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回 黑沼隐女

關燈
房間。

    過去五裡,有家米鋪貨棧,地方倒大,客官既有病人,去求借房借宿,隻消出得了錢,或許能成。

    ” 郭靖謝了,負起黃蓉,上馬走了五裡路,果見路邊有三間大屋,磚牆甚高,門前停着三輛獨輪車,一輛車上裝了十幾隻米袋,一輛裝的是硬柴黑炭,另一輛裝的是蔬菜、油鹽、紅薯、雞鴨之類食物。

    郭靖走到門口,見有個老者坐在一張長凳上喝茶。

    郭靖打個問信,說道:“老丈,在下是行路之人,我這個妹子忽然得了急病,想請老丈行行好,借間房住宿一宵,自當奉上房飯錢。

    ”說着從懷中掏出一顆大銀錠,雙手奉上。

     那老者六七十歲年紀,頭發全白,颏下光溜溜的不留胡須,微微一笑,神情倒還謙和,說道:“令妹病勢不輕,借宿一宵,自當答應,卻也用不着這許多銀兩。

    ”郭靖聽那小飯鋪主人說道:“隻消出得了錢,或許能成。

    ”此刻隻求對方肯收留,心想做生意之人,當然是銀子越多越好,說道:“多謝老丈,我兄妹感激不盡。

    這錠銀子先請收下,明日告辭,另有奉謝。

    ”将銀錠恭恭敬敬地放在桌上。

     那老者道:“客官貴姓?”郭靖道:“在下姓郭,我這師妹姓黃,老丈尊姓?”那老者道:“老朽姓楊。

    客官請先喝杯茶。

    ”在茶杯中斟茶。

    郭靖扶着黃蓉坐在闆凳上,見她呼吸略順,心中稍寬。

     那老者看了看郭靖雙足昨晚所沾黑沼污泥,此時已經幹了,顔色深黑,與鞋上、腳踝上平常泥色不同,說道:“客官昨晚是從那邊樹林中來,竟沒迷路,也真了得。

    ”郭靖微笑道:“那是僥幸碰巧罷了。

    ”他眼光一瞥間,見三輛獨輪車的木輪上也沾滿了深黑色幹泥,心中微生疑慮。

    那老者道:“這些車子,是送糧食、蔬菜去林子中的。

    ”郭靖點了點頭,心想:“那瑛姑住在黑沼之中,糧食、柴炭、蔬菜、油鹽之類,自須外面送去。

    ” 郭靖先喂黃蓉喝了杯茶,自己喝了一杯。

    那老者引入内堂,一間房中有兩張床鋪,挂着青紗帳子,床上鋪着草席,各有一條薄被,白木桌椅,倒也幹淨。

    郭靖扶着黃蓉在床上躺好,伸掌按在她靈台穴上,極緩極緩地給她甯氣,生怕又牽動她内息,引得她嘔血,不敢再試《九陰真經》“療傷章”中順内息、通周天的法子。

    過了一會,一個小厮托着木盤,送進幹飯和稀粥進房,有些臘魚、臘肉之類菜肴。

    郭靖服侍黃蓉吃了半碗粥,她勉強吞咽,卻吃不下菜肴。

     兩人用過膳後,躺下休息。

    黃蓉道:“靖哥哥,你永遠這麼陪着我。

    我的傷勢一百年好不了,我也開心得很。

    ”郭靖道:“隻要你不嫌氣悶,我陪你一百年。

    ”黃蓉道:“你那華筝公主呢?”郭靖一怔,說道:“我答允過娶她的,但我要先陪你一百年、兩百年,她如肯等,就等一百年、兩百年好了。

    唉,蓉兒,我死也離不開你,隻好對她不住了……兩百年之後,她變成個白發皺面皮的老太婆,我自然不能娶她了。

    ”黃蓉笑道:“那時候我也變成了個老太婆了。

    ”郭靖道:“你變了老太婆,我還是要娶,你那時是個美麗可愛的好蓉兒老太婆……”就在這時,隻聽得堂上一個蒼老的聲音唱起曲來,曲調是到處流唱的《山坡羊》,聽他唱道:“清風相待,白雲相愛,夢不到紫羅袍共黃金帶。

    一茅齋,野花開,管甚誰家興廢誰成敗,陋巷箪瓢亦樂哉。

    朝,對青山!晚,對青山!”黃蓉喝彩道:“好曲子!靖哥哥,《山坡羊》曲子我聽得多了,少有這一首這麼好的。

    不知是誰作的,我記下來唱給爹爹聽。

    ”默默記誦,手指輕彎,打着拍子。

     她說話甚輕,房外唱曲的老者卻聽見了,在門外笑道:“姑娘,你是知音,可知這首曲子的來曆嗎?”黃蓉輕聲道:“請他進來。

    ”郭靖朗聲道:“老丈請進。

    ” 那老者走進房來,坐在床前椅中。

    黃蓉道:“這首曲子的來曆,還要請教。

    ”那老者道:“這首曲子流傳至今,少說也有三百多年了。

    那是唐朝天寶年間傳下來的。

    ”黃蓉奇道:“這麼久了?請老丈指教。

    ” 那老丈道:“姑娘是聰明之極的人,聽老朽的口音,或者料到我本是雲南人。

    ”黃蓉心道:“你說話的口音腔調,跟那讨厭的瑛姑有三分相似,莫非那瑛姑也是雲南人?”說道:“老丈說話口音,與本地的湘西人确有些不同,又軟又糯,好聽得很,原來是從雲南來的。

    ”那老者微笑道:“老朽一向生長在雲南大理,後來上司派我到這裡,先指揮工人建屋,種植樹木成林,以後在這裡長住,專責供應林子裡的衣食用物。

    ”黃蓉點點頭,她沒力氣多說話,同時瑛姑友敵不明,也不願多透露自己的身份。

     那老者道:“兩位昨晚既從林子裡來,那邊也沒傳來話說不準接待,那麼跟兩位說說舊事也不打緊。

    現今我們雲南有大理國,從前叫做南诏,唐朝天寶年間,南诏國的國王是合羅鳳,國勢強盛,唐朝和吐蕃都拉攏他。

    唐明皇寵幸楊貴妃,重用李林甫、楊國忠做宰相,朝政混亂。

    天寶十年(當時叫做天寶十載),楊國忠派鮮于仲通從劍南帶兵八萬去打南诏,打到了曲州、靖州,後來大敗于泸南,唐兵損折六萬人。

    到天寶十三年,楊國忠再派李宓從劍南帶兵七萬打南诏,合羅鳳陛下善于用兵,誘敵深入,激戰之後,李宓被擒,全軍覆沒,無一得還。

    唐軍兩次大敗,被俘和逃散的唐将唐兵十餘萬人,全數流落再雲南,老朽的祖先就是唐兵的小軍官,在雲南娶了擺夷(今白族)的女子,安家立業,綿延至今。

    老朽的父親家道中落,無以為生,将老朽淨了身,到大理國宮中做太監,可讓兩位見笑了。

    ” 黃蓉道:“不敢,聽說大理國段皇爺是一位聖帝賢君,老丈服侍段皇爺,那也好得很啊!”那老者道:“姑娘年紀輕輕,見識高明,真正了不起。

    ”聽黃蓉稱段皇爺為“聖帝賢君”,很是歡喜,又道:“這《山坡羊》的曲子,還有好幾首,是老朽的祖宗傳下來的,聽說當年在長安城中流傳很廣,貴裔庶民,很多人都會唱。

    唐将唐兵,有的從四川來,有的從長安來,被俘不死,淪落雲南,這些小曲便也在雲南落地生根了。

    隻雲南口音跟北方不同,有些小小改動。

    ”(注:見本回之末) 那老者告辭了出去,怕打擾黃蓉休息,曲子也不唱了。

    郭靖道:“不知那瑛姑在布囊中藏了些什麼。

    ”取出白布小囊,拉斷縫線,原來裡面是張簡陋的地圖,圖旁注着兩行字道:“依圖中所示路徑而行,路盡處系一大瀑布,旁有茅舍。

    到達時拆紅色布囊。

    ” 次晨二人用過早餐,向老者告别,郭靖又送了一錠銀子,楊老者推辭不收,郭靖堅決要送,讨了些幹糧炊餅收入懷裡。

    兩人上馬而行,依着地圖所示行出七八十裡,道路漸窄,再行八九裡,道路兩旁山峰壁立,中間一條羊腸小徑,僅容一人勉強通行,小紅馬已前行不得。

    郭靖隻得負起黃蓉,将小紅馬留在山邊一家人家啃食野草。

     循着陡路上嶺,約莫走了一個時辰,道路更窄,有些地方郭靖須得将黃蓉橫抱了,兩人側着身子方能過去。

    這時正當七月盛暑,赤日炎炎,流火铄金,但路旁山峰插天,将驕陽全然遮去,倒也頗為清涼。

     又行一陣,郭靖腹中饑餓,從懷中取出幹糧炊餅,撕了幾片喂在黃蓉嘴裡,自己也不停步,邊走邊吃,吃完三個大炊餅,正覺唇幹口渴,忽聽遠處傳來隐隐水聲,當即加快腳步。

    空山寂寂,那水聲在山谷間激蕩回響,轟轟洶洶,愈走水聲愈大,待得走上嶺頂,隻見一道白龍似的大瀑布從對面雙峰之間奔騰而下,聲勢驚人。

    從嶺上望下去,瀑布旁果有間草屋。

    郭靖揀塊山石坐下,取出紅色布囊拆開,見囊内白紙上寫道:“此女之傷,當世唯段皇爺能救……”郭靖看到“段皇爺”三字,吃了一驚,讀了出來。

    黃蓉本已極為疲累,聽他說到“南帝”,心中一凜,道:“段皇爺?西毒也提過師父的傷恐怕隻段皇爺能治。

    我聽爹爹說過,段皇爺就是‘南帝’,他在雲南大理國做皇帝……”雲南與此處相隔萬水千山,三日之間哪能到達,不禁胸中涼了,勉力坐起,倚在郭靖肩頭,和他同看紙上的字:“此女之傷,當世唯段皇爺能救。

    彼多行不義,隐居桃源,外人萬難得見,若言求醫,更犯大忌,未登其堂,已先遭漁樵耕讀之毒手矣。

    故須假言奉師尊洪七公之命,求見皇爺禀報要信,待見南帝親面,以黃色布囊中之圖交出。

    一線生機,盡懸于斯。

    ” 郭靖讀畢,轉頭向着黃蓉,卻見她蹙眉默然,即問:“蓉兒,段皇爺怎麼多行不義了?為什麼求醫是更犯大忌?漁樵耕讀的毒手是什麼?”黃蓉歎道:“靖哥哥,你别當我聰明得緊,什麼事都知道。

    ”郭靖一怔,伸手将她抱起,道:“好,咱們下去。

    ”凝目遠眺,見瀑布旁柳樹下坐着一人,頭戴鬥笠,隔得遠了,瞧不清楚在幹什麼。

     一來心急,二來下嶺路易走得多,不多時郭靖已背着黃蓉快步走近瀑布,見柳樹下那人身披蓑衣,坐在一塊石上,正自垂釣。

    這瀑布水勢湍急異常,一瀉如注,水中怎會有魚?縱然有魚,又怎有餘暇吞餌?看那人時,見他約莫四十來歲年紀,一張黑漆漆的鍋底臉,虬髯滿腮,根根如鐵,雙目一動不動地凝視水中。

     郭靖見他全神貫注地釣魚,不敢打擾,扶黃蓉倚在柳樹旁休息,自己過去瞧那瀑布中到底有什麼魚。

    等了良久,忽見水中金光閃動,那漁人臉現喜色,猛然間釣竿直彎下去,隻見水底下一條尺來長的東西咬着釣絲,那物非魚非蛇,全身金色,頭身俱扁,模樣甚是奇特。

     郭靖大感詫異,不禁失聲叫道:“咦,這是什麼?”便在這時,水中又鑽出一條同樣的金色怪魚咬住釣絲,那漁人更是喜歡,用力握住釣竿不動。

    隻見那釣竿愈來愈彎,眼見要支持不住,突然啪的一聲,竿身斷為兩截。

    兩條怪魚吐出釣絲,在水中得意洋洋地遊了幾轉,瀑布雖急,卻沖之不動,轉眼之間,鑽進了水底岩石之下,再也不出來了。

     那漁人轉過身來,圓睜怒目,喝道:“臭小子,老子辛辛苦苦地等了半天,偏生叫你這小賊來驚走了。

    ”伸出蒲扇般的大手,上前兩步就要動武,不知如何忽地轉念,終于強自克制,雙手捏得骨節格格直響,滿臉怒容。

     郭靖知道自己無意之中闖了禍,不敢回嘴,隻得道:“大叔息怒,是小人不是,不知那是什麼怪魚?”那漁人罵道:“你瞎了眼珠啦,這是魚麼?這是金娃娃。

    ”郭靖受罵,也不惱怒,陪笑道:“請問大叔,什麼是金娃娃?”那漁人更加暴跳如雷,喝道:“金娃娃就是金娃娃,你這臭小賊啰唆什麼?”郭靖要懇他指點去見段皇爺的路徑,哪敢輕易得罪,隻打拱作揖地賠不是。

    旁邊黃蓉卻忍不住了,插口道:“金娃娃就是金色的娃娃魚。

    我家裡便養着幾對,有甚希罕了?” 那漁人聽黃蓉說出“金娃娃”的來曆,微感驚訝,罵道:“哼,吹得好大的氣,家裡養着幾對!我問你,金娃娃幹什麼用的?”黃蓉道:“有什麼用啊?我見它生得好看,叫起來呀呀呀的,好像小孩兒一般,就養着玩兒。

    ” 那漁人聽她說得不錯,臉色登時和緩,道:“女娃兒,你家裡倘若真養得有,那你就須賠我一對。

    ”黃蓉道:“我幹嗎要賠你?”漁人指着郭靖道:“我正好釣到一條,卻給他莽莽撞撞地一聲大叫,又惹出一條來,扯斷了釣竿。

    這金娃娃聰明得緊,吃了一次苦頭,第二次休想再釣得着。

    不叫你賠叫誰賠?”黃蓉笑道:“就算釣着,你也隻有一條。

    你釣到了一條,第二條難道還肯上鈎?”漁人無言可對,搔搔頭道:“那麼隻賠我一條也好。

    ”黃蓉道:“若把一對金娃娃生生拆散,過不了三天,雌雄兩條都會死的。

    ” 那漁人更無懷疑,忽地向她與郭靖連作三揖,叫道:“好啦,算我不是,求你送我一對成不成?” 黃蓉微笑道:“你先得對我說,你要金娃娃何用?”那漁人遲疑了一陣,道:“好,就說給你聽。

    我師叔是天竺國人,前幾日來探訪我師父,在道上捉得了一對金娃娃,十分歡喜。

    他說天竺國有種極厲害的毒蟲,為害人畜,難有善法除滅,這金娃娃卻是那毒蟲克星。

    他叫我喂養幾日,待他與我師父說完話下山,再交給他帶回天竺去繁殖,哪知道……”黃蓉接口道:“哪知道你一個不小心,讓金娃娃逃入了這瀑布之中!” 那漁人奇道:“咦,你怎知道?”黃蓉小嘴一撇,道:“那還不易猜。

    這金娃娃本就難養,我先前共有五對,後來給逃走了兩對。

    ”那漁人雙眼發亮,臉有喜色,道:“好姑娘,給我一對,你還剩兩對哪。

    否則師叔怪罪起來,我可擔當不起。

    ”黃蓉笑道:“送你一對,那也沒什麼大不了,可是你先前幹嗎這樣兇?” 那漁人又笑又急,隻說:“唉,是我這麼莽撞脾氣不好,須得好好改過才是。

    小兄弟,我給你賠不是了。

    好姑娘,你府上在哪裡?我跟你去取,好不好?這裡去不遠吧?”黃蓉輕輕歎了口氣道:“說近不近,說遠不遠,三四千裡路是有的。

    ” 那漁人吃了一驚,根根虬髯豎了起來,喝道:“小丫頭,原來是在消遣老爺。

    ”提起醋缽大的拳頭,就要往黃蓉頭上捶将下去,隻見她年幼柔弱,這一拳怕打死了她,拳在空中,遲遲不落。

    郭靖早已搶在旁邊,隻待他拳勁一發,立時抓他手腕。

    黃蓉笑道:“急什麼?我早想好了主意。

    靖哥哥,你呼白雕兒來吧。

    ” 郭靖不明她用意,但依言呼雕。

    那漁人聽他喉音一發,山谷鳴響,中氣充沛,不禁暗暗吃驚:“适才幸好未曾動手,否則怕要吃這小子的虧。

    ” 過不多時,雙雕循聲飛至。

    黃蓉剝了塊樹皮,用針在樹皮背後刺了一行字道:“爹爹:我要一對金娃娃,叫白雕帶來吧。

    女蓉叩上。

    ”郭靖大喜,割了二條衣帶,将樹皮牢牢縛在雄雕足上。

    黃蓉向雙雕道:“到桃花島,速去速回。

    ”郭靖怕雙雕不能會意,手指東方,連說了三聲“桃花島”。

    雙雕齊聲長鳴,振翼而起,在天空盤旋一周,果然向東而去,片刻之間已隐沒雲中。

     那漁人驚得張大了口合不攏來,喃喃地道:“桃花島,桃花島?黃藥師黃老先生是你什麼人?”黃蓉傲然道:“是我爹