知對手這一下
”南希仁道:“種田人好忙,有空練武麼?”韓小瑩道:“要耕田、播種、插秧、耕田,天旱了還得車水、收割、打谷、堆草、播糠、放牛,從早忙到晚,一天有一個時辰空下來練武也就罷了。
”柯鎮惡道:“不夠!靖兒不聰明。
” 全金發歎了口氣道:“咱們嘉興的小夥子,到得十五六歲,如果不忙着種田、澆菜,家裡有錢,那便唱曲子、找姑娘、賭錢,要不就讀書、寫字、下棋。
練武打拳給人瞧不起。
我看哪,倘若大家都不學武,咱們江南文弱秀氣的小夥子,五個人聯手,還打不過這裡一個蒙古少年。
”南希仁道:“練武,這裡好,江南太舒服,不好!” 他這句話,其餘五人盡皆贊同。
江南山溫水軟,就是男子漢,行動說話也不免軟綿綿的溫雅斯文,江南七怪武功卓絕,那是絕無僅有的傑出之士,大多數人卻絕非學武的材料。
六怪均想,以郭靖的資質,在蒙古風霜如刀似劍的大漠中磨練,成就決計比去天堂一般的江南好得多。
六人雖然思鄉,想到跟丘處機的賭賽,決定還是留在大漠教導郭靖。
韓小瑩次日去跟李萍說了。
李萍雖然思鄉,但六怪既不南歸,她也難以孤身攜子回鄉。
江南六怪就此定居大漠,教導郭靖與拖雷的武功。
鐵木真知道漢人這些近身搏擊的本事雖巧,卻隻能防身,不足以稱霸圖強,因此要拖雷與郭靖隻略略學些拳腳,大部分時間都去學騎馬射箭、沖鋒陷陣的戰場功夫。
這些本事非六怪之長,是以教導兩人的仍以神箭手哲别與博爾忽為主。
每到晚上,江南六怪把郭靖單獨叫來,拳劍暗器、輕身功夫,一項一項地傳授。
郭靖天資頗為魯鈍,但有一般好處,知道将來報父親大仇全仗這些功夫,因此咬緊牙關,埋頭苦練。
雖然朱聰、全金發、韓小瑩的小巧騰挪之技他領悟甚少,也學不來柯鎮惡發射暗器和鐵杖的剛猛功夫,隻韓寶駒與南希仁所教的紮根基功夫,他一闆一眼地照做,竟練得甚為堅實。
可是這些根基功夫也隻能強身健體而已,畢竟不是克敵制勝的手段。
韓寶駒常說:“你練得就算駱駝一般,壯是壯了,但駱駝打得赢豹子嗎?”郭靖聽了隻有傻笑。
六怪雖傳授督促不懈,但見教得十招,郭靖往往學不到一招,也不免灰心,自行談論之際,總是搖頭歎息,均知要勝過丘處機所授的徒兒,機會百不得一,隻不過有約在先,難以半途而廢罷了。
全金發是生意人,精于計算,常說:“丘處機要找到楊家娘子,最多也隻八成的指望,眼下咱們已赢了二分利息。
楊家娘子生的或許是個女兒,生兒子的機會隻有一半,咱們又賺了四分。
若是兒子,未必養得大,咱們又賺了一分。
就算養大了,說不定比靖兒更加笨呢。
所以啊,我說咱們倒已占了八成赢面。
”五怪心想這話倒也不錯,但說楊家的兒郎學武比郭靖更蠢,卻均知不過是全金發的寬慰之言。
總算郭靖性子純厚,又能聽話,六怪對他人品倒很喜歡。
漠北草原之上,夏草青青,冬雪皚皚,晃眼間十年過去,郭靖已是個十六歲的粗壯少年,距比武之約已不過兩年,江南六怪督促得更加緊了,命他暫停練習騎射,從早到晚,苦練拳劍。
在這十年之間,鐵木真征戰不停,并吞了大漠上部落無數。
他收羅英豪,統率部屬,軍紀嚴明,人人奮勇善戰,他自己智勇雙全,或以力攻,或以智取,縱橫北國,所向無敵。
加之牲畜繁殖,人口滋長,骎骎然已有與王罕分庭抗禮之勢。
朔風漸和,大雪初止,北國大漠卻尚苦寒。
這日正是清明,江南六怪一早起來,帶了牛羊祭禮,和郭靖去張阿生墳上掃墓。
蒙古人居處遷徙無定,這時他們所住的蒙古包與張阿生的墳墓相距已遠,快馬奔馳大半天方到。
七人走上荒山,掃去墓上積雪,點了香燭,在墳前跪拜。
韓小瑩暗暗禱祝:“五哥,十年來我們傾心竭力地教這個孩子,隻是他天資不高,沒能将我們功夫學好。
但願五哥在天之靈保佑,後年嘉興比武之時,不讓這孩子折了咱們江南七怪的威風!”六怪向居江南山溫水暖之鄉,這番在朔風如刀的大漠一住十六年,憔悴冰霜,鬓絲均已星星。
韓小瑩雖風姿不減,自亦已非當年少女朱顔。
朱聰望着墳旁幾堆骷髅,十年風雪,兀未朽爛,心中說不出的感慨。
這些年來他與全金發兩人踏遍了方圓數百裡之内的每一處山谷洞穴,找尋鐵屍梅超風的下落。
此人如中毒而斃,定有骸骨遺下,要是不死,她一個瞎眼女子勢難長期隐居而不露絲毫蹤迹,哪知她竟如幽靈般突然消失,隻餘荒山上一座墳墓,數堆白骨,留存下黑風雙煞當年的惡迹。
七人在墓前吃了酒飯,回到住處,略一休息,六怪便帶了郭靖往山邊練武。
這日他與四師父南山樵子南希仁對拆開山掌法。
南希仁有心逗他盡量顯示功夫,接連拆了七八十招,忽地左掌外撒,翻身一招“蒼鷹搏兔”,向他後心擊去。
郭靖矮身避讓,“秋風掃落葉”左腿盤旋,橫掃師父下盤。
南希仁“鐵牛耕地”,掌鋒截将下來。
郭靖正要收腿變招,南希仁叫道:“記住這招!”左手倏出,拍向郭靖胸前。
郭靖右掌立即上格,這一掌也算頗為快捷。
南希仁左掌飛出,啪的一聲,雙掌相交,雖隻使了三成力,郭靖已是身不由主地向外跌出。
他雙手在地下一撐,立即躍起,滿臉愧色。
南希仁正要指點他這招的精要所在,樹叢中突然發出兩下笑聲,跟着鑽出一個少女,拍手而笑,叫道:“郭靖,又給師父打了麼?”郭靖脹紅了臉,道:“我在練拳,你别來啰唆!”那少女笑道:“我就愛瞧你挨打!” 這少女便是鐵木真的幼女華筝。
她與拖雷、郭靖年紀相近,自小一起玩耍。
她因父母寵愛,脾氣不免嬌縱。
郭靖卻生性戆直,當她無理取鬧時總是挺撞不屈,但吵了之後,不久便言歸于好,每次都華筝自知理屈,向他軟言央求。
六怪與郭靖母子的生活所資,由鐵木真派人充足供應。
華筝的母親念着郭靖曾舍生在豹口下相救女兒,也對他另眼相看,常常送他母子衣物牲口。
郭靖道:“我在跟師父拆招,你走開吧!”華筝笑道:“什麼拆招?是挨揍!” 說話之間,忽有數名蒙古軍士騎馬馳來,當先一名十夫長馳近時翻身下馬,向華筝微微躬身,說道:“華筝,大汗叫你去。
”其時蒙古人質樸無文,不似漢人這般有諸般不同的恭敬稱謂,華筝雖是大汗之女,衆人卻也直呼其名。
華筝道:“幹什麼啊?”十夫長道:“是王罕的使者到了。
”華筝立時皺起了眉頭,怒道:“我不去。
”十夫長道:“你不去,大汗要生氣的。
” 華筝幼時由父親許配給王罕的孫子都史,這些年來卻與郭靖頗為親近,雖然大家年幼,說不上有甚情意,但每想到将來要與郭靖分别,去嫁給那出名驕橫的都史,總是好生不樂,這時撅起了小嘴,默不作聲,挨了一會,終究不敢違拗父命,随着十夫長而去。
原來王罕與桑昆以兒子成長,要擇日成婚,命人送來禮物,鐵木真要她會見使者。
當晚郭靖睡到中夜,忽聽得帳外有人輕輕拍了三下手掌,他坐起身來,隻聽得有人以漢語輕聲道:“郭靖,你出來。
”郭靖微感詫異,聽聲音不熟,揭開帳幕一角往外張望,月光下隻見左前方大樹之旁站着一人。
郭靖出帳近前,隻見那人寬袍大袖,頭發打成髻子,不男不女,面貌看來年紀尚輕。
原來這人是個道士,郭靖卻從沒見過中土的道士,問道:“你是誰?找我幹什麼?”那人道:“你是郭靖,是不是?”郭靖道:“是。
”那人道:“你那柄削鐵如泥的短劍呢?拿來給我瞧瞧!”身子微晃,蓦地欺近,發掌便往他胸口按去。
郭靖見對方沒來由的出手便打,而且來勢兇狠,心下大奇,當下側身避過,喝道:“幹什麼?”那人笑道:“試試你的本事。
”左手劈面又是一拳,勁道甚為淩厲。
郭靖怒從心起,斜身避過,伸手猛抓敵腕,左手拿向敵人肘部,這一手是“分筋錯骨手”中的“壯士斷腕”,隻要敵人手腕一給抓住,肘部非跟着遭拿不可,前一送,下一扭,喀喇一聲,右腕關節就會立時脫出。
這是二師父朱聰所授的分筋錯骨功夫。
朱聰言語行止诙諧灑脫,心思卻頗缜密,他和柯鎮惡暗中計議了幾次,均想梅超風雙目雖中毒菱,但此人武功怪異,說不定竟能解毒,她若不死,必來尋仇,來得越遲,布置必定更為周密,手段也必越加毒辣。
十年來梅超風始終不現蹤影,六怪非但不敢怠懈,反加意提防。
朱聰每見手背上為梅超風抓傷的五條傷疤,總起栗然之感,想她一身橫練功夫,急切難傷,要抵禦“九陰白骨爪”,莫如“分筋錯骨手”。
這門功夫專在脫人關節、斷人骨骼,以極快手法,攻擊對方四肢和頭骨頸骨,卻不及胴體。
朱聰自悔當年在中原之時,未曾多向精于此術的名家請教,六兄弟中又無人能會。
後來轉念心想,天下武術本是人創,既無人傳授,難道我就不能自創?他外号“妙手書生”,一雙手機靈之極,加之精擅點穴,熟知人身的穴道關節,有了這兩大特長,鑽研分筋錯骨之術自不如何為難,數年之後,已深通此道的精微,手法雖不及出自師授的穩實狠辣,卻也頗具威力,與全金發拆解純熟之後,都授了郭靖。
這時郭靖陡逢強敵,一出手就是分筋錯骨的妙着,他于這門功夫習練甚熟,熟能生巧是生不出的,熟極而流卻也差相仿佛。
那人手腕與手肘突然遭拿,一驚之下,左掌急發,疾向郭靖面門拍去。
郭靖雙手正要抖送,扭脫敵人手腕關節,哪知敵掌驟至,自己雙手都沒空,無法抵擋,隻得放開雙手,向後躍出,隻覺掌風掠面而過,熱辣辣的甚是難受。
一轉身,明暗易位,隻見對手原來是個少年,長眉俊目,容貌秀雅,約莫十七八歲年紀,隻聽他低聲道:“功夫不錯,不枉了江南六俠十年教誨。
” 郭靖單掌護身,嚴加戒備,問道:“你是誰?找我幹嗎?”那少年喝道:“咱們再練練。
”語聲未畢,掌随身至。
郭靖凝神不動,待到掌風襲到胸口,身子略偏,左手拿敵手臂,右手暴起,捏向敵腮,隻要一搭上臉頰,向外急拉,對方下颚關節應手而脫,這一招朱聰給取了個滑稽名字,叫做“笑語解頤”,乃笑脫了下巴之意。
這次那少年有了提防,右掌立縮,左掌橫劈。
郭靖仍以分筋錯骨手對付。
轉瞬間兩人已拆了十多招,那少年道士身形輕靈,掌法迅捷潇灑。
郭靖學藝後初逢敵手便是個武藝高強之人,鬥得片刻,心下怯了,那少年左腳飛來,啪的一聲,正中他右胯。
幸而他下盤功夫堅實,敵人又似未用全力,當下隻身子一晃,立即雙掌飛舞,護住全身要害,盡力守禦,又拆數招,那少年道士步步進逼,郭靖眼見抵敵不住,忽然背後一聲音喝道:“攻他下盤!” 郭靖聽得正是三師父韓寶駒,心中大喜,挫身搶到右首,再回過頭來,見六位師父原來早就站在自己身後,隻因全神對付敵人,竟未發覺。
這一來精神大振,依着三師父的指點,猛向那道士下三路攻去。
那人身形飄忽,下盤果然不甚堅穩,江南六怪旁觀者清,早看出他的弱點所在,他被郭靖一輪急攻,不住倒退。
郭靖乘勝直上,忽見敵人一個踉跄,似在地下絆了一下,當下一個連環鴛鴦腿,雙足齊飛。
哪知對手這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